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德芳 侯鈺
摘 要:雙杠分腿坐前滾翻成分腿坐動作練習,對學生的協(xié)調(diào)、靈敏、平衡、身體控制能力等有明顯作用,是中學雙杠教學中較難的動作之一。文章對該動作的做法與規(guī)格、輔助練習、教學步驟、學法指導、保護幫助等教法步驟進行梳理,對教學中常見的錯誤動作及糾正方法進行分析,并針對幾種學習困難學生提出練習建議。
關鍵詞:雙杠;分腿坐前滾翻成分腿坐;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2410(2014)02-0070-02
在短跑技術中,腿部是獲得向前速度的動力,然而手臂動作卻能對腿部技術起支配和促進作用,它不僅協(xié)調(diào)跑動中的身體平衡,對促進后蹬、提高跑速也起到了積極作用。因此,在短跑擺臂訓練中及時反思實踐過程存在的問題,加強對短跑擺臂技術的再學習和思考,對改進短跑擺臂專門性練習、提高短跑訓練效果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對短跑擺臂技術動作的反思
1.對手臂前擺方向變化的思考
所謂前擺方向變化,也就是前擺時大小臂的夾角變化,大小臂角度變小則擺的高,大小臂角度變大則擺的向前。小臂高擺有利于高抬大腿,小臂前擺獲得的反作用力更傾向前,更易于大腿前擺,所以小臂向前擺更有利于發(fā)展速度。但是初學者控制手臂的能力低,要從高擺慢慢向前擺過渡??梢栽陔x墻兩腳的距離進行擺臂練習,小臂有意識前送。在跑動中,小臂的前送有利于異側腿的小腿前伸。
2.對手臂后擺的思考
手臂的后擺影響腳的落地,減少了緩沖前蹬的阻力。比如車輪跑練習中,大腿高抬起下壓帶動小腿,小腿前伸扒地式落地,那么手臂由前向后快速下擺會影響腳落地,大車輪練習的幅度大,速度慢,連貫性不強,從擺臂的角度分析,速度快幅度小的小車輪練習對速度練習更適合。
3.對蹬地腿蹬地的思考
蹬地腿蹬地會對人體產(chǎn)生偏心力,需要擺臂維持身體平衡,手臂擺動也影響著同側腿,但是無論是左右臂還是左右腿,在力量上、關節(jié)柔韌性、靈活性都存在差異,所以我們在訓練中,要加強對劣勢一側的鍛煉,減小差距,全面均衡的發(fā)展。
4.對起跑時擺臂的思考
在很多關于起跑擺臂的論文中提到,為了快速擺脫靜止,要求大幅度擺動手臂,而下肢則在快頻率小步幅中進行,上肢擺動的速度和幅度取決于跑的速度,在起跑時應當是提高擺臂頻率,稍微加大幅度,帶動下肢進行加速跑。在平時的擺臂練習中,快頻率小幅度的練習要經(jīng)常運用,如快速半高抬腿練習。
5.對擺臂放松的思考
在平時訓練中,我們要求學生擺臂放松,有的學生為了達到放松的效果,讓手腕極度放松,出現(xiàn)了甩腕式擺臂,手腕放松能使整個手臂更好的放松,但是在高速的擺臂中,在前后擺動的轉換中,甩腕的慣性就成了阻力,也增大了空氣阻力,也容易使手腕受傷,所以手腕應自然伸直,放松應有度。
二、短跑擺臂專門性練習方法
做原地擺臂練習時上體稍前傾,兩腳前后開立,后腳腳尖點地,重心在前腳上,擺臂時為了保持平衡,前腿膝關節(jié)隨擺臂的節(jié)奏上下屈伸。
1.直臂前后擺變屈臂擺
為了加強擺臂的放松程度,在擺臂時以肩關節(jié)為軸,利用手臂本身的重力做直臂前后擺動,要求放松,幅度大,在擺的過程中順勢收小臂做屈臂擺臂動作3~5次,再做直臂擺動,直臂和屈臂擺動相結合,隨著熟練程度的增加可加長屈臂擺動的次數(shù)。
2.單臂擺臂(右臂為例)
左手經(jīng)體前扶在右肩關節(jié)上,集中精力進行單臂擺動,要左右手臂交替進行。
3.快慢結合擺臂
可以隨著教練用拍手發(fā)出的節(jié)奏練習,擺臂速度由慢到快,達到最快保持6秒左右,再過渡到慢速擺臂,然后再過渡到最快,在快慢轉換中體會兩臂的放松。
4.對鏡子擺臂
利用大鏡子進行擺臂練習,通過面對面的觀察可以找出不足,盯住自己的眼睛可保持上體不晃動。也可以側對鏡子進行擺臂練習,用眼的余光觀察擺動的幅度。
5.俯臥撐接加速跑擺臂
快速做10~15個俯臥撐后進行加速跑,注意加大擺臂的幅度,可以提高擺臂的耐力。
6.后退跑擺臂
在跑道上或在平坦的空地上進行后退跑擺臂練習,后退速度不要太快,擺臂幅度要大。
7.跳起空中擺臂
原地或者兩三步助跑跳起,達到最高點后,在空中進行快速擺臂練習,身體不要晃動,盡量保持平衡,落地時注意緩沖。有條件的可以利用蹦床,采用適合的跳起高度進行此練習效果更佳。
8.坐式擺臂
以跨欄攻欄姿勢坐在墊子上進行擺臂練習。
9.持重物擺臂
用重量不同的小杠鈴片進行擺臂練習,重量加大時要控制身體不要晃動,要保持擺臂的幅度。
10.在競走或慢跑中進行大幅度擺臂練習。
參考文獻:
[1]南仲喜,王林.身體素質訓練指導全書[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3.5.
[2]黃小林.短跑項目擺臂力量訓練器的研發(fā)[D].河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11.
[3]楊健科.運動解剖學動作分析理論應用于運動訓練實踐的行動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4]董潤歌.淺談短跑教學中以肩發(fā)力的擺臂技術[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5(06).
[5]劉宏偉.現(xiàn)代短跑技術理論對短跑專門性練習的啟示[J].體育科學研究,2010(10).
[6]謝慧松.中外優(yōu)秀男子百米途中跑運動學研究及模型的構建[J].體育科學,2007(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