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鎮(zhèn)清
(安徽大學 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安徽 合肥230601)
群眾路線從本質上體現(xiàn)了馬克思主義的群眾觀點,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圍繞全面加強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堅持和發(fā)展了群眾路線。
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了順利開展活動,習近平在保持群眾路線話語表達連貫性的基礎上,多次強調群眾路線的重要性。此舉獲得了人民群眾的共鳴,為群眾路線的貫徹和制度化建設的合法性提供了理論基礎,利于減少群眾路線貫徹的阻力。
習近平指出,“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1],強調群眾路線的重要性,說明群眾路線的貫徹關系到中國共產黨的生死存亡。
中共十八大指出,黨內存在“四大危險”,作為執(zhí)政黨最大的危險就是脫離群眾。群眾是中國共產黨執(zhí)政合法性的基礎,是中國共產黨得以生存的根本。習近平堅持群眾路線的生命線地位,要求全黨貫徹群眾路線,這決定了中國共產黨在工作的各方面掃除一切與貫徹群眾路線不相符的現(xiàn)象。中國共產黨實施改進工作作風的八項規(guī)定,整頓黨風,這將改變黨員干部的交往方式,利于打破職位“人格化”,讓黨員干部之間的交往回歸正常。
堅持群眾路線的工作方法就是要達到兩大效果:一是中國共產黨的決策是正確的;二是這種正確的決策必須是反映人民群眾的利益和要求的。任何從個人主觀愿望出發(fā)的、不經過群眾的工作方法和決策方式,都是滋生官僚主義的溫床。黨員干部是集中群眾意見的加工廠,把群眾的意見集中起來,進行研究,最后的決策必然是代表群眾的根本利益的。堅持群眾路線的根本工作方法是密切聯(lián)系群眾、代表群眾根本利益的保障。群眾路線的生命線地位決定了它必然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工作路線。
習近平在紀念毛澤東120周年誕辰的座談會講話中指出,“人民是我們黨的工作的最高裁決者和最終評判者”[2],此論斷包括兩層含義:一是事業(yè)成敗的標準由人民定;二是工作由人民監(jiān)督。這實際上就是“一切為了群眾”的話語表達。
事業(yè)成敗的標準由人民定,就是執(zhí)政黨的工作要獲得人民群眾的認可。在群眾看來至少包括共享發(fā)展成果和社會公平正義兩個方面。習近平多次提出要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中國夢”。人民群眾生活水平提高是實現(xiàn)人民幸福的物質基礎,這就要讓人民群眾在發(fā)展中得到實惠、共享經濟社會發(fā)展的成果。保證社會公平正義是人民擁有幸福感的一項重要保障。人民共享發(fā)展成果,首先要打破少部分人擁有大部分社會資源的格局,保證資源在分配過程中程序公平、競爭公平、機會公平。
中國社會上還存在著不公平、不正義的現(xiàn)象。人民群眾期盼公平正義的社會環(huán)境,渴望消除因權力失控產生的“特權”。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全面深化改革,“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要形成科學有效的權力制約和協(xié)調機制,加強反腐敗體制機制創(chuàng)新和制度保障”[3]13,是打破利益藩籬的重大舉措。這從制度上保證用人管人,把公共權力納入制度約束的軌道,為社會的發(fā)展提供正能量,也為社會公平正義的發(fā)展指明了正確的方向。
人民群眾監(jiān)督中國共產黨的工作。習近平指出,黨員干部接受黨和人民的監(jiān)督是一項起碼的素質,“覺得接受黨和人民的監(jiān)督很不舒服的人,不具備當領導干部的起碼素質”[4]。黨員干部在工作的過程中自覺接受群眾的監(jiān)督,是相信群眾的一種表現(xiàn)。另外,這種監(jiān)督對改進執(zhí)政黨的工作成外在的壓力,迫使其提高工作的質量,是對人民群眾主體地位的尊重。
中國共產黨使用權力的目的是為人民服務。習近平指出領導干部要用好權,自覺接受人民群眾的監(jiān)督,要把權力行使的過程作為為人民服務的過程。權力的行使不當往往導致腐敗。正確的行使方式是權力的行使過程與為人民服務的過程并存,做到為民用權,公正用權、依法用權和廉潔用權。脫離為人民服務的陣地去行使權力就是濫用權力,是牟取個人私利的腐敗行為。如果黨員干部把權力用來為個人謀取私利,在“裁決者”看來是“犯規(guī)”,便失去領導核心的資格。中國共產黨貫徹群眾路線、規(guī)范權力的使用,是提高戰(zhàn)斗力和實現(xiàn)中國夢的重要保障。
習近平鮮明地指出,共產黨人缺乏信仰就會患“軟骨病”,理想信念是“鈣”,是安身立命的根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為實現(xiàn)共產主義的正確路徑選擇,為共產主義奮斗就表現(xiàn)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中。人民群眾作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依靠力量,中國共產黨黨員精神追求的客觀衡量標準就是看是否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習近平指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區(qū)別于其它一切非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標志,是保持中國共產黨不變質的重要方面。中國共產黨把黨的宗旨作為衡量個別黨員精神追求的標準,可以從實際意義上鑒別黨員干部是否合格。
黨員干部的精神追求對于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蝕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國共產黨現(xiàn)有約8 000萬名黨員,若是每位黨員的精神追求都端正了,將是萬民的福祉。中國共產黨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黨員的精神追求,提高黨員的思想覺悟,使其成為8 000萬名黨員尤其是黨員干部的自覺行動,以此提高黨員的境界。這為中國共產黨貫徹群眾路線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也是中國共產黨加強黨員黨性修養(yǎng)的一個方面。單靠制度和法規(guī)對個體黨員的強制約束,黨員會覺得生活不自在,這樣的黨就會像一潭失去生機的死水。中國共產黨把黨員的黨性修養(yǎng)和制度建設結合起來,從外在和內在的約束要求黨員干部落實群眾路線,利于創(chuàng)造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
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更注重群眾路線的貫徹和落實。在貫徹群眾路線的過程中,中國共產黨發(fā)揚了“打鐵精神”、“垂范精神”和“務實精神”,重塑了中國共產黨的政黨形象。
習近平形象地指出打鐵需要自身硬。在貫徹落實群眾路線的過程中,中國共產黨以“打鐵精神”涉險灘、啃硬骨頭,贏得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和贊賞。
以強硬手段抓廉政建設。貪污腐敗與貫徹群眾路線是相對立的,它的存在嚴重威脅到中國共產黨的執(zhí)政地位。在腐敗問題上中國共產黨堅持原則,對“蒼蠅”和“老虎”都不放過,以“抓鐵有痕”的堅強決心嚴厲查處貪污腐敗。不管職務高低,貪多貪少一律受到法律制裁。此舉維護了法律的權威,重塑了中國共產黨在百姓心中的威信。
對黨員干部的工作制定嚴格的標準。中國共產黨要把自身建設成為能夠“打鐵”的“打鐵漢”,首先“膀子”要硬,要有嚴格的紀律和工作標準。黨員干部按嚴格的標準辦事,才能用低成本獲得高質量的工作成果。習近平在討論八項規(guī)定時說,“既然是規(guī)定,就要按照嚴一點的標準去努力,就要來真格。不痛不癢的,四平八穩(wěn)的,都是空洞的口號,就落不到實處,不如不做”[5]。雖然這只是針對作風問題提出的,但是說明了中國共產黨的標準嚴格。中國共產黨對規(guī)定不加“試行”二字,以防止在執(zhí)行規(guī)定中出現(xiàn)模糊地帶,弱化規(guī)定的執(zhí)行力。黨員干部在嚴格的規(guī)定面前,習近平指出“就是要不舒服一點、不自在一點,我們不舒服一點、不自在一點,老百姓的舒適度就好一點”[5]??梢娭袊伯a黨在制定規(guī)范和工作標準問題上具有堅定的決心和高度的自覺性,且是以老百姓的滿意度為標準的。這展示中國共產黨對黨的建設的高度自覺性,贏得了人民群眾的信任,實現(xiàn)形象的華麗轉身。
堅定黨員干部的信仰。信仰是中國共產黨“打鐵漢”形象的精神支柱,缺失信仰就會導致“打鐵漢”缺鈣,患“軟骨病”。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中,面臨各種困難和挑戰(zhàn),中國共產黨更應堅定信仰和追求。習近平認為,當代的中國共產黨黨員是否具有共產主義精神追求的客觀標準就是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垂范精神”有兩層意思:中國共產黨要求從自身做起,弘揚社會正氣;領導干部從自身做起,為廣大黨員樹立榜樣。這是新時期中國共產黨自覺加強黨的建設“壯士割腕”的氣魄。
加強黨風建設,弘揚社會正氣。毛澤東說:“只要我們黨的作風完全正派了,全國人民就會跟我們學。黨外有這種不良風氣的人,只要他們是善良的,就會跟我們學,改正他們的錯誤,這樣就會影響全民族?!保?]812中國共產黨貫徹改進工作作風的八項規(guī)定,要求黨員干部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lián)系群眾,發(fā)揚艱苦奮斗的精神。全國的黨政機關、企事業(yè)單位紛紛貫徹此規(guī)定,這在全社會大大抑制了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中國共產黨沐浴在“春風”之中。此舉若長期堅持下去,可引導社會風氣的優(yōu)化。
黨員干部發(fā)揚垂范精神。“各級領導干部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說到的就要做到,承諾的就要兌現(xiàn),中央政治局同志從我本人做起?!保?]習近平率先垂范,從自身做起,從中央開刀,要求全黨照著做,為全體黨員樹立了榜樣。對于黨內浪費現(xiàn)象,中國共產黨各黨政機關和事業(yè)單位以及人民團體在公款接待等各方面厲行節(jié)約,防止浪費。黨員干部的模范行為在作風建設上是不可缺少的“助推劑”,可加強中國共產黨對“四風”建設的力度,彰顯中國共產黨重塑政黨形象的決心。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習近平多次強調民族的偉大復興要發(fā)揚“務實精神”。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在貫徹落實群眾路線過程中要求講實話、辦實事、求實效,發(fā)揚“務實精神”。
為人民群眾辦實事。習近平在廣東考察時說,黨員干部要到困難的地方、問題多的地方調研。在河北省考察扶貧工作時,習近平指出要做雪中送炭的事,多到困難的地區(qū)看看,一心一意為人民群眾解決困難。這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干部考察只看好的,對問題視而不見的做法。人民群眾的事對于國家來說都是小事,但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卻是群眾的“大事”,往往折射出大問題。貫徹群眾路線從群眾日常生活的小事做起,才能贏得群眾主觀上的情感認同。
黨員干部腳踏實地工作。腳踏實地與空談、懶散、半途而廢是相對立的,這是打破“雷聲大,雨點小”現(xiàn)象的需要。規(guī)劃、承諾說得再好都比不上腳踏實地辦事。習近平指出,黨員干部要干實事,行必果,不做爛尾工作、防止虎頭蛇尾。做到一張藍圖干到底,不反復。長期以來存在“形象工程”、“爛尾工程”等吃力不討好的工程,是黨員干部做事不踏實的表現(xiàn)。這不僅浪費資源,還是對中國共產黨政黨形象建設的一種扭曲,損害執(zhí)政黨的權威。一項科學的規(guī)劃,堅持做到底并且做得好,是執(zhí)政黨珍惜民力、財力的要求。腳踏實地是工作取得實效的重要途徑,這也是提高執(zhí)政黨辦事能力的要求。
群眾路線的制度建設作為執(zhí)政黨建設的一部分,加強黨的建設需要把群眾路線制度化、具體化和規(guī)范化。十八大以來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和《中央黨內法規(guī)制定工作五年規(guī)劃綱要》,致力于黨的建設的具體化、制度化、系統(tǒng)化。而且中國共產黨力求制度化建設的整體性、系統(tǒng)性和協(xié)同性,這為群眾路線的制度化發(fā)展指明了方向。
黨風廉政建設與群眾路線不能等同,但是從某種程度上說它們之間存在著內容與表現(xiàn)的聯(lián)系。群眾路線貫徹得好,黨風就會好,政治就清明。另外,惡劣的黨風影響著人民群眾對執(zhí)政黨的感情,會增加做群眾工作的難度。習近平指出,作風建設具有頑固性和反復性,容易在活動后反彈。中國共產黨決心將作風建設一抓到底,力求不反彈。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定指出,要“改進工作作風常態(tài)化和制度化”。這是為了防止作風整治虎頭蛇尾,以及整治過后又恢復舊貌的不良效果。中國共產黨指出“將作風建設情況納入巡視工作范圍”[7]。關于黨風方面,歷屆領導人不少講,但是問題依然嚴峻。歸根到底,就是黨風建設制度不健全,導致作風建設成為頑固和反復的頑疾。解決這一頑疾的根本就要把群眾路線制度化、具體化,融入作風建設中并納入中國共產黨的制度化建設范疇。
腐敗是黨風扭曲的表現(xiàn)。中國共產黨抓作風建設同時抓好反腐敗工作,這是堅持標本兼治的方法。反腐敗工作簡單地停留在懲治層面是不夠的。腐敗出現(xiàn)了才想到打擊就會出現(xiàn)群眾對執(zhí)政黨的信任危機。中國“官本位”思想嚴重,反腐敗建設不是一項短期的工作,仍需要做出很大的努力。制度的漏洞,使得腐敗不能根治。廉政建設要防止腐敗產生的根源,以防為主。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健全反腐倡廉法規(guī)制度體系,完善懲治和預防腐敗、防控廉政風險、防止利益沖突”[8]37,建設完整性、系統(tǒng)性和協(xié)同性的制度機制,才能使廉政建設從懲治腐敗向懲治和預防相結合的軌道發(fā)展。
黨組織作為群眾路線的執(zhí)行者,和群眾工作之間是主體和客體的關系。當前基層黨組織的群眾工作存在不少問題,出現(xiàn)較為嚴重的群眾信任危機?;鶎狱h組織與群眾聯(lián)系最為密切,很多工作都是與群眾生產生活直接相關的。人民群眾對基層黨組織在情感上不認同、不信任,是群眾工作沒做好的結果。基層黨組織的群眾工作要真正做到依靠群眾要改變黨組織“包辦”和“缺位”這兩種極端的現(xiàn)象。加強基層黨組織群眾工作的制度建設,使得群眾真正成為自己命運的主人,是人民當家作主的要求。
中國共產黨強調,要推動基層黨組織服務群眾、做群眾工作要制度化、常態(tài)化、長效化。這將使做好群眾工作成為黨員干部的職責和任務,同時為黨員干部做群眾工作提供法規(guī)和制度依據(jù),利于群眾工作向規(guī)范化和科學化發(fā)展。此外,基層黨組織群眾工作作為中國共產黨群眾工作的重要部分,基層黨組織群眾工作制度的完善對中國共產黨建設服務型和學習型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具有重要意義。
完善中國共產黨對人民團體的領導制度。共青團、工會、婦聯(lián)等人民團體,作為聯(lián)系人民群眾的橋梁紐帶,它們的許多工作和群眾的合法權益有密切的關系。這使得人民團體在團結人民群眾、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調動人民群眾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積極性方面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當前由于制度不完善導致人民團體的作用不能充分發(fā)揮。做好群眾工作要正確、充分發(fā)揮人民團體的作用,需要完善中國共產黨對人民團體的領導以及人民團體中黨組織的建設“將黨對人民團體的領導納入制度化、規(guī)范化軌道,支持人民團體充分發(fā)揮橋梁紐帶作用”[7]。這將推動中國共產黨對人民團體領導的規(guī)范化,以便更有效地發(fā)揮人民團體聯(lián)系群眾的作用,是依靠人民群眾的渠道之一,這也給人民群眾的利益訴求提供合理規(guī)范的方式。
黨內法規(guī)是中國共產黨制度建設的基礎,制度化建設要以黨內法的形式規(guī)定下來。群眾路線的制度化目的是要保證中國共產黨貫徹群眾路線的常態(tài)化、長效化,根本上說就是解決群眾路線的執(zhí)行力問題。群眾路線納入黨法的范疇,黨法的執(zhí)行力就決定了群眾路線的執(zhí)行力。十八大以來,為了提高黨內法規(guī)的執(zhí)行力中國共產黨做出了很大的努力。2013年8月中國共產黨對黨內法規(guī)進行集中清理,近4成的法規(guī)被宣布廢止和實效,“這在我們黨歷史上是第一次,是黨的制度建設的一項基礎工程”[9]。并要求黨內法規(guī)的清理工作要實現(xiàn)經?;⒅贫然鸵?guī)范化,5年一清理。這么做的目的就是為了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的科學化水平。其體現(xiàn)了中國共產黨為促進黨內法規(guī)與時俱進做出的努力,將為提高群眾路線的執(zhí)行力提供良好的法規(guī)運行條件。
中國共產黨為了到建黨100周年時把制度建成全面的、科學的、嚴密的和運行有效的制度,2013年11月中國共產黨制定了《中央黨內法規(guī)制定工作五年規(guī)劃綱要》。在規(guī)劃中,中國共產黨從各個方面規(guī)定了群眾路線的貫徹,明確指出要把聯(lián)系服務群眾作為黨員干部的重要任務,要提高做群眾工作的能力。并且指出要完善干部考核評價制度,強化作風考核。這種考核體制的改革將改變黨員干部“眼睛只唯上”的做事方式,對中國共產黨在全黨貫徹群眾路線具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群眾路線是中國共產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體現(xiàn)了依靠群眾和一切為了群眾的觀點。人民群眾是中國共產黨工作的最終裁決者和最高評判者,同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衡量共產黨員共產主義信仰的標準。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在堅持群眾路線的基本思想的基礎上,在貫徹群眾路線的過程中發(fā)揚了“打鐵精神”、“垂范精神”和“務實精神”,為中國共產黨塑造了新的政黨形象。為了使群眾路線的貫徹長效化、常態(tài)化,中國共產黨從與群眾路線貫徹相關聯(lián)的領域入手,包括黨風廉政建設的制度化、群眾工作的制度化和提高黨內法規(guī)的執(zhí)行力3個方面來保證群眾路線的貫徹。體現(xiàn)了在群眾路線制度化問題上,中國共產黨堅持制度建設的整體性、系統(tǒng)性和協(xié)同性的原則,為未來群眾路線的制度化建設指明了方向。
[1]習近平.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上的講話(2013年6月18日)[N].人民日報,2013-09-19(1).
[2]習近平.習近平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2013年12月26日)[N].人民日報,2013-12-27(2).
[3]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公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4]習近平.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 議 上 的 講 話 [EB/OL].http://news.xinhuanet.com/2013-01/23/c _114477319.htm/2013-01-22/2014-04-01.
[5]習近平.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講話[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2-12/04/c _113906913.htm/2012-12-04/2014-04-01.
[6]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中央黨內法規(guī)制定工作五年規(guī)劃綱要[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1/27/c_118322508_4.htm/2013-11-27/2014-04-01.
[8]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9]中共中央首次集中清理黨內法規(guī)近四成廢止和實效[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8/28/c_117133223.htm/2013-08-28/2014-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