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芝琴
有很長一段時間,在我的認(rèn)知里一直覺得真正的村莊除了炊煙、小路、狗吠、院落以及純樸的村民外,還應(yīng)有一位帶著舊味陳品的老人和一棵庇人以陰涼的老樹。而回憶起我的老家,印象最深的便是阿婆和她的樹。
一身在電視電影里才得見的墨藍(lán)色斜開襟衣服,外面常年圍著洗得泛白的土布圍裙,裹在布鞋里面的三寸金蓮讓她有了絲神秘與特別,頭發(fā)松松的綰起,稀稀落落地垂在耳邊的幾縷銀絲,不時隨著手中蒲扇的起落而有些許晃動。阿婆就這樣,帶著古樸的氣息從歲月里顫巍巍地走來。
村人說阿婆是村里最高壽的人了,與她同輩的人早已駕鶴西去。只有她,在經(jīng)歷過世事輾轉(zhuǎn)年月更迭后還能曬到二十一世紀(jì)的太陽。生命的韌性有時真讓人驚嘆,也讓人敬重。也不知從何時起,村里的男女老幼便開始尊稱她為“阿婆”了。
年幼時,我和伙伴們喜歡在阿婆家門前的小桔園里玩耍,那些青皮的果實有著讓我們齜牙咧嘴的酸,每每摘下,阿婆會自門口的搖椅上稍稍傾起身,用她特有的帶著絲悠長氣息的聲音喚道:“娃兒啊,熟透的果子才好吃,再等等,別摘沒嘍……”聽到這話,我們便會把青桔捧到阿婆面前,嘰嘰喳喳地扯著她問還有多久才會熟,她總說“快了,快了”,又靠回?fù)u椅里,癟嘴望著我們笑,臉上的溝壑里似是藏了酒,飄出縷縷陳香。
不過很多時候,大人們是不準(zhǔn)我們?nèi)ヴ[騰阿婆的,他們說,像土地需要休養(yǎng)生息一樣,年紀(jì)大的人更需要休息,我們會吵到她。于是印象里最??匆姲⑵诺牡胤骄褪抢蠘淠莾毫恕?/p>
老樹長在村子中央的池塘邊,表皮縱橫斑駁,樹干上的紋路像極了阿婆臉上的皺紋,往下延伸,能看見那粗大的根莖裸露在外,是天然的座椅。每到夏天,日落西山之后,人們便搖著蒲扇三三兩兩地坐在樹下,孩童們追逐游戲,大人們談?wù)撉f稼物事,背景是繁星,伴奏的是蛙鼓蟲鳴。那情境帶著樹葉的清香,浸潤了我的腦海、心里、夢中。很多個傍晚,阿婆會由孫子孫媳攙著,在樹下轉(zhuǎn)一轉(zhuǎn),枯瘦的手摸上樹干,目光是看向老友般的親昵。
聽村里的長輩說,老樹是阿婆年輕時種下的。她剛嫁來的那年,戰(zhàn)爭的銷煙彌漫到這座山城,在暮色中,阿婆陪阿公種下了那時還只是嫩苗的小樹,然后在次日晨光熹微中送走了他。沒有承諾,只有一棵陪她佇守的樹。七年,樹苗長成了大樹,阿婆的眼角眉梢也被生活的艱辛鍍上了一層苦楚。幸而戰(zhàn)爭結(jié)束后,阿公雖帶著一身傷痕,卻仍是平安歸來了。沒有榮光,只有戰(zhàn)火與時光歷練后的深沉和淡然。如同中間沒有那七年一般,繼續(xù)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流年似水,似水流年,那人、那樹、那炊煙卻未隨水遠(yuǎn)去。一晃六十多年過去了,阿婆生命中的人、事、物來了又走。滄海桑田間,只剩下老樹仍如最初一般,與她一同執(zhí)守著寧靜的村莊,守著悠悠歲月,也守著我們關(guān)于村莊的記憶。那些無限漫長時光里的佇守,伴隨著阿婆和老樹的一生,在這片土地上永不消逝……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