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正芬
摘 要:結合自己從事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工作的實際,對當前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解決這些問題的初步建議,希望與同行們進行交流,共同做好高中計算機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為學生打下良好的信息技術基礎。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2-344-01
伴隨著計算機技術在我國的發(fā)展和普及,在中學生中間開展信息技術教學早已成為一門重要的課程。使人們清醒的看到:掌握不好計算機知識和計算機基本技能,將難以在現代信息社會中有效地工作和生活??梢?,高中計算機信息課程教學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生今后應用計算機進行各方面學習的能力,以及他們綜合素質的提高。更進一步說,掌握嫻熟的計算機知識是時代對我們提出的基本要求之一,因此,從高中計算機信息技術教學工作的實際出發(fā),對當前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解決這些問題的初步建議,為孩子打下良好的信息技術基礎。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是計算機課程與其他課程相比,具有教學信息量大、知識更新速度快、實踐操作性強等特點。歸結起來可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說明。
1、傳統(tǒng)教學模式與學生對計算機課程期待之間的矛盾?,F在,很多的家庭都配備了計算機,致使孩子們很早地接觸到計算機。因此,中學生普通對計算機課程有著濃厚的興趣,學習期望值非常高。然而,由于應試教育的現實原因對于計算機知識的考核都很少,甚至為零,致使一些學校在課程安排時,把課時進行了壓縮;而部分教師在講授課程時,也由于慣性思維的影響,還按照傳統(tǒng)的方式授課,很難吸引學生的興趣。因此,傳統(tǒng)教學模式與當前學生對于計算機課程之間,有著較難調和的矛盾,教學效果其實并不好。
2、教師計算機知識老化與課程內容快速更新之間的矛盾計算機是一門快速發(fā)展的學科,其知識體系的變化十分快速,這就對計算機課程的教師提出了較高要求,但是迫于當前的現狀,一些教師知識體系普遍跟不上計算機的發(fā)展,也跟不上課程內容快速更新的速度。另一方面,學生的計算機知識,也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在逐漸提高,因為已經有很多的小學逐漸開展了計算機教學,這些情況都給教師的教學帶來了很大的壓力。為此,這就要求高中計算機教師要不斷更新知識體系,適應快速變化的情況,對教學內容進行及時的更新,從而適應不同級別的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但從實際情況來看,從事信息技術教學的教師多身兼數職,很難有充裕的時間去提高自己的計算機知識,因此這一矛盾還將在一定的時間內存。
二、解決問題的思路
1、少講多練,精講多練高中計算機課程是一門重在操作的課程,教學中應強調學生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一堂課一般只安排十幾分鐘進行講解、示范,空出時間讓學生有足夠的上機練習,對所學內容得到鞏固、操作熟練和理解提高目的。有時也可根據學生的理解知識能力,講授內容作一些適當調整,著重講一些重點、難點、疑點,在有限的時間內最大限度讓學生親自去操作實習。
2、因材施教,分層教學由于計算機基礎的不同,學生個體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有條件的學生在家長的支持下,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計算機知識和操作應用能力。因此,實施因材施教,分層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如:漢字的輸入,對基礎好的同學布置提高練習,并鼓勵他們自學課本上選學模塊,并作一定的輔導,這樣就可對基礎差的同學多指導,使他們順利完成基本教學任務或操作訓練。
3、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為了吸引學生的興趣,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情境,設計問題。在設計的過程中,要始終以學生的角度考慮,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來設計。例如在進行《網頁制作》這一教學內容時,在第一次上課的時候,教師可以把一些網頁給學生看,告訴他們在網頁中不僅要有文字,還要有音樂,以及一些動畫效果。這樣的網頁在教學過程中演示,學生會立即表現出興趣。通過這樣一個情境,可以讓學生認識到什么是網頁,并教會他們利用所學過的軟件來制作網頁,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
4、形象舉例,直觀呈現。學生由于思維方式的限制,對于抽象知識的理解能力有限,他們更喜歡直觀的內容,喜歡動手親自操作。因此,應力求在上課的時候,多舉例子,將深奧的知識講得通俗易懂。例如,在上計算機基礎知識課時,可以將計算機的硬件比喻成人的五官:把人的眼睛、鼻子比作計算機的輸入設備;人類獲得信息后由大腦處理就相當于微處理器;信息經過處理后再由嘴巴說出來就相當于輸出設備。通過形象舉例、深奧的知識直觀呈現在學生面前,學生既容易明白,又加強了記憶。
三、總結
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幾點膚淺認識。為了緊跟科技的發(fā)展,適應高中計算機教材內容的更新頻率,我們應及時調整教學方法。信息技術教學才剛剛起步,還需要我們共同努力,共同探討,共同完善。時代需要我們勇于探索并積極創(chuàng)新計算機教育理論,共同為新時代的高素質人才打下良好的信息技術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