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中國首次受控生態(tài)生保集成實驗在北京航天城內(nèi)取得成功,中國航天中心兩名研究員在密閉試驗艙內(nèi)生活一個月后順利出艙。相較其他密封艙需要外部供氧,此次試驗艙體內(nèi)的氧氣完全由其搭載的4種蔬菜產(chǎn)生,該實驗標志著中國載人深空探測和建立月球基地的基礎保障技術(shù)難題已經(jīng)攻克。
30天內(nèi),模擬艙中植物培養(yǎng)總面積達36平方米,種植了生菜、油麥菜、紫背天葵和苦菊4種蔬菜,主要用于為兩名參試研究員提供呼吸用氧,并吸收其呼出的二氧化碳。在試驗過程中,每名研究員每餐還可親手采摘并食用新鮮蔬菜30克至50克。
不只是蔬菜,未來的太空生態(tài)園中還會種小麥、養(yǎng)動物,航天員可以親手收割并把小麥磨成面粉,制成各種面食。而太空養(yǎng)殖的動物,將優(yōu)選無異味的水生動物,要少骨、少刺、生長快,最好全部能食用,為航天員提供動物蛋白質(zhì),泥鰍、海參等是目前的備選品種。
【素材解讀】
在探索宇宙奧秘的過程中,我們中國人留下一個個堅實的腳印,不再滿足于充當宇宙中的匆匆過客,要在太空中建造自己的家園,為人類做出應有的貢獻。在科學光輝的普照下,前行的道路雖然壁立千仞,但從夢想到真實,我們正走在路上,走一步,再走一步。
【適用話題】
科技的力量 民族的復興 腳踏實地與仰望星空 走一步再走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