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杰
(盤錦市圖書館,遼寧 盤錦 124010)
德國社會學家馬克思·韋伯指出:“社會——不管其形式如何——究竟是什么呢?是人們交互作用的產物。”可見,互動交流在推動社會發(fā)展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圖書館是收集文獻、整理文獻、提供文獻服務的學術性機構,在圖書、期刊等文獻資源采訪過程中,加強與讀者、出版發(fā)行商的互動交流,有利于提高圖書、期刊等文獻的采訪質量和滿足讀者的需求。Web2.0的出現(xiàn),為圖書館進行更有效互動提供了便捷的方式和更廣闊的平臺。如何利用Web2.0技術,構建圖書館圖書采訪互動機制,是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者應探討的課題。
目前,圖書館圖書采訪一般采取公開招投標的方式,雖然招標采購規(guī)范了圖書購銷市場、保障了圖書市場購銷雙方的利益、增強了圖書采購過程的透明度、提高了圖書購置經費的使用效益,但招標采購還存在一些不足,如:沒有形成科學的評標指標體系;評標專家?guī)旖ㄔO有待加強;圖書館與外界的溝通交流不暢,沒有形成有效的圖書采訪互動機制。具體地講,圖書館圖書采訪互動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1)互動的對象單一。大多數(shù)圖書館主要以讀者為互動對象,與圖書供應商、出版社以及其他圖書館、館內其他部門互動非常少,導致書目信息、圖書流通信息、圖書缺藏信息以及讀者需求信息不能及時順暢地流動起來,影響圖書采訪工作的及時開展。如公共圖書館、高校圖書館利用網站接受讀者的推薦書目信息,或定期將訂單目錄發(fā)布在網上,讀者可以通過征訂明細書目推薦購買。(2)互動形式多樣,但沒有實質內容。為提高圖書采訪質量,很多圖書館采用E-mail、QQ、BBS、FAQ、電話及召開讀者座談會等互動形式與外界進行互動,但因宣傳工作沒有做到位,參與的人數(shù)很有限。有的圖書館一年只召開一次讀者座談會,且座談會的時間較短,與讀者交流的次數(shù)少。(3)互動的范圍有限。圖書館征詢讀者文獻資源建設意見,往往局限于來館讀者,而沒有與其他單位進行合作在更大范圍內與讀者進行互動。圖書采訪人員因工作繁忙,很少有時間與讀者、出版社、圖書經銷商進行深入交流,采訪館員仍以個人喜好代替讀者意志進行圖書采訪工作,所選圖書反映的是采訪館員個人情趣、知識結構與對各學科的認識水平,明顯與讀者需求相脫節(jié),圖書采訪帶有明顯的盲目性。
圖書館圖書采訪是指采訪人員根據(jù)讀者需求和圖書館館藏建設要求,采集圖書、訪求圖書的過程。其工作包括館藏資源的查訪、讀者需求的調查、圖書資源的了解、采購計劃的制訂、圖書的訂購、圖書的到館驗收等環(huán)節(jié)。在每個工作環(huán)節(jié)中,采訪人員需要與讀者、出版商及書商、同行及同事進行互動交流,以便順利完成圖書采訪工作。因此,讀者、圖書出版發(fā)行商、同行及同事是圖書館圖書采訪互動核心主體對象。
圖書采訪互動包括互動接觸、互動信息交換和互動影響3個階段,是信息、情感、行為動作的交流。在Web2.0環(huán)境下,圖書采訪互動主要是互動信息交換,即通過網絡環(huán)境實現(xiàn)采訪信息的流動。根據(jù)圖書采訪互動核心主體對象,筆者構建了基于Web2.0的圖書館圖書采訪互動機制的整體構架(見圖1)。
圖1 基于Web2.0圖書采訪互動機制整體構架
如圖1所示,采訪人員是溝通各方的橋梁,各方共同參與圖書館采訪工作。采訪人員與讀者進行信息互動,以了解讀者需求;與書商、出版社進行信息互動,以獲取圖書市場信息;與同事進行信息互動,以了解館藏圖書的流動情況和讀者所需新書情況;與同行進行信息互動,交流圖書采訪經驗和圖書采訪技術,以完善圖書采訪工作。信息互動作用下的圖書館圖書采訪工作將更加人性化,圖書館館藏將不斷優(yōu)化,圖書館服務質量將大幅提升。
微博是一個基于用戶關系信息分享、傳播以及獲取的平臺,用戶可以通過電腦、手機等客戶端以140字以內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實現(xiàn)即時分享。微博以其信息內容發(fā)布個性化、信息傳播的交互性和及時性、信息獲取的自主性和選擇性等特點,成為網絡環(huán)境下用戶獲取各種信息、進行互動交流的便捷的渠道之一。隨著新浪微博、騰訊微博的推出,我國部分圖書館陸續(xù)開通微博,通過微博上傳圖書館講座、圖書館公告等信息,向讀者推薦新購買的文獻資源,鏈接轉發(fā)社會、時事和娛樂等方面的新聞,開展參考咨詢、讀者培訓、信息導航、知識推送、業(yè)界交流和用戶互動等服務,拉近了圖書館與讀者的距離,提升了圖書館的社會形象。圖書館除了構建官方微博外,還可建立部門微博,根據(jù)讀者需求和部門特點開設部門微博賬號,通過不同賬號進行有針對性的傳播和互動,形成圖書館微博服務體系。為了增強圖書館采訪部門與讀者的互動交流,圖書館應構建文獻采編微博,開展新書通報、新書評價、圖書薦購工作。讀者可將所需的書目信息上傳到圖書館微博上,供采訪人員在圖書采購時做參考;采訪人員也可以將新書預訂信息發(fā)送到微博上,供讀者選擇、薦購。書目信息在微博上的流動,使圖書館圖書采訪針對性更強,激發(fā)了讀者參與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的熱情。上海中醫(yī)藥大學圖書館采編部建立了新浪微博,除了發(fā)布圖書館公告、轉發(fā)鏈接館外信息外,還開展了新書推薦服務,重點將社科類全國新書排行榜推薦給粉絲,讓粉絲薦購。
QQ群是騰訊公司推出的多人聊天交流服務,群主在創(chuàng)建群以后,可以邀請朋友或者有共同興趣愛好的人到一個群里面聊天。在群內除了聊天,騰訊還提供了群空間服務,用戶可以使用群BBS、相冊、共享文件等多種方式進行交流。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掌握大量圖書出版信息、專門為圖書館提供圖書訂購服務的書商,因與圖書館之間缺乏直接的溝通與交流,導致圖書館配市場中供需矛盾、信息不對稱、服務不對稱等問題日益突出,主要表現(xiàn)在圖書館獲得的書目信息不全面、圖書到館周期長、專業(yè)圖書到館率低。為了搶占圖書館圖書需求市場,各書商及出版社建立網站,開通專門的圖書館服務專區(qū),為圖書館提供書目信息下載服務。但由于網站書目信息傳送的不及時,數(shù)據(jù)更新慢,無法實現(xiàn)書商、出版社與圖書館的雙向溝通,網站書目信息服務效率低下。在此情況下,一些書商、出版社開通QQ群,利用QQ的支持在線聊天、視頻電話、點對點續(xù)傳文件、共享文件、網絡硬盤、自定義面板、QQ郵箱等功能,開展圖書訂購服務。筆者與2014年4月20日通過自己的QQ,輸入“書商QQ群”檢索詞,供檢索到118個書商QQ群。另據(jù)陳大蓮的調查可知,有20個出版社建立了實名的館配QQ群號。這些書商、出版社的QQ群雖然成員人數(shù)不一,但都利用QQ群定期將書目數(shù)據(jù)上傳QQ群的共享空間,供群成員自由下載。為了做細服務,有的書商和出版社還提供了“回溯書目信息”和“專題書目信息”,以滿足圖書館深層次的信息需求。
QQ群為書商、出版社與圖書館的日常溝通搭建了一個“交互式”的平臺。一方面,書商及出版社能比較準確地掌握圖書館的圖書采選原則、采購流程,通過建立圖書館用戶數(shù)據(jù)庫有針對性地提供圖書訂購服務;另一方面,采訪人員與書商、出版社互動過程中,能隨時了解整個出版業(yè)的發(fā)展狀況和最新的出版動態(tài),了解書商、出版社的特色產品,從而選擇訂購。采訪人員遇到業(yè)務疑問,可在QQ群里向書商、出版社及其他QQ群成員咨詢。發(fā)現(xiàn)書商、出版社有不良行為如配送舊書、破損書給圖書館,采訪人員可以即時向書商、出版社反映,以提高圖書采訪質量。
微信(WeChat)是騰訊公司于2011年初推出的一款快速發(fā)送文字和照片、支持多人語音對講的手機聊天軟件。用戶可以通過手機或平板電腦快速發(fā)送語音、視頻、圖片和文字。微信具有零資費、跨平臺溝通、顯示實時輸入狀態(tài)等功能,與傳統(tǒng)的短信溝通方式相比,更靈活、智能,且節(jié)省資費。隨著微信平臺功能的日益完善,微信用戶大量增加。圖書館采訪部門可建立微信群,在創(chuàng)建群以后,邀請同事到群里面互動交流,共享圖片、視頻、網址等。尤其要讓一線流通部門工作人員加入到微信群中,發(fā)送讀者需求信息、上傳讀者借閱記錄,使采訪人員能隨時與一線流通部門人員溝通,發(fā)現(xiàn)并了解圖書館藏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根據(jù)讀者需求充實缺藏圖書。
Wiki是一種支持多人合作的寫作模式。Wiki站點允許多人(乃至任意訪問者)參與維護,任何人均可發(fā)表自己的想法,也可深入探討或拓展某一主題。Wiki站點內任何寫作者和參與者都按照已經確定的主題進行探討,其內容相關性程度很高。做好圖書館圖書采訪工作,采訪人員既需要了解圖書采訪理論知識,又需要掌握圖書采訪技術。各類型圖書館加大了信息技術的應用,圖書館采訪工作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與同行學習交流,有利于促進采訪人員采訪技能的提高。圖書館可構建Wiki站點,讓各類型圖書館采訪人員將圖書采訪心得體會、采訪經驗、最新采訪技術發(fā)布到Wiki站點上,供其他采訪人員學習和探討。
實踐證明,圖書采訪互動機制的建立與實施,在滿足讀者需求、提高圖書采訪質量等方面發(fā)揮了積極有效的作用。Web2.0環(huán)境給圖書館圖書采訪互動提供了良好契機,圖書館要充分利用Web2.0技術,構建多種互動交流方式,實現(xiàn)圖書館采訪工作的人性化。
[1] 彭銳.新形勢下圖書采訪互動機制研究與實踐[J].農業(yè)圖書情報學刊,2013(1):73-77.
[2] 董衛(wèi)紅.網絡環(huán)境下高校圖書館圖書采訪互動機制研究[J].江西圖書館學刊,2012(6):25.
[3] 郭明蓉.Web2.0給圖書采訪工作帶來革命[J].四川圖書館學報,2008(1):26-27.
[4] 李新利.Web2.0環(huán)境下高校圖書采訪工作研究 [J].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1(3):109.
[5] 張璐.高校圖書館互動式采訪機制探索[J].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濟,2012(18):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