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金,郭在軍
(張家口市北石塄林場,河北 尚義 076750)
尚義縣屬于半干旱和干旱草原帶,氣候特點干旱(年均降水量350mm左右)、低溫(年均溫度3.8℃)、風沙多(3~4月多大風和揚沙天氣、年均風速4m/s左右,風沙天數達50d);地勢平坦而高寒(海拔在800~1900m,平均1250m)。因此,植被以草本植物為主,少量天然生灌木,而喬木樹種基本上都是人工栽植的,幾乎無天然生喬木分布。近幾十年來,人工栽培一些喬木,早期以楊樹為主,近期以楊樹、落葉松、樟子松和榆樹等為主,少量的油松。現有成林樹種單純,且多是純林。因此病蟲害較嚴重。樹木生長不良,楊樹多是“小老頭樹”,30a生的楊樹一般樹高6m,胸徑約12cm。
根據尚義縣的自然條件差和植物種類仍然偏少的現狀,提出以下幾點引種建議。
因為當地各種植物種類很少,為了有效的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發(fā)展經濟,改善人民生活,就必須下大力氣搞好喬、灌、草、花、藥材等植物資源的引種工作,這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
(1)引種目的一定要明確。不論什么植物品種,一定要適合當地生態(tài)和經濟的需要,應有較高的適應性、高產性,能滿足生態(tài)建設需要和有較高的經濟價值或觀賞價值。
(2)對引進品種原產地的自然條件,植物的生物學特性、適應性、生長情況、產品質量等要有一定記載資料,要與本縣的條件和本縣現有品種初步對比,以決定引種的必要性。
(3)引進品種原生長地的自然條件與本縣條件要基本一致或低于本縣自然條件。如高于本縣自然條件的最好不引進。如最好從本縣西部、北部引進,一般不要從本縣南部或東部引進。
(4)引進品種栽植地的選擇要與引種目的地相一致。如治沙植物最好在沙地栽植試驗,荒山綠化樹種最好在山地栽植試驗。也可在不同立地條件下進行比較試驗,以決定最好栽培地域。最好不要都放在溫室里或苗圃里栽植,不要給以特殊保護或特殊優(yōu)惠條件。
(5)引進品種的栽培要按科學試驗的方法進行,要有試驗設計、觀測記載,分析總結,否則難以得出科學結論。
(6)新引進品種試驗成功后再逐步擴大繁殖和大面積推廣。沒把握的品種不要大量調運苗木。當然對附近自然條件相似地區(qū)引種成功的品種,也可不經初期引種試驗而逐漸擴大面積積極推廣。
(7)要嚴格把好檢疫關,不要將外地病蟲害、致病菌帶入本地。
(1)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L.var.mongolica Litv)。從遼寧省彰武縣章古臺、遼寧省固沙造林研究所及內蒙古紅花爾基引進優(yōu)良種子,沙地類型的,不要引進山地類型的樟子松。現已引種成功,栽植多年的樟子松林,可建立母樹林供本縣造林用苗。
(2)剛松(Pinus rigidaMall)。從內蒙古或甘肅干旱地區(qū)引進,不要引進關內類型的。
(3)華北落葉松(Larix princiris-rupprechtii Mayr.)。選擇沙地類型,可從山西雁北地區(qū)或承德孟灤林場引進優(yōu)良類型。
(1)圓柏(Sabinachinensis(L.)Ant.)。引進沙地圓冠類型。
(2) 臭柏 (杜松)(Janiperus reigida Sirb.et Zacc)。耐干旱、擋風沙、種子可做杜松籽酒。
(3)沙地柏(Sabina valgaris Antoine)。灌木類型、覆蓋地面、保土固沙,從內蒙古伊金霍洛旗引進。
(1)小美旱楊(Populus simoniiCarr.)。從內蒙古巴彥淖爾市引進,壩上栽植。
(2) 小黑楊(Populus simonii Carr×P.nigra L)。從新疆瑪納斯引進,壩上栽植。
(3)河北楊(Populus hopeiensis Hu et Chow)。從內蒙古包頭引進。
(4)新疆楊(Populus alba L.var.pyramidalis-Bunge.)。從內蒙古引進,壩下栽植。
(1)檉柳(Tamarix anstromongolica Nakai)灌木。從內蒙古引進。
(2) 黃 柳 (Salix gordejevii Y.Z.Chang et Skv)。灌木,從西北引進。
(3)北沙柳(Sslix psammophila C.Wang et Ch.y.yang)。灌木,從西北引進。
(1)沙棗(Elacagnus angustifoliaL.)。從甘肅、寧夏引進八封沙棗和新培育的品種。
(2)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L.)。引進大果沙棘和新培育的品種。
(3)沙杞柳(Salix koehiana Trautv.)。灌木,從內蒙古引進。
(1)樹莓(Rubus idaeus L.cv.strigosu)。第 3代水果,引進耐旱紅樹莓品種,冬季需蓋防寒土。
(2)黃刺玫(Rosa xanthina Lindl)。灌木,綠化環(huán)境。
(3)珍珠梅[Sorboria cirihowi(Regel Maxim.)]。灌木,綠化環(huán)境。
(1)細枝黃芪(花棒)(Hedysarum scoparium Fisch.etMey.)。從內蒙古引進。
(2)蒙古巖黃芪(楊柴)(Hdysaraum monglicumTureg.)。從內蒙引進。
(3)直立黃芪(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 Pall.)。從內蒙引進。
(1)草木樨(Melilotus seaueolens Ledeh.)。包括3種:白花、黃香和細齒草木樨均可引進。
(2)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eh.)。藥用的。
(3)芨芨草(Meliotus susueolens Ledeb.)。多年生草本,固沙植物。
(1)桑樹(Morus albaL.)主要引進沙地桑品種等。少量引進飼料桑、果桑(2a枝結果)和喬桑。
(2)梅紅樹(花紅)(Morus asiatlcaNakai)。從山西河曲、保德引進
(3)火炬樹(Rhus typhinaL.)。綠化樹種和水土保持樹種(冬季抽梢),壩下栽植。
(1)胡技子(Lespedeza bieolor Turcz.)。灌木。
(2)木旬子(Cotoneaster mongoicus Pojark)。灌木,綠化和觀賞。
(3)枸杞子(Lycium barbarum L cv.)。從寧夏引進新品種。
(1)月季花(Rosa chinensis Tacg)。觀賞灌木,選耐旱品種,如豐華月季等。
(2)杜鵑花(Rhododendronmncronuklatum Turcz.)。
(3)金鐘花(Forsythia viridissima Lindl.)。觀賞灌木。
(1)白丁香(又叫黑馬丁香)(Syringa reticcslata varmandshurica(maxim.)Hara)。花白色,觀賞。
(2)紫丁香(Syringa oibata Lindl.)?;ㄗ仙?,觀賞。
(3)羽葉丁香(Syringa pinnatiflia Hemsl.)?;ò咨珟ё仙?,觀賞,從寧夏引進。
尚義縣地處壩上草原地帶,東有大馬群山,西有大青山,北是蒙古高原,南為永定河上游河谷,西北風沙沿河谷可直逼北京城。尚義縣為環(huán)京津防沙治沙、水土保持和退耕還林的重點縣之一,也是國家級貧困縣之一。根據當地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條件,退耕還林等京津風沙源治理應因地制宜。
(1)壩上地區(qū)退耕還林等京津風沙源治理,應以栽植灌木為主。灌木以固沙灌木和經濟灌木相結合。在灌木行間可適量還草(人工播種紫花苜蓿、沙打旺等低矮草本),條件差的地方可以天然恢復草地,不宜成大片栽植喬木林,但可結合道路溝渠、田邊等栽植樟子松、小美旱等喬木防風林或行道樹,也可按一定網格營造防護林網。喬木林生長慢,短期內無經濟效益,而灌木林3a就產生經濟效益,采種、采果、采花或割刈條子,最主要是生產飼料,發(fā)展牧業(yè),年年有經濟效益,8a之后,既可產生很好的生態(tài)效益,又可產生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
(2)沿壩及壩下區(qū)退耕還林等京津風沙源治理,應選用生態(tài)經濟型林木為主。可實行喬、灌、草相結合方式。最好結合水土保持工程,采取小流域綜合治理、連續(xù)治理,山、水、林、草、田、路配套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