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傳山
(安慶師范學院音樂學院,安徽 安慶 246133)
高師視唱練耳課程教學的價值探析
——以視唱音樂會為例
彭傳山
(安慶師范學院音樂學院,安徽 安慶 246133)
文章從價值論的角度論述視唱音樂會是學生實踐能力提升、教師進行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學校實踐育人的需要。視唱音樂會具有藝術性、實踐性和創(chuàng)新性。視唱音樂會能為學生開展藝術實踐提供平臺,能為促進教學改革提供動力,能夠助力學校實踐育人工程。
視唱練耳;視唱音樂會;實踐教學;價值
高師音樂學專業(yè)的視唱練耳課程是一門基礎技術理論課程,是為所有音樂理論和音樂表演課程服務的基礎性課程,具有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特點。視唱音樂會是視唱練耳課程教學實踐的主要形式,是根據(jù)理論聯(lián)系實踐的原則,以促進本課程的教學改革和學生藝術實踐能力的提升為目的,以視唱作品的創(chuàng)作與表演為主要內(nèi)容的藝術實踐活動。近年,各高校紛紛開展了一些列視唱音樂會,如中國音樂學院最早自1988年開始的歷年視唱音樂會、中央音樂學院歷屆 “視唱練耳教學周”期間舉行視唱音樂會等等。視唱音樂會是 “通過形式多樣、內(nèi)容豐富、結構嚴謹、風格鮮明、寓教學表演為一體的舞臺展示”,“這種新穎獨特的形式,對視唱練耳專業(yè)教學思維和觀念的拓展,將基礎理論的教學與創(chuàng)作、表演有機的結合,以求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都起到積極的示范作用。”[1]舉辦視唱音樂會是視唱練耳課程實踐教學的實際需要。這些實踐教學活動的開展對學生藝術實踐能力的提升、實踐教學方法的改革、高校實踐育人工作的開展都有獨特的價值。從價值論的角度探析視唱音樂會的主客體屬性及其價值訴求具有較強的理論與現(xiàn)實意義。
視唱音樂會是由視唱練耳教師組織的課程教學實踐活動,是以師生演唱視唱作品和展示個人或集體創(chuàng)作作品為主要內(nèi)容的教學觀摩,是檢驗課堂教學成果、創(chuàng)新藝術實踐形式、形成專業(yè)實踐能力的主要方式。視唱音樂會的主體是參與視唱音樂會的人以及人所在的組織,包括學生、教師以及學校,他們對于開展視唱音樂會這樣的藝術實踐活動都有著不同的需要。開展視唱音樂會是學生展示視唱水平和表演能力、鍛煉和提高臨場發(fā)揮能力、積累藝術實踐經(jīng)驗的需要,是教師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積極開展實踐教學改革的有益嘗試,也是學校開展實踐育人工作的切實需要。
馬克思主義實踐觀認為,人在實踐的過程中完成了自身的發(fā)展[2],實踐能力的提升必須在藝術實踐活動中進行。對于音樂教育專業(yè)學生而言,實踐能力主要是指藝術實踐能力和教學實踐能力。實踐能力不僅指實踐主體在舞臺上表演聲樂器樂的能力、在課堂教學或學習過程中很好地示范表演互動的能力,還包括在輔導和組織藝術課外活動中進行專業(yè)指導的能力。當然,能力的形成與提升需要不斷的積累與實踐,從知識到能力還有一個過程。在視唱練耳課堂教學中,教師主要訓練學生對于音準、節(jié)奏、速度、力度、演奏記號、表情記號等教學內(nèi)容的理解與把握,指導學生領悟音程和弦的性質、調(diào)式類別、調(diào)性變換、多聲部的和諧等。由于藝術專業(yè)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即使這些教學要求在課堂上學生們都能夠有了較為熟練的掌握,但到舞臺實踐環(huán)節(jié)學生往往又出問題,不能夠很好地將課堂上學到的理論在實踐中靈活運用。原因在于在舞臺上表演主體不僅要受到一些外部因素的干擾,還要克服自身如因怯場而引起的心理緊張與焦慮等不利因素去控制音準把握節(jié)奏。研究表明視唱的音準把握與個體的心理狀態(tài)密切相關,個體的情緒狀態(tài)直接會影響現(xiàn)場音準節(jié)奏的掌握。在情緒較平靜時容易控制音準,在情緒激動時或比較緊張是音準容易出現(xiàn)波動。因此,學生需要尋找各種機會參加各種排練、表演、觀摩等藝術實踐活動,在活動中培養(yǎng)穩(wěn)定的心理素質和嫻熟的表演能力,提高準確把握音準、節(jié)奏的能力以及組織開展各種藝術活動的專業(yè)實踐能力。視唱音樂會就為學生的實踐觀摩搭建了平臺,既是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提升藝術實踐能力的迫切需要,又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需要。
視唱練耳教師不僅要傳授視唱練耳課程的相關知識、培養(yǎng)學生技能、提升自身能力,還應該積極進行教學改革和科研創(chuàng)新。高師傳統(tǒng)的視唱練耳教學形式簡單、手法單一,基本上就是 “教師彈、學生唱,教師放 (音響)、學生聽”,課程的重要性得不到廣大同學和教師的認可和重視,學生對該課程的學習興趣不濃。如何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學習視唱練耳課程的興趣、如何提升本課程的地位以更好地為其他課程服務已成為教學改革亟待解決的問題。組織視唱音樂會就是很好的嘗試,它不僅檢驗了學生的視唱水平、教師的教學水品,還明確了為技能課程服務的具體方法和實踐形式。
2012年初,教育部號召高校要 “加強實踐育人工作,強化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深化實踐教學方法改革?!睂嵺`教學是實踐育人的主要形式之一。但實踐育人不光是喊口號,每個學科和每門課程都有責任和義務響應教育部的號召,積極開展實踐教學,為國家培養(yǎng)知識能力強、實踐經(jīng)驗豐富的高素質人才。視唱練耳課程是音樂學科培養(yǎng)音樂人才的基礎性課程,學生的視唱練耳水平和實踐能力影響著學生綜合素質的高低。因此,視唱練耳課程需要積極開展實踐教學,通過舉行視唱音樂會,把所學理論知識和音樂藝術實踐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在實踐中成長、在實踐中成熟,把“實踐育人”的號召落到實處。
視唱音樂會作為在一定范圍內(nèi)公開演出的音樂會,必須具有一定的藝術性。首先,演出的視唱作品是藝術化的作品,可以是專門為視唱音樂會而創(chuàng)作的作品,也可能是名曲的片段改編曲。其次,演出時的聲音是美化的、規(guī)范化的、藝術化的聲音。第三,演出時必須有表情的藝術化處理,將一個個沒有生命的樂音符號重新獲得美的生命,把樂譜變成有血有肉的音樂。第四,演出的臺風、造型、隊形、服裝、燈光也都是藝術化的。第五,作為演出的視唱作品必須具有藝術完整性,為了保證演出的藝術水準,每一個細節(jié)和環(huán)節(jié)都要反復練習、嚴格要求,排練熟練、保證演出時不能間斷,要追求藝術的完整和完美。
“將視唱練耳的教學在一定的教學活動范圍內(nèi)與音樂的表演實踐相結合,并將其視為教學的組成部分,是與視唱練耳課程教學的實踐性特征相吻合的?!保?]首先,登臺演出這種形式就具有實踐性。視唱音樂會不同于視唱課,課堂上需要講解、分析、理解、練習,是既有理論又有實踐。但視唱音樂會則主要是實踐性的,光說不練、眼高手低都是不行的。其次,視唱音樂會作為一種演出,涉及到演出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從音樂會的構思策劃、演出作品的選材編排、作品的練習排練、編制節(jié)目單、彩排走臺、服裝化妝道具、燈光音響,到正式演出,各個環(huán)節(jié)構成一個整體,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具有實踐性。第三,要保證演出的成功,必須要把各個環(huán)節(jié)都做好,各個環(huán)節(jié)緊密配合才能保證演出的成功。因此,視唱音樂會也具有綜合性,它需要學生具有各個方面的綜合素質。
首先,參加的人員不限,只要是熱愛視唱的同學都可以參加。班級視唱音樂會時要求班上每一個同學都要參加,年級或學院級的視唱音樂會要求所有有視唱課的同學都要積極參加,上完視唱課的同學也可以回來參加,體現(xiàn)了視唱音樂會的開放性和廣泛性。其次,節(jié)目的形式是開放性的,可以是個人視唱、彈唱、重唱、合唱、節(jié)奏律動、器樂、音樂劇等等都可以。第三,節(jié)目內(nèi)容具有開放新性。可以選自上課用的教材,也可以選自其他任何的視唱教材,或者其他任何聲樂、器樂作品和改編作品,只要適合視唱都可以拿來表演。第四,視唱音樂會的形式本身具有創(chuàng)新性。把視唱的教學匯報和考核以音樂會的形式展示,對每一個視唱練耳教師都是一種新的嘗試,在廣大的高師院校還沒有形成一種常規(guī),因此每舉行一場視唱音樂會都是一個創(chuàng)新。
由于視唱音樂會具有藝術性、實踐性、創(chuàng)新性的特性,它對于滿足音樂專業(yè)的學生對藝術實踐的需求、對專業(yè)水平的提升以及對于教師的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對于學科的發(fā)展和學校實踐育人的需求都有獨特的價值。
培養(yǎng)優(yōu)秀的藝術人才需要經(jīng)過大量藝術實踐的磨煉過程,只有在實踐中總結經(jīng)驗教訓,才能不斷提高,從而走向成熟。但是并不是每個同學都有很多實踐機會。高師音樂學院里經(jīng)常有一些音樂會,例如獨唱音樂會、器樂獨奏音樂會、各種節(jié)慶晚會,但這往往是一小部分專業(yè)突出同學的舞臺,實踐的機會不夠均等,實踐普及的廣度與深度都有待提高。很少實踐鍛煉的同學一登臺常常會產(chǎn)生緊張情緒,出現(xiàn)忘詞、跑調(diào)、丟板、出錯甚至中斷導致節(jié)目無法進行,但這些情況也許在琴房練習時不會常出現(xiàn)。學生演出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只有在演出中才能徹底解決,只有經(jīng)常參加演出,逐漸減少或消除對演出的恐懼感,才能對登臺公開表演習以為常,從而減少出錯的頻率,發(fā)揮表演者的真實水平,才能更好地積累舞臺表演經(jīng)驗,從而有效提升自身的專業(yè)素質與綜合能力。視唱音樂會切實為同學提供了這樣的平臺。
在沒有視唱音樂會的教學環(huán)境下,學生們對視唱質量要求不太高,但若能在視唱音樂會上表演,他們就會表現(xiàn)出極大的學習和參與熱情。與此同時,這樣的活動若能在一個學院內(nèi)形成常規(guī)或慣例,那么它將為學生的學習、教師的教學形成巨大的推動作用。首先是同學們?yōu)榱藚⒓右暢魳窌⒋_保演出成功,必須要尋找合適的視唱作品,積極加強視唱練習,努力提高視唱水平,甚至能掀起一個視唱學習的小高潮。若在音樂會上的演出成功,得到老師和同學的好評,無疑將更加激發(fā)他們學習視唱練耳的熱情,形成學習的良性循環(huán)。其次是教師要在正常的視唱練耳教學中積極引導同學開展視唱音樂會,包括確定視唱音樂會開展的方式、如何幫助同學尋找參演作品、認真指導學生排練直至彩排和正式演出,教師就是視唱音樂會的導演,這對只專注于教學的教師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zhàn),既是對他們自身實踐能力的檢驗,也促進了其專業(yè)素質的提升。第三,視唱音樂會作為教學匯報音樂會,是對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綜合考核。一是考核教師的教學水平,考核教師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也考核教師指導藝術實踐的能力;二是考核學生的學習水平,把學生在視唱音樂會上的表現(xiàn)作為學生平時成績考核的一個重要方面,使學生更加重視視唱音樂會,積極參加視唱音樂會。這些對于促進本課程的教與學都有重要實踐價值。
學校實踐育人工作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實踐教學是深化課堂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視唱音樂會通過其自身的實踐過程,探索了視唱音樂會舉辦的方式方法,在修訂音樂學專業(yè)的培養(yǎng)方案和教學大綱時就可以規(guī)定視唱練耳課程每學期有幾個實踐課時,視唱音樂會可以作為學期成績考核的方式之一,形式可以是班級音樂會、年級音樂會或學院音樂會,也可以為學唱音樂會或是原創(chuàng)音樂會。如果視唱音樂會作為實踐教學的必然形式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來,就能有效地提高音樂專業(yè)人才的培養(yǎng)質量,真正發(fā)揮實踐育人功能,使學生的專業(yè)水平和綜合素質與能力在實踐中得到有效發(fā)展與提升,進一步豐富了實踐教學的內(nèi)容,創(chuàng)新了實踐教學的形式,在教學改革中逐漸凝練本課程的特色,整合教學資源,擴大本課程的影響力,成為學校實踐育人工作的有效一環(huán)。
結語
高師音樂學專業(yè)不同于專業(yè)藝術院校表演專業(yè),其培養(yǎng)目標是基礎音樂教育師資,所倡導的視唱音樂會要以學生的實際水平和能力為出發(fā)點,著重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把握能力和對視唱課堂教學內(nèi)容的理解與運用,并不一味追求表演作品的難度和技巧。舉辦視唱音樂會的價值主要在于提升學生的藝術實踐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為培養(yǎng)基礎音樂教師所必須具備的藝術實踐能力和教學能力、特別是培養(yǎng)組織開展 “‘班級音樂會’這種生動活潑的課程教學評價方式”[4]的能力搭建了平臺,是對視唱教學實踐改革的有益嘗試,是對視唱練耳課程第一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
[1]白翎·展示教學成果的一種獨特形式——視唱音樂會述評[J].藝術探索,2002(2).
[2]王桂林·高等學校實踐教學價值論[J].現(xiàn)代教育學,2010(4).
[3]黃鷹·樂理與視唱練耳課程整合與教學手段多樣化探索—— 兼及音樂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J].中國音樂,2006(1).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音樂課程(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Value of Higher Teacher Practice Teaching Solfeggio Courses——A Case Study in Sight-singing Concert
Peng ChuanShan
(School of Music,Anqing Teachers College,Anqing 246133,Anhui,China)
Articles examine the theory of value sightsinging concert from the perspective that this is to enhance the students'practical ability,teachers teaching reform and innovation,education needs school practice.Sightsinging concert with artistic,practical and innovative.Sightsinging concert to provide a platform for students to carry out artistic practices that can provide the impetus for the promotion of educational reform,schools can help educate people practice engineering.
solfeggio;sightsinging concert;practice teaching;value
王德紅)
G642
A
1673-9507(2014)01-0085-03
2013-12-19
安慶師范學院教學研究項目 “樂理與視唱練耳課程整合教學及數(shù)字化改革”(項目編號:044—J10004000011)。
彭傳山 (1974~),男,安徽霍山人,安慶師范學院音樂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音樂理論、視唱練耳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