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新生代農(nóng)民工工作—家庭關系及其對離職傾向的影響

      2014-03-31 20:48許傳新王俊丹
      人口與經(jīng)濟 2014年2期
      關鍵詞:離職傾向新生代農(nóng)民工工作

      許傳新+王俊丹

      摘要:本文利用上海、成都、義烏三地的1318個樣本數(shù)據(jù)分析了新生代農(nóng)民工工作-家庭關系及其對離職傾向的影響。研究結(jié)果表明,新生代農(nóng)民工工作-家庭關系由工作對家庭的沖突、家庭對工作的沖突、工作對家庭的促進和家庭對工作的促進四個概念組成。新生代農(nóng)民工感受到的家庭對工作的促進相對最大,而感受到的工作對家庭的促進作用最小。工作對家庭的促進和家庭對工作的促進與離職傾向之間沒有直接關系,而工作-家庭沖突以及家庭-工作沖突對新生代農(nóng)民工離職傾向都有正向影響,即新生代農(nóng)民工所面臨的工作-家庭沖突和家庭-工作沖突越大,離職傾向就越強烈。

      關鍵詞:新生代農(nóng)民工;工作-家庭關系;離職傾向

      中圖分類號:C92-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4149(2014)02-0022-08

      DOI:10.3969/j.issn.1000-4149.2014.02.003

      收稿日期:2013-06-20;修訂日期:2013-11-29

      基金項目:2011年度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新生代農(nóng)民工婚戀問題研究”(11BSH033);2011年度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面上資助項目“新生代農(nóng)民工的工作壓力研究” (2011M501309);2010年度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一般項目“工作壓力與新生代農(nóng)民工的社會適應研究”(SC10B062);2010年四川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四川性社會學與性教育研究中心項目“新生代農(nóng)民工的愛情、婚姻、家庭與性”(XXJYB1014)。

      作者簡介:許傳新,西南交通大學經(jīng)濟管理學院博士后,成都理工大學文法學院教授,社會學博士;王俊丹,成都理工大學商學院碩士研究生。

      Workfamily Relationship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and Its Influence on Turnover Intention

      XU Chuanxin1,2, WANG Jundan3

      (1.School of Economic and Management,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Chengdu 610059, China

      2.School of Law and Humanity,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engdu 610059, China

      3.Business School,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engdu 610059, 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work and family relationship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ir turnover intention based on 1318 sample data collected from Shanghai, Chengdu and Yiwu. The work and family relationship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consists of four parts, namely, worktofamily conflict, familytowork conflict, worktofamily facilitation and familytowork facilitation. The result shows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feel that family facilitates comparatively more for work, however, work facilitates less for family. It turns out to be that the facilitation between work and family has no direct relationship to turnover intention; instead, worktofamily conflict and familytowork conflict have direct impacts on their turnover intention. In a word, the more worktofamily conflicts and familytowork conflicts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encounter, the more eager they will be to dismiss.

      Keywords: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workfamily relationship;turnover intention

      農(nóng)民工是改革開放以來逐漸成長起來的一支新型勞動力大軍,是產(chǎn)業(yè)工人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城市建設中不可缺少的一支重要力量[1]。國家統(tǒng)計局發(fā)布的《2011年我國農(nóng)民工調(diào)查監(jiān)測報告》顯示,2011年全國農(nóng)民工總量達到25278萬人,其中40歲及以下者占到61.7%[2]??梢?,新生代農(nóng)民工已經(jīng)成為農(nóng)民工的主體。工作和家庭是新生代農(nóng)民工生活的兩個最重要的領域,工作角色和家庭角色也是其在社會這個大舞臺上扮演的兩個最重要的角色。新生代農(nóng)民工在外出務工期間,要解決戀愛、結(jié)婚、生育、子女上學、贍養(yǎng)父母等人生特定階段必然要經(jīng)歷的一系列問題,實現(xiàn)多種人生重要角色的并存與轉(zhuǎn)換。各種角色之間的矛盾與沖突也就在所難免,其中工作角色與家庭角色之間的沖突無論是對新生代農(nóng)民工個體的身心健康、家庭幸福,還是對企業(yè)人力資源的積累都會產(chǎn)生重要影響。因此,研究新生代農(nóng)民工工作-家庭關系的現(xiàn)狀及其對離職傾向的影響,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xiàn)實意義。

      一、文獻綜述

      1.工作-家庭關系的相關研究

      工作-家庭關系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紀50年代,研究對象主要集中于女性,研究內(nèi)容主要側(cè)重于工作對家庭的負面影響。最近幾年學者們才注意到工作-家庭的關系包括沖突與促進兩個方面[3]。工作-家庭沖突即工作角色與家庭角色之間的沖突,主要包括工作對家庭的沖突(工作影響了家庭角色而產(chǎn)生的沖突,簡稱WFC)和家庭對工作的沖突(家庭影響了工作角色而產(chǎn)生的沖突,簡稱FWC)兩個維度[4~6]。工作-家庭促進即工作角色和家庭角色之間相互的正向影響,一個角色的扮演能夠提高另一個角色的扮演水平。工作-家庭促進也包括工作對家庭產(chǎn)生的促進(worktofamily facilitation,WFF)及家庭對工作產(chǎn)生的促進(familytowork facilitation,F(xiàn)WF)兩種形式[7]。

      工作-家庭沖突對離職傾向的影響已經(jīng)引起西方學者的關注。艾麗西亞(Alicia)等人發(fā)現(xiàn),家庭對工作的沖突比工作對家庭的沖突更可能影響個體的離職行為,因為個體更可能放棄工作去處理與家庭相關的角色要求,而不太傾向放棄家庭去處理與工作相關的角色要求[8]。格林豪斯(Greenhaus)等人發(fā)現(xiàn)工作對家庭的沖突與離職意向、實際離職行為的關系要受工作卷入這一中間變量的影響,對低工作卷入的個體來說,家庭對工作的沖突與離職意向表現(xiàn)出較弱的正相關關系;而在高工作卷入的個體中則表現(xiàn)出負相關關系[9]。

      2.有關農(nóng)民工的工作-家庭關系及離職傾向的研究

      錢文榮等人的研究發(fā)現(xiàn),農(nóng)民工感受到的工作與家庭之間的沖突水平較低,而工作與家庭之間的促進水平相對較高;家庭對工作產(chǎn)生的促進和工作對家庭產(chǎn)生的促進對工作滿意度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家庭對工作產(chǎn)生的沖突對工作滿意度具有顯著的負向影響[10]。劉雪梅的研究發(fā)現(xiàn),新生代農(nóng)民工的工作家庭沖突并不嚴重,工作家庭時間沖突、工作家庭行為沖突與工作績效之間呈正相關關系,而工作家庭壓力沖突與工作績效之間呈負相關關系[11]。

      伴隨民工荒日趨加劇和農(nóng)民工頻繁的職業(yè)流動,農(nóng)民工的離職傾向和離職行為也引起了學者們的關注。丁守海利用對北京市827名農(nóng)民工的調(diào)查資料,分析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對農(nóng)民工離職率的影響,結(jié)果發(fā)現(xiàn),當提高最低工資標準時,如果監(jiān)管嚴格,離職率會隨工資上升而下降;如果監(jiān)管乏力,則會出現(xiàn)離職率隨工資上漲而上升的“悖論”[12]。李樺等人認為,新生代農(nóng)民工的離職可劃分為“跨企業(yè)離職”和“跨城市離職”,并通過對廣東省2840名新生代農(nóng)民工的問卷調(diào)查,證實新生代農(nóng)民工的離職因素可歸納為五個因子——工作發(fā)展、工作條件、工作關系、工資待遇和工作保障[13]。

      農(nóng)民工工作-家庭的關系以及離職雖已受到國內(nèi)學者們的關注,但二者之間的關系還沒有引起注意。本文試圖對新生代農(nóng)民工的工作-家庭關系現(xiàn)狀及其對離職傾向的影響進行研究,以期深入了解其工作與家庭之間的相互影響,并獲得從工作-家庭關系層面來化解民工荒難題的有關結(jié)論。

      二、研究設計

      1.相關概念的界定

      本文將新生代農(nóng)民工界定為在調(diào)查時點,擁有大專及以下學歷、在1978~1995年出生、持有農(nóng)村戶口跨縣(區(qū))域流動到城市務工的人員。本文中離職傾向是指新生代農(nóng)民工離開目前工作單位的心理傾向,是一種想要另尋其他工作機會的動機。

      目前學術界對工作這一概念存在爭論,爭論的焦點在于工作是限定于與付酬相關的任務,還是同時包括與財務報酬無關的任務活動[14]。由于本文關注的焦點在于付酬雇傭與家庭活動之間的關系,筆者把工作限定在與付酬相關的任務范圍內(nèi)。因此,本文中工作指的是新生代農(nóng)民工為了獲得商品和服務以維持生活所進行的工具性活動?;谥袊奈幕瘋鹘y(tǒng)和新生代農(nóng)民工的現(xiàn)實情況,本文中家庭這一概念包括三種形式:已婚新生代農(nóng)民工組成的“小家庭”,未婚但與戀人生活、居住在一起的“準家庭”,未婚未戀新生代農(nóng)民工與父母組成的原生家庭。本文中工作-家庭關系這一概念是指新生代農(nóng)民工的工作和家庭兩個領域之間的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過程,既包括相互之間的積極影響,也包括相互之間的消極影響。

      2.測量工具

      目前還沒有成熟的測量新生代農(nóng)民工工作-家庭關系的量表。本文對新生代農(nóng)民工工作-家庭關系量表指標的開發(fā)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筆者對20名新生代農(nóng)民工(男12名,女8名)進行了訪談,了解他們對工作與家庭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感受、評價等;二是參考了唐美玲對青年白領工作家庭沖突的測量[15]。最后確定了15個項目作為測量新生代農(nóng)民工工作-家庭關系的指標。每個項目均采用李克特五點量表測量題項所描述的狀況與新生代農(nóng)民工現(xiàn)實生活相符合的程度。

      本文對離職傾向的測量共包括3個項目:“我經(jīng)常想辭去現(xiàn)在的工作”、“我經(jīng)常想到別的單位或地方去打工”、“一旦有好的工作,我就會辭去現(xiàn)在的工作”。每個項目均采用李克特五點量表測量,從1~5分別表示“很不符合”、“不太符合”、“一般”、“較符合”、“非常符合”。得分越高,說明離職傾向越強烈,得分越低,說明離職傾向越弱。

      3.數(shù)據(jù)來源

      本研究的數(shù)據(jù)來自于筆者主持的 2011 年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新生代農(nóng)民工婚戀問題”的問卷調(diào)查。調(diào)查于 2011年12月~2012 年2月在成都、上海、義烏三個城市展開。調(diào)查共發(fā)放問卷1500份,回收有效問卷1318 份,有效回答率為 87.9%。其中男性占 54.3%,女性占 45.7%;16~20 歲者占22.0%,21~27 歲者占 49.7%,28~33 歲者占 28.4%。

      三、結(jié)果與分析

      1.量表的信度與效度檢驗

      我們對測量工作-家庭關系的15個指標進行KMO檢驗,這15個指標的KMO值為0.890,巴特利特球狀檢驗的卡方值為8061.068,在0.000的水平上顯著,表明這15個指標適合進行因子分析。

      表2的結(jié)果表明,15個指標被概括為四個因子,根據(jù)每個因子所包含的指標的內(nèi)容,分別命名為工作影響家庭(WFC)、家庭促進工作(FWF)、家庭影響工作(FWC)、工作促進家庭(WFF)。四個因子的特征根都超過了1.9,累計方差貢獻率為68.48%,說明本項研究編制的新生代農(nóng)民工工作-家庭關系量表效度較高。計算4個維度分量表的內(nèi)部一致性α系數(shù),結(jié)果分別為0.872、0.837、0.813和0.699,說明本項研究編制的工作-家庭關系量表具有較高的信度。

      我們對測量離職傾向的3個指標進行KMO檢驗,這3個指標的KMO值為0.559,巴特利特球狀檢驗的卡方值為1589.400,在0.000的水平上顯著,表明這3個指標適合進行因子分析。根據(jù)特征根和碎石圖提取了1個因子,命名為離職傾向因子,其特征值為2.203,累積解釋變異為73.418%。該量表的內(nèi)部一致性α系數(shù)為0.815。因此,該量表具有較好的效度和信度。

      〖LM〗 2.工作-家庭關系、離職傾向的現(xiàn)狀分析

      新生代農(nóng)民工家庭關系的總體狀況及不同背景特征下新生代農(nóng)民工工作-家庭關系狀況如表3所示。表3的結(jié)果表明,總體上來看,新生代農(nóng)民工工作-家庭關系各個維度平均數(shù)從大到小的順序依次為:家庭對工作的促進>家庭對工作的沖突>工作對家庭的沖突>工作對家庭的促進。也就是說,新生代農(nóng)民工感受到的家庭對工作的促進相對最大,而感受到的工作對家庭的促進作用最小。工作對家庭的沖突和家庭對工作的沖突都低于中間值3,這說明新生代農(nóng)民工感受到的工作-家庭沖突水平并不高。這與格日瓦奇(Grzywacz)等人對在美國家禽加工業(yè)工作的200名拉丁美洲移民的研究結(jié)果一致[16],也與錢文榮等人對家庭式遷移至杭州、寧波、溫州三地農(nóng)民工的研究結(jié)果一致[17]。新生代農(nóng)民工進城務工的首要目的是為了打工掙錢,追求人生發(fā)展的機會。進城之后,他們又處在城市社會的邊緣,所以找到一份較為穩(wěn)定的工作,獲得較高的收入,是他們在城市立足的根基,也是他們逢年過節(jié)衣錦還鄉(xiāng)的資本。因此,他們可能把工作放在遠比戀愛、婚姻和家庭更為重要的位置,正是基于這樣的原因,他們感受到的工作-家庭沖突水平并不高。

      新生代農(nóng)民工工作-家庭關系存在較大的性別差異,體現(xiàn)在工作-家庭關系的四個維度中,則有三個方面在性別上存在顯著性差異。表現(xiàn)為男性新生代農(nóng)民工體驗到的工作對家庭的沖突、家庭對工作的沖突、工作對家庭的促進高于女性新生代農(nóng)民工。雖然傳統(tǒng)觀念認為,女性比男性承受著更多的工作和家庭壓力,但國外也有研究證實,男性比女性經(jīng)歷更高程度的工作-家庭沖突[18~19],國內(nèi)學者唐美玲的研究也發(fā)現(xiàn),男性青年白領的工作-家庭沖突高于女性青年白領[20]。這可能是因為,受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男性外出務工之后,社會對他們的職業(yè)發(fā)展期望更大,同時他們承擔著更大的家庭責任,如要打工掙錢贍養(yǎng)父母、結(jié)婚成家、養(yǎng)育子女,這使得男性新生代農(nóng)民工更難同時滿足工作與家庭兩個領域的不同需求,從而產(chǎn)生內(nèi)在的沖突與矛盾。

      新生代農(nóng)民工工作-家庭關系存在較大的文化差異,體現(xiàn)在工作-家庭關系的四個維度中,則有三個方面在文化程度上存在顯著性差異。表現(xiàn)為新生代農(nóng)民工的文化程度越高,感受到的工作對家庭的沖突、家庭對工作的沖突以及工作對家庭的促進就越低。唐美玲的研究也發(fā)現(xiàn),文化程度越高的青年白領則感到“工作-家庭”沖突越低[21]。 這可能是因為,文化程度越高的新生代農(nóng)民工,擁有的各類經(jīng)濟資源、社會資源就越多,越有利于其平衡家庭與工作兩個領域的關系。

      新生代農(nóng)民工工作-家庭關系存在較大的地域差異,體現(xiàn)在工作-家庭關系的四個維度中,則有三個方面在地域上存在顯著性差異。表現(xiàn)為在義烏務工的新生代農(nóng)民工體驗到的工作對家庭的沖突、家庭對工作的沖突以及工作對家庭的促進最高,上海次之,而成都最低。這可能是因為義烏作為改革開放以來逐步發(fā)展起來的一座現(xiàn)代中等城市,本身就是市場經(jīng)濟的產(chǎn)物,市場競爭觀念發(fā)育充分,市場觀念深入人心,人們崇尚工具理性,因此,在工作領域會感受到更大的壓力,從而使得在義烏務工的新生代農(nóng)民工感受到更大的工作-家庭沖突。成都則是全國有名的休閑城市, 可能正是因為“閑適、和諧、包容”為特征的區(qū)域文化和生活方式超越了以世俗成功為核心的人生目標,從而能在一定程上緩解新生代農(nóng)民工的工作-家庭沖突。

      不同婚戀狀況的新生代農(nóng)民工工作-家庭關系的差別不大,只是已婚的新生代農(nóng)民工感受到的家庭對工作的促進作用最大,而未戀愛的新生代農(nóng)民工感受到家庭對工作的促進作用最小。

      新生代農(nóng)民工離職傾向的均值得分為3.082,略高于中間值3,這說明新生代農(nóng)民工離職傾向處于中等偏高水平。不同性別、文化程度、婚姻狀況的新生代農(nóng)民工在離職傾向上不存在顯著性差異。上海地區(qū)新生代農(nóng)民工離職傾向最高(3.227),其次是義烏(3.126),成都最低(2.922)。

      3.工作-家庭關系對離職傾向的影響分析

      為了相對客觀科學地考察家庭-工作關系各個維度對離職傾向影響的大小及方向,本文選擇以工作對家庭的沖突、家庭對工作的沖突、家庭對工作的促進、工作對家庭的促進作為自變量,選擇離職傾向作為因變量,將個體特征、福利狀況、務工地區(qū)、歧視與排斥狀況作為控制變量。模型變量的解釋及其統(tǒng)計性描述見表4。

      本文將所有變量引入回歸方程,采用逐步回歸法篩選變量,回歸結(jié)果如表5所示。

      從回歸結(jié)果來看,F(xiàn)檢驗值在1%水平上顯著,說明模型的整體線性關系是顯著的。調(diào)整后的R2不是太高,為0.251,說明回歸方程的擬合優(yōu)度還有待提高。這主要是因為影響新生代農(nóng)民工離職傾向的因素很多,由于實際操作困難,很難在問卷調(diào)查中將其全部囊括,因而一些影響因素未能納入上述回歸方程中去,導致R2數(shù)值略顯偏低,但這并不影響對已列入回歸方程的各自變量作用的分析。

      從表5可以得出這樣幾點結(jié)論。第一,就本項研究來看,影響新生代農(nóng)民工離職傾向的因素有工作-家庭沖突、單位公平感、工資有無被拖欠、月收入、家庭-工作沖突、年齡以及身體健康狀況,而性別、文化程度、有無職業(yè)技能證書、福利保障狀況、工作對家庭的促進、家庭對工作的促進、務工地區(qū)、城市人的歧視感等變量對其離職傾向沒有顯著性影響。第二,工作-家庭沖突和家庭-工作沖突對新生代農(nóng)民工離職傾向都有正向影響,即新生代農(nóng)民工所面臨的工作-家庭沖突和家庭-工作沖突越大,離職傾向就越強烈。第三,從標準化回歸系數(shù)來看,工作-家庭沖突對新生代農(nóng)民工離職傾向的影響最大,超過了權益保障因素(如單位分配公平感、工資被拖欠情況)、激勵因素(如收入)以及個體因素(如年齡、身體狀況),家庭-工作沖突對新生代農(nóng)民工離職傾向的影響也超過了其自身因素(如年齡、身體狀況)。這充分說明,工作領域和家庭領域之間的不平等和沖突對新生代農(nóng)民工離職傾向的影響要大于激勵因素、權益保護因素以及個體自身因素。

      四、主要結(jié)論與政策啟示

      本文利用上海、成都、義烏三地的1318個樣本數(shù)據(jù)分析了新生代農(nóng)民工的工作-家庭關系及其對離職傾向的影響。研究結(jié)果表明,新生代農(nóng)民工工作-家庭關系由四個方面組成,即工作對家庭的沖突、家庭對工作的沖突、工作對家庭的促進和家庭對工作的促進。新生代農(nóng)民工感受到的家庭對工作的促進作用相對最大,而感受到的工作對家庭的促進作用最小。新生代農(nóng)民工感受到的工作-家庭沖突水平并不高,處于中等偏低的水平,而離職傾向則處于中等偏高的水平。從工作家庭關系四個維度與離職傾向之間的關系來看,工作對家庭的促進和家庭對工作的促進與離職傾向之間沒有直接關系,而工作-家庭沖突和家庭-工作沖突對新生代農(nóng)民工離職傾向都有正向影響,即新生代農(nóng)民工所面臨的工作-家庭沖突和家庭-工作沖突越大,離職傾向就越強烈。其中,工作-家庭沖突對新生代農(nóng)民工離職傾向的影響超過了權益保障因素、激勵因素以及個體因素等傳統(tǒng)解釋離職傾向的三大因素。

      基于以上研究結(jié)論,本文得到以下兩點政策啟示。其一,應加強對新生代農(nóng)民工婚姻、家庭問題的咨詢,提高其婚姻、家庭調(diào)適能力。有必要發(fā)動一批訓練有素的專業(yè)社會工作者,運用現(xiàn)代婚姻家庭科學及其相關學科的理論、方法和技術,去幫助那些因婚姻和家庭問題而處于困頓、痛苦中的新生代農(nóng)民工,使他們擺脫不良的處境,恢復正常的情緒,保持健康的心理和行為功能??紤]到當前中國社會的實際,一方面可由民政、婦聯(lián)、共青團等相關政府部門和社會團體出面并指導協(xié)調(diào),吸收接受過社會工作、心理學、家政學等相關學科專業(yè)訓練的大學生,組建專門的婚姻咨詢機構,對新生代農(nóng)民工提供專業(yè)的婚姻咨詢服務;另一方面,要加大對企事業(yè)單位工會、共青團、人力資源等相關部門領導干部的婚姻咨詢業(yè)務知識的培訓,提高其專業(yè)水準。其二,用工單位要從完善管理、優(yōu)化組織制度、創(chuàng)造良好的工作環(huán)境的層面,來減少新生代農(nóng)民工的工作家庭沖突?!懊窆せ摹睍r代的到來,警示用工單位不僅僅要“待遇留人”、“事業(yè)留人”,更要“情感留人”。有必要實行更加靈活和人性化的工作時間管理,并充分考慮到不同性別、不同生命周期階段、不同職業(yè)類別的新生代農(nóng)民工所面臨的工作-家庭沖突的特征,有針對性地提供相應的福利,如舉辦“探親節(jié)”、免費提供“臨時探親房間”、組織“未婚新生代農(nóng)民工聯(lián)誼活動”等,以幫助他們平衡工作與家庭之間的關系,減少工作與家庭的沖突,使其能安心工作,保障用工單位有足夠的人力資源。

      參考文獻:

      [1] 徐志達.新生代農(nóng)民工制度化政治參與的困境及對策[J].成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

      [2] 國家統(tǒng)計局.2011年我國農(nóng)民工調(diào)查監(jiān)測報告[EB/OL](2012-07-27)[2012-11-13]http://www.stats.gov.cn/tjfx/fxbg/t20120427_402801903.htm.

      [3] 甘滿堂.“工荒”:高離職率與無聲的抗爭——對當前農(nóng)民工群體階級意識的考察[J].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4).

      [4] Frone,M.R. Workfamily Balance[M]∥ Quick, J.C. and L.E.Tetrick. Handbook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2003.

      [5] Frone,M.R.,M. Russell and M.L. Cooper. Antecedents and Outcomes of Workfamily Conflict:Testing a Model of the Workfamily Interface[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1992,77.

      [6] Netemeyer R.G.,J.S. Boles and R. Murrian.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Workfamily Conflict and Familywork Conflicts Scales[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1996,81.

      [7] Greenhaus,J.H. and G.N. Powell. When Work and Family Are Allies: A Theory of Workfamily Enrichment[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6, (1).

      [8] Alicia,A.G. and C. Russell.The 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 Model Applied to Workfamily Conflict and Strain[J].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1999,54.

      [9] Greenhaus,J.H.,S. Parasuraman and K.M. Collins. Career Involvement and Family Involvement as Moderators of Relationships between Workfamily Conflict and Withdrawal from a Profession[J].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2001, (2).

      [10] 錢文榮,張黎莉.農(nóng)民工的工作-家庭關系及其對工作滿意度的影響——基于家庭式遷移至杭州、寧波、溫州三地農(nóng)民工的實證研究[J].中國農(nóng)村經(jīng)濟,2009,(5).

      [11] 劉雪梅.新生代農(nóng)民工工作家庭沖突對工作績效的影響——基于組織支持感的調(diào)節(jié)作用[J].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問題,2012,(7).

      [12] 丁守海.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對農(nóng)民工離職率的影響分析——基于北京市827名農(nóng)民工的調(diào)查[J].中國農(nóng)村觀察,2009,(4).

      [13] 李樺,黃蝶君.新生代農(nóng)民工離職類型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經(jīng)濟與管理,2012,(4).

      [14] 張伶.中國高校教師工作-家庭沖突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19.

      [15] 唐美玲.青年白領女性的工作家庭沖突研究[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11:116,134.

      [16] Grzywacz,J.G. ,T.A. Arcury, A. Márin, L.Carrillo and B. Burke.Work–family Conflict: Experiences and Health Implications among Immigrant Latinos[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07, (4).

      [17] 同[10].

      [18] Guelzow,M.G.,G.W. Bird and E.H. Koball. An Exploratory Path Analysis of the Stress Process for Dualcareer Men and Women[J].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1991,53.

      [19] Parasuraman,S. and C.A. Simmers. Type of Employment,Workfamily Conflict and Wellbeing: A Comparative Study[J].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01,22.

      [20] 唐美玲.青年白領的工作家庭沖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青年研究,2009,(1).

      [21] 同[15].

      四、主要結(jié)論與政策啟示

      本文利用上海、成都、義烏三地的1318個樣本數(shù)據(jù)分析了新生代農(nóng)民工的工作-家庭關系及其對離職傾向的影響。研究結(jié)果表明,新生代農(nóng)民工工作-家庭關系由四個方面組成,即工作對家庭的沖突、家庭對工作的沖突、工作對家庭的促進和家庭對工作的促進。新生代農(nóng)民工感受到的家庭對工作的促進作用相對最大,而感受到的工作對家庭的促進作用最小。新生代農(nóng)民工感受到的工作-家庭沖突水平并不高,處于中等偏低的水平,而離職傾向則處于中等偏高的水平。從工作家庭關系四個維度與離職傾向之間的關系來看,工作對家庭的促進和家庭對工作的促進與離職傾向之間沒有直接關系,而工作-家庭沖突和家庭-工作沖突對新生代農(nóng)民工離職傾向都有正向影響,即新生代農(nóng)民工所面臨的工作-家庭沖突和家庭-工作沖突越大,離職傾向就越強烈。其中,工作-家庭沖突對新生代農(nóng)民工離職傾向的影響超過了權益保障因素、激勵因素以及個體因素等傳統(tǒng)解釋離職傾向的三大因素。

      基于以上研究結(jié)論,本文得到以下兩點政策啟示。其一,應加強對新生代農(nóng)民工婚姻、家庭問題的咨詢,提高其婚姻、家庭調(diào)適能力。有必要發(fā)動一批訓練有素的專業(yè)社會工作者,運用現(xiàn)代婚姻家庭科學及其相關學科的理論、方法和技術,去幫助那些因婚姻和家庭問題而處于困頓、痛苦中的新生代農(nóng)民工,使他們擺脫不良的處境,恢復正常的情緒,保持健康的心理和行為功能??紤]到當前中國社會的實際,一方面可由民政、婦聯(lián)、共青團等相關政府部門和社會團體出面并指導協(xié)調(diào),吸收接受過社會工作、心理學、家政學等相關學科專業(yè)訓練的大學生,組建專門的婚姻咨詢機構,對新生代農(nóng)民工提供專業(yè)的婚姻咨詢服務;另一方面,要加大對企事業(yè)單位工會、共青團、人力資源等相關部門領導干部的婚姻咨詢業(yè)務知識的培訓,提高其專業(yè)水準。其二,用工單位要從完善管理、優(yōu)化組織制度、創(chuàng)造良好的工作環(huán)境的層面,來減少新生代農(nóng)民工的工作家庭沖突?!懊窆せ摹睍r代的到來,警示用工單位不僅僅要“待遇留人”、“事業(yè)留人”,更要“情感留人”。有必要實行更加靈活和人性化的工作時間管理,并充分考慮到不同性別、不同生命周期階段、不同職業(yè)類別的新生代農(nóng)民工所面臨的工作-家庭沖突的特征,有針對性地提供相應的福利,如舉辦“探親節(jié)”、免費提供“臨時探親房間”、組織“未婚新生代農(nóng)民工聯(lián)誼活動”等,以幫助他們平衡工作與家庭之間的關系,減少工作與家庭的沖突,使其能安心工作,保障用工單位有足夠的人力資源。

      參考文獻:

      [1] 徐志達.新生代農(nóng)民工制度化政治參與的困境及對策[J].成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

      [2] 國家統(tǒng)計局.2011年我國農(nóng)民工調(diào)查監(jiān)測報告[EB/OL](2012-07-27)[2012-11-13]http://www.stats.gov.cn/tjfx/fxbg/t20120427_402801903.htm.

      [3] 甘滿堂.“工荒”:高離職率與無聲的抗爭——對當前農(nóng)民工群體階級意識的考察[J].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4).

      [4] Frone,M.R. Workfamily Balance[M]∥ Quick, J.C. and L.E.Tetrick. Handbook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2003.

      [5] Frone,M.R.,M. Russell and M.L. Cooper. Antecedents and Outcomes of Workfamily Conflict:Testing a Model of the Workfamily Interface[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1992,77.

      [6] Netemeyer R.G.,J.S. Boles and R. Murrian.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Workfamily Conflict and Familywork Conflicts Scales[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1996,81.

      [7] Greenhaus,J.H. and G.N. Powell. When Work and Family Are Allies: A Theory of Workfamily Enrichment[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6, (1).

      [8] Alicia,A.G. and C. Russell.The 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 Model Applied to Workfamily Conflict and Strain[J].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1999,54.

      [9] Greenhaus,J.H.,S. Parasuraman and K.M. Collins. Career Involvement and Family Involvement as Moderators of Relationships between Workfamily Conflict and Withdrawal from a Profession[J].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2001, (2).

      [10] 錢文榮,張黎莉.農(nóng)民工的工作-家庭關系及其對工作滿意度的影響——基于家庭式遷移至杭州、寧波、溫州三地農(nóng)民工的實證研究[J].中國農(nóng)村經(jīng)濟,2009,(5).

      [11] 劉雪梅.新生代農(nóng)民工工作家庭沖突對工作績效的影響——基于組織支持感的調(diào)節(jié)作用[J].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問題,2012,(7).

      [12] 丁守海.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對農(nóng)民工離職率的影響分析——基于北京市827名農(nóng)民工的調(diào)查[J].中國農(nóng)村觀察,2009,(4).

      [13] 李樺,黃蝶君.新生代農(nóng)民工離職類型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經(jīng)濟與管理,2012,(4).

      [14] 張伶.中國高校教師工作-家庭沖突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19.

      [15] 唐美玲.青年白領女性的工作家庭沖突研究[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11:116,134.

      [16] Grzywacz,J.G. ,T.A. Arcury, A. Márin, L.Carrillo and B. Burke.Work–family Conflict: Experiences and Health Implications among Immigrant Latinos[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07, (4).

      [17] 同[10].

      [18] Guelzow,M.G.,G.W. Bird and E.H. Koball. An Exploratory Path Analysis of the Stress Process for Dualcareer Men and Women[J].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1991,53.

      [19] Parasuraman,S. and C.A. Simmers. Type of Employment,Workfamily Conflict and Wellbeing: A Comparative Study[J].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01,22.

      [20] 唐美玲.青年白領的工作家庭沖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青年研究,2009,(1).

      [21] 同[15].

      四、主要結(jié)論與政策啟示

      本文利用上海、成都、義烏三地的1318個樣本數(shù)據(jù)分析了新生代農(nóng)民工的工作-家庭關系及其對離職傾向的影響。研究結(jié)果表明,新生代農(nóng)民工工作-家庭關系由四個方面組成,即工作對家庭的沖突、家庭對工作的沖突、工作對家庭的促進和家庭對工作的促進。新生代農(nóng)民工感受到的家庭對工作的促進作用相對最大,而感受到的工作對家庭的促進作用最小。新生代農(nóng)民工感受到的工作-家庭沖突水平并不高,處于中等偏低的水平,而離職傾向則處于中等偏高的水平。從工作家庭關系四個維度與離職傾向之間的關系來看,工作對家庭的促進和家庭對工作的促進與離職傾向之間沒有直接關系,而工作-家庭沖突和家庭-工作沖突對新生代農(nóng)民工離職傾向都有正向影響,即新生代農(nóng)民工所面臨的工作-家庭沖突和家庭-工作沖突越大,離職傾向就越強烈。其中,工作-家庭沖突對新生代農(nóng)民工離職傾向的影響超過了權益保障因素、激勵因素以及個體因素等傳統(tǒng)解釋離職傾向的三大因素。

      基于以上研究結(jié)論,本文得到以下兩點政策啟示。其一,應加強對新生代農(nóng)民工婚姻、家庭問題的咨詢,提高其婚姻、家庭調(diào)適能力。有必要發(fā)動一批訓練有素的專業(yè)社會工作者,運用現(xiàn)代婚姻家庭科學及其相關學科的理論、方法和技術,去幫助那些因婚姻和家庭問題而處于困頓、痛苦中的新生代農(nóng)民工,使他們擺脫不良的處境,恢復正常的情緒,保持健康的心理和行為功能??紤]到當前中國社會的實際,一方面可由民政、婦聯(lián)、共青團等相關政府部門和社會團體出面并指導協(xié)調(diào),吸收接受過社會工作、心理學、家政學等相關學科專業(yè)訓練的大學生,組建專門的婚姻咨詢機構,對新生代農(nóng)民工提供專業(yè)的婚姻咨詢服務;另一方面,要加大對企事業(yè)單位工會、共青團、人力資源等相關部門領導干部的婚姻咨詢業(yè)務知識的培訓,提高其專業(yè)水準。其二,用工單位要從完善管理、優(yōu)化組織制度、創(chuàng)造良好的工作環(huán)境的層面,來減少新生代農(nóng)民工的工作家庭沖突?!懊窆せ摹睍r代的到來,警示用工單位不僅僅要“待遇留人”、“事業(yè)留人”,更要“情感留人”。有必要實行更加靈活和人性化的工作時間管理,并充分考慮到不同性別、不同生命周期階段、不同職業(yè)類別的新生代農(nóng)民工所面臨的工作-家庭沖突的特征,有針對性地提供相應的福利,如舉辦“探親節(jié)”、免費提供“臨時探親房間”、組織“未婚新生代農(nóng)民工聯(lián)誼活動”等,以幫助他們平衡工作與家庭之間的關系,減少工作與家庭的沖突,使其能安心工作,保障用工單位有足夠的人力資源。

      參考文獻:

      [1] 徐志達.新生代農(nóng)民工制度化政治參與的困境及對策[J].成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

      [2] 國家統(tǒng)計局.2011年我國農(nóng)民工調(diào)查監(jiān)測報告[EB/OL](2012-07-27)[2012-11-13]http://www.stats.gov.cn/tjfx/fxbg/t20120427_402801903.htm.

      [3] 甘滿堂.“工荒”:高離職率與無聲的抗爭——對當前農(nóng)民工群體階級意識的考察[J].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4).

      [4] Frone,M.R. Workfamily Balance[M]∥ Quick, J.C. and L.E.Tetrick. Handbook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2003.

      [5] Frone,M.R.,M. Russell and M.L. Cooper. Antecedents and Outcomes of Workfamily Conflict:Testing a Model of the Workfamily Interface[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1992,77.

      [6] Netemeyer R.G.,J.S. Boles and R. Murrian.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Workfamily Conflict and Familywork Conflicts Scales[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1996,81.

      [7] Greenhaus,J.H. and G.N. Powell. When Work and Family Are Allies: A Theory of Workfamily Enrichment[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6, (1).

      [8] Alicia,A.G. and C. Russell.The 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 Model Applied to Workfamily Conflict and Strain[J].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1999,54.

      [9] Greenhaus,J.H.,S. Parasuraman and K.M. Collins. Career Involvement and Family Involvement as Moderators of Relationships between Workfamily Conflict and Withdrawal from a Profession[J].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2001, (2).

      [10] 錢文榮,張黎莉.農(nóng)民工的工作-家庭關系及其對工作滿意度的影響——基于家庭式遷移至杭州、寧波、溫州三地農(nóng)民工的實證研究[J].中國農(nóng)村經(jīng)濟,2009,(5).

      [11] 劉雪梅.新生代農(nóng)民工工作家庭沖突對工作績效的影響——基于組織支持感的調(diào)節(jié)作用[J].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問題,2012,(7).

      [12] 丁守海.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對農(nóng)民工離職率的影響分析——基于北京市827名農(nóng)民工的調(diào)查[J].中國農(nóng)村觀察,2009,(4).

      [13] 李樺,黃蝶君.新生代農(nóng)民工離職類型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經(jīng)濟與管理,2012,(4).

      [14] 張伶.中國高校教師工作-家庭沖突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19.

      [15] 唐美玲.青年白領女性的工作家庭沖突研究[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11:116,134.

      [16] Grzywacz,J.G. ,T.A. Arcury, A. Márin, L.Carrillo and B. Burke.Work–family Conflict: Experiences and Health Implications among Immigrant Latinos[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07, (4).

      [17] 同[10].

      [18] Guelzow,M.G.,G.W. Bird and E.H. Koball. An Exploratory Path Analysis of the Stress Process for Dualcareer Men and Women[J].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1991,53.

      [19] Parasuraman,S. and C.A. Simmers. Type of Employment,Workfamily Conflict and Wellbeing: A Comparative Study[J].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01,22.

      [20] 唐美玲.青年白領的工作家庭沖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青年研究,2009,(1).

      [21] 同[15].

      猜你喜歡
      離職傾向新生代農(nóng)民工工作
      不工作,爽飛了?
      心理契約破裂與酒店員工離職意向的相關研究
      職業(yè)高原與離職傾向的關系探析
      新生代農(nóng)民工職業(yè)核心能力發(fā)展探析
      宅基地使用權流轉(zhuǎn)改革思路
      新生代農(nóng)民工教育培訓意愿影響因素分析
      新生代員工的離職管理研究
      關于新生代農(nóng)民工的就業(yè)選擇因素的分析
      選工作
      那曲县| 馆陶县| 杭锦旗| 昌都县| 都昌县| 翼城县| 遂昌县| 崇文区| 沈丘县| 永济市| 嵊州市| 徐闻县| 澄城县| 白水县| 吉安县| 华阴市| 诏安县| 东明县| 武山县| 和静县| 疏附县| 疏勒县| 监利县| 修水县| 红原县| 溧水县| 顺平县| 景泰县| 无棣县| 博兴县| 应城市| 怀仁县| 开封县| 河间市| 武义县| 阿合奇县| 丹棱县| 卢龙县| 孟连| 新乡市| 乌鲁木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