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艷宏
(忻州師范學院政教部,山西 忻州 034000)
高校思政課教學實踐改革探究
——以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為對象
蔡艷宏
(忻州師范學院政教部,山西 忻州 034000)
實踐教學改革是提高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教學效果的迫切要求。文章針對當前大學生學習特點,對課堂實踐教學改革方案進行了探討,并對課程考核方式改革提出建議,以期更好地幫助大學生提升內在素質和培養(yǎng)理論能力。
理論;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教學;改革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中學分最高、學時最多、難度最大,與實際聯(lián)系最緊密的一門課程。開展實踐教學是理論聯(lián)系實際教學原則的重要方面,也是提高課堂感染力和吸引力的有效途徑。因此,必須注重創(chuàng)新和交叉使用多種形式的實踐教學方法去提升教學效果。
該門課是一門史論結合、以論為主的課程,其內容與國家各個時期的政策方針緊密相連,與其他幾門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相比是最具有時代性的。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就要求思政課教師要注意與時俱進地吸收新知識、新內容,不能照本宣科,停留在滯后的教材內容上。比如每年全國召開的 “兩會”和五年一次的黨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對國家和社會發(fā)展的各個方面有新的理論創(chuàng)造、政策方針方面的安排,要及時關注并解讀這些新知識,讓學生感受到課程的時代性,增強教學吸引力,并很好地宣傳黨的理論、政策、方針,發(fā)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特色。
對這些新內容的關注應該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輔導,讓學生主動獲取新信息,并鍛煉獨立思考社會問題的能力。那么,每節(jié)課的熱議時事環(huán)節(jié)會是一個很有效的鍛煉機會。每次上課前15分鐘由學生自由發(fā)言,對近期所關注的新聞、熱點、焦點問題進行綜述,并展開思考和討論。這一方面能夠滿足大學生對國內外最新信息的關注熱情,增強以國家和世界為己任的責任感,將理論與現(xiàn)實問題相結合,也可避免只談理論的枯燥乏味性;另一方面,在對問題關注的同時進行獨立思考,發(fā)表獨立見解,讓知識得以融會貫通,以便鍛煉大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同一個事件,不同的學生會從不同角度出發(fā)提出自己的想法,在交流討論的氣氛中使課堂生動有吸引力,更能讓知識入腦入心。
當代大學生是一個具有質疑精神和反思能力的群體,他們關心國家發(fā)展、關注社會重大現(xiàn)實問題和國內外形勢,并有投身實踐的迫切愿望,對于書本知識不是被動的接收者,有自己的見解和主張。比如對社會主義民主好與壞的思考,社會主義共同富裕的奮斗目標與當前貧富差距存在的矛盾如何解決等。作為旨在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才的大學,要給他們充分發(fā)揮自己才思的空間。
主題討論或辯論是在課堂上容易展開的實踐教學方式。提前一周布置討論主題,并進行分組,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查閱相關資料,小組成員充分討論并總結。討論或辯論的主題選擇非常關鍵,既要難易適當,又要貼合實際。難度太大,學生無從下手,沒有頭緒,在有限的時間里難以完成問題的思考工作,而難度太小,又沒有討論的價值,無法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選題既要切合實際,同時又不能離教學大綱太遠,要以本門課程的知識點為支撐。在活動過程中,要調動全員思考、全員參與,讓每個學生都有所收獲。教師在此過程中不可缺位,要進行適當?shù)囊龑?,評價并總結。比如關于社會主義好與壞的討論,在教師點評環(huán)節(jié)要引導學生堅定走社會主義道理的信心,分析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對比資本主義制度,聯(lián)系當前世界各國發(fā)展的現(xiàn)狀,如今中國經濟飛速發(fā)展,政治穩(wěn)定,這就是人民能夠安居樂業(yè)的大前提。而發(fā)展中存在的問題是任何一個國家在發(fā)展過程中都會經歷的,我們要有批判,因為批判一個政府是讓它變得更好的必要動力,但我們更要有信心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在思想的交融中,讓學生學會辯證地、全面地看問題。
觀看影像資料是學生們比較喜歡的一種教學方式,因為與教師講授相比,這種方式更加直觀生動,也更輕松。但是為了達到教學效果,教師就要把握一些細節(jié),不能讓觀影成為只有放松沒有收獲的娛樂活動。例如,在講授毛澤東思想的內容后,組織學生觀看文獻紀錄片 《走近毛澤東》。通過這個紀錄片讓學生了解偉人的一生,從少年立志到崢嶸一生,激勵學生養(yǎng)成自強不息的人格;了解偉人成功和失敗交織的人生,讓學生能客觀地評價偉人的功與過,肯定其貢獻,反思其失誤;更可以了解毛澤東思想的產生過程,是與中國實踐緊密相連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個理論成果對中國革命、建設的影響。此外,觀看大型政論片 《復興之路》可以幫助學生理順中國近代歷史脈絡,了解本課程各個理論產生的時代背景以及其影響力。在講到中國的外交這部分內容時,學生們很感興趣的就是臺海問題,播放一些國際問題專家關于這一問題的分析,并且播放當前兩岸交往的最新進展,讓學生全方位理解臺海問題,認識到實現(xiàn)祖國的完全統(tǒng)一,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任務,并積極為祖國的統(tǒng)一貢獻力量。觀看影片后教師要及時組織學生討論,或寫觀后感,讓學生有所收獲,結合影視資料更好地理解教材內容。
如何調動學生參與教學實踐活動的積極性,除了實踐活動本身的吸引力,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對課程考核方式進行改革。改變過去以期末成績?yōu)橹鞯目己朔绞?,?lián)系實踐教學活動增加激勵性考評的比重,能夠讓學生更有動力認真參與實踐教學活動。
學生的課程總成績由平時成績、期末成績和實踐教學成績三部分組成。平時成績按照學生的課堂出勤、曠課、事假、病假等量化考核,包括學習態(tài)度的考量、記筆記情況,按照一學期的記錄給出相應的成績,這部分成績應占到總成績的10%。期末考試采取開卷考試的方式,試卷設計不是考查學生對知識點的死記硬背,而是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理論分析問題,可以包括論述題、材料分析題,小論文等形式,學生可以查閱相關資料,但主要是要發(fā)揮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鼓勵創(chuàng)新,避免抄襲和雷同。這部分成績應占到總成績的50%。實踐教學成績要依據(jù)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參與的積極性、發(fā)言的表現(xiàn)、以及與其他同學的合作意愿和能力來確定。這就要求教師在每一次的教學實踐中詳細記錄并合理評分。這部分成績占到總成績的40%。三個考核部分有機結合,可以綜合考評學生在本課程課學習過程中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效果、創(chuàng)新思維、實踐能力等,這也是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目的所在,即促進大學生能力的全面發(fā)展。在教學中不斷創(chuàng)新,對學生成績的考核方式不斷完善,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發(fā)揮,從而保證教學實踐活動收到良好的效果。
結語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涉及的內容豐富,知識點多,讓學生對這些理論不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是課堂實踐教學的重要目標。因此,要加強對實踐教學的研究,以達到最優(yōu)的教學效果。
[1]王晶梅·《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互動式教學法探討[J].教育與職業(yè),2011(5).
[2]張丹華,陳海青·提高“概論”課教學有效性要著力實現(xiàn)幾個轉化[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1(4).
[3]王晶梅·《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互動式教學法探討[J].教法研究,2011(5).
Research the Ideologoca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n theClassroom Practical Teaching Reform——Take“Mao Zedong Thoughts and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as an Example
Cai Yanhong
(Politics Education Department,Xinzhou Teachers University,Xinzhou 034000,Shanxi,China)
Practical teaching reform is the urgent requirement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s of the Conspectus of MAO Zedong Thoughts and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college students’learning styles,this paper discusses several feasible projects of classroom practical teaching reform,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the reform of course assessment mode,in order to help college students improve their intrinsic quality and develop various abiliti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practical teaching;reform
李昌禮)
G642
A
1673-9507(2014)02-0041-02
2014-03-04
蔡艷宏 (1984~),女,山西婁煩人,忻州師范學院教師,碩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