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北光
(沈陽聯(lián)合產權交易所,沈陽110013)
2014年2月12日沈陽市首宗司法拍賣項目“沈陽船牌制漆有限責任公司44%股權轉讓”在沈交所網絡競價平臺進行公開拍賣
2014年2月12日,沈陽市沈河區(qū)人民法院委托的沈陽市首宗司法拍賣項目“沈陽船牌制漆有限責任公司44%股權轉讓”在沈陽聯(lián)合產權交易所(以下簡稱“沈交所”)網絡競價平臺進行公開拍賣。該標的股權經評估凈資產為負、股權權益價值為零,法院設定起拍價為申請債權額30萬元,經過309輪次報價競爭,最終以461.5萬元成交,增值率高達1438.3%。
2011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公布《關于人民法院委托評估、拍賣工作的若干規(guī)定》(法釋〔2011〕21號)明確提出涉及國有資產的司法委托拍賣由省級以上國有產權交易機構實施。2012年8月,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通過公開競爭遴選,確定沈交所為全遼寧省法院國有資產處置網絡交易平臺,省內涉訟國有資產陸續(xù)進入沈交所進行網絡拍賣。2013年,沈陽市中級人民法院確定在沈河區(qū)人民法院試點開展網絡司法拍賣工作。
沈陽船牌制漆有限責任公司44%股權的持有者為國有企業(yè)沈陽油漆廠,當年為下屬企業(yè)貸款擔保最終無力償還,經法院判決承擔連帶擔保責任。但由于該廠及合股公司均資不抵債且已停產,因此多年無法執(zhí)行。2013年末,經申請執(zhí)行人同意以沈陽油漆廠擁有的沈陽船牌制漆有限責任公司股權變現(xiàn)清償債務。作為沈陽市首例國有涉訟資產網絡司法拍賣項目,沈河區(qū)人民法院、沈交所高度重視,認真做好網絡拍賣準備工作。共同擬定拍賣公告,設定科學的競價階梯和程序,廣泛發(fā)布信息,深入挖掘潛在購買人,并對競買人報名、登記實行嚴格保密制度,避免相互串通。此次網絡競拍成功,不但化解了陳欠積案,同時還保障了多名輪侯查封人的權益,并使?jié)撛趪袩o形資產得到充分的價值體現(xiàn)。
網絡司法競拍具有受眾廣、信息傳播快、競拍流程清晰、效率高、可以異地即時競價等特點,不僅減少了各種人為因素干擾,還在“法槌”與“拍賣槌”之間樹立起一道預防拍賣暗箱操作的“防火墻”,有效提高了司法拍賣的參與率和競價率。雖然沈陽市涉及國有資產的司法委托拍賣由產權交易機構實施還處于試點起步階段,但兩年來此項工作已在全國各省普遍展開。實踐證明,通過利用省級產權交易機構的“公開、公平、公正、規(guī)范”的公信力優(yōu)勢,進一步規(guī)范國有資產轉讓行為,充分保障司法拍賣工作規(guī)范、有序進行,有利于人民法院通過國有資產處置網絡進行實時動態(tài)監(jiān)管,及時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從而實現(xiàn)涉訟國有資產處置價值最大化,最大限度地保證國家、國有企業(yè)和當事人等各方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