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苗苗 李 科
(河南濟源市動物衛(wèi)生監(jiān)督所,河南濟源 454650)
中藥抗病毒研究進展
劉苗苗 李 科
(河南濟源市動物衛(wèi)生監(jiān)督所,河南濟源 454650)
病毒以其特殊的生物學特性和致病機理,致使養(yǎng)殖業(yè)遭受巨大損失,許多病毒性疾病至今仍缺少效果確切的防治方法。目前對病毒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有疫苗防治、抗病毒的化學合成藥物及外源性細胞因子治療等。疫苗防治為最常用的方法,但病毒種屬多,血清型多,為疫苗的應用帶來困難;抗病毒的西藥數(shù)量較少,臨床效果不理想?,F(xiàn)代藥理學研究表明,許多中藥有良好的抗病毒作用,且抗病毒譜廣、毒副作用小、無耐藥產(chǎn)生,大多數(shù)藥物還具有增強機體免疫力的作用。
中藥有效成分復雜,作用靶點多,抗病毒機制不盡相同,特別是復方制劑,其化學成分更加多元化,抗病毒作用往往是綜合作用的結果。中藥抗病毒的途徑可分直接抗病毒途徑和間接抗病毒途徑,部分中藥可以同時具有這兩種抗病毒途徑(如黃芪中的黃芪多糖能直接阻斷病毒的核酸合成來殺滅病毒,也可促進抗體的形成,增強巨噬細胞對病原體的吞噬作用,進而殺滅病原體)。
直接抗病毒作用:阻止病毒對細胞的吸附和穿入,如中藥抗病毒活性成分中的黃酮類,多糖及其衍生物,三萜類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如甘草甜素衍生物)、生物堿及苷類等;抑制病毒的復制,中藥中的多酚類物質(zhì),可以抑制流感病毒蛋白質(zhì)和RNA 的合成,同時也可以抑制流感病毒的吸附作用。
間接抗病毒作用:由于病毒感染機體后,必須寄生在機體細胞中才能生存、繁殖,因而通過激發(fā)調(diào)動機體的免疫系統(tǒng)來增強機體免疫力,這一途徑尤為重要。促進免疫器官發(fā)育,機體的免疫器官包括胸腺、腔上囊等中樞免疫器官和脾臟、淋巴結等外周免疫器官,它們的狀況直接影響機體的免疫力;增強吞噬細胞的吞噬能力,例如,藥苷、氧化芍藥苷在體外能增強小鼠腹腔巨噬細胞對乳液的吞噬;另外還具有增強機體的體液免疫,增強機體的細胞免疫,誘生干擾素(IFN)和增強自然殺傷細胞(N KC)的活性的作用[1]。
吉林易世紅、王放等為明確雙黃連粉針劑抗病毒作用譜及體外抗病毒作用機理。采用組織細胞培養(yǎng)法、染料攝入法檢測雙黃連粉針劑對各種病毒的作用;通過改變給藥時間、途徑,研究雙黃連粉針劑抗病毒作用環(huán)節(jié)。得到的結果是:雙黃連粉針劑具有明顯抗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Ⅲ型、單純皰疹病毒Ⅰ、Ⅱ型、柯薩奇病毒B3、柯薩奇病毒B4、柯薩奇病毒A16、新型腸道病毒71 型的作用,對脊髓灰質(zhì)炎病毒Ⅲ型、埃可病毒6型、麻疹病毒、水泡性口炎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與魚腥草針劑相比,其抗病毒效果顯著。結論:雙黃連粉針劑是一種較廣譜的抗病毒針劑,抗病毒作用廣泛。在抗病毒機制方面,雙黃連作用是多途徑的,不僅有直接滅活病毒的作用,而且對吸附于細胞表面和進入細胞內(nèi)的病毒都有抑制作用[2]。
吉林大學褚秀玲,研究進行分子修飾前后人參皂苷對抗馬立克氏病毒的作用及其機制。人參皂苷是中藥人參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對藥物分子的化學改造和修飾是研制新藥與改變藥效的主要途徑之一。以馬立克氏病毒為模型,通過體內(nèi)、外抗病毒實驗,系統(tǒng)比較了分子修飾前后的人參皂苷抗馬立克氏病毒的作用及效果。體外實驗結果顯示,藥物在高濃度時,表現(xiàn)為細胞毒性效應,抑制CEF細胞的生長;中、低濃度時促進細胞的生長。人參皂苷衍生物-7具有更好的抗病毒效果,其感染阻斷、增殖抑制和直接殺滅三種途徑抗MDV的半數(shù)抑制濃度IC_(50)分別是20.83μg/mL、61.98μg/mL和125.43μg/mL,選擇指數(shù)SI分別是13.47、4.61和2.28。人參皂苷及其衍生物-7對MDV具有直接的破壞作用,并可以減輕MDV對CEF的損傷程度,降低單位視野中的病毒粒子數(shù)。體內(nèi)實驗結果表明,衍生物-7能夠顯著降低實驗雞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減少實驗雞臟器腫瘤陽性率,與病毒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并且可以改善免疫器官的形態(tài),降低病毒抗原在組織中的表達,促進免疫器官發(fā)揮抗病毒作用[3]。
西南民族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段亮亮等以中藥百花蛇舌草、金銀花等清熱解毒藥為主藥,輔以黃芪、甘草等補氣藥組成中藥復方,以水萃取濃縮制備中藥復方流浸膏。以雞新城疫病毒(NDV)為模式病毒,在雞胚水平上以雞胚平均死亡時間(MDT)和雞胚尿囊液血凝價作為檢測指標。結果表明,中藥復方流浸膏與NDV感作和不感作均對NDV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延長雞胚死亡時間,降低血凝價,為臨床用藥提供了試驗依據(jù)[4]。
廣州中醫(yī)藥大學熱帶醫(yī)學研究所楊子峰、黃碧松等以MDCK細胞及小鼠流感肺炎為模型,觀察不同濃度銀翹散煎劑對流感病毒導致細胞病變的抑制作用和改善小鼠肺炎嚴重程度的情況,評價古方銀翹散對甲1型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通過接種甲1型流感病毒于MDCK細胞,觀察銀翹散體外抗流感病毒作用;以甲1型病毒滴鼻感染小鼠,觀察對肺指數(shù)、病毒致小鼠死亡率等的影響。結論:銀翹散可改善流感病毒引起的小鼠肺炎癥狀,延長生命率,對甲1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有死亡保護作用,對病毒性感冒顯示了較好的療效[5]。
以上研究說明中藥治療病毒感染性疾病,不是僅單純著眼于直接的抗病毒作用,而是重視病毒、機體、中藥三者的關系;不僅直接殺滅病毒,阻止病毒的吸附、穿入、復制、轉(zhuǎn)染,更重要的是還能增強機體免疫力,激發(fā)調(diào)動機體的免疫防御系統(tǒng)發(fā)揮抗病毒作用。多途徑、多環(huán)節(jié),并能改善病毒所致機體的不良反應和癥狀,這正是中藥抗病毒所具有的獨特優(yōu)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