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構建研究

      2014-03-21 07:00:11萍,張
      關鍵詞:心理健康心理大學生

      李 萍,張 銳

      (1.惠州學院 教務處,廣東 惠州516007;2.惠州學院 教育技術中心,廣東 惠州516007)

      現(xiàn)代社會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而人才的競爭不僅僅是人的智力與技能的競爭,更是人的心理素質(zhì)的競爭。隨著經(jīng)濟社會的快速發(fā)展,貧富差距的拉大,不同文化、價值觀念的碰撞,特別是高校的擴招與畢業(yè)生的自主擇業(yè),對大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帶來較大的影響,在學業(yè)、生活、就業(yè)、人際交往等方面壓力增大,出現(xiàn)了一定的心理障礙甚至極端事件。如何在高校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向大學生傳授心理衛(wèi)生知識和排解心理壓力與危機的方法,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

      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一詞最早由美國精神病學家斯惠特(Sweeter W.)所提出。它是指人的內(nèi)部心理和外部行為和諧、協(xié)調(diào),并適應社會準則和職業(yè)要求的良性狀態(tài)。[1]心理學家認為,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應包括:正常的智力、穩(wěn)定的情緒、健全的意志、完善的人格、能夠正確評價自我、人際關系和諧、適應社會正常。[2]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態(tài)直接影響和制約著大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人生目標的實現(xiàn)。“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弱,則國弱”,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僅關系到大學生個人的前途,更關系到國家的命運。

      一、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現(xiàn)狀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現(xiàn)狀

      有調(diào)研資料表明,“近年來在校大學生出現(xiàn)心理障礙傾向的人數(shù)約占總體的20%~30%,有較嚴重心理障礙的約占10%,有嚴重心理異常者約占1%,而且心理不健康的的人數(shù)比例有逐年上升的趨勢。”[3]主要表現(xiàn)為:對學習與生活環(huán)境的不適應、在經(jīng)濟上感到壓力、不能正確處理人際關系等問題,表現(xiàn)出焦慮、抑郁、強迫癥等現(xiàn)象,成為近年來高校退學、休學人數(shù)不斷增多的直接推手。究其原因,當代大學生大多數(shù)是獨生子女,家長期望大,學生自我定位高,家長對子女過度的呵護與溺愛造成子女的依賴、自我、抗挫折能力弱。我國正處在社會經(jīng)濟轉(zhuǎn)型期以及經(jīng)濟的全球化,造成人們生活方式與價值觀念的轉(zhuǎn)變,大學生心理發(fā)育不成熟、社會閱歷淺,面對社會的變革與激烈的競爭,容易失去自信心,產(chǎn)生無助、自卑、挫敗感,從而導致心理問題與心理障礙出現(xiàn)。

      (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現(xiàn)狀

      一是課程設置缺乏系統(tǒng)性。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最初是思想政治課中的一部分內(nèi)容,由思想政治課的老師與校醫(yī)任教。多數(shù)高校尚未建立起完整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有些高校只給大學一年級新生開設一門“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課程,18個學時,1個學分,其他年級只有全校性的心理學通識選修課程可供學生選擇。由于是全校性的通識選修課程,選課的學生多,教室的容量有限,一些想選修的學生選不上課,學生難以全面、完整地掌握心理健康的理論與技能;有些高校將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代替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只針對少數(shù)學生的心理問題開展心理健康講座,由于任課教師本身沒有心理學專業(yè)背景,難以對癥下藥地給予學生心理指導,也無法滿足全校學生的需求;還有些高校沒有形成對全校學生進行立體式的、全方位的潛移默化的健康心理品質(zhì)養(yǎng)成的環(huán)境,缺乏隱性課程的開發(fā)與建設。

      二是教學內(nèi)容與形式缺乏適應性。我國高校開設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起步較晚,任課教師大多沒有經(jīng)驗,在教學內(nèi)容的選擇上存在隨意性、盲目性,知識陳舊、內(nèi)容分散,與當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現(xiàn)狀相結合不緊。又由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學時少、學生多、師資缺乏,任課教師大多很少設計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程,一般采取大班上課,上課以老師講授為主,以普及心理學基本知識,預防心理疾病為重點,老師照本宣科,課堂氣氛沉悶。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以體驗性學習為主的教育”,傳統(tǒng)的滿堂灌教學方式,難以引起學生的興趣與共鳴。

      三是考核評價存在片面性。目前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考試,存在“重知識,輕能力;重理論,輕實踐”的問題,考試方法簡單,考核內(nèi)容單一,只注重期末終結性考試,不注重平時參加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等教學診斷性考試;一般以閉卷筆試的形式考核大學生所掌握的心理學的基本知識、基本概念。這種片面考核評價方法,無法全面客觀評價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

      四是教師隊伍專業(yè)性不強。目前大多數(shù)高校缺乏受過心理學專門訓練的專任教師,現(xiàn)有從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大多來自思想政治教育教師及各院系的大學生輔導員。這些教師未經(jīng)過心理健康教育專業(yè)培訓,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識與技能,在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難以運用心理學與心理健康的知識、原理與技能對學生出現(xiàn)的心理問題進行正確的歸因及進行正確、適宜的引導。同時,從事心理健康咨詢的老師,一方面人員少,難以滿足全校眾多大學生對促進心理健康的要求;另一方面,即使是心理學科班出身的咨詢師,由于年紀輕、缺乏教育教學理論與心理咨詢經(jīng)驗,或者個人心理素質(zhì)、修養(yǎng)不夠,也難以給予學生滿意的咨詢,造成有心理問題的學生,不愿意去咨詢,而是采取向親朋好友傾述,或者對誰也不說,造成心理封閉。

      五是組織管理體系不夠完善。目前各高校雖然開展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但是,并沒有引起高校領導的高度重視。首先,組織管理不健全,尚未建立從上至下各層級聯(lián)動的防控機制。大部分學校學生工作,由院(系)輔導員負責。有些院(系)幾百甚至幾千名學生,只配有一、二名輔導員,而學生的思想問題、學習問題、生活問題、心理問題等等層出不窮,僅依靠一、二個輔導員難以發(fā)現(xiàn),更難以預防突發(fā)事件的發(fā)生。其次,大學生心理咨詢機構不健全。部分高校的領導認為,大多數(shù)學生心理是健康的,不需要進行心理咨詢與心理測量,不需要團體輔導,只是少數(shù)學生有心理咨詢的需求。因此,沒有必要的經(jīng)費投入,也沒有建立相應的心理咨詢的管理機制等。

      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

      (一)顯性課程體系的構建

      顯性課程也叫顯在課程、正規(guī)課程、官方課程,指的是為實現(xiàn)一定的教育目標而正式列入學校教學計劃的各門學科以及有目的、有組織的課外活動。

      一是設置課程。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各高校要設置一門“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課程,[4]面向全體學生講授心理健康的基本理論、基本概念、基本方法,通過心理體驗與團體訓練活動,讓全體學生掌握心理調(diào)適的基本知識與技能。開設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課程,要覆蓋全體學生。也可在第一學期開設一門“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課程,在其他學期開設相關的公共選修課程,[4]如“大學生素質(zhì)教育專題講座”、“大學生心理健康專題講座”、“心理訓練專題講座”等系列活動課程,形成課程體系,滿足全體學生對心理健康發(fā)展的需求。

      二是選擇課程內(nèi)容。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目的在于促進全體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因此,要將心理學的相關理論與基本概念、自我調(diào)適的基本知識、人的心理發(fā)展特征及異常表現(xiàn)等,作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內(nèi)容。通過“大學生心理健康導論”、“大學生心理咨詢”、“大學生的自我意識與培養(yǎng)”、“大學生人格發(fā)展與心理健康”、“大學期間生涯規(guī)劃及能力發(fā)展”、“大學生學習心理”[5]等課程的教學與活動,“使學生明確心理健康的標準及意義,增強自我心理保健意識和心理危機預防意識,掌握并應用心理健康知識,培養(yǎng)自我認知能力、人際溝通能力、自我調(diào)節(jié)能力,切實提高心理素質(zhì),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保?]

      三是改革教學方法。教育部頒發(fā)的《普通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基本要求》指出:“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是集知識傳授、心理體驗與行為訓練為一體的公共課程?!保?]因此,在教學方法的運用上,要改變傳統(tǒng)的單向的理論灌輸和知識傳授的方法,可采取理論與體驗、講授與訓練相結合的方法,[4]如采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情境表演、小組討論、體驗活動、團體訓練、心理測試等方法,將大學生現(xiàn)實生活中的真實案例及熱點、焦點問題,設置成相應的情境,讓學生自愿扮演角色,體驗角色的情緒與心理發(fā)展過程,通過小組成員不斷的交流與溝通,產(chǎn)生深刻的情緒和情感共鳴;通過心理測驗、團體活動,將課堂中的理論知識與個人的親身感受和體驗活動相結合,在活動中有所體驗、有所感悟,將心理健康的基本理論、自我調(diào)適的基本技能內(nèi)化為學生個人的知識積淀,并運用在解決心理問題的實踐中。

      四是改革評價方式。大學生的心理具有個人化、內(nèi)隱性的特點,他們的心理狀態(tài)時刻都在變化之中。因此,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評價方式應該采取多元化。既要考核學生對心理健康基本理論、基本概念、基本技能的掌握,也要考核學生分析心理問題、解決心理問題的能力。既要有期末的終結性考核,更注重平時形成性考核,將學生平時參與心理健康講座、行為演練、團體訓練等活動納入學生總評成績。既注重學生個人的自我分析與評價,也要注重同學、老師、家長給予的評價,在自評、他評與互評中,對學生進行動態(tài)的全面、正確的評價。

      (二)隱性課程體系的構建

      “隱性課程是學校政策及課程計劃中未明確規(guī)定的、非正式和無意識的學校學習經(jīng)驗”?!笆菍W校通過教育環(huán)境(物質(zhì)的、文化的、社會關系結構的)有意或無意地傳遞給學生的非公開性的教育影響”。

      一是注重良好校園環(huán)境的建設。首先,高校要加大投入,開發(fā)利用校園內(nèi)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法制教育、責任意識等教育,對學生進行正確人生觀與價值觀指引;其次,完善學校各項規(guī)章制度,培養(yǎng)良好的校風、教風、學風,通過教職員工愛崗敬業(yè),樂于奉獻的精神,引領大學生們形成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再次,美化校園環(huán)境,優(yōu)化與完善校園的設施設備,為大學生們創(chuàng)設一個安靜、優(yōu)美、豐富多彩的校園環(huán)境。寓教于樂,寓善于美,使學生身心愉悅,潛移默化地感受到積極健康的心理教育。

      二是創(chuàng)設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政府、社會要為大學生創(chuàng)造安定有序的學習與生活環(huán)境,積極健康的心靈成長環(huán)境,健康、和諧的網(wǎng)絡環(huán)境,關注大學生弱勢群體、拓展大學生的就業(yè)空間,為大學生排憂解難。同時,倡導社會各界及社區(qū),開展和諧社會、和諧社區(qū)活動。讓大學生積極參與助人為樂、愛心奉獻、低碳環(huán)保、文藝、體育、健身等社會實踐活動,健全大學生的心智,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

      三是倡導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建設。家庭是大學生心靈的港灣。要提高家長的責任意識,優(yōu)化教養(yǎng)方式,營造和諧、快樂的家庭氛圍。家長要關注子女的心靈成長,不要給子女提出不切合實際的要求,使大學生在科學、正確的家庭教養(yǎng)中,形成積極樂觀、理解包容、誠信謙讓、尊老愛幼、自信勇敢等良好的心理品質(zhì),形成健全的人格,為大學階段的學習與生活奠定堅實的健康的心理基礎。

      三、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

      一是建立健全大學生心理健康組織管理體系。首先成立以學校主管學生工作的副書記為組長,學生工作處、教務處、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及各系學生工作負責人參與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由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具體負責組織實施全校性的各類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建立大學生心理健康咨詢機構,制定大學生心理咨詢管理辦法和咨詢工作計劃,開展全校性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排查活動以及數(shù)據(jù)的整理匯總,對大學生進行團體輔導。其次,成立學校、院(系)、班級三級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聯(lián)動機制。校級機構負責對院(系)、班級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導與培訓,為有心理問題的大學生提供專業(yè)化的心理咨詢與危機干預;院(系)級機構負責組織本院(系)學生開展多種形式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促進活動,如請心理專家為學生進行心理健康專題講座,通過板報、櫥窗、心理沙龍等形式,向全院(系)學生普及心理健康的知識與技能,討論大學生中出現(xiàn)的心理健康的熱點與焦點問題,采取必要的援助措施,排解大學生的心理問題與心理困惑;班級的心理委員,負責對本班同學進行心理健康知識的宣傳,對有心理問題的同學進行朋輩心理咨詢,及時向上級機構反映本班同學中出現(xiàn)的心理問題。

      二是組建全員參與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隊伍。開設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咨詢輔導以及危機預防干預,是一項專業(yè)性很強、工作量大、責任心強的細致復雜工作,需要建設一支以專職教師為骨干,專兼結合、專業(yè)互補、相對穩(wěn)定、素質(zhì)較高的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隊伍。[6]首先,高校要引進高學歷以及有心理健康教育經(jīng)驗的高素質(zhì)人才,擔任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的專任教師及學校心理咨詢室的心理咨詢師;其次,對多年從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師、班主任以及輔導員進行專業(yè)培訓,規(guī)范他們心理健康教育的專業(yè)知識,豐富他們的專業(yè)技能,并充實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來;再次,要求全校教職員工負有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與輔導的職責,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與方法,主動關心愛護大學生,為大學生在校的學習、生活、心理等各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支持與幫助。

      [1]李驊.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現(xiàn)狀及其提高的途徑與方法[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7):919-944.

      [2]楊正英.芻議大學生心理健康輔導[J].大學教育科學,2011(2):101-104.

      [3]李明.論高校保障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服務體系[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9):97-100.

      [4]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印發(fā)《普通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基本要求》的通知 (教思政廳[2011]5號)[EB/OL].[2013-11-12].http://blog.sina.com.cn/s/blog _615fc1970100z18v.html.

      [5]張利.積極心理學對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的啟示[J].廣西教育,2012(1):73-74.

      [6]賈玉霞.構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討[J].教育探索,2007(8):126-127.

      猜你喜歡
      心理健康心理大學生
      看見具體的自己
      光明少年(2024年5期)2024-05-31 10:25:59
      心理“感冒”怎樣早早設防?
      當代陜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4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9期)2022-04-06 02:41:5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8期)2022-03-23 06:49:0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6期)2022-03-23 05:25:50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1期)2022-03-18 02:01:10
      心理感受
      娃娃畫報(2019年11期)2019-12-20 08:39:45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大學生之歌
      黃河之聲(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中國火炬(2013年7期)2013-07-24 14:19:23
      琼中| 荆州市| 普兰县| 铜山县| 大洼县| 长岭县| 民乐县| 长宁区| 洛宁县| 农安县| 娄烦县| 青铜峡市| 保康县| 孟州市| 六安市| 铜山县| 将乐县| 双鸭山市| 四会市| 南漳县| 花垣县| 龙井市| 黔西| 赫章县| 宣威市| 樟树市| 称多县| 富阳市| 哈巴河县| 巴南区| 乐清市| 阳山县| 五大连池市| 临武县| 洮南市| 石家庄市| 扶余县| 马尔康县| 渭源县| 黎平县| 锡林浩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