趙麗兵
(晉中學院,山西榆次,030006)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僅繼承了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價值觀,而且積極借鑒了當代社會發(fā)展的最新成果,是引領著中華民族實現(xiàn)偉大復興的重要基石。在當前多元文化背景下,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是很有必要的。筆者基于文化視同基礎之上,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進行簡單闡述。
堅持“以人為本”不僅是時代賦予的要求,而且是促進人全面發(fā)展的必然要求,任何時候都應該堅持將“人”作為核心,充分尊重和維護人們的尊嚴,保護人權。與此同時,還應該切實維護廣大人民的政治和經(jīng)濟權益,將廣大人民的利益作為各項工作的基礎出發(fā)點和根本落腳點。
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愛國主義是重要組成部分,是對民族精神的最好體現(xiàn),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動力。如今,民族精神逐步發(fā)展成為衡量一個國家在國際市場中是否具備競爭力的一項評價標準。對于一個人來講,沒有精神是不可以的,對于一個國家、民族來講,也是如此。倘若一個國家或者一個民族缺乏自身的精神支柱,就會喪失應有的凝聚力和生命力??v觀中華民族的發(fā)展歷程,充滿了各種危機和考驗,正是憑借著堅強的斗志和高尚的愛國主義情操,才推動中華民族不斷發(fā)展和壯大。
“以和為貴”是我國一直提倡的,實現(xiàn)和諧不僅是社會主義社會的根本要求,而且是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共同目標。實現(xiàn)和諧社會就是要求有機地實現(xiàn)社會各方面利益的相互協(xié)調(diào),建設友好、民主法制、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1]。同時要注意的是,我們所提倡的和諧,既是指發(fā)展中的和諧,又是指民主法制保障下的和諧。
責任就是指個人或者組織時刻應該堅持的價值觀念以及道德標準。中國擁有悠久的歷史和文化,形成了獨具魅力的社會型人格。在當前社會發(fā)展新時期,我國所提倡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應該將“責任”作為共同的理想以及價值目標,這也是時代賦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要求。
一般而言,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意義表現(xiàn)為以下幾方面。
隨著全球化趨勢不斷加強,多元文化已經(jīng)成為不可阻擋的文化潮流,這樣就為不同文化的人們之間進行溝通、交流奠定了有力基礎,同時也為西方國家推行文化霸權提供了條件。怎樣在文化多元化形勢下體現(xiàn)出本民族文化的個性,有效地抵御文化霸權,提高本民族文化的凝聚力,成為當前非西方國家普遍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2]。有學者曾明確指出:“文化的凝聚力是不會憑空而生的,是取決于共同的信仰以及價值追求?!睆谋举|(zhì)上來分析,文化的競爭屬于價值觀的競爭[3]。在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下,要有目的且有計劃地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輸給大學生,幫助他們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轉型不斷加快,改革不再局限于經(jīng)濟層面和政治層面,逐步向著文化層面發(fā)展。文化層面的改革主要表現(xiàn)為:第一,以主流文化、大眾文化和精英文化為主的社會文化結構逐步得到解體,不同層次的文化在進行多元化流動;第二,在社會轉型時期,主導性社會文化精神缺失以及多種文化精神共存[4]。由于多元以及多層次的價值觀念在不同的角度沖擊著中國民眾,所以,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當前一項重大任務。眾所周知,大學生是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接班人,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可以幫助大學生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通過大學生以點帶面,來促使整個社會的價值認同,利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社會中的確立。
由于受各種因素影響,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呈現(xiàn)出很強的時代特征。如受市場經(jīng)濟的契約精神以及法制精神影響,大學生的自我意識不斷覺醒,價值主體也突破了過去的社會本位逐步向著個體本位方向發(fā)展。與此同時,受市場經(jīng)濟利益關系的影響,大學生的價值追求以及價值評價不再過度理想主義化,而是向著實用主義方向發(fā)展。大學的價值取向也逐步改變了過去的單一層次,向著多元化及多層次方向發(fā)展。大學生價值觀呈現(xiàn)出主體性、多元化以及現(xiàn)實性的特征,再加上大學生的社會實踐不足,心理發(fā)育并不成熟,這樣就導致大學生在價值觀方面存在一定的矛盾。主要表現(xiàn)為:在崇尚高尚人格的同時,又特別看重物質(zhì)利益;雖然討厭不道德,但是有時對自己卻非常放縱;崇尚自強自立,但依賴性很強;厭惡腐敗,卻沒有勇氣去扭轉,甚至在一定情況下,會隨波逐流。要想真正解決大學生的這些困惑和矛盾[5],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是很有必要的,這樣利于大學生樹立主導價值,促進大學生的健康成長。
基于文化認同視角,強化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般而言,價值觀教育是指對價值觀所形成的基本認識以及基本看法,采取正確的教育理念是實現(xiàn)教育目標的重要基礎和保證。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迫在眉睫,高校黨務工作者應提升教育理念,為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提供思想導向。首先,樹立和諧的教育理念。從文化認同的戰(zhàn)略高度來講,在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活動中,教育者樹立和諧的教育理念是基礎。面對多元文化形勢,應該尊重大學生的價值選擇以及個性差異,積極地引導并規(guī)范支流價值,充分體現(xiàn)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獨特性和包容性,提高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認同感。其次,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在當前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文化之間的相互交流掩蓋了主流意識形態(tài),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對教育主體話語的權威進行了削弱。從文化認同的角度來分析,在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環(huán)節(jié)中,要確保大學生的主體地位,這樣可以最大限度促使自我教育功能的發(fā)揮,從而可以達到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真正內(nèi)化的目的。再次,樹立“系統(tǒng)工程”的理念。大學生價值觀的現(xiàn)狀不僅與其自身的成長經(jīng)歷有密切關系,而且深受周圍環(huán)境影響。所以,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不單純屬于教育部門的責任,應該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因此學校、家庭和社會應聯(lián)手,成為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重要力量。
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活動中,進行宣傳的主要目的表現(xiàn)為以下幾方面:第一,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的內(nèi)涵以及對大學生實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意義普及給教職工,提高大家的認識;第二,在當前多元文化背景下,為避免受到多元文化的挑戰(zhàn),積極宣傳主流文化,努力營造出一種積極向上的主流輿論;第三,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活動的計劃要進行宣傳。因此,學校應該結合不同的對象,積極組織宣傳的內(nèi)容,通過合適的方法,努力營造出濃郁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氛圍。
簡單來講,自我教育就是要求教育者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受教育者積極主動地學習。也就是說,要想在復雜多變的環(huán)境中不迷失自我,能時刻堅持正確的方向,受教育者具備較強的自我教育能力是很重要的,這樣才能夠真正實現(xiàn)教育的目的。由于大學生都是成年人,自身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較為成熟,同時呈現(xiàn)出鮮明的個性。因此,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就應該從整體上進行把控,立足于學校領導、教師組織的基礎之上,努力為大學生創(chuàng)造相互交流的平臺,促使大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并采取各種激勵方法,促使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以便將大學生培養(yǎng)為“四有”的社會主義新青年[3]。與此同時,要求大學生在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時候,以自我教育為主,采取各種有效方法,有機地將內(nèi)外力結合在一起,憑借自我的認識,不斷增強自身的積極主動性,逐步接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先進思想,并努力付諸實踐,以便將自己培養(yǎng)為具備高尚政治素質(zhì)的人。
眾所周知,時代先鋒屬于高尚社會道德以及價值觀的標桿。在全社會,尤其是高校,要積極宣揚先進模范人物那種不怕苦、不怕累,甘于奉獻自己一生的精神。這樣,大學生通過向這些榜樣人物的學習,會發(fā)現(xiàn)自身的不足,從而改正人生價值取向存在的錯誤觀念。與此同時,高校教師樹立為人師表的楷模意識也是很有必要的,這樣可以通過實際行動去感染身邊的學生。
大學生肩負著建設祖國的重任和使命,他們的價值取向直接體現(xiàn)為今后將以何種態(tài)度看待自我價值以及社會價值。因此,在當前的形勢下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很有必要。
[1]田永靜,陳樹文.加強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有效途徑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0(5):43-45.
[2]李維善.當代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現(xiàn)狀及教育對策探析[J].才智,2010(12):93-96.
[3]孫多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文化認同機制研究[J].遼寧科技學院學報,2013(3):35-37.
[4]張志祥,胡子鳴,張音宇.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機制的構建[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0(4):66-69.
[5]張向戰(zhàn).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高校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研究[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3):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