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調查局沈陽地質調查中心主任單海平
齊心協(xié)力共迎長白山美好的明天
中國地質調查局沈陽地質調查中心主任單海平
各位領導,各位專家:
今天我們在這清爽宜人的長白山下,召開長白山地質旅游服務項目實施方案審查論證會.感謝中國地質調查局的陳輝主任,全國地質資料館的茹湘蘭處長,吉林省長白山管委會的領導,感謝撫松縣、長白縣、安圖縣、和龍市、集安市的領導,感謝吉林大學的徐學純教授,以及應邀參加會議的遼寧、黑龍江、吉林三省的各位專家,在百忙之中來參加今天的會議.我代表中國地質調查局沈陽地質調查中心,向與會的全體同志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長白山地質旅游服務項目,是中國地質調查局按照國土資源部要求,以國家地質調查資料信息數(shù)據(jù)作為載體,在完成全國服務體系建設平臺的同時開發(fā)的服務產品.
該項目經(jīng)過沈陽地質調查中心前期準備,全國地質資料館組織專家評審,最終由中國地質調查局以總[2014]04-028-013號文件下達了項目計劃任務書,由我們沈陽地調中心作為項目承擔單位.
沈陽地質調查中心成立于1962年,是由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地質局的科技情報處合并而成,原名為沈陽地質礦產研究所,負責東北地區(qū)區(qū)域地質、礦產地質調查研究工作.1998年國土資源部設立后,又成立了中國地質調查局,沈陽地質礦產研究所變?yōu)樯蜿柕刭|調查中心,成為東北地區(qū)地質科研、地質調查的大區(qū)中心.其職責,一是承擔國家在東北地區(qū)的基礎性、公益性地質調查和戰(zhàn)略性礦產勘查任務及相關綜合性研究工作;二是承擔東北地區(qū)地質調查成果資料、基礎地質信息的接收、保管和服務工作(東北地質資料館);三是承擔有關地質調查項目管理和監(jiān)管工作.目前中心共有職工255人,其中博士28人,碩士85人,研究員10人,教授級高工48人,高級工程師46人,形成了以地調科研為主體的知識分子隊伍.沈陽地調中心近50年形成的成果資料、科研報告、基礎信息,為做好長白山地質旅游項目奠定了基礎.
在接到長白山地質旅游產品開發(fā)任務后,沈陽地調中心確定了由地質資料館董佩信館長為組長,選調了資料館、圖書館、期刊編輯部的人員組成了沈陽地調中心項目組.項目組通過調研又與吉林省長白山文化研究會、中國建材地勘吉林總隊簽訂了合作協(xié)議,邀請了吉林大學、遼寧省地調院、吉林省礦業(yè)聯(lián)合會的地質專家加入到了項目專家組,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的歷史文化專家、北京故宮、沈陽故宮、長春偽皇宮、愛新覺羅皇家博物院的專家也在項目組的邀請之列.
從5月27號開始,項目組與長白山文化研究會張福有、蔣力華兩位老領導和幾位專家用了52天的時間,對遼寧、黑龍江、吉林三省東部長白山地區(qū)進行了地質調查和歷史文化踏察.考察了長白山三江源頭和入???、江河匯水處.考察了長白山火山核心區(qū)帶,考察了歷史古城、王陵和東北史地.收集了相關的歷史、文化資料,采集巖石標本52塊.在踏察過程中,得到了長白山管委會祖德文部長、徐銘副部長,撫松縣李平書記、政協(xié)孫華榜主席、于國祥副縣長,長白縣李圣范副縣長,集安市委宣傳部劉長波副部長,安圖縣尹東杰副縣長,和龍市李海蘭副市長,靖宇縣李華副縣長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取得了寶貴的第一手資料和成果.
此次會議是在前一段工作的基礎上,由董佩信館長對工作的歸納和總結.他們按照項目任務書的要求,提出了長白山地質旅游工作的意見和建議,提出了《長白山地質旅游專輯》的文稿目錄,提出了長白山地質旅游精品線路的設想.
今天在座的都是長白山地質、歷史、文化方面的專家,長白山管委會的領導,撫松、長白、安圖、和龍、集安、靖宇地方政府的領導,你們對長白山的了解和感知要比我們深刻,真誠地希望你們對項目組的實施方案提出寶貴意見!
1671-1947(2014)04-0418-01
P5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