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王子今先生學術(shù)述評

      2014-03-20 15:01:37
      文化學刊 2014年6期
      關鍵詞:秦漢研究

      董 濤

      (重慶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重慶 400044)

      王子今,1950 年12 月生。1982 年1月西北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yè)畢業(yè)。1984年12 月西北大學歷史系中國古代史專業(yè)研究生畢業(yè),獲歷史學碩士學位?,F(xiàn)任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六屆學科評議組歷史學組成員,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學科評審組專家,國家出版基金評審專家,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第四屆專家委員會委員。學術(shù)兼職:中國秦漢史研究會顧問,中國河洛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巖畫學會副會長,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兼職教授,南京師范大學鴻國講座教授。曾任中共中央黨校文史教研部教授,北京師范大學歷史系教授,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院訪問教授,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客座教授。

      王子今先生從事學術(shù)研究工作30 余年以來,在秦漢史領域的研究中碩果累累,可說“著作等身”。先生為人慷慨好義,親和慈愛,深受學界同仁及晚輩學生尊敬和喜愛。

      一、學術(shù)成就

      (一)史學領域

      1. 交通史

      交通史是王子今先生學術(shù)研究生涯的起點之一,也是先生付出最多時間和精力的研究領域之一,也可以說是產(chǎn)出學術(shù)成果最多的領域之一。2013 年1 月《秦漢交通史稿》增訂版附有他在交通史領域相關研究成果,其中包括《秦漢交通史稿》在內(nèi)共有著作九部,論文123 篇,考古調(diào)查簡報3 篇,學術(shù)述評和學術(shù)短文20 篇。

      王子今在交通史領域的研究始于上世紀80 年代,1984 年12 月他在導師林劍鳴的指導下完成碩士論文《論秦漢陸路運輸》,后又在該文基礎上完成《秦漢交通史稿》一書,1994 年7 月由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出版,2013 年1 月增訂版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

      “史稿”是對秦漢時代的交通行為進行全面、系統(tǒng)研究的著作?!敖煌ā备拍钣袕V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上的“交通”指的是人、物品以及信息在不同空間內(nèi)的轉(zhuǎn)移,而狹義上的“交通”不包含信息的轉(zhuǎn)移。王子今在“史稿”一書中對“交通”這一概念的內(nèi)涵和外延都有極為清晰的論證,全書分17 章,其中不僅包含公路網(wǎng)建設、津橋、車、船、運輸動力、航運、物資運輸、人口流動等狹義上的交通行為,還包括書信往來、烽燧系統(tǒng)等信息傳遞方面,涵蓋了幾乎所有與秦漢時代交通行為有關的重要問題。

      “史稿”一書集中體現(xiàn)了王子今先生治學的幾個特點。首先是在豐富史料支撐下宏觀的史學視角。學者的史學視角往往建立在對大量相關史料把握的基礎之上,如果沒有史料支撐,史學視角以及史學理論都會如同空中樓閣一般?!笆犯濉彼w的史料范圍極為廣泛,幾乎涉及了所有與秦漢交通有關的重要材料,其中不僅包括豐富的傳世文獻資料,更有大量考古資料,以及先生切身交通考古實踐獲得的第一手寶貴資料。趙瑞民先生在給“史稿”的書評中寫道:“此書結(jié)撰在堅實的史料基礎上,尚不限于對文獻資料的利用,舉凡簡牘、石刻、印章、封泥、遺址、遺物、壁畫、畫像石等等,在書中屢屢出現(xiàn),這些資料彌補了秦漢史文獻資料的不足。”誠哉斯言!而“史稿”對于出土簡牘文獻的重視也是這部著作的另外一個重要特點,在初版后記中王子今寫道:“江陵張家山漢簡、敦煌懸泉置漢簡等重要資料未得利用,亦是一大憾事?!彼^漢簡有關資料的理解和運用依然不夠應當是先生的謙遜之辭,實際上“史稿”初版已經(jīng)使用了大量當時能夠見到的簡牘材料,如睡虎地秦簡、居延漢簡、敦煌漢簡等,增訂版又增加了近些年出土的龍崗秦簡、天水放馬灘秦簡等資料,而且即便是已經(jīng)公布了一段時間的簡牘文獻,他也進行了新的解讀,得出新的看法。這些足夠豐富的文獻資料,可以全面、真切地描繪秦漢時代人們的交通行為,為認識秦漢社會提供全新的視角。

      其次是細致入微的“切片”式研究。根據(jù)王子今自己的陳述,所謂“切片”式的研究仿效自生物學研究中供顯微和超顯微觀察的技術(shù)步驟,想要通過這樣的步驟對秦漢交通史進行深入、細致的考察?!笆犯濉币粫袑υS多問題的研究都非常細致,例如第12 章中關于居延漢簡中的“車父”,這實際上已經(jīng)具體到了對交通行為中人的活動方式的研究。在這篇精短的文字中,對包括“車父”的身份與來源,“車父”與邊地軍事運輸效率的提高在內(nèi)的重要問題都有所討論,也把這一問題推向了更為深入的境地。實際上王子今學術(shù)文章的一大特色即在掌握大量材料以及前人研究基礎上,把對某一問題的討論往前推進到盡可能深入的地步。雖然他討論的單個問題并不宏大,但大量類似問題累積起來,就可以做到既宏觀,又深入細致了,筆者認為這也許就是所謂“切片”式研究的內(nèi)核精神所在了吧!當然,這樣由細致入微而宏觀的“切片”式研究過程,是建立在長期辛勤工作的基礎上的。

      第三是對古代交通的切身體驗。王子今早年即在關中平原及周邊地區(qū)進行“交通實踐”,實地考察交通路線,調(diào)查文物古跡。更為重要的是,他的“交通實踐”使用的是極為簡單的交通工具,例如摩托車、自行車乃至徒步等,是在以自己的行為感受古代的交通道路以及古人的交通方式,體驗古人在交通過程中的心境。據(jù)曾經(jīng)和王子今一同考察過子午道秦嶺北段棧道遺跡的周蘇平先生寫道:“(作者)在考定若干秦漢時期重要的交通道路的走向和形制時,也曾經(jīng)多次往實地進行考古調(diào)查。對于武關道、堂光道、子午道秦嶺北段以及直道南段等秦漢道路遺跡,作者都進行過這樣的工作。這些考察,有些甚至是以徒步方式完成的?;钠卵┞罚髱X密林,盡管條件十分艱苦,由此而得到的收獲,卻是困坐書齋絕對不可能體驗到的。”可能正因此,王子今對于實地考察交通的工作一直懷有強烈的熱情,2014 年春甫一病愈即投入交通考察工作,此種精神著實令人感動。

      除“史稿”之外,王子今還有《中國古代交通文化》 《交通與古代社會》《跛足帝國:中國傳統(tǒng)交通形態(tài)研究》《中國古代交通》 《中國古代行旅生活》等研究著作,這些著作與“史稿”相互補充,再加上大量相關的單篇文章,共同構(gòu)建起秦漢交通史研究的宏大體系。

      另外,王子今在交通史方面的著作還有面向較寬層面讀者的《驛道驛站史話》《郵傳萬里:驛站與郵遞》等普及性著作,這些著作在普及古代交通常識、傳播交通史研究成果等方面一直發(fā)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2. 歷史地理學

      王子今先生早在上世紀80 年代甫一進入學術(shù)領域就開始關注歷史地理問題,這和他切身的“交通實踐”多少是有些關系的。王子今正式發(fā)表的第一篇學術(shù)文章《從地名看先秦畜獸風俗》,以及早期發(fā)表的文章如《漢代斗獸和馴獸》《秦獻公都櫟陽說質(zhì)疑》(該文是先生的本科畢業(yè)論文)等,都與歷史地理學有關,可見他與歷史地理學之淵源。2007 年9 月王子今在歷史地理以及生態(tài)環(huán)境史研究領域的重要著作《秦漢時期生態(tài)環(huán)境研究》一書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通過這部著作也可見先生在歷史地理學領域的學術(shù)特色。

      《秦漢時期生態(tài)環(huán)境研究》細致討論了秦漢時期的氣候、水資源、動物和植物分布等問題,而其中最值得注意的內(nèi)容是對秦漢時代人、社會與環(huán)境的互動關系的研究。在這部著作中,王子今認真梳理了秦漢時期人們的環(huán)境觀念、人對環(huán)境的影響、環(huán)境變遷對社會和歷史的影響等極為新穎有趣的問題,并且通過對生態(tài)因素的全方位分析,呈現(xiàn)秦漢時期自然環(huán)境的整體面貌。這部著作也體現(xiàn)了先生治學的一貫特點,那就是極為重視各種材料的使用,包括傳世文獻、出土文獻以及非文字的考古資料被廣泛利用,既豐富了論證,又增強了結(jié)論的可信性。最為重要的是,這部著作開拓了秦漢史研究新的領域,從此秦漢史的研究不再局限于人類社會的歷史,也將目光投向秦漢時代人類活動的生態(tài)環(huán)境背景,正如孫聞博在《領域開拓與史料發(fā)掘——讀<秦漢時期生態(tài)環(huán)境研究>》一文中所指出的那樣,先生的這部著作“在秦漢史久被耕耘的園地中開拓出了新的領域,填補了學術(shù)空白?!?/p>

      3. 中國政治史與政治思想史

      王子今先生曾經(jīng)在中共中央黨校任教,在此期間承擔過中國古代傳統(tǒng)政治文化、中國政治史以及中國政治思想史等課程教學工作,他以此為契機認真思考毛澤東的史學思想、中國古代的政治迷信以及政治道德等問題,先后出版了專著《毛澤東與中國史學》《權(quán)力的黑光:中國封建政治迷信批判》《“忠”觀念研究:一種政治道德的文化源流與歷史演變》《走向大一統(tǒng)的秦漢政治》等。其中毛澤東的史學思想是王子今先生一直非常關注的問題,而《歷史學者毛澤東》一書集中體現(xiàn)了他在政治思想領域內(nèi)的治學特色。

      《歷史學者毛澤東》是王子今原先中意的書名,2013 年1 月作為《毛澤東與中國史學》增訂版出版的時候即改回此名。筆者臆測,書名中所謂的“歷史學者”一詞,指毛澤東是一位深通歷史并且學以致用的偉大人物,就如同王子今在初版后記中提到的那樣,毛澤東是一位具有深厚的史學素養(yǎng)、并且予以史學以特殊重視的政治家,而且他在政治上的成功與失誤,也都可以從他的歷史觀中找到根源。毛澤東之后,附庸、服務于政治的傳統(tǒng)史學形態(tài)終結(jié),新的史學走向獨立發(fā)展的道路。

      在《歷史學者毛澤東》一書中,王子今搜尋了大量資料,第一部分首先討論青年毛澤東受到的史學啟蒙,然后論述五四新文化運動以及馬克思主義史觀對毛澤東思想的影響,認真分析毛澤東歷史觀的來源等重要問題。第二部分探討毛澤東的歷史鑒識和史識,總結(jié)毛澤東的歷史鑒識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內(nèi)容,首先是毛澤東善于總結(jié)歷史經(jīng)驗,制定正確的戰(zhàn)略;其次是認真學習古代軍事歷史并總結(jié)經(jīng)驗,以指導革命軍事斗爭;第三是靈活、從實際出發(fā)地運用歷史知識。正如伍羊先生在《<毛澤東與中國史學>簡介》一文中所述:“(這部著作)以生動的筆觸、深刻的分析向人們展示了毛澤東在歷史學方面的修養(yǎng)與功力對于指導人民革命、推動歷史前進的事業(yè)所顯示出的重要作用?!钡谌糠钟懻摿艘粋€不容忽視的問題,那就是毛澤東本人就是一部歷史,他的思想對于中國史學界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這部著作研究對象是毛澤東的史學思想,然更為關心的是毛澤東史學思想對中國近現(xiàn)代史進程、對史學發(fā)展造成的正面和負面的深刻影響。

      4. 社會史與文化史

      社會史研究將觀察歷史的視角投向廣大基層民眾的社會生活,相對具有更為廣闊的開拓空間,也一直受到秦漢史研究者的重視。而近些年來地下簡帛文獻的大量出土和整理,給社會史研究提供了更為豐富的材料,也使得社會史可以朝著更深遠的方向發(fā)展。在社會史研究領域,王子今先生有三部極重要且有趣的著作,分別關注秦漢時代的性別問題、兒童的生活問題以及稱謂問題,下面就分別以這三部著作為例介紹他在社會史領域的學術(shù)特色。

      《古史性別研究叢稿》收入23 篇相關論文,在這部著作中王子今將觀察的視角投向了女性的生活,分別討論女性與戰(zhàn)國秦漢時代的神秘主義文化,女性與男性的關系,簡牘以及文學遺產(chǎn)中所見女性活動等四個部分的內(nèi)容。在討論女性社會生活的時候首先關注女性參與的神秘主義文化活動,這樣的切入點無疑是極高明的,這是因為女性與巫術(shù)等神秘主義行為有極密切的淵源,女性巫者的活動也是必須引起關注的問題。在性別史研究中,兩性關系是極重要的內(nèi)容,王子今分別從女性在政治、軍事、經(jīng)濟、情愛等角度思考女性與女權(quán)問題,這些角度都極為新穎。漢簡中所見女性大多在家庭中活動,王子今對這一問題的思考也由當時的家庭關系出發(fā),如夫妻關系、寡妻、多妻等現(xiàn)象都是極為有趣的話題。男權(quán)社會中留給女性活動的空間并不很大,文學是其中最為重要的場所,歷史上有許多女性參與文學創(chuàng)作,也留下了大量精良的文學作品,所以從文學的角度切入考察女性的活動,無疑是極高明的學術(shù)思路。王子今先生研究文學遺產(chǎn)中的性別史問題就是從這一角度切入的,其中主要討論驛壁女子題詩、女子卜錢、女子從軍等問題,實際上相關的問題可能還有很多,女性與文學的研究仍有很廣闊的空間。無論女性還是男性學者在進入性別史研究領域的時候都難以擺脫自身性別意識的限制,所以切換研究視角、調(diào)整研究思路是進行性別研究的前提,仔細閱讀王子今先生的這部《古史性別研究叢稿》,或許可以帶來更多的啟發(fā)。

      《漢代兒童生活》是王子今先生承擔的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2006 年度一般項目“秦漢時期未成年人生活研究”的階段性成果,而這一選題本身就是非常高明的創(chuàng)新!也就是說,選取兒童這樣一個極為特殊的角度觀察漢代社會生活,對于了解當時社會關系的原始形態(tài),理解當時的真實社會生活,從整體上把握漢代社會的精神風貌,都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正如作者在引言中強調(diào)研究兒童問題的重要意義:“有益于考察社會文化的基本趨勢,有益于透視社會構(gòu)成的深層結(jié)構(gòu),有益于認識社會生活的時代特征?!?《漢代兒童生活》共有12 章,每一章的選題都極為有趣,例如漢人多子的愿望、 “小男”“小女”們的家庭角色和童年生活、漢代兒童的教育,以及宮廷中的童年、青澀情性等,每一問題的發(fā)掘都顯示作者高明的思維方式。另外,這部著作飽含對青少年兒童的關懷,這也是《漢代兒童生活》的一大特色,全書大部分章節(jié)都直接深入漢代兒童的真實生活中,包括殘忍的溺嬰現(xiàn)象、兒童的健康問題、孤兒的命運,以及宮廷中兒童們波折起伏的命運等問題提出,都顯示作者濃郁的歷史情懷。其中比較具有特色的是第4 章“兒童游藝生活”,討論了漢代兒童掩雀、戲錢、蹴鞠等等游藝活動,以及竹馬、鳩車等兒童玩具,而對于兒童戰(zhàn)爭游戲的研究都具有極高的學術(shù)水準。另外第12 章關注漢代兒童的情感問題,應當來說對這樣的問題進行研究本身就是極富歷史眼光的。本章首先由漢武帝“金屋藏嬌”的故事說起,談到漢代人嫁娶太早的問題,然后又將視角轉(zhuǎn)向與之相關的“童養(yǎng)媳”問題,最后還談到“妖童”和“弄兒”等。

      《秦漢稱謂研究》是王子今先生承擔的2007 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秦漢社會稱謂研究”的最終成果,與兒童問題一樣,選擇秦漢的稱謂問題進行研究本身也是極為高明的創(chuàng)新,正如李振宏先生在此書的“序”中所言:“于是,稱謂就成為社會文化研究的一個窗口。也可以說,對某一特定時期社會稱謂的研究,是認識該時期社會風貌的一個特殊角度。選擇秦漢時期的稱謂問題作為研究對象,證明了子今兄的學術(shù)眼光,在秦漢史學界又是一件開風氣的壯舉了?!?/p>

      《秦漢稱謂研究》是一部“皇皇數(shù)十萬字的巨著” (李振宏語),其規(guī)模之龐大著實令人震驚!全書分為七個部分,前六個部分討論了稱謂與等級秩序、稱謂與職業(yè)身份、稱謂與家庭結(jié)構(gòu)、稱謂與民族關系、稱謂與行政控制、稱謂與社會風習等,第七部分結(jié)語通過一個個案研究揭示稱謂研究的另一對象,即類聚之稱。前六個部分中,每一部分都有五到十篇精致的論文構(gòu)成,這也可以說是先生進行學術(shù)研究,尤其是撰寫學術(shù)專著的一個特色。其中比較有趣的一篇文章是對“太上皇”的討論,王子今認為“太上皇”是皇族的集團親情關系面對最高政治權(quán)利的復雜結(jié)構(gòu)進行調(diào)整形成的特殊稱謂。而且這篇文章中還談到了父子權(quán)利轉(zhuǎn)移過程中的情感悲劇,以及更有趣的“妖賊”稱“太上皇”事。另外一篇比較有趣的文章是對漢代史籍,以及居延漢簡、長沙東牌樓漢簡中所見的“賤子”稱謂的研究,先生認為“賤子”反映了漢代社會意識中“貴”和“賤”的反差,而且這篇文章中還連帶討論了“自賤”稱謂的習俗,以及這種習俗在社交中的實用意義等問題。王子今在討論類似問題的時候時常從比較小的點出發(fā),引出一連串相關的問題,這也可以說是王子今撰寫學術(shù)文章的另一特色。

      之前提到的《秦漢時期生態(tài)環(huán)境研究》《漢代兒童生活》以及這部《秦漢稱謂研究》,還包括下文要談到的《秦漢社會意識研究》,都體現(xiàn)了王子今先生近年以來學術(shù)的一大特點,那就是努力開辟新的研究領域,為秦漢史的研究拓展新的空間。雖然《秦漢稱謂研究》中直接討論的秦漢稱謂有170 種左右,但相對于秦漢社會通行的多種稱謂而言,這個數(shù)字可謂百不及一,還有很多稱謂方面的問題可以繼續(xù)深入研究。所以先生在后記中也說:“作者希望這部著作成為秦漢稱謂研究和中國古代稱謂史研究的引玉之磚。亦深心期待青年學者參與并推進這一工作,當然自己也會繼續(xù)探求和思索,為充實和修訂以往成果,為深化和拓展相關研究貢獻心力。”所謂“引玉之磚”雖是謙言,但作為秦漢史研究新的領域,秦漢稱謂研究確實還有可以繼續(xù)推進的空間,例如在秦漢時期稱謂中哪些可以代表親情,先生在這部著作中已經(jīng)討論了“太上皇”這個特殊稱謂在親情與政治之間的尷尬位置,然親屬之間的稱謂廣泛存在于皇親國戚之間,稱謂如何影響政治生活,類似的問題似乎都有可以繼續(xù)討論的余地。然王子今先生在這一領域的開拓之功,后來學者一定會深深感念!

      另外,王子今先生關于社會史研究的23 篇單篇論文結(jié)集為《秦漢社會史論考》一書,2006 年12 月由商務印書館出版。

      文化史曾經(jīng)是秦漢史研究的熱門領域之一,王子今先生在這一領域內(nèi)也投入了相當多的精力,主要成果有專著《門祭與門神崇拜》《史記的文化發(fā)掘——中國早期史學的人類學探索》《中國文化節(jié)奏論》 《錢神——錢的民俗事狀和文化象征》等,以及大量的單篇論文。

      1997 年,受到蕭兵《楚辭的文化破譯:一個微宏觀互滲的研究》、葉舒憲《詩經(jīng)的文化闡釋:中國詩歌的發(fā)生研究》以及蕭兵、葉舒憲《老子的文化解讀:性與神話學之研究》等幾部著作的影響,王子今開始《史記的文化發(fā)掘:中國早期史學的人類學探索》一書的寫作。葉舒憲和蕭兵兩位先生曾借鑒當代人類學的研究方法,研究中國古代文化,對《楚辭》《詩經(jīng)》《老子》《莊子》等古典文獻進行文化人類學的“破譯”工作。王國維先生曾提倡傳世文獻與出土文獻互證的“二重證據(jù)法”,再加上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的引入,也就有了葉舒憲一直強調(diào)的“三重證據(jù)法”。

      實際上王子今通讀《史記》是早在攻讀碩士學位時期的事情,當時他在導師林劍鳴先生的指導下,參考梁玉繩《史記志疑》和瀧川資言《史記會注考證》,對《史記》進行了極為細致的閱讀,同時做了大量的筆記,這些筆記和讀書心得也就構(gòu)成了后來《史記的文化發(fā)掘》的基礎。另外,王子今還提到,李學勤先生也曾指導他注重從社會文化的角度考察和分析交通史,從此他開始學習與探索在社會文化史方面開拓新的視野,追求新的發(fā)現(xiàn)。王子今說,李學勤先生的指引可以說是他在學術(shù)道路上至關重要的路標。

      差不多同一時期,王子今引入文化人類學的研究方法,陸續(xù)完成了《門祭與門神崇拜》《中國盜墓史:一種社會現(xiàn)象的文化考察》《錢神——錢的民俗事狀和文化象征》等多部著作,以及大量研究文章如《獵頭與頭骨作器的遠古風習》《文明初期的部族融合與龍鳳崇拜的形成》《“息壤”神話與早期夏史》《共工神話與遠古虹崇拜》《秦德公“磔狗邑四門”宗教文化意義試說》等。文化人類學的研究方法可以豐富史學研究資料,然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觀察歷史現(xiàn)象的方法,拓展史學的研究范圍,使用這種方法重新觀察社會史、民俗史以及民間意識史等,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需要特別強調(diào)的是《門祭與門神崇拜》一書,這部著作雖然在史學研究中引入文化人類學的理論,彌補了史料方面的缺憾,拓展了史學研究的空間,然草創(chuàng)之際亦難免不成熟之處。其中無法回避的一個問題是,現(xiàn)代人類學家通過田野調(diào)查等方式獲得的文化人類學資料,能在多大程度上反映歷史時期的真實面貌。留存至今的文化現(xiàn)象和歷史文獻記載的只言片語之間往往缺乏大量的證據(jù)鏈,如何有效彌補中間證據(jù)的缺失,恐怕是文化人類學理論在史學中運用首先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具體到秦漢時代,龐大的帝國已經(jīng)建立,較為進步的文明正在由上而下逐漸對整個社會發(fā)揮影響,人類學者在進化落后地區(qū)獲得的材料如何解釋秦漢時代的現(xiàn)象,這也是一個棘手的問題。然正如方才所講,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就在于提供盡可能多的證據(jù),這一點在這部《門祭與門神崇拜》一書中已經(jīng)有很好的體現(xiàn)。

      5. 社會意識與神秘文化

      王子今先生曾經(jīng)將自己對秦漢社會意識的研究歸入社會史和文化史領域,由于思想意識的研究已經(jīng)越來越成為熱門,筆者思之再三還是決定把社會意識單獨列出。實際上,王子今近些年的研究比較喜歡使用“意識”一詞,例如2012 年9 月商務印書館出版的一部專著就名為《秦漢社會意識研究》,此外他還有多篇論文使用“意識”一詞,這里不再贅述,筆者暫且以這部《秦漢社會意識研究》為例,談談王子今在秦漢社會意識領域的研究特色。

      王子今討論社會意識的出發(fā)點應當是政治思想史,全書共有23 篇論文組成,前面11 篇討論“秦德”以及“忠”的觀念、 “和”的觀念,另外還有儒家、法家、道家的思想以及這些思想對政治生活的影響。以上這些文章都可以算作是對上層及知識階層意識的研究。中間5 篇文章研究秦漢時代民間的崇拜現(xiàn)象,另外7 篇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是秦漢人的鄉(xiāng)土意識、富貴觀,以及漢代學習風氣等,這部分的12 篇文章可以算作是對社會下層意識的研究。王子今在這部著作的“后記”中也提到,由于一些文章是對中國古代社會意識整體性的思考,無法歸入“秦漢”斷代,另外也有一些文章編列在其他著作之中,所以收入本書的只是其中部分文章。然從這一部分文章也可見王子今對社會意識研究的特點,那就是關懷秦漢社會整體的思想和意識。

      王子今雖然也常使用“思想”一詞,但“意識”似乎更偏重于社會全體成員的想法,相比之前學者常用“思想”專指精英賢達的思想,他的“意識”一詞涵蓋的內(nèi)容更為廣泛,例如《秦漢社會意識研究》一書中不僅有政治思想,還有儒家、法家、道家等知識階層的思想,還包含了普通民眾的思想, “社會意識”可以視作是對整個社會所有人的思想的概括性研究??赡苷虼擞嘘P“社會意識”的研究才會被他歸入社會史領域。實際上“社會意識”或者說是普通民眾的思想史問題,近些年來已經(jīng)引起了越來越多學者的關注,因為相對于社會上層以及知識階層或者精英階層的思想,普通民眾的思想在某些特定的歷史時期可能更接近主流,而上層精英的思想就在這一主流土壤中產(chǎn)生。思想史研究對普通民眾思想的長期不關注,自然是由于材料缺失的因素,但近些年來大量簡帛材料的出現(xiàn)恰好彌補了這一缺憾,所以這一領域的研究呈現(xiàn)逐漸增長的勢頭。王子今先生的研究不僅順應了這一潮流,而且開風氣之先,為后來的研究者提供了極佳的研究范例。

      帶有神秘特色的思想是秦漢社會意識中的極重要且特殊的部分。王子今曾反復提起林劍鳴先生關于“神秘主義文化”概念的討論,林劍鳴另有《秦漢政治生活中的神秘主義》一文,討論神秘主義文化對秦漢政治的影響。而王子今對神秘文化的研究涵蓋了當時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其中應當引起重視的是在信仰與神靈崇拜方面,他先后完成的單篇論文有:《秦人的三處白帝之祠》 《漢代民間西王母崇拜》 《龍與遠古虹崇拜》 《論秦漢雍地諸畤中的炎帝之祠》《漢代“蚩尤”崇拜》《秦漢民間信仰體系中的“樹神”和“木妖”》等,這些文章從各個角度分析和解讀秦漢社會的信仰和神靈崇拜等問題,極大豐富了秦漢社會意識的研究。

      6. 軍事史

      在王子今對自己三十年學術(shù)生涯進行簡單回顧的文章《有勞無功:三十年史學作業(yè)盤點》一文中,軍事史的研究也被列入“中國古代社會史”范圍,然筆者的意見還是將其單獨羅列。王子今對軍事史的一直有著特殊的興趣,他曾經(jīng)創(chuàng)作過長篇歷史小說《鐵血長平》,這部生動描繪戰(zhàn)國時期秦國和趙國之間的一場震撼古今的軍事戰(zhàn)爭的文學作品,受到了廣泛的喜愛,并于1997 年3 月獲得當代軍人喜愛的軍版圖書二等獎。然從真實歷史到文學創(chuàng)作,中間有大量的空白需要依靠想象來填補,這對于先生這樣嚴謹?shù)臍v史學者來說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事情,所以這種嘗試本身就是一件值得稱道的事情。

      王子今對于軍事史的研究還有一個重要的特點,那就是關注女性在軍事活動中的角色?!吨袊訌能娛贰肪褪菑闹袊鴼v史上女子從軍這樣一個極為有趣的角度出發(fā),討論女性在歷史上的活動。這部著作的“上編 歷代女子從軍史跡”認真梳理了從部落戰(zhàn)爭時代一直到明清乃至辛亥革命時期女性參與的軍事活動,其中秦漢時期“女子乘亭障”“呂母起義”等都是極有趣味的選題?!跋戮?女子從軍史的文化考察”討論了女子與軍事活動中的巫術(shù)行為、婦女的好武之風、文學與軍事活動中的女子,以及軍營中的特殊女子身份等問題,在具有趣味性的基礎上又有了一定的學術(shù)性。《中國女子從軍史》以軍事史為主線,同時也關注社會史以及文化史等問題,其中涵蓋內(nèi)容之豐富令人贊嘆!總的來說《中國女子從軍史》一書雖然面對的讀者較為寬泛,但依然不失王子今先生寫作類似文章的基本特征,那就是以大量的史料支撐,輔以簡潔有趣的文筆,描繪極富趣味的歷史現(xiàn)象,同時也不乏嚴謹和學術(shù)性。

      另外,王子今還撰寫多篇論文,討論軍事交通與運輸、兵學、烽燧系統(tǒng)等問題,其中重要的文章有《試論先秦齊國的兵學淵源》 《龍川秦城的軍事交通地位》《試說秦烽燧——以直道軍事通信系統(tǒng)為中心》 《秦軍事運輸略論》。另外,王子今也曾參與《中國古代著名軍事家評傳》的寫作,負責漢代著名將領衛(wèi)青評傳的撰寫。

      7. 邊疆與民族

      王子今先生對于秦漢時期邊疆與民族問題的關注首先著眼于胡人和越人參與的神秘文化活動和軍事活動,他曾先后發(fā)表過《西漢長安的“胡巫”》 《兩漢的“越巫”》,以及《兩漢軍隊中的“胡騎”》《漢朝軍制中的“越騎”部隊》等文章,討論的就是這兩個問題。2011 年4 月王子今的專著《秦漢邊疆與民族問題》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筆者就以這部著作為例簡單介紹他在邊疆域民族問題研究中的特色。

      《秦漢邊疆與民族問題》分為七編,前四編大致按照方位分別討論漢代政府在“北邊”的經(jīng)營、遼東的發(fā)展、 “南邊”的開發(fā)、“通西南夷”等四個問題,后三編討論少數(shù)民族的經(jīng)濟生活、胡人和越人在漢地的生活、秦漢社會的國家意識和民族意識等問題。

      這部著作最主要的特點在于采用全新的視角,突破傳統(tǒng)邊疆史和民族史的研究范圍,為秦漢史以及秦漢民族問題的研究開拓新的領域,提供新的研究思路。正如曾磊在《評王子今著<秦漢邊疆與民族問題>》一文中所言: “從作者的邊疆史、民族史研究中,我們注意到作者更重視不同族群之間的交往與互動,從人的動態(tài)活動中探討民族的交融、歷史的走向,這樣的研究思路也是以前研究者所忽視的?!蓖踝咏耜P注社會意識的學術(shù)特色在這部著作中也有所體現(xiàn),本書第七編主要討論的就是秦漢社會的國家意識和民族意識,他認為漢代的國家意識在武帝時代得到強化,然其消極意義是“強國”的政策導向壓抑了“富民”的政策導向,而且在臣民和國家的對立形態(tài)中,逐漸形成了下層民眾的個人利益必須服從于國家利益的道德定式。另外,《秦漢邊疆與民族問題》一書還討論了漢王朝在外交事務中表現(xiàn)出來的國家虛榮心,并指出“中國的這種文化虛榮,不僅僅是‘雄主之野心’,而自由民眾觀念的基礎”,類似極富眼光與智慧的論斷在書中隨處可見。

      8. 文學史

      王子今曾協(xié)助王慎之先生整理歷代竹枝詞,先后完成《清代海外竹枝詞》《竹枝詞研究》《歷代竹枝詞》等著作。其中《竹枝詞研究》一書收錄了王慎之和王子今兩位先生的30 余篇學術(shù)論文,主要討論竹枝詞的文化意義、竹枝詞與歷史地理學、竹枝詞與鹽業(yè)、竹枝詞與婦女生活等問題。韓帥在《平生治業(yè)有誰知 一路唯聞唱竹枝——讀王慎之、王子今<竹枝詞研究>》一文中總結(jié)這部著作的特色是具有開闊的學術(shù)視野并且采用了包括歷史學、文化人類學在內(nèi)的跨學科研究方法,這樣的看法無疑是極為正確的。另外,王子今還和王慎之先生合作,完成了多篇論文,限于篇幅不再贅述。

      王子今先生對于漢賦相關的問題有過十分有趣的討論,例如《漢賦的綠色意境》一文,討論漢賦中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信息、漢賦作者的自然觀以及“天人合應”的生態(tài)意識等問題,他最后寫道:“借對生態(tài)條件的分析來說明世事人生的道理,也足以反映當時一定社會層次生態(tài)觀念中的理性成分,已經(jīng)相當成熟,并且可以得到世人比較普遍的理解了?!绷硗猓踝咏裣壬€有《<南都賦>自然生態(tài)史料研究》《中國古代的驛壁文學》等文章,都可見他在以文學證史方面的高明見解。

      9. 正史、教材編寫及史學普及

      正史和教材的編寫工作關系到促進史學發(fā)展、培養(yǎng)史學后進,王子今先生對于類似的工作亦十分重視。

      2001 年王子今參與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國歷史·秦漢魏晉南北朝卷》秦漢三國部分的撰寫工作,他一改之前教材撰寫固化的格套,將秦漢時期的歷史面貌全景式地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極為便利讀者對秦漢歷史的基本脈絡進行把握。作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重要教材,這部著作的學術(shù)性以及趣味性都令人稱道,它已經(jīng)吸引,并將繼續(xù)吸引更多的學子從事秦漢史的研究工作。

      2009 年,王子今先生應臺灣三民書局的邀請撰寫“中國斷代史”書系之《秦漢史:帝國的成立》,這部書繼承了《中國歷史·秦漢魏晉南北朝卷》的寫作風格,但內(nèi)容更為翔實豐富。

      史學普及是面向大眾的工作,這項工作若由學者來完成的話,一方面不可丟失學術(shù)性,一方面又要有一定的趣味性,其難度可知,是以多數(shù)學者不愿為也不能為。然王子今先生對于史學的普及工作也表現(xiàn)出十足的熱情。

      1944 年在抗戰(zhàn)中的陪都重慶,黎東方先生開創(chuàng)了一種特殊的講史模式——細說體,這種模式把大量的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用生動活潑、引人入勝的語言鋪展開去,吸引了大量的民眾購票聽講,在當時引起了轟動。此后黎東方先生的細說體著作陸續(xù)出版,遺憾的是其中的秦漢部分未能完成,應黎先生高足陳文豪的邀請,王子今為“黎東方講史”補充秦漢史部分內(nèi)容,2002 年10 月《細說秦漢》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史話”也是一種以歷史事實為依據(jù),采用具有一定趣味性的敘事方式的寫作方式,這樣的著作也是普通歷史讀者所歡迎的。王子今對“史話”的寫作一直有濃厚的興趣,2000 年先生和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合作出版《改革史話》《簡牘史話》 《驛道驛站史話》等三部著作。后來王子今還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合作出版“中國史話”系列叢書,目前由先生完成的《驛道史話》《變法史話》 《簡牘史話》等已經(jīng)陸續(xù)出版。

      (二)考古學領域

      由于考古學現(xiàn)在是一級學科,所以本文對王子今先生在考古學領域研究的述評單獨列出。但應當注意的是,交通史、歷史地理學與考古學這三個領域可以說是王子今學術(shù)的核心內(nèi)容,三者合而為一,又互相支持,共同支撐起先生龐大的學術(shù)體系。

      1978 年2 月到1982 年1 月,王子今在當時名師云集的西北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yè)學習,并在那里獲得非常專業(yè)的考古學訓練,掌握了專業(yè)的考古學理論和方法。這樣的一段求學經(jīng)歷對于先生此后的學術(shù)生涯極為重要,因為考古學不僅是一項工具,考古學的訓練也培養(yǎng)學者嚴謹求實的作風,當然也提供了開展學術(shù)研究第一手的資料。

      這些年先生亦孜孜不倦在考古學領域辛勤耕耘,并開創(chuàng)性地把交通史和考古學的研究結(jié)合起來,提出“交通考古”的說法,完成了多篇論文,其中比較重要的有《秦直道的歷史文化關照》《武關道藍橋河棧道形制及設計通行能力的推想》《說“鮮水”:康巴草原民族交通考古札記》《米倉道“寒溪”考論》等。

      另外,王子今曾把盜墓史的研究也歸入社會史領域,但筆者以為,若沒有堅實的考古學基礎,很難完成這樣一部深入淺出,既具有學術(shù)性又極富趣味性的著作,所以堅持把這部著作歸入考古學領域。《中國盜墓史》一書有前后兩個版本,《中國盜墓史:一種社會現(xiàn)象的文化考察》由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于2000 年1月出版,《中國盜墓史》由九州出版社于2007 年1 月出版。 《中國盜墓史》共有20 章,討論了與古代盜墓行為有關的各個話題,其中包括厚葬與盜墓、盜墓技術(shù)、反盜墓技術(shù),尤其是盜墓的心理分析,從盜墓者與被盜墓者雙方的角度出發(fā),考察這種行為對兩者帶來的心理影響。

      《中國盜墓史》一書重要的特色就是文獻與考古材料的互證,正如方詩銘先生在此書的“序”中所言:“對中國歷代的盜墓史料,不論是文獻還是考古的,作者廣搜博采,用力甚勤。應該說,這是當代有關這個問題值得稱道的著作。”作為王子今碩士論文答辯委員會主任,方詩銘先生的評價是中肯且極有信服力的?!吨袊I墓史》的另外一個重要特色就在于它的可讀性,張海燾在他的書評中說:“于是,一部學術(shù)著作,以生動通俗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贏得了讀者的廣泛歡迎,上市不久再次加印,印量過萬冊。”

      (三)簡牘學領域

      隨著大量簡牘材料的出土與整理,簡牘學逐漸成為秦漢史研究的熱門領域。王子今先生在簡牘學領域比較重要的成果是《睡虎地秦簡<日書>甲種疏證》,以及大量單篇論文。這部著作運用了傳統(tǒng)史學的考據(jù)方法,輔以人類學的資料,以堅實的考證來說明和解讀《日書》文獻,對其中許多重要問題提出極新穎的見解。沈剛先生指出,《睡虎地秦簡<日書>甲種疏證》的主要特色除了史料豐富以及采用三重證據(jù)法之外,還在于充分發(fā)掘材料背后所隱含的社會歷史內(nèi)容,比如女巫的社會活動、農(nóng)業(yè)與《日書》的關系等等,沈剛最后說: “因為作者搜集材料賅備,綜合運用各種學科的知識,同時也因為作者所具備的深厚學養(yǎng),能夠理清蕪雜史料下所隱藏的豐富歷史事實,就使得這部書不僅僅是一般意義上的文獻學著作,而且也是對中國上古社會歷史有深刻認識的研究力作?!?/p>

      實際上,運用大量的古籍與文獻考證出土資料,同時發(fā)掘背后蘊涵的社會歷史現(xiàn)象,是王子今研究簡牘學的一個重要思路。例如王子今有一篇極短的文章《走馬樓竹簡“枯兼波簿”及其透露的生態(tài)史信息》,就是從走馬樓竹簡(叁)中出現(xiàn)的“波”與“枯兼”的簡文,通過層層考證之后認為“兼”與“淺”有關,進而通過這則簡文聯(lián)系到當時水資源的變化,以及東漢以后氣候逐漸干冷等問題。這篇文章可以視作先生研究簡牘問題的一個極佳范例。

      二、學術(shù)特征

      (一)惜時如金、勤奮熱情的治學風格

      通常來講學者們沒有嚴格的八小時工作制,然而每天真正能夠有八小時投入學術(shù)工作的學者似乎并不很多。我們并不十分清楚王子今先生每天究竟花費多少時間在學術(shù)工作上,但他勤苦的治學精神是深為他的朋友們所敬重的。

      孫家洲先生曾經(jīng)感嘆:“子今教授能夠擁有如此學術(shù)成就,還有勤奮努力的原因在內(nèi)。我們時常在一起開會喝酒,往往有這種情況發(fā)生:在晚間十時酒宴結(jié)束之后,一班朋友只能是‘安然入睡’了,而子今教授卻又開機寫作了”,孫家洲還在日記中記載下了和王子今同居一室的一段有趣經(jīng)歷: “晨間6:30,自然醒來。子今兄比我醒得早。他怕影響我休息,一直呆在床上??吹轿倚褋?,互相一打招呼,稍事寒暄,他就開機寫東西了……他的才華與勤奮,都讓我感佩!”

      李振宏先生也曾談到:“對于他,朋友圈子中人既有尊崇,也頗艷羨,對他的勤奮和精力多有不解。其實,甘苦若何,也只有他自己知道。我想,即使真的天才,要做出過人的成就,除了非同尋常的學識和功力,沒有精力的付出,大概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子今兄的治學,也是做得很辛苦的。他大概是我所認識的人中,最勤奮的一個了。”

      誠然,作為學者所能達到的學術(shù)成就取決于學者自身的天分、資質(zhì)、環(huán)境以及其他多種因素,然最為根本的因素還在于是否足夠勤奮、足夠用功工作,如果沒有勤奮的工作,再多的天分、再好的資質(zhì)、再優(yōu)良的環(huán)境也無法發(fā)揮作用。

      王子今先生在二十八歲的時候方才結(jié)束近十年的勞動生活,進入大學接受高等教育,在這個年齡現(xiàn)在的一些學生已經(jīng)拿到了博士學位。這樣曲折的求學經(jīng)歷讓先生更加懂得時間的珍貴,而長期的艱苦勞作也使先生養(yǎng)成了勤奮工作的習慣,正如先生自己所言:“可能和這種重體力勞動的經(jīng)歷有關,這些年來可以說苦心勤力,做了一些事,發(fā)表了一些論著?!?/p>

      人皆愿安逸享樂,先生獨自苦如此,以上或許是其中的一些原因吧!

      (二)由點及面、舒枝展葉的治學思路

      王子今先生經(jīng)常教育學生要做“窄而深”的學問,無論碩士論文還是博士論文的選題不能太宏觀,應當深入發(fā)掘,必定要窮盡史料、窮盡問題。事實上王子今自己一直都在貫徹著這樣的治學思路,筆者常常覺得先生每做一篇文章就像是在掘一口深井,后來許多井連在一起就變成了汪洋恣肆的大海。

      王子今先生治學有個基本的思路,即由點及面、舒枝展葉??梢哉f,他的學問始于交通史和歷史地理,然而交通史最早關注的只是“陸路運輸”,后來有了航運,總括起來是物資在不同空間的轉(zhuǎn)移;再有就是人在不同空間的轉(zhuǎn)移問題被納入研究范疇,也就是所謂流民、亡人的問題;而人與物資的轉(zhuǎn)移只是狹義上的“交通”,再加上信息的轉(zhuǎn)移,就構(gòu)成了廣義上的“交通”。也就是說,先生研究的內(nèi)容逐漸增加,范疇逐漸擴大,以固有的研究為基礎,逐漸納入相關領域的相關問題,這也就是所謂由點及面、舒枝展葉的研究思路。

      再有就是王子今的研究時常跨越不同的領域,例如前文提到他結(jié)合考古學和交通史,提出“交通考古”的概念,類似的例子極多,這里不再贅述。這其實也是由點及面、舒枝展葉研究思路的一種體現(xiàn)。筆者臆測這種研究思路的原因可能是,在某一領域進行學術(shù)研究時必然涉及大量相關材料,當這一領域的研究完成時,相關材料若不加利用,可能造成較大的浪費。而就在不停交叉與碰撞的過程中,又有全新的領域被開辟,例如先生很可能先是在整理竹枝詞的過程中遇到女性活動,然后關注性別問題,然后由女性問題逐漸關注兒童問題等等。當然這一思路是筆者臆測的,但回首仔細觀察和思考先生的研究歷程,不同著作之間似乎都可以找到或多或少的關聯(lián),這也就是先生一貫治學思路的表現(xiàn)。

      (三)史料占有與信息技術(shù)使用

      上個世紀初王國維先生提出“二重證據(jù)法”,要用傳世的文獻和出土文獻結(jié)合研究問題,后來又有學者提出加入文化人類學或者是調(diào)查材料、口述史內(nèi)容,或者是無文字的考古資料等,構(gòu)成“三重證據(jù)法”。然無論如何,盡可能多地占有和掌握史料,然后對史料進行盡可能深入地分析,可以說是史學研究最為關鍵的方法。王子今先生在史料的占有和掌握方面極下功夫,且不說他愛書、藏書在學術(shù)圈中是出了名的,也不再贅述他為了獲取第一手資料切身參與考古調(diào)查,單就他認真學習電子文獻的檢索和利用也讓筆者以及青年學生們十分感動!應當說現(xiàn)代的電子信息技術(shù),尤其是軟件技術(shù)主要的發(fā)明、制作者都是青年人,面向的也是年輕一代,不斷更新?lián)Q代的電子產(chǎn)品、繁復炫目的操作界面時常讓較年長的學者手足無措。然而新的信息傳播方式極為便利資料的占有和獲得,也可以極大提高工作效率,所以盡管困難重重,王子今先生還是認真學習電子信息的使用方式。先生使用的電子設備都是比較先進的,只是我們無法得知眼睛已不大便利的他盯著炫目的顯示屏究竟是怎樣的感覺。

      猜你喜歡
      秦漢研究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2020年國內(nèi)翻譯研究述評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我與秦漢東北史研究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科技傳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EMA伺服控制系統(tǒng)研究
      新版C-NCAP側(cè)面碰撞假人損傷研究
      秦漢甘泉宮的演變
      秦漢宮苑的“海池”
      大眾考古(2014年2期)2014-06-26 08:29:30
      流變與傳承
      ——秦漢時期“伏日”考論
      古代文明(2013年4期)2013-07-18 12:08:45
      灵丘县| 师宗县| 惠州市| 瑞丽市| 枣庄市| 兰考县| 营口市| 礼泉县| 犍为县| 丹阳市| 景泰县| 凉城县| 洱源县| 淮北市| 甘泉县| 大宁县| 左贡县| 资中县| 加查县| 理塘县| 梨树县| 慈利县| 汉中市| 怀集县| 万山特区| 湖北省| 徐水县| 中西区| 前郭尔| 马龙县| 宁波市| 宜城市| 苍溪县| 孝感市| 阜南县| 上杭县| 邢台县| 黄浦区| 广灵县| 桦甸市| 吴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