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
自2013年1月下旬以來,多路記者向重慶近千路人拋出“2013年,你缺什么?”的問題,接受采訪的人既有普通上班族、農(nóng)民工、環(huán)衛(wèi)工人,也有政協(xié)委員、作家、企業(yè)老總。“缺錢”、“缺睡眠”、“精神缺失”、“缺時間”、“缺伴侶”等回答,或令人捧腹,或發(fā)人深省。這也引發(fā)了人們對生活中“缺與不缺”的思考。
請以“缺”為標(biāo)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寫作指導(dǎo)
閱讀材料的要點要注意:(1)學(xué)生既可以站在自己的立場上,談?wù)勛约涸?013年缺少什么,也可以站在一般的、普遍的立場上,談?wù)勂胀ㄈ嘶蛞话闳嗽诋?dāng)今社會“缺什么”。(2)“缺錢”“缺睡眠”等等只是簡單地舉了幾個例子,學(xué)生既可以從中選擇一個寫,也可以寫別的話題。題目是“缺”,因此要圍繞“缺”來寫,略談“知足常樂”“不缺”等方面。“缺”是一個動詞,寫作時最好能夠補充一個賓語,不要抽象地空談“缺”本身。選取的寫作話題應(yīng)該是積極向上的,帶有理性批判意識的文章也應(yīng)該鼓勵。
例文
缺
□陳之珺
木棉花繁盛了一季,卻獨自凋零。
所有的目光,都只注意了書本、試卷上的印刷字體,沒有一道目光,去仔細(xì)認(rèn)真地觀賞那窗外近在咫尺的木棉,偶爾掠過一眼,卻又很快移回了視線。
其實那些靜謐的美,早就在生活中缺失了,不是嗎?
不知從何時起,腳步便一個賽一個的匆忙,剛打印好的紙張上的油墨氣味遮蓋了花香,噼里啪啦敲擊鍵盤的聲音代替了蟲鳴鳥叫,叫人起床的是機(jī)械的鬧鐘,而不是生物鐘。
像是約好了一樣,安逸、閑適的美,蕩然無存。
那該是夢里淌出的江南。一支竹篙點去,攪碎了湖面百般嫵媚的水光瀲滟晴方好;一川煙雨籠來,模糊了流嵐千年未變的山色空蒙雨亦奇。青石板微潤,打著赤腳的孩童嬉笑著,聆聽古老的烏篷船吱吱呀呀搖出往昔阿婆哼唱的歌謠??墒遣恢趺戳耍钤诮系娜藗?,覺得這是一筆旅游的財富,于是他們把自己生活中原本便有的美好明碼標(biāo)價,賣給了來來往往行色匆匆的游客。而他們自己再也無心欣賞身邊的靜美。
若要勾勒一幅西北的圖畫,那該是大風(fēng)揚起了黃沙,唱出黃土高原上粗獷高亢的信天游。黃沙混著黃泥漿,一把把砌出飛天袖間千年未落的花朵。駿馬秋風(fēng)、大漠狼煙,嘹亮的號子唱響著這片土地上一代代傳承下來的血脈傳說。但是這一切,不得不被打上了“亟待發(fā)展”的烙印,開荒種地,水利修筑,各種工程紛至沓來,人們暢想著日后自己的腰包鼓了起來,就可以改善了生活,去城里享福,便再無人關(guān)注那些千年不腐的古老美麗。
其實哪里是美不見了呢?
因為有了霓虹的巡禮,從此生活中就缺失了星星點點的螢火;因為有了香水的芬芳,從此生活中就缺失了萬紫千紅的花簇;因為有了鬧鐘的精準(zhǔn),從此生活中就缺失了清脆嘹亮的雞鳴。我們追求著繁華,從此生活中就缺失了自然。
于是我們感慨著都市中已經(jīng)沒有了俯仰即是的美好,所有美好都只生活在曾經(jīng)。與此同時,我們說這蟲子好吵,明天把它帶著那片花草一起滅了吧。
誰知道下一季木棉花還會不會開呢。
評點
這篇文章以埋頭苦讀的學(xué)子缺少了近觀木棉花盛開的生活場景入手,進(jìn)而點出了江南和西北的美景,在本地也無人欣賞,只是作為開發(fā)的噱頭吸引金錢的到來,最后點出自己的人生感悟。文章告誡世人,無論身處何處,都要在乎身邊的美好。結(jié)尾時,木棉花的話題再次出現(xiàn),首尾呼應(yīng),給本文更添一份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