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佳玲,蔣欣欣,祝 成
(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yī)院,浙江杭州 310016)
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線”,血管通路的失效是目前影響血液透析患者住院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因素之一[1]。中心靜脈置管作為常用的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在國內外都有廣泛的應用,但隨著留置時間的延長,各種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逐步增加[2]。無名靜脈狹窄是中心靜脈置管的嚴重并發(fā)癥之一,一旦發(fā)生將導致靜脈高壓,同側上肢充血、腫脹和內瘺閉塞,嚴重影響患者血液透析血管徑路的建立和使用[3]。既往無名靜脈狹窄需要手術治療,風險較大,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往往無法耐受。隨著放射介入技術的發(fā)展,為無名靜脈狹窄的治療提供了新的風險較小的方法[4]。2011年10月至2013年3月,本院腎內科采用經皮血管內支架置入治療血液透析患者無名靜脈狹窄15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現(xiàn)將護理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15例,男9例,女6例;年齡49~77歲,平均62歲;患者均為慢性腎功能衰竭長期血液透析患者,既往有同側中心靜脈置管史3~8月,5例為自體內瘺,10例人造血管內瘺,內瘺使用時間12~38月,反復球囊擴張史3~5次;主要表現(xiàn)為置管側上肢及顏面水腫、胸壁靜脈曲張,動靜脈內瘺流量下降,CT血管造影顯示無名靜脈狹窄或閉塞,其中2例完全閉塞。
1.2 方法 在介入導管室數(shù)字減影血管顯像術(DSA)監(jiān)視下進行操作。置入治療前在CT室先行CT血管造影明確狹窄的部位,定制合適型號的球囊和支架。支架置入時,安置患者仰臥位,前臂外展外伸位,常規(guī)消毒;用2%利多卡因浸潤麻醉,在前臂內瘺向心方向穿刺,留置鞘管,造影;按照62.5 U/kg的劑量靜脈注射肝素,以防球囊擴張、支架置入時血栓形成;進導絲過狹窄部位,沿導絲進擴張球囊達狹窄部位擴張2~3次;撤球囊,選擇合適的覆膜支架,跨于狹窄部位后釋放;退導絲,重復造影,拔鞘管,按壓止血。
1.3 結果 15例無名靜脈狹窄支架置入成功,血管造影顯示管徑擴張效果理想。住院時間3~5 d。治療后每3月隨訪,至今無名靜脈未發(fā)現(xiàn)再次狹窄,15例患者血液透析效果良好。
2.1 置入治療前護理
2.1.1 情緒管理 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存在不同程度抑郁,與病情重、病程長、經濟負擔重、知識缺乏等因素相關[5]。針對患者的心理變化,與患者家屬聯(lián)系,安排患者最信任的家屬陪護介入治療;協(xié)調醫(yī)生和患者及家屬談話時間;明確醫(yī)療保險相關制度及報銷額度;安排有成功置入支架的患者給予同伴支持[6],分享成功經驗,以減輕患者治療前負性情緒,做好情緒的管理。
2.1.2 健康教育 醫(yī)護聯(lián)合開展健康教育。治療前1 d醫(yī)生向患者說明治療目的、方法、過程、并發(fā)癥等相關知識,并通過現(xiàn)場圖示解釋具體的血管徑路、支架置入的位置;護士采用電子模擬操作演示的方式進行30 min的講解,讓患者、家屬更加形象地了解整個操作過程及圍治療期的注意事項,并給予15 min答疑時間,同時發(fā)放支架置入健康教育手冊。
2.1.3 患者準備 詳細了解患者病史,完善各種常規(guī)檢查,特別注意評估CT血管造影、超聲心電圖的報告;檢查手術標識;囑患者洗澡,要求用肥皂水洗患側上肢3遍,以減少感染的機會;治療前晚遵醫(yī)囑口服艾司唑侖1 mg;治療日晨在健側肢體用20號留置針建立靜脈通路;根據(jù)改善全球腎臟病預后組織(KDIGO)的指南,對存在殘余腎功能的患者,置入治療前1 h給予水化治療,以減輕造影劑對腎損害的影響[7]。本組1例患者尚存殘余腎功能,治療前1 h及治療中各靜脈滴注等滲鹽水250 ml。
2.2 置入治療后護理
2.2.1 體位及活動指導 擺放舒適的體位,患側肢體高于心臟水平位置,以減輕上肢的水腫,支架置入后4~6 h保持輕度外展,可以在肘關節(jié)處墊70 cm×50 cm×30 cm特制軟枕,肘關節(jié)輕微屈曲,注意角度>150°,防止過度屈曲導致內瘺受壓,避免患側臥位,防止壓迫患側肢體;同時,囑患者每2 h活動肩關節(jié),做外展、前屈、后伸等動作,指導做“畫圈”運動,預防局部長時間固定引起的肩背部酸脹。本組2例患者因為擔心出血等不敢活動,出現(xiàn)患側肩部肢體酸脹不適,經上述方法處理后癥狀消失。
2.2.2 內瘺的護理 持續(xù)心電監(jiān)護4 h,每小時聽診內瘺雜音1次,連續(xù)4次后,待生命體征平穩(wěn)、內瘺雜音聽診正常后改6 h聽診1次,觀察彈力繃帶的松緊度,評估橈動脈搏動,觀察患肢局部的溫度、色澤、腫脹消退情況。本組2例治療后2 h出現(xiàn)指端皮膚溫度偏低,局部皮膚蒼白,手指腫脹,立即報告醫(yī)生,調節(jié)彈力繃帶的松緊度,局部予保暖,后癥狀緩解。
2.2.3 出血的觀察與護理 支架置入治療中使用肝素抗凝、鞘管拔除等因素增加了出血的風險,故應用彈力繃帶包扎6 h,且松緊適宜。注意嚴密觀察穿刺點局部彈力繃帶加壓處有無滲血、腫脹,檢查周圍皮膚有無出現(xiàn)淤斑等情況。本組1例松開彈力繃帶后穿刺點出血伴局部血腫,局部予8 cm×10 cm紗布對折加壓固定10~15 min,延長彈力繃帶包扎6 h后出血停止;2例穿刺點周圍皮膚出現(xiàn)手掌大小的淤斑,且有擴大趨勢,其中1例次日采用無肝素透析、1例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血液透析后延長按壓血管穿刺點時間,3 d后淤斑無繼續(xù)增大,5 d后開始消退。
2.2.4 疼痛護理 疼痛可刺激機體釋放5-羥色胺,導致血管痙攣,進而栓塞[8]。有效的控制疼痛能降低患者內瘺狹窄的風險,同時減輕患者的焦慮,有利于血壓的穩(wěn)定,提高患者舒適度。使用數(shù)字分級法0~10評分,每小時評估患者的疼痛,疼痛分數(shù)>4分給予復方對乙酰氨基酚1片口服。本組3例患者治療1 d后疼痛明顯,其中1例疼痛評分5分伴緊張不安,導致血壓過高,給予復方對乙酰氨基酚1片口服,1 d后患者焦慮減輕、疼痛緩解,血壓趨于穩(wěn)定;2例患者疼痛評分6分,服用復方對乙酰氨基酚1片后疼痛評分仍>4分,報告醫(yī)生后,予調節(jié)彈力繃帶的松緊度,后疼痛均得以緩解。
2.2.5 并發(fā)癥及合并疾病的觀察與護理 據(jù)文獻報道[9],支架置入治療后患者可能會并發(fā)感染、肺栓塞、急性肺水腫以及支架移位等情況。因此,持續(xù)監(jiān)護血壓、體溫、心率、心律、脈搏氧飽和度等的變化,觀察患者有無突發(fā)胸痛、胸悶,有無呼吸困難等癥狀。本組2例患者發(fā)熱,鞘管拔管出口處發(fā)紅,遵醫(yī)囑使用抗生素3 d,體溫均恢復正常;1例有房顫病史患者支架置入治療后3 h出現(xiàn)胸悶、出汗,心電圖顯示快速性房顫心律,立即予吸氧、除顫儀監(jiān)護,按醫(yī)囑使用去乙酰毛花苷0.2 mg緩慢靜脈注射,1 h后心律減慢,癥狀控制,5 d后順利出院。
2.3 標準化隨訪流程的建立 科室建立支架置入治療患者的檔案,詳細記錄支架類型、內瘺使用時間、中心靜脈擴張前后的直徑、每3月復查的數(shù)據(jù),專人管理;出院時給患者預約下次住院日期,到復查日期,護士短信提醒,以提高復診的依從性[10],確保能及時評估患者的長期療效,同時也為臨床積累經驗提供可靠依據(jù)。
經皮血管內支架置入是一種新型有效的治療無名靜脈狹窄的手段,能明顯減輕患者痛苦,縮短住院時間,減少藥物使用,提高醫(yī)療質量。護理重點為置入前做好患者心理安撫、健康教育,以減輕患者焦慮情緒,完善患者準備;支架置入后嚴密觀察出血和疼痛,維護內瘺功能,重視體位及活動的指導,加強感染、肺栓塞等并發(fā)癥的觀察,提高介入治療的安全性;建立介入治療后標準化隨訪流程能及時觀察治療的長期療效,保證患者遠期的安全。
參考文獻:
[1] Collins AJ,Foley RN,Gilbertson DT,et al.The state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ESRD, and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the first year of dialysis[J].Clin J Am Soc Nephrol,2009,(4):5.
[2] Rose DA,Sonaike E, Hughes K.Hemodialysis access[J].Surg Clin North Am,2013,93(4):997-1012.
[3] Mickley V.Central vein obstruction in vascular access[J].Eur J Vasc Endovasc Surg,2006,32(4):439-444.
[4] Bakken AM,Protack CD,Saad WE,et al.Long-term outcomes of primary angioplasty and primary stenting of central venous stenosis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J].J Vasc Surg,2007,45(4):776-783.
[5] 丁裙芝,劉旺,陳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發(fā)生抑郁的原因分析及護理[J].護理與康復,2012,11(12):1136-1137.
[6] 劉小春,許靈橋,錢銀芬.授權教育對冠心病支架植入術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J].護理與康復,2012,11(12):1113.
[7] 殷睿宏.水化治療預防造影劑腎病的現(xiàn)狀及護理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13,48(12):1133-1135.
[8] 凌曉紅,吳蓓茸,呂暢,等.臂內側平行四邊形螺旋皮瓣修復全手指脫套傷的護理[J].護理與康復,2013,12(1):23-24.
[9] Rajan DK,Saluja JS.Use of nitinol stents following recanalization of central venous occlusions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J].Cardiovasc Intervent Radiol,2007,30(4):662-667.
[10] 李蕾,劉琴,王宏,等.短信提醒系統(tǒng)提高結核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可行性研究[J].中國循證醫(yī)學雜志,2011,11(6):631-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