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德陽供電公司,四川 德陽 618000)
(1)頻率或電壓越限。當系統頻率或者電壓超過上下邊界條件時,將引起聯網電氣保護裝置的動作。如果是線路和變壓器的后備保護裝置動作,將使得電網與分布式電源斷開連接,形成孤島。
(2)并網設備故障。電力系統的設備均是通過線路與分布式電源連接于并網耦合點(point of common coupling,PCC)。如果并網設備故障,將引起線路保護裝置動作,跳開故障線路。如果連接于PCC所有電網線路均斷開,分布式電源與系統電網隔離開來,形成孤島。
(3)失步保護動作。在配電網中,分布式電源與主系統之間的聯系很微弱,如果包含分布式旋轉電源的配電網與主電網失步時,失步保護裝置將動作,斷開并網線,形成孤島。
(1)孤島情況使得電壓和頻率失去控制,如果分布式發(fā)電裝置沒有電壓調節(jié)能力和頻率調節(jié)能力,并且也沒有電壓和頻率保護繼電器來限制電壓和頻率的偏移,孤島部分的電壓和頻率可能發(fā)生大的波動,這可能將對用戶設備造成危害。
(2)孤島部分重新接入電網時,可能由于失步問題對電網中的斷路器等設備造成損壞,并可能產生很大的沖擊電流,產生的沖擊電流可能損壞孤島部分的分布式發(fā)電設備,甚至引起電網的再次跳閘。
(3)孤島情況可能導致不能清除接地故障或相間短路故障,可能對電網設備造成損壞,并且干擾電網的正常供電的自動和手動恢復。
(4)孤島情況使得一些被認為與電網斷開連接的電路帶點,這使得運行檢修人員誤將孤島帶電部分作為斷電部分,如果此時不正規(guī)的操作,可能危及檢修人員的人身安全。
目前對于孤島研究的方法多種多樣?;究梢苑譃?類:有源孤島檢測方法、無源孤島檢測方法和基于通信的孤島檢測方法。
有源孤島檢測方法通常是對系統施加一定的擾動量,這種擾動量可以是正序電流或負序電流幅值、電流相位、輸出有功功率、輸出無功功率等。然后觀察這些擾動量對系統的影響。如果受擾后的系統能保持頻率和電壓幅值在規(guī)定范圍內的穩(wěn)定運行,那么可以判定系統處于分布式電源與電網并列運行的正常狀態(tài);如果受擾后負荷側的頻率或電壓幅值超過其上下邊界,可以判定分布式電源與電網已經斷開連接。
無源檢測方法就是通過監(jiān)測系統的實際運行時的參數,并與規(guī)定的對應參數的上下邊界相比較,來判定系統參數在監(jiān)測的時候是否越界,進而通過比較分析來判定分布式電源是否與電網隔離開來。
基于通信的孤島檢測方法的不可檢測區(qū)小到可以忽略,但是這種方法比前兩種方法更昂貴,雖然可靠卻不經濟,也沒能得到最廣泛的應用。
采用大電網經過斷路器與分布式電源和負荷接于并網耦合點PCC。圖1所示的系統由一個具有阻抗的大電源,用并聯RLC支路表示的負荷和一個基于逆變器的輸出有功功率為100 kW的分布式發(fā)電裝置組成。
圖1 待研究的系統結構
下面重點研究了OVP/UVP孤島檢測方法下的不可檢測區(qū)問題。所以著重討論負荷的P-V特性曲線。負荷和分布式電源的P-V曲線如圖2所示。
圖2 負荷和分布式電源的P-V曲線
分布式電源輸出恒定有功功率100 kW,它與129 kW和82 kW的負荷分別交與點A和點B,點A和點B稱作孤島運行點。從圖2上可以看到,點A對應的電壓為0.88Vp.u.,點B對應的電壓為1.1Vp.u.,其中Vp.u.為額定電壓標幺值1。根據IEEE Std 1547的標準規(guī)定,電壓為額定電壓的88%~110%均為正常范圍。所以,如果OVP/UVP方法測量得到的電壓在額定電壓的88%到110%之間時,將無法檢測出孤島情況,也就是說如果負荷的P-V曲線處于上述129 kW和82 kW的P-V特性曲線之間時,那么該負荷處于不可檢測區(qū)。
可以看到,造成不可檢測區(qū)的原因之一就是恒功率輸出曲線。不可檢測區(qū)的大小與分布式發(fā)電的參考功率設置有關。下面分別討論斜率正或為負的情況。
假設參考有功功率斜率為正,例如a=0.05,b=0.05。參考有功功率Pref的表達式為
Pref=0.05Vp.u.+0.05
圖3 斜率為正時的DG和負荷P-V特性曲線
如圖3所示,100 kW的負荷與DG的有功功率曲線交于點E,此時輸出有功功率100 kW,電壓的標幺值為1.82 kW和129 kW的負荷分別與恒DG參考有功輸出曲線(Pref=0.1)交于點A和點B,與修正后的DG參考有功功率曲線(Pref=0.05Vp.u.+0.05)交于點C和點D。從圖上可以看出,點A和點B正好處于電壓的邊界條件上;點C的電壓小于0.88 p.u.,小于電壓邊界的下限;點D的電壓大于1.1 p.u.,大于電壓邊界的上限。此時,運用OVP/UVP方法將很容易地檢測出電壓越限,判斷出孤島情況的發(fā)生。如果DG參考有功功率的曲線為恒定的直線0.1 MW,對于82 kW和129 kW負荷所對應的電壓正好位于電壓的邊界條件上,即點A和點B,將無法檢測出孤島情況。所以,通過修正使DG參考有功功率曲線的斜率a為正,在一定程度上減小了OVP/UVP方法的不可檢測區(qū)。
下面討論當DG的參考有功功率曲線斜率為負的情況。具體方法同上,假設a=-0.06,b=0.16。參考有功功率Pref的表達式為
Pref=0.06Vp.u.+0.16
圖4 斜率為負時的DG和負荷P-V特性曲線
圖4表示了3種負荷狀態(tài)和DG的P-V特性曲線。類似的,100 kW負荷曲線與DG的修正后的參考有功功率曲線交于點M,點M的有功功率輸出為0.1 MW,電壓為1 p.u.。82 kW和129 kW的負荷曲線與修正后的DG輸出功率曲線分別交與點C′和點D′。點C′的電壓在0.9 p.u.到1 p.u.之間,點D′的電壓在1 p.u.到1.1 p.u.之間,均在電壓的允許范圍內。此時,情況比恒有功功率輸出時更加糟糕,運用OVP/UVP方法將不能檢測出孤島情況。當斜率為負時,使運行點的電壓更加接近于1 p.u.,這使得不可檢測區(qū)不但沒有減小,反而擴大了。假如負荷是接近于邊界負荷的某個值,例如130 kW和80 kW,如果是恒定的有功輸出曲線,交點應該超過了電壓的邊界條件,用OVP/UVP方法能測出孤島狀態(tài)。但是由于修正后的DG參考有功功率曲線使得交點電壓將更加接近于額定值,即原本運用OVP/UVP孤島檢測方法能測到的負荷情況變得不能檢測到,擴大了不可檢測區(qū)。所以,通過修正DG參考有功功率曲線為負斜率的方法不可行。
比較圖3和圖4,可以看出用正斜率的P-V特性曲線能減小不可檢測區(qū),用負斜率的P-V特性曲線反而會增大不可檢測區(qū)。為了更好地減小不可檢測區(qū),所選擇的P-V特性斜率必然為正,不妨考慮斜率為正時的極限情況,即將DG參考有功功率曲線的斜率設置為點C的切線。
Pref=0.2Vp.u.-0.1
圖5 斜率為點C的切線時DG和負荷P-V特性曲線
圖5表示了3種負荷狀態(tài)和上式中的DG的P-V特性曲線。100 kW負荷和DG的有功功率曲線相交于點C,C點的有功功率為100 kW,電壓為1 p.u.。對于大于100 kW的負荷,DG的參考有功功率曲線與負荷曲線不相交,即當負荷大于100 kW時,DG和負荷沒有交點,也就是說DG不能帶動大于100 kW的負荷穩(wěn)定運行。對于82 kW負荷,DG的參考有功功率曲線與負荷曲線交于點D,另外一點不在框圖內。通過這樣的修正,最大程度地使孤島運行電壓偏離了額定值,這使得用OVP/UVP方法能很好地檢測出孤島情況,即最大程度地減小了不可檢測區(qū)。
在PSCAD/EMTDC環(huán)境下完成了對系統的建模和仿真。對于圖1所示的待研究的系統結構,選擇一個恒定直流電壓源代替DG,取dcV=0.9 kV,Lf=2.1 mH,DG的輸出有功功率為100 kW。負荷參數R=2.304 Ω,L=3.395 mH,C=2.075 mF。電網參數頻率f=60 Hz,電抗Lg=0.305 6 mH,電阻Rg=0.012 Ω??刂破鲄礙I=0.000 8,Kp=2.5,KI′=0.1,Kp′=20。直流電壓源通過逆變電路逆變?yōu)槿嘟涣麟妷海缓蠼涬娍筁f接于PCC,阻抗分別為Rg和Lg的大電網通過斷路器BRK接于PCC,負荷也接于PCC。斷路器BRK在t=3 s時斷開,在t=7 s時重新合上。
僅從理論上分析應該得到的仿真波形。對于82 kW的負荷,Pref設為100 kW恒定值,電壓穩(wěn)定在1.1 p.u.附近,負荷的有功功率自動調節(jié)為100 kW。當采用正斜率時,電壓和有功功率將跳變比為1.1 p.u.和100 kW更大的值,對應的D點。當斜率為負時,電壓和有功功率將低于1.1 p.u.和100 kW,相當于對應的D′點。所以,DG的P-V特性斜率為正時能減小不可檢測區(qū),斜率為負時將增大不可檢測區(qū)。
對于100 kW的負荷,3個DG的P-V特性曲線的電壓和有功功率穩(wěn)定在1.1 p.u.和100 kW,相當于點E和點M。OVP/UVP方法在這樣的條件下將很難檢測出孤島情形。當采用正斜率時,電壓和有功功率將跳變比為0.88 p.u.和100 kW更小的值,對應的C點。當斜率為負時,電壓和有功功率將略大于0.88 p.u.和100 kW,相當于對應的C′點。同樣的,DG的P-V特性斜率為正時能減小不可檢測區(qū),斜率為負時將增大不可檢測區(qū)。對于129 kW的負荷條件下也有同樣的結論。
所以,理想的仿真波形應該是能支持所提的改進后的OVP/UVP孤島檢測方法。調節(jié)DG的P-V特性曲線斜率為正能減小OVP/UVP孤島檢測方法的不可檢測區(qū),調節(jié)DG的P-V特性曲線斜率為負將增大OVP/UVP孤島檢測方法的不可檢測區(qū)。
孤島情況可能會對電力系統和運行檢修人員產生極大的危害,因此,必須重視并逐步完善孤島檢測方法。首先分析了孤島形成的原因,目前孤島檢測方法的分類以及各種方法的原理和優(yōu)缺點。所研究的方法主要對OVP/UVP方法進行了改進。通過修正DG的P-V特性曲線的斜率來減小OVP/UVP方法的不可檢測區(qū)。當DG的P-V特性曲線斜率為正時,能有效減小OVP/UVP方法的不可檢測區(qū);當DG的P-V特性曲線斜率為負時,反而會增大OVP/UVP方法的不可檢測區(qū)。當斜率為額定運行點(電壓為1 p.u.,功率為額定功率100 kW)的切線時,不可檢測區(qū)可以控制到最小。
[1] 劉天琪,邱曉燕. 電力系統分析理論[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
[2] 丁磊. 多微網配電系統的分層孤島運行及保護控制[D].濟南:山東大學, 2007.
[3] 傘國成,趙清林,郭小強,等. 光伏并網逆變器的間歇性頻率擾動正反饋孤島檢測方法[J].電網技術, 2009,33(11):83-86.
[4] 程明,張建忠,趙俊杰.分布式發(fā)電系統逆變器側孤島檢測及非檢測區(qū)描述[J].電力科學與技術學報,2008,23(4):44-52.
[5] 姚丹.分布式發(fā)電系統孤島效應的研究[D].合肥:合肥工業(yè)大學,2006.
[6] 殷桂梁, 孫美玲, 肖麗萍.分布式發(fā)電系統孤島檢測方法研究[J].電子測量技術, 2007, 30(1):1-6.
[7] 褚小莉.光伏并網中的孤島效應研究[D].合肥:合肥工業(yè)大學,2009.
[8] 曾議.分布式并網發(fā)電系統孤島檢測研究[D].長沙:湖南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