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青海省化隆縣柏木峽地區(qū)找礦前景探析

      2014-03-20 11:25:10邊榮春李峰張桂林
      山東國土資源 2014年11期
      關鍵詞:柏木礦脈黃鐵礦

      邊榮春,李峰,張桂林

      (山東省物化探勘查院,山東 濟南 250013)

      山東省物化探勘查院2008年在青海省化隆縣柏木峽地區(qū)進行過1∶2.5萬水系沉積物測量及1∶1萬地質草測工作,根據(jù)工作成果及收集資料,認為該區(qū)找礦前景較好。柏木峽地區(qū)橫跨拉脊山中段主脊南北兩坡,地形險峻,溝壑切割縱深。海拔一般3200m左右,最高峰大南山3800m,相對高差500~800m。

      1 區(qū)域地質背景

      大地構造位置位于祁連加里東褶皺系拉脊山向斜中段,北接西寧盆地,南連化隆盆地[1-2]。出露地層為寒武紀六道溝群,奧陶紀查甫群和藥水泉群、新近系、第四系等。地層呈NWW—SEE向展布,構成復式向斜。區(qū)內褶皺、斷裂構造發(fā)育,總的構造方向以NWW—SEE為主,次級構造較多。侵入巖種類齊全,超基性—酸性巖均有出露,位于拉脊山加里東期鐵、鎳、鈷、金、稀土、磷(銅、鈦、鉑)成礦帶[3](圖1)。

      1—第四系;2—新近紀貴德組;3—中奧陶世查甫群;4—晚奧陶世藥水泉群;5—早寒武世六道溝群上部熔巖組;6—晚寒武世六道溝群下部碎屑巖組;7—花崗閃長巖;8—斜長花崗斑巖;9—花崗巖;10—輝長巖;11—石英閃長玢巖;12—閃長玢巖;13—不整合接觸地質界線;14—斷層;15—金礦化點;16—鉛礦化點;17—1∶2.5萬水系沉積物測量及1∶1萬地質草測范圍圖1 柏木峽—雙格達地區(qū)地質礦產略圖

      2 成礦環(huán)境

      2.1 地層

      出露的地層有寒武系上統(tǒng)、奧陶系、新近系和第四系,詳見表1。

      2.2 構造

      區(qū)內褶皺、斷裂構造均較發(fā)育。總的構造線方向為NWW—SEE。

      2.2.1 褶皺

      由晚寒武世六道溝群火山巖組成天重峽、大溝山2個向斜。

      (1)天重峽向斜。位于工作區(qū)北部,由六道溝群下部火山巖組成。核部在天重峽至柏木峽一線,北翼地層傾向S或SW,出露完整;南翼地層傾向N或NE,出露不全。

      (2)大溝山向斜。位于工作區(qū)南部。由六造溝群上部火山巖組成。軸線近EW,核部在大溝山一帶,軸面近于直立。北翼地層傾向S,傾角50°~70°;南翼地層傾向N,傾角40°~90°。

      表1 區(qū)域地層

      2.2.2 斷層

      根據(jù)主斷層與地層走向的關系,大致可分為縱、橫向2組。以縱向最發(fā)育,呈NWW或近EW向延伸,具發(fā)生早、切割深及多期活動的特點;橫向斷層(F9)多呈NE向延伸,具平推性質。除此以外,NW向(F2,F(xiàn)3),NE向(F10)等次級斷層較多,但其規(guī)模和強度都較小。

      (1)縱向斷層(F8斷層)。拉脊山南坡逆斷層(F8)規(guī)模較大,穿過柏木峽,走向NWW—NEE,傾向NE,傾角30°~50°,斷層寬一般50m左右,柏木峽一帶最寬達200余米。平面上略呈波狀,該斷層為逆斷層,是地層的分界線,上盤為六道溝群下部碎屑巖組;下盤東為六道溝群上部熔巖組,西為藥水泉群碎屑巖組。該斷層對蝕變和礦化有明顯的控制作用,斷層帶內巖石蝕變破碎強烈,片理化、糜棱巖和碎裂巖發(fā)育。

      (2)橫向斷層。具有一定規(guī)模的是柏木峽橫斷層(F9),呈NE向。該斷層北西側為晚奧陶世藥水泉群,東南側為寒武系上統(tǒng),兩側巖性差異較大,均不能向對側延伸,屬平推斷層。斷層兩側巖石破碎;褐鐵礦化、綠泥石化、糜棱巖化和斷層泥均較發(fā)育,并見有花崗巖,方解石和石英脈。花崖金礦化點(7號金礦化點)即產于花崗巖的破碎帶中。

      2.3 巖漿巖

      巖漿巖主要分布于寒武紀地層中,有加里東期輝長巖,華力西期花崗巖、斜長花崗斑巖、花崗閃長巖等。脈巖有石英閃長玢巖,閃長玢巖等。

      2.4 化探異常

      通過1∶2.5萬水系沉積物測量,圈定該區(qū)綜合異常1處,有Au,Ag,Cu,Pb,Zn異常組成,綜合異常的主元素為Au,Pb,Ag,異常特征值見表2。

      表2 水系沉積物綜合異常特征

      該異常金、銀、鉛元素異常套合好,襯度及規(guī)模較大。該異常位于主要成礦地層中,即晚寒武世六道溝群安山巖、玄武巖及晚奧陶世藥水泉群安山巖組地層中[3],侵入巖有花崗閃長巖、花崗巖、閃長玢巖(圖2)。該異常中有已知鉛礦化點(6號)及金礦化點(7號),認為該異常由金、鉛、銀礦化體引起。

      2.5 礦點特征

      柏木峽金礦化點(5號)。礦化點位于化隆縣查甫鄉(xiāng)藥水泉村柏木峽上游北側山坡上,賦存于綠泥石化片巖中,礦化帶長17m,寬1~4m。金屬礦物有黃銅礦、黃鐵礦,次為磁鐵礦、斑銅礦、輝銅礦、赤鐵礦、自然金和孔雀石、藍銅礦等。金品位一般0.3g/t,銅品位0.46%~2.19%。

      雙格達金、鉛鋅礦化點(6號)。在該礦點圈定的2條金礦脈位于斷裂破碎帶內,寬2m,長15m。礦物組合有黃鐵礦、黃銅礦、孔雀石、少量方鉛礦。脈石礦物為石英、方解石。產狀265°∠50°。金品位1.74~4.2g/t。Ⅱ號金礦脈賦存在褐鐵礦化碎裂安山巖內,寬1.6m,長20m左右。礦物組合有黃鐵礦、黃銅礦、孔雀石。產狀170°∠50°。金品位1.1~2.4g/t。

      鉛鋅礦化點位于晚寒武世六道溝群安山質凝灰?guī)r及安山質角礫巖中,共發(fā)現(xiàn)30多條礦脈沿裂隙充填,單礦脈一般寬0.2~5cm,長數(shù)米,圈不出工業(yè)礦體。礦石礦物以方鉛礦為主,其次有黃鐵礦、黃銅礦、閃鋅礦等;脈石礦物為石英、方解石。礦石以脈狀、網脈狀、浸染狀構造為主,塊狀構造少見。

      花崖金礦化點(7號)。在該礦化點圈定3條金礦脈編號為Ⅰ,Ⅱ,Ⅲ號。Ⅰ號金礦脈產于花崗巖體的礦化石英脈中,礦物組合有黃鐵礦、黃銅礦、自然金、金紅石、石英、方解石等。金品位20.5g/t,礦脈寬20cm,長約20m,礦脈傾向24°,傾角75°。Ⅱ號金礦脈屬石英脈型,寬20cm,長約15m,金品位1.2g/t,礦物組合有褐鐵礦、黃鐵礦、石英等。Ⅲ號金礦脈位于次閃石化玄武巖中,脈寬20cm,長15m,屬黃鐵礦化石英脈型,金品位7.3g/t,礦物組合有黃鐵礦、黃銅礦、重晶石、綠簾石等。

      圖2 水系沉積物綜合異常剖析圖

      2.6 礦體成因及找礦標志

      2.6.1 成因類型

      根據(jù)礦點地質特征,地層巖性屬于火山巖,成因為礦物質隨早期侵入的巖漿通道上升熔溢于地表,形成含礦物質較高的巖層,后期經構造碎裂作用產生低溫動力熱液,使地層中礦物質進一步活化富集于破碎帶,屬于構造破碎帶低溫熱液型礦床[4]。

      2.6.2 找礦標志

      (1)構造標志:構造破碎帶及其次級構造,對礦體的形成和儲存起決定性作用。

      (2)圍巖蝕變標志:圍巖具有強烈的金屬硫化物蝕變,以黃鐵礦化最為顯著,呈粒狀和集合體狀,蝕變有硅化、方解石化,以細脈形式存在[4]。

      3 找礦前景評價

      3.1 地層與金礦化的關系

      根據(jù)收集前人資料,該區(qū)火山巖地層具有含金性,六道溝群熔巖段中金的豐度值較高,且熔巖段中自下而上金含量有趨向遞減的變化規(guī)律。因此六道溝群火山巖中基性熔巖段是該區(qū)金的礦源層。

      3.2 構造與金礦化關系

      拉脊山的隆起和演變受南北兩側深斷裂的控制,與之近乎平行的次級褶皺、斷裂構造十分發(fā)育。這些斷裂構造不僅是熔漿噴溢和熱液的通道,也是成礦物質沉淀富集的空間。比如天重峽金礦點(2號)和南天重峽東金礦點(3號)和4號金礦點,分別賦存在縱向斷層F1,F(xiàn)3,F(xiàn)4號破碎帶中,柏木峽金礦化點(5號)位于拉脊山南坡縱向逆斷層F7中的片理化安山巖中,花崖金礦化點(6號)賦存在NE向展布的花崗巖體的破碎帶中。

      3.3 蝕變與金礦化關系

      區(qū)內蝕變作用普遍但不強烈,與金礦化關系密切的以硅化、黃鐵礦化為主,其次為碳酸鹽化、褐鐵礦化。

      該區(qū)凡有金礦化的地段,皆有不同程度的硅化。南天重峽西金礦點(3號)西端,有長約12m,寬1~3m的硅質巖分布,含金0.1~0.3g/t,其中有星點狀黃鐵礦浸染。南天重峽東金礦點(2號)中的玄武巖硅化強烈,在礦脈下盤發(fā)育有厚約0.5m的硅質巖,巖石致密堅硬,見星點狀黃鐵礦分布。柏木峽和花崖金礦(化)點中,石英脈穿插頻繁,脈體中常含有金屬硫化物和自然金。

      所有金礦化地段幾乎都有黃鐵礦化,與金礦化有生成聯(lián)系的是晚期呈細脈或網狀分布的黃鐵礦,顏色為淺黃色或煙灰色,粒徑一般小于0.3mm。隨地段不同,黃鐵礦中金的含量也有所不同,南天重峽西金礦點中的煙灰色黃鐵礦含金高達40.9g/t,其他礦點中的黃鐵礦含金一般為36.5~225.0g/t。

      3.4 巖漿活動與金礦化關系

      區(qū)內巖漿活動強烈,巖漿巖種類齊全,分布廣泛,但大面積分布的中基性侵入巖體與金關系不大。與金有一定生成聯(lián)系的是花崗巖、花崗斑巖和石英閃長玢巖等晚期巖脈。這些侵入于火山巖中的中酸性淺成巖脈,能提供部分金質來源,同時為金的富集提供熱源。因為己知金礦(化)點附近一般都有中酸性巖脈分布,其中有星點狀黃鐵礦浸染,含金0.1~0.4g/t。

      3.5 化探異常

      所圈定的水系沉積物綜合異常,各單元異常套合較好,位于已知的金、鉛礦化點分布區(qū),綜合異常是礦點引起的。同時綜合異常位于六道群火山巖中基性熔巖段,構造發(fā)育,地表已知礦化點分布于斷層及花崗巖中。

      4 結語

      該工作區(qū)完全具備地層、構造、巖漿巖等成礦地質條件,成礦類型屬于構造破碎帶低溫熱液型。地表礦化點規(guī)模小,推測深部具有較大找礦潛力,今后要把深部找礦作為該區(qū)工作的重點。

      參考文獻:

      [1] 袁道陽,張培震,雷中生,等.青海拉脊山斷裂帶新活動特征的初步研究[J].中國地震,2005,21(1):93-102.

      [2] 李智敏,田勤儉,屠泓為,等.拉脊山斷裂帶遙感特征研究[J].高原地震,2009,21(1):26-30.

      [3] 羅開歡.青海省拉脊山東段水系沉積物地球化學異常特征[J].礦產與地質,1993,(4):307-310.

      [4] 張杰.青海省拉脊山地區(qū)某銅礦成因淺析[J].四川地質學報,2010,(3):302-304.

      猜你喜歡
      柏木礦脈黃鐵礦
      磁黃鐵礦多型礦物學特征與分選行為差異
      金屬礦山(2022年6期)2022-07-13 05:29:24
      構造疊加暈法在深部找礦中的應用——以河南小秦嶺楊砦峪金礦床S60號礦脈為例
      礦產勘查(2021年3期)2021-07-20 08:02:00
      金廠峪金礦典型礦脈中金、銀的化學相態(tài)分析
      世界地質(2021年1期)2021-04-07 13:11:42
      畫中話:人鷺百年情
      黃鐵礦的吸附性能研究現(xiàn)狀及進展
      不同使用年限的柏木基本材料力學性能試驗對比研究
      “牽手”的力量
      『牽手』的力量
      家教世界(2019年10期)2019-04-26 02:42:12
      福建政和上山崗金銀礦床礦體空間分布特征及找礦意義
      急傾斜薄礦脈無底柱分段崩落法結構參數(shù)優(yōu)化
      金屬礦山(2014年7期)2014-03-20 14:19:47
      兴业县| 苏州市| 枣强县| 兰溪市| 白山市| 景洪市| 茌平县| 叙永县| 崇明县| 淳安县| 金山区| 石狮市| 黎城县| 石阡县| 株洲市| 镇江市| 凌云县| 蓝山县| 双柏县| 确山县| 柞水县| 安福县| 通道| 皋兰县| 滁州市| 左贡县| 康定县| 青州市| 万州区| 南川市| 济源市| 张家口市| 许昌县| 枣庄市| 开远市| 台安县| 闽清县| 天津市| 珲春市| 紫金县| 额济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