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邊疆大學生基督徒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以云南Y學院為例

      2014-03-28 19:56:31李銀兵
      重慶三峽學院學報 2014年4期
      關(guān)鍵詞:基督徒基督教上帝

      李銀兵

      (玉溪師范學院政法學院,云南玉溪 653100;西南大學,重慶 400700)

      邊疆大學生基督徒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以云南Y學院為例

      李銀兵

      (玉溪師范學院政法學院,云南玉溪 653100;西南大學,重慶 400700)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民族地區(qū)高校一部分大學生由于受多重原因影響而皈依基督教,但其宗教理想信仰背后卻引發(fā)了大學生基督徒身份困惑問題的出現(xiàn),因而必須結(jié)合實際加強大學生基督徒科學理想信念教育。

      民族地區(qū);高校;大學生基督徒;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是人們在實踐中形成的、有可能實現(xiàn)的、對未來社會和自身發(fā)展的向往與追求,是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奮斗目標上的集中表現(xiàn)。信念是認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機統(tǒng)一體,是人們在一定認識基礎(chǔ)上確立的對某種思想或事物堅信不疑并身體力行的心理態(tài)度和精神狀態(tài)[1]17-19。理想和信念是一個人的精神支柱和動力源泉。青年時期,是播種理想和確立信念的黃金時期,是規(guī)劃未來、設(shè)計人生的關(guān)鍵階段。確立怎樣的理想和信念,直接關(guān)系到當代大學生度過什么樣的人生,從根本上決定青年大學生人生的意義與價值。因此,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素質(zhì),是高等教育不可推卸的重任。有調(diào)查顯示,我國宗教信徒中,70%~80%都是20世紀80年代以后入教的,其中青年信徒又占到30%左右[2]18-19。據(jù)2010年云南省基督教兩會報告指出,云南省基督徒人數(shù)將近80萬,有3 000多個教堂[3],在這近80萬的基督徒中,大學生基督徒占有一定比例。而大學生基督徒,由于在身份、知識結(jié)構(gòu)和社會角色上的特殊性,受到了社會各界的更多關(guān)注。本文以地處邊疆民族地區(qū)的云南Y學院以馬內(nèi)利青年團契為例,首先描述和分析該團契內(nèi)大學生基督徒宗教理想信念形成的原因,進而探討宗教理想信念引發(fā)其身份困惑問題,最后提出加強邊疆大學生基督徒科學理想信念教育的方法和途徑,以就教于大家。

      一、大學生基督徒宗教理想信念形成的原因

      Y學院以馬內(nèi)利青年團契是由校內(nèi)外教牽頭、相關(guān)教師和同學組成的信仰基督教的群體。到2012年底,該團契有顯在大學生基督徒22名,潛在人數(shù)不定。成員分布于學院九個院系,以少數(shù)民族學生居多,活動地點主要是在學院傳習館二樓的某房間內(nèi)和Y市內(nèi)中衛(wèi)小區(qū)某住宅區(qū)。團契內(nèi)大學生基督徒和一般基督徒一樣,除了信仰和實踐基督教基本教義之外,成為基督徒也要經(jīng)歷一些程序。形式上主要表現(xiàn)為:加入教會、讀經(jīng)、禱告、聚會、團契。行為上主要表現(xiàn)為:實踐、運用、遵守、執(zhí)行、認罪、悔改、傳道、見證、交托、依靠。關(guān)系上主要表現(xiàn)為:敬拜、贊美、感謝、服侍、榮耀神、為神而活。在態(tài)度上是:尊主為圣、把神放在首位、愛神、敬畏、信任、順服、謙卑。同時,他們主要的宗教生活形式為青年團聚、主日崇拜、洗禮及圣餐。此外,這些大學生基督徒在各種聚會和宗教儀式上和一般基督教團體在禮儀和形式上大同小異。比如,青年團聚的主要程序是:在某個弟兄或姊妹的帶領(lǐng)下,1.禱告。因為之前我從未做過禱告,不知道怎么做,所以我閉著眼睛默默的聽著。2.唱詩歌。《愛的禮物》,先有一個弟兄或姊妹教唱,然后,男女聲部在交替唱,旋律是那么的美。3.禱告。我依然安靜嚴肅的低著頭,聽著。4.自我介紹。他們說大家互相做簡短的自我介紹,有助于了解各個人的信仰過程和生活情況。5.交流討論。根據(jù)某一個話題查考圣經(jīng),一起朗讀相關(guān)經(jīng)文,針對經(jīng)文結(jié)合自己經(jīng)歷大家能各抒己見,或者分享自己的見證,增加大家的信心,由帶領(lǐng)的弟兄或姊妹進行總結(jié)。6.唱詩歌。7.禱告。某個弟兄姊妹主持帶領(lǐng)禱告,由主禱文結(jié)束。

      在對教堂青年聚會、大學生基督徒團契、耶穌的誕生日——圣誕節(jié)青年團契晚會、加入基督教會洗禮儀式等進行參與式觀察和對團契大學生基督徒全體成員進行深度的個案訪談基礎(chǔ)上,我們發(fā)現(xiàn)了該團契大學生基督徒宗教理想信念形成的原因。

      表層原因。在對團契內(nèi)大學生基督徒的訪談過程中,訪談數(shù)據(jù)顯示,大學生接觸基督教的途徑主要有家庭信仰、人際交往和書籍閱讀。

      第一,家庭信仰。小M說:“我從小生活在基督教的大家庭中,深受基督教的影響?!毙也說:“家人的傳講、父母的信仰所致?!奔彝ナ俏覀兂砷L的搖籃,如果我們出生在一個基督教家庭中或者父母本身就是基督徒,那么這對于孩子的價值觀和信仰的選擇有著至關(guān)重要的影響。

      第二,人際交往。小Z說:“偶然認識一個基督徒,聽其傳教覺得很有興趣,便一同前往聽圣經(jīng)講解?!毙則說:“我們宿舍的一個同學是基督徒,整天聽她講基督教的趣事,當她邀請我一起去教會時,我就很高興地去了?!毙也是由于朋友的邀請而加入的:“從小就有朋友是基督徒,但是由于年紀小的緣故,沒能想明白他們?yōu)槭裁匆艿阶诮痰氖`,隨著年紀的增長,自己越來越不明白到底自己需要的是什么,所以當基督教的朋友邀請我一起去聆聽神的指引時,我毫不猶豫地就去了?!迸笥选⑼瑢W或者偶爾認識的一個基督教徒帶他們參加某一次的團契聚會或者做一次禮拜,他們就接觸到了基督教。大學生基督徒作為大學生的同齡人,他們的觀點往往更能與大學生達成共識,從而在大學生心理起到的真實性和可靠性更高。同時,大學生基督徒的觀點還具有日常的滲透性,因而就更具說服力,這就在大學生基督徒和一般大學生之間架起了一座通往基督教圣殿的重要橋梁。人際交往的存在,是基督徒與非基督徒,上帝的世界和世俗世界之間交流的必然存在。

      第三,書籍閱讀。小Y說:“偶然在同學那里看到了《圣經(jīng)》便閱讀起來,當時覺得就是一些說理小故事,沒多大的感想,后來到了大學由于所選專業(yè)的要求,必須學習《圣經(jīng)》,在真正學習了之后,便被其深深的吸引,無法自拔。”基督教主要的傳道書籍就是《圣經(jīng)》,做禮拜或者團契聚會也以講解《圣經(jīng)》為主。他們通過《圣經(jīng)》和唱贊美詩歌來學習上帝教諭他們的真理,相信著冥冥之中上帝自有他的安排。他們禱告,他們信奉,他們堅信上帝能聽到他們的訴說,拯救他們的靈魂,洗脫他們的罪。上帝是全能的父,世人都是罪人,不是你的禱告不靈驗,只是時機未到而已。所以書籍是人們了解基督教的另一個非常好的途徑,方便快捷,這種建立在文化基礎(chǔ)上的接觸途徑更能使受過良好教育,知識較豐富的大學生信服,從而更容易接受上帝的存在。

      中層原因。大學生基督徒雖然能從以上三個途徑了解到基督教的存在,但是如果沒有一個適合的契機使他們感覺到需要神的指引,他們也許還是當初那個不仰仗神、不信奉神的普通大學生,而不是成為了一名大學生基督徒。

      第一,偶發(fā)性困境。小Z訴說了她加入基督教的原因:“剛上大學那會兒,我覺得很迷茫,不知道活著有什么意義,不知道念大學有什么意思,對大學的一切包括老師同學都很是失望、不信任。開始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不知道我還有什么可以倚靠,更不知道自己的明天在哪里。念了不喜歡的專業(yè),來了莫名其妙的學校,不擅長的鍵盤和舞蹈都讓人崩潰。信基督教,讓人覺得平安,人與人之間有真愛,盡管我們沒有任何直接的關(guān)系,基督徒間友好友善;耶穌是神,有能力,可以趕鬼、治病、可以透過人做各樣的事,他聽人的禱告,給人愛,給人平安。”而小N也贊成小Z的觀點:“我認為加入基督教能在人生迷茫無助的時候,尋找精神寄托,讓我的心靈有所依托。”“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穌的名,無不屈膝,無不口稱耶穌基督為主,使榮耀歸與父上帝”。

      第二,身份認同感?!拔沂钦l?誰又是我?”每個人都有懷疑自己是誰的時候,那么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人群往往是知識程度很高但精神缺乏的人群,而大學時期正是大學生們的一個人生過渡階段,自然也更容易對自己的身份產(chǎn)生懷疑。就如同小Y所講述的他加入基督教的原因:“Since what m ay be know about god is plain to them, be ca use god has made it plain to them, For s ince the creation of the world god’s invisisle q ualities—his eternal powe r and di vime natovre—have been clearcy seen, being winder stood from what has been made, so that men are with out excuse!……romans 1:19~20(神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原顯明在人心里,因為神已經(jīng)給他們顯明。自從造天地以來,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羅馬書1:19~20)。首先,這個問題(加入基督教的原因)對于我來說是有一定問題的,我們不是自己選擇加入教會的,而是蒙上帝的揀選和恩典而加入的?!边@種身份認同感上的選擇就是對自己社會價值的追求。尹某首先他是在承認上帝已經(jīng)存在的情況下選擇加入基督教,成為基督徒,他認為他本來就是上帝的孩子,只是在沒有認識基督教之前他不知道他是上帝的孩子,基督教引導(dǎo)他來到了上帝的面前。

      第三,精神歸屬感。小H說:“因為我需要,我想每個人都需要,只是有的人不敢承認具體的原因,你以后會明白,每個人感受不一樣,但有同樣的盼望和追求(平安與喜樂與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開始思考什么樣的人生才是我們需要的人生,每個人都會對自身和周圍的世界有認知以及尋求解決問題的需要。小H認為他需要,所以他選擇加入,他認為每個人所想的,所需要的人生是不一樣的,所以上帝所能給他的感悟也是不一樣的。他們在努力地尋找著自身的存在價值和依賴的信仰。

      第四,被保護性需求心理。小L說她加入的原因是:“①如果這是一件好事,為什么不現(xiàn)在做呢?②神用他的愛感動我,讓我看到了真正的愛,推薦《愛的真諦》。③我愿意接受耶穌在十字架上給世人的救恩,做他的兒女,有誰會甘心為你的罪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呢?這世界唯有耶穌一人而已。④神親自引導(dǎo)我,雖然我像個嬰孩不懂事,但他不離棄我?!标懩秤X得耶穌對于她來說,就像父親,給予了她溫暖,讓她不再缺失,基督教這個大家庭使那些弱勢群體感受到了溫暖。

      第五,基督教的吸引力。小M認為:“我通過家人不斷認識、了解我們的信仰,繼而信了基督。真的相信有位救世主,能拯救我們的靈魂,使我多認識真理而興奮,為解決疑難而激動?!被浇套鳛槿祟愇幕w系的一部分,它對于大學生的吸引力不僅在于為他們身處困難時提供一種領(lǐng)悟生命意義的超然方式,而且還在于它們也具體地指明了人們要舍棄那個狹隘的自我、實踐仁愛、仁慈與寬恕,活出生命本身的善[4]237。無論什么時候,人都崇拜偶像,只是崇拜的形式不同,耶穌就是基督徒心中的偶像,所以他們愿意信靠上帝,通過耶穌所給的真理拯救自己不純潔的靈魂。相信上帝是全能的,無所不知的,得到上帝救贖的人就能更接近真理。

      深層原因。首先,大學教育缺失。小Z說:“我念小學的時候,我家附近就有個教堂,到周末就有很多人來,在唱歌,但聽不懂。圣誕節(jié)有很多活動,免費發(fā)糖果,有表演,很有意思,但時間比較長,后來搬家就再也沒有接觸過了,沒什么印象了。來到大學后去了教會也還是不能理解他們信的神,但是覺得可以信這個,也可以信那個,各信各的只要互不干擾就可以了,但后來發(fā)現(xiàn)各個教還是有區(qū)別的。加入基督教之后,知道基督教只信獨一的真神耶穌,是三位一體的神,能信奉,其他都得不到永生,基督教里有愛、平安、喜悅,各個肢體彼此分擔痛楚,每個人都與教會緊密相連?!睆男的言論中可以看出,大學生基督徒剛開始對于基督教并沒有深刻的理解,加入教會可能只是在“趕時髦”。但在基督教所能感受到的愛,平安,喜悅,卻是真實存在的,這無關(guān)乎你是否真正理解了基督教是怎么樣的一個宗教。這些都從另外一個側(cè)面說明了當今大學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的缺失,大學生信教現(xiàn)象與大學教育功能的弱化有著重要的關(guān)系[5]。

      其次,信仰的選擇。大學教育的缺失使大學沒有對大學生起到很好的思想引導(dǎo)作用,再加上當今社會信仰自由,這就給在大學中沒有找到自己存在價值的大學生提供了思想選擇的一個平臺,因此導(dǎo)致了一部分大學生走上了皈信基督教之路。小Y說:“我認為世界是物質(zhì)的世界并且深受進化論的影響,我認為這個世界是本來就有的,不需要創(chuàng)造,但是在我的心中總是認為這個宇宙必然有一位主宰,因為我們生存的環(huán)境是如此的完美,白天有太陽照給我們溫暖,有雨水滋潤大地,有變化多端的天氣,構(gòu)成了完美的、有智慧的統(tǒng)一體,晚上有月亮星辰給我們光明,我們生存在這種環(huán)境里邊,不得不有所思考?!?/p>

      二、大學生基督徒宗教理想信念下的身份認同困惑

      安東尼·吉登斯從社會學視角認為,身份認同是一種社會定位過程,通過社會關(guān)系來進行社會定位。當這一身份成了某種“類別”,伴有一系列特定的規(guī)范約束……某種社會身份,它同時蘊含一系列特定的特權(quán)與責任,被賦予該身份的行動者會充分利用或執(zhí)行這些東西,他們構(gòu)成了與此位置相關(guān)的角色規(guī)定[6]161-162。作為大學生基督徒,針對可能出現(xiàn)的“大學生、基督徒、既是大學生又是基督徒”這三種身份,他們是如何確定自己的身份。大學生是科學的代表,基督徒是神學的代表,當科學與神學發(fā)生碰撞時,大學生基督徒的身份認同將會發(fā)生變化?讓我們回到大學生基督徒自我定位上去理解和認識。

      小E:我是基督徒這是前提條件,但以后我可能會做老師、學生、農(nóng)民。但我仍然是基督徒,這是我作為神的兒女的名分。小H:我是基督徒,是上帝的兒子。因為我來到這個世界上完全是上帝的安排,上帝的恩典,我不過是這個世界上寄居的旅客。在《圣經(jīng)》里有這樣一句經(jīng)典:“在世上否認我的人,在天上我也要否認他”。小I:我是一個基督徒,我信仰我全能的父,它賜予我智慧,讓我能來到這個世上學習和生活,我對我的身份感到驕傲。小J:我是基督徒。因為在這里我可以安心,沒有壓力,讓我的心得以放松和休息。小K:我是基督徒。因為人需要信仰,沒有信仰的認識很可怕的。小E:作為一個基督徒,對我的影響就是我有信仰、有盼望,我不再迷茫,我知道現(xiàn)在該做什么,知道生命的意義何在。小H:信仰基督教,讓我知道怎樣走下去,因為神會指引我。小I:我心里有寄托,有安全感,不再迷茫。小J:信仰基督教后,我知道我是誰,知道要怎樣做,有盼望。小K:我們信仰基督不是精神追求,而是它的子民,我們活著不再是為自己而活,而是為神而活。價值觀改變了。小A:我是一個基督徒,因為基督徒是人,大學生也是人。對于自己的身份,我個人認為我是一個人,只是不同于不信主的人。小B:我是基督徒又是大學生,敬畏上帝是智慧的開端,遠離罪惡便是聰明。小C:首先是基督徒,上帝的兒女,其次才是別的身份。因為在這世上沒有其他東西可與神的慈愛與恩典相媲美,而我們能上大學,做其他事情,這在于神眷顧我們。小D:我是基督徒又是大學生,這是沒有矛盾的,因為科學來自神學,許多科學家也信奉宗教,科學與神學是密不可分的。小F:我是基督徒又是大學生,信仰是沒理由的。小G:我同小F一樣,是基督徒又是大學生,因為信仰不需要理由,信就是信。小M:我是基督徒又是大學生,因為我有自己的信仰。小N:我是基督徒又是大學生,因為在這世上沒有其他東西可與神的慈愛與恩典相媲美。神創(chuàng)造我們是神眷顧我們的表現(xiàn),我們要虔誠的信奉它。小O:我是基督徒又是大學生,人需要有信仰,信仰上帝會指引你我前進的方向,讓我不會迷失。小P:我是基督徒又是大學生。理由是信仰能促進一個人正確認識世界,改變個人的人身價值觀、世界觀,使人積極向上。用心做人,用心感悟至圣之理。從信仰中找到生命的偉大曙光。小A:我是基督徒,現(xiàn)在我主要的任務(wù)就是聽從旨意。在學校,我是憑著我的信仰,生活、學習、交際,每一天我的信仰都會給我無窮的勇氣、信心和力量。我想如果我沒信仰,也就沒有現(xiàn)在的我,也許現(xiàn)在的我還會到處流浪。小B:我的雙重身份未對我產(chǎn)生任何影響。小C:此種身份讓我思考自己這樣和神建立很好的關(guān)系,從神的律法、典章中約束自己,自己有什么想法會向神禱告,因為神會指引我前進。小D:我是一個基督徒,也是一名大學生,而你們所說的這個身份對我是寶貴的,是未信教的大學生所沒有的福分,上帝讓我的生活有規(guī)劃、有目標,也讓我有一顆尋求知識的心。小M:鞭策我去認識真理,信仰基督教使我所作所為與他人不一樣。小H:信仰基督教,讓我知道怎樣走下去,因為神會指引我。小P:對我的影響是我有信仰,我有盼望,我不再迷茫,我知道現(xiàn)在該怎么做,做什么;我也知道哪里有平安,生命的意義何在。

      而當他們這種對自我身份的定位實踐到具體的宗教活動時,他們的身份就變得模糊。筆者與他們在下面這些問題上有如下的對話:

      你在教會中,基督徒是否會認為你是大學生?你在學校,人們是否會認為你是基督徒?

      小A:我是基督徒,這是不會改變的,但我也做學生。我堅持自己的信仰,堅持到底就夠了。小B:我既是大學生又是基督徒,別人怎么稱呼我,我不在意,也無所謂。小C:在教會中大家叫我姊妹,他們從不叫我大學生,在學校大家叫我同學,不叫我基督徒。小D:不管是在教會或是在學校,別人都不會在特定環(huán)境中稱呼其他的身份。

      小C:我真正開始了解《圣經(jīng)》就是在這兩年,我是一個基督徒,做事就依靠信仰。而當下,我是一個學生,就該完成使命,在學校好好完成自己的學業(yè),但我要依靠信仰上帝給我的力量、智慧,完成學業(yè)。小E:在教會基督徒會認為我是大學生,在學校人們會認為我是基督徒。小F:別人對自己的身份不確定。小H:在教會,基督徒認為我是大學生,在學校,人們認為我是基督徒。小I:我是一個基督徒,也是一名大學生,而你們所說的這個身份對我是寶貴的,是未信教的大學生所沒有的福分,上帝讓我的生活有規(guī)劃、有目標,也讓我有一顆尋求知識的心。小P:我是基督徒,現(xiàn)在我主要的任務(wù)就是聽從旨意。在學校是,我憑著我的信仰,生活、學習、交際,每一天我的信仰都會給我無窮的勇氣、信心和力量。我想如果我沒信仰,也就沒有現(xiàn)在的我,也許現(xiàn)在的我還會到處流浪。

      談?wù)勀銓ι駥W和科學有什么看法?

      小A:科學就是人們利用上帝創(chuàng)造在人里面的“理性”去研究、探討上帝隱藏在被造界的真理,通過邏輯、推論、演繹等手段證明出科學來,神學是一切哲學、科學、文學、文化的基礎(chǔ)。小B:科學與神學沒有任何沖突,現(xiàn)在很多科學都證明神學的準確性。小D:作為文科生不關(guān)注科學,神學則是以基督教為宗教信仰。小C:神學包含科學,科學知識是神學里的一部分,這是我個人的想法,也是我最近才明白的道理,神學博大精深,全世界有很多人在研究和解讀神學。小E:我認為科學是從神學中產(chǎn)生的。很多科學家在探索宇宙的后期時發(fā)現(xiàn)有一大批神學家已經(jīng)等在那里。小F:我認為神學研究圣經(jīng),科學有多種涵義,是上帝所創(chuàng)造的。小O:神學與科學相通,科學是對至圣認識的初步了解。小K:神學啟示科學真理,科學源于神學。

      作為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dǎo)思想指引的當代大學生,你們是如何區(qū)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信仰和宗教信仰問題呢?

      小A: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信仰是低層次的信仰,而宗教信仰是高層次的信仰,因為它是由全能的上帝創(chuàng)造,什么信仰都不能與全能的父相比。小B:上帝主宰世界,因而科學信仰屬于宗教信仰,宗教信仰更科學合理。小C:神學包含科學。宗教信仰在基督里,信它就會得救升天,不信它就必然下地獄。小H:科學信仰無法解救世人的罪惡,而宗教信仰可以解救我們丑陋的靈魂。小J:小科學信仰不能像全能的上帝一樣去主宰世界,因為它沒有無所不能的力量。小L:科學信仰沒有宗教信仰世界的美好,在那里我可以知道我是活著的。小M:宗教信仰能使我正確認識世界,從基督中找到生命的曙光。而科學信仰枯燥、乏味,我找不到歸宿感。

      在你信奉基督教過程中,你是真正理解后才信仰還是信仰后才理解?

      小D:剛進大學校園,我處于一種迷茫的狀態(tài),經(jīng)人介紹、聽福音就加入教會了,到現(xiàn)在我還不能真正理解它,也許是我的功力還不夠吧。小I:我入教是因為家族的關(guān)系,其實我并不理解更談不上真正的信仰。小N:閱讀《圣經(jīng)》讓我的心靈得以放松,但我還是無法做到圣經(jīng)里的規(guī)定,因為我是基督徒的同時也是大學生。小O:理解與否不重要,重要的是信仰和敬畏耶和華的智慧及創(chuàng)造力。小P:只有先信仰才能更好地理解和領(lǐng)會上帝的意志,使我更加的有信心面對世界,面對困難,對世界充滿美好的憧憬。

      從上面他們的回答中說明,大部分大學生認為當他們在教會時,基督徒認為他們是大學生;而他們在學校時,同學又把他們當作基督徒;也有少部分人認為無論在何種場合下,他們都能扮演好符合群體的身份。但是,筆者認為這樣的雙重身份對于他們而言顯然構(gòu)成了沖突。第一,對于這二十多人的群體而言,對其身份認識二元化的結(jié)構(gòu)本身就說明了這個群體內(nèi)部身份的模糊性。第二,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dǎo)思想的當代大學生,在區(qū)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信仰和宗教信仰問題上,大學生基督徒群體中很少有人能有一個明晰地答案。第三,大學生對于“真正理解而信仰、先定信仰而理解”的過程認識不夠,但這對于他們身份認同來說又是十分關(guān)鍵的……因此,筆者認為他們在身份認同上是模糊的,這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他們信仰基督教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此外,由于這些大學生基督徒對于自身身份的認同模糊,因而導(dǎo)致其在處理自身與外界關(guān)系中也存在一定困難,比如,一般大學生與大學生基督徒的關(guān)系、一般基督徒與大學生基督徒的關(guān)系、一般民眾和大學生基督徒的關(guān)系、宗教生活與世俗生活之間的關(guān)系。大學生基督徒對這些關(guān)系的不明晰導(dǎo)致他們在精神生活中產(chǎn)生苦惱、煩悶的情緒,因此對他們加強科學理想信念教育勢在必行。

      三、加強大學生基督徒科學理想信念教育

      在調(diào)查中,我們發(fā)現(xiàn)大學生基督徒?jīng)]有遠離“大學生”身份,但他們在對新身份選擇和認可的同時又對原有身份產(chǎn)生不滿或疏離,進而產(chǎn)生一種逃避心理。作為高校,我們不得不意識到當下大學在物欲橫流的社會面前,其作為傳播科學精神、凈化學生心靈的功能正在減弱,這直接導(dǎo)致一部分大學生信仰缺失。因此,我們應(yīng)在尊重和理解大學生基督徒的前提下,結(jié)合邊疆多民族實際,積極引導(dǎo)大學生基督徒尋找真正屬于他們的科學的精神皈依。同時,用理性眼光去看待宗教,對大學生基督徒進行科學理想信念教育。具體措施如下:

      (一)加強大學生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

      學校要改變和改進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在注重理論學習的同時,還要切實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時效性。尤其要利用上課和課余時間,結(jié)合少數(shù)民族文化特點和思想實際來加強大學生的政治理論學習,提升社會實踐能力,對大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教育,夯實共產(chǎn)主義理想信念,使邊疆大學生逐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積極推進大學校園心理咨詢室的建立

      地處邊疆地區(qū)的高校,民族學生眾多,少數(shù)民族和漢族學生聚居在一起,由于風俗習慣上的差異,難免會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不適。因此,高校應(yīng)該貫徹黨中央以人為本的理念,在校園里提倡人文關(guān)懷,及時解決各種學生在學習、生活中面臨的問題,進行正確引導(dǎo)。特別是對于心理壓力大、文化基礎(chǔ)差的少數(shù)民族學生,為其找到一個能傾訴內(nèi)心苦難的地方,讓他們在那里找到心靈的歸屬感,使其不再迷茫,重拾信心,對生活和未來充滿美好的愿望。

      (三)做好正面引導(dǎo)工作

      邊疆大學具有獨特的民族和宗教文化特點,且民族和宗教往往結(jié)合在一起。針對這個實際,應(yīng)該在高校開設(shè)宗教文化類的選修課,正面介紹民族、宗教知識,用理性的頭腦分析這些現(xiàn)象,增強大學生對民族文化、宗教知識的認識,消除大學生對宗教的神秘感。同時,積極宣傳黨的政策,引導(dǎo)宗教與社會主義發(fā)展相適應(yīng),加大宣傳力度,合理評價宗教的社會作用,使大學生更加理性地對待宗教。

      (四)加強科學知識宣傳,注重培養(yǎng)大學生的科學精神

      隨著現(xiàn)代科學技術(shù)的發(fā)展,掌握科學技術(shù)的人越來越多,同時社會上反科學的人也日益增多,以科學作為偽裝,打著科學的旗號到處坑蒙拐騙。如李洪志的“法輪功”,盜用科學的名詞,造“偽科學”,宣揚唯心主義邪說,使缺乏科學精神和方法的人容易上當受騙。因此我們應(yīng)利用各種有效方式培養(yǎng)大學生的科學精神,促使大學生尊重知識,遵循客觀規(guī)律,理性分析和解決問題,科學地看待有神論。

      (五)培養(yǎng)大學生身份感

      當大學生對自身身份形成認同時,也形成了對群體生活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以及形成對大學教育理念和價值的內(nèi)化,而培養(yǎng)大學生的身份感應(yīng)當是大學教育的責任。因此高校應(yīng)首先在尊重個體需要的基礎(chǔ)上來培養(yǎng)大學生的利他主義目標;其次高校應(yīng)提供有力的人生指導(dǎo)和心理咨詢;最后高校應(yīng)采用合理適度方法來提升大學生的價值觀念。只有這樣,大學生群體才具有凝聚力、戰(zhàn)斗力和生命力,才能把民族教育和公民教育、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愛國主義精神和創(chuàng)新精神有機統(tǒng)一。

      (六)加強校園文化建設(shè)

      和諧的大學校園文化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sh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健康和諧的校園文化能陶冶學生的情操,啟迪學生的心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構(gòu)建和諧的校園文化需營造和諧的同學關(guān)系,學校、老師要對有困難的同學給予幫助,師生和生生間要保持良好健康的心態(tài),寬容待人,用真誠的心去打動另一顆真誠的心,建立和諧的人際關(guān)系,讓大學生感受到和諧校園的溫馨并能找到心靈的寄托之地。除此之外,對于大學生自身而言,也應(yīng)加強自身的挫折感、自信心,不要一遇挫折就只會尋求安慰,要相信科學,加強自身思想建設(shè),這樣就不會覺得校園無歸屬感、社會生活不美好。要堅信自己,去適應(yīng)環(huán)境,不逃避,勇敢面對,才能戰(zhàn)勝困難。要堅信自己的信念,用馬克思主義理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武裝和鞭策自己,并采用一分為二的辯證法來理性看待宗教。

      總之,要做到對邊疆大學生基督徒進行科學的理想信念教育,使教育入腦、入心,必須結(jié)合邊疆民族地區(qū)大學特點、大學生特點以及地區(qū)社會發(fā)展特點。只有做到這三大特點的“三位一體”,邊疆大學生基督徒才能樹立其科學的理想信念,才能更好地為民族團結(jié)、區(qū)域發(fā)展及邊疆和諧作出更大的貢獻。因為邊疆民族院校除了肩負作為普通高等學校應(yīng)該肩負的“用先進文化服務(wù)和引導(dǎo)社會持續(xù)發(fā)展”的歷史使命外,還肩負著服務(wù)黨和國家民族工作大局、服務(wù)少數(shù)民族和民族地區(qū)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更好地推進民族地區(qū)的小康社會建設(shè),促進民族團結(jié)、實現(xiàn)共同進步,構(gòu)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fù)興的特殊使命[7]。

      注:感謝和我一起對大學生基督徒進行了三個月實地調(diào)查的楊正東、李秋雨、文斌三位同學。

      參考文獻:

      [1]高林燕.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chǔ)[M].北京:華文出版社,2012.

      [2]李素菊,劉綺菲.青年與“宗教熱”[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0.

      [3]2010年云南省基督教兩會報告[EB/OL].http://www.gospeltimes.cn/news/2010_07_1 7/14450.htm.

      [4]梁麗萍.中國人的宗教心理——宗教認同的理論分析與實證研究[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

      [5]華樺.大學生信仰基督教的原因及路徑探析[J].中國青年研究,2010(11).

      [6][英]安東尼·吉登斯.現(xiàn)代性與自我認同[M].趙旭東,方文,譯.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99.

      [7]楊勝才.試論民族院校的特殊使命[J].民族教育研究,2012(1).

      (責任編輯:朱 丹)

      A Study on the Ideal and Faith Education of Christianism College Students in Minority-concentrated Region: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a college in Yunnan Province

      LI Yinbing
      (School of Politics and Law, Yuxi Normal University, Yuxi, Yunnan 653100; 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 Southwestern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00)

      The ideal and faith education is the cor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Due to various reasons, some college students in minor ity-concentrated frontier regions have converted to Christianism, but their identity in terms of ideal and faith is confused. Thus the ideal and faith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hall be strengthened.

      minority-concentrated region; college and un iversities; Christiansim college students; ideal and faith education

      G641

      A

      1009-8135(2014)04-0146-07

      2014-04-21

      李銀兵(1976-),男,四川資中人,西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在站博士后,玉溪師范學院副教授,文化人類學博士,主要研究民族學、歷史人類學。

      國家社科基金“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城鄉(xiāng)文化一體化問題研究”(項目編號:12XKS018)階段性成果

      猜你喜歡
      基督徒基督教上帝
      基督教中國化的神學思考與實踐
      明確路向,踐行基督教中國化——以福建基督教為例
      120秒的“上帝”
      當上帝為你關(guān)上一扇門,請你為自己打開一扇窗
      當上帝給你關(guān)上一扇門,請你自己打開一扇窗
      圣誕的中國往事
      齊魯周刊(2016年44期)2016-12-26 20:15:50
      是否氣人
      黃河之聲(2016年24期)2016-04-22 02:39:45
      女性基督徒社會支持與主觀幸福感的關(guān)系
      種類型的“基督教哲學”
      中世紀英國基督徒的借貸活動
      武强县| 山阳县| 资阳市| 黎城县| 枣庄市| 镇远县| 霍山县| 清远市| 红原县| 南华县| 离岛区| 灵川县| 建瓯市| 屏东县| 宁津县| 明光市| 阿合奇县| 潞西市| 陇川县| 宣化县| 富平县| 香格里拉县| 高阳县| 渭源县| 射洪县| 民勤县| 新野县| 武功县| 普兰店市| 石首市| 香河县| 迁西县| 凤阳县| 龙里县| 中超| 澄江县| 竹溪县| 普兰店市| 苏尼特右旗| 永城市| 巴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