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鵬
·基礎(chǔ)與臨床·
老年冠心病患者自評量表心理評測80例分析
季鵬
冠心?。–HD)是臨床常見的慢性疾病,也是一種心身疾病,由于生物、心理、社會等多種易患因素導致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導致血管腔狹窄,心肌因缺血、缺氧而產(chǎn)生心絞痛、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等多種臨床病癥?;颊叩男睦硖卣饕矔a(chǎn)生不同程度的變化。Rozanski[1]明確提出:焦慮、抑郁、某些人格特征、社會孤立以及慢性的生活應激事件5種心理社會因素,可通過各種機制引發(fā)嚴重的心血管疾病,并可加重或促發(fā)多種心血管危險因素。焦慮、抑郁是一種較為普遍的精神心理現(xiàn)象,這種負性情緒是直接影響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的重要因素。本文旨在探討老年冠心病患者合并精神心理問題的現(xiàn)狀,以期對其臨床治療提供依據(jù)。
1.1 研究對象 選擇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江蘇省省級機關(guān)醫(yī)院心內(nèi)科住院冠心病老年患者共80例,其中男48例,女32例,年齡65~80歲,平均(71.6±4.3)歲,所有冠心病患者均通過冠狀動脈CT成像或選擇性冠狀動脈造影術(shù)確診。排除其他器質(zhì)性心臟疾病、糖尿病、腦梗死、慢性阻塞性肺病。健康對照組40例,選自門診健康體檢患者,男27例,女13例,年齡65~79歲,平均(71.8±4.1)歲,冠心病組與對照組年齡、性別、職業(yè)分布及受教育程度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采用20項版本抑郁自評量表(SDS),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分別對冠心病組和正常對照組進行調(diào)查評估。以西雅圖心絞痛評分量表(SAQ)對冠心病組進行調(diào)查評估。
1.3 結(jié)果判斷 SDS評分≥50分提示有抑郁癥;HAMA評分按照以下標準進行分組比較:評分≥29分,可能有嚴重焦慮;21~28分,肯定有明顯焦慮;14~20分,肯定有焦慮;7~13分,可能有焦慮;評分≤6分,沒有焦慮。一般以HAMA評分≥14分認為患者存在焦慮。SAQ評分標準:SAQ評測共19項問題,包括身體活動受限程度、心絞痛穩(wěn)定狀態(tài)、心絞痛發(fā)作頻率、治療滿意程度、疾病的認識5個方面,評測經(jīng)標準化后,得分越高,患者生活質(zhì)量及機體功能狀態(tài)越好。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5.0統(tǒng)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2組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抑郁和焦慮量表評分結(jié)果 老年冠心病組SDS≥50分有58例,占72.5%;對照組SDS≥50分有11例,占27.5%,2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冠心病組HAMA評分≥14分有39例,占48.8%,對照組HAMA≥14分有7例,占17.5%,2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冠心病組SAQ評分結(jié)果 合并焦慮或抑郁[SDS≥50分和(或)HAMA評分≥14分]的冠心病患者為66例,無焦慮、抑郁(SDS<50且HAMA<14分)的冠心病患者為14例。合并焦慮或抑郁的冠心病患者SAQ 5項評分均明顯低于無焦慮、抑郁的冠心病患者,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冠心病在老年的發(fā)生率較高,患者且往往合并多種疾病,癥狀通常比較明顯,胸悶、胸痛及其他不適癥狀,常常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行為。更有潛在的心肌梗死的威脅,常讓患者背負巨大的心理壓力。因而此類人群,合并焦慮、抑郁的發(fā)生率更高[2]。
表1 對照組與老年冠心病組抑郁及焦慮分布情況(n,%)
表2 冠心病組SAQ評分(s,分)
表2 冠心病組SAQ評分(s,分)
注:與SDS≥50分和(或)HAMA≥14分組比較,??P<0.01
SAQ評分項目SDS≥50分和(或)HAMA≥14分(n=66)SDS<50分且HAMA<14分(n=14)軀體活動受限程度45±6.9 86±6.2??心絞痛穩(wěn)定狀態(tài)25±7.5 75±5.5??心絞痛發(fā)作情況44±6.5 92±4.4??治療滿意程度29±7.7 82±6.8??疾病認知程度32±9.6 75±8.2??
冠心病屬于心身疾病,與患者的精神、心理因素密切相關(guān)。患者患病后的心理壓力,導致心理應激,從而引起抑郁、焦慮等負性情緒。持續(xù)存在的負性情緒,可能導致機體的神經(jīng)內(nèi)分泌系統(tǒng)產(chǎn)生一系列的病理變化,可導致患者血液中的兒茶酚胺升高、心率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外周小動脈收縮,血液黏稠度及血小板聚集率升高,這些變化會加重患者的病情,降低生活質(zhì)量,并可影響臨床治療效果[3?5]。
國外有研究報道顯示平均40%的冠心病患者均伴發(fā)有抑郁癥[6],而國內(nèi)研究顯示冠心病患者抑郁癥的發(fā)生率從30%~70%不等[7?8]。本研究中分析80例冠心病患者,伴有抑郁癥患者58例(72.5%),顯著高于正常對照組(27.5%),與國內(nèi)外報道相比較,本研究患者伴發(fā)抑郁癥的概率相對較高,究其原因,可能是因為本研究對象為老年患者,其情感較為脆弱、情緒波動較大,同時由于老年患者更容易出現(xiàn)焦慮、緊張、睡眠障礙等問題,尤其當患者疾病癥狀得不到緩解時,患者更容易出現(xiàn)緊張情緒,因此本組患者發(fā)生抑郁癥的概率相對較高。
焦慮是心血管疾病患者最常見的精神心理問題之一,文獻顯示焦慮是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素[9]。本研究中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伴發(fā)焦慮的概率為48.8%,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17.5%,表明了冠心病患者較正常人群更容易并發(fā)焦慮癥狀,這與國內(nèi)文獻報道相似[10]。
對伴有焦慮、抑郁的冠心病患者以及無焦慮、抑郁的冠心病患者比較其SAQ評分,結(jié)果顯示焦慮、抑郁冠心病患者其軀體活動受限程度、心絞痛穩(wěn)定狀態(tài)、心絞痛發(fā)作情況、治療滿意程度、疾病認知程度五項內(nèi)容的比較上均顯著較無焦慮、抑郁的冠心病患者更差。提示了抑郁、焦慮對患者疾病、生活質(zhì)量均存在著負面的影響。因此在臨床工作中,除了積極治療老年患者的冠心病之外,還需要重視患者的心理健康,必要時給予患者抗焦慮抑郁的藥物,以獲得更加良好的療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
綜上所述,冠心病患者常常伴有心理異常尤其是焦慮、抑郁癥狀,臨床醫(yī)師應注意識別并診斷,倡導雙心治療,對于冠心病患者,在傳統(tǒng)的藥物治療基礎(chǔ)上,應視患者情況處理其心理問題,給予抗焦慮抑郁藥物治療,并同時重視健康教育,配合加以心理治療,以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
[1] Rozanski A.Impact of psychological factors on the pathogenesis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rapy[J].Circulation,1999,99(16):2192?2217.
[2] 馬駿.冠心病患者焦慮抑郁情緒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10,26(5):555?556.
[3] 林瑞芳.老年冠心病合并焦慮抑郁狀況及綜合干預研究[J].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08,14(5):387?388.
[4] 翁維良.冠心病的微循環(huán)與血液流變學改變[J].實用老年醫(yī)學,1996,10(2):55?56.
[5] 劉斌,劉紹華,沈菲菲,等.氟西汀對合并抑郁癥老年冠心病的治療作用[J].實用老年醫(yī)學,2006,20(3):184?186.
[6] 張向榮.心身疾病患者負性情緒與心理防御機制研究[J].健康心理學雜志,2001,9(4):244?245.
[7] 郭杰.老年高血壓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負性情緒評估及其綜合干預[J].心血管康復醫(yī)學雜志,2007,16(3):215?217.
[8] Lett HS,Blumenthal J,Babyak M,et al.Depression as a risk factor for coronary artery disease:evidence,mechanisms and treatment[J].Psy?chosom Med,2004,66(3):305?315.
[9] Nicholson A,Kuper H,Hemingway H.Depression as an aetiologic and prognostic factor in coronary heart disease:a meta?analysis of 6362 events among 146538 participants in 54 observational studies[J].Eur Heart J,2006,27(23):2763?2774.
[10]Janszky I,Ahnve S,Lundberg I,et al.Early?onset depression,anxiety,and risk of subsequent coronary heart disease:37?year follow?up of 49,321 young Swedish men[J].J Am Coll Cardiol,2010,56(1):31?37.
R543.3;R 749.2
B
10.3969/j.issn.1003?9198.2014.11.021
2014?04?08)
210024江蘇省南京市,江蘇省省級機關(guān)醫(yī)院心內(nèi)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