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
一個船夫搖著一條小船在大海中行駛,浪花不斷地向小船涌來,小船隨著波浪微微地蕩漾。一只海鷗落在船夫的肩頭,對他說:“你多幸福啊,大海搖蕩著你,就像蕩秋千似的?!贝蚵犃?,搖搖頭笑著說:“不對,是我在搖蕩著大海!你看,大海的波濤都被我搖起來了?!?/p>
全面了解材料內(nèi)涵,以“我在搖蕩著大?!睘樵掝},寫一篇文章。要求:立意自定,文體自選,題目自擬,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原文呈現(xiàn)】
人啊,認識你自己
山東臨沂臨港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
臨港一中 馮晨雪
人啊,認識你自己!這是古希臘最偉大的一句格言。然而,人生如大海,茫茫然,就會迷失了自己。(“認識你自己”的提法顯得太寬泛了,材料中顯示的是對主客體力量關系的認定。)
人活著常常把自己活丟了。這不是笑話。兩千年前的莊子做夢,夢見蝴蝶,醒來后不知道是自己變成蝴蝶,還是蝴蝶變成了莊子,活活把個人弄丟了。佛經(jīng)上記載,舍多那尊者正好要進鳩摩羅多的房間,羅多把門關起來,舍多那在門外敲門,羅多道,“屋里沒人?!薄斗馍癜瘛分?,姜太公封神,封來封去諸神歸位,唯獨忘了自己。(莊子的“迷失自我”是進入“與物俱化”的境界,羅多說“屋里沒人”體現(xiàn)了佛家修身的脫俗性情,姜太公“忘了自己”則可以為“至人無已”作注。而材料中的“迷失自我”是指在與環(huán)境、與世界的關系中喪失了主體性,不能自我操控、自我主宰,陷于被操控、被主宰的可悲境地。作者選用的材料很吸引人,但對于一個思辨性很強的作文題目,這些例子的引入使得文章枝蔓橫生,破壞了主題的統(tǒng)一性。還是刪掉為佳。)
看來,人需要尋找自己,認識自己!如果生活猶如大海,客觀的事物好比波濤,那么大海上就會有兩種船夫。一種是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而另一種,是迷失了自己的。波濤起起伏伏,迷失了自己的人盲目追隨于它們,隨之起伏,并且還樂此不疲;認識自己的人,掌握著自己的船槳,來控制世事的起伏。(這一段是全文的精華,十分準確地揭示了材料的內(nèi)涵。但“那么大海上就會有兩種船夫”一句未能按照前面的本體、喻體對照的形式展開。)
十幾年前,著名漫畫家?guī)酌走€是一個不知名的小人物,靠給雜志畫些插圖來維持生活。和一般的畫師一樣,幾米渴望得到財富,渴望贏得名聲,為此,他沒日沒夜的拼命工作。然而,過度勞累的幾米還沒看見自己的成功就先病倒了。這場大病幾乎要了他的命。經(jīng)歷了生死之變,幾米突然醒悟了,過去的自己因為追隨財富而迷失了自己,而從現(xiàn)在開始,要找到真正的自己,認識真正的自己,從而創(chuàng)造明天!他的漫畫風格發(fā)了巨大的改變,他不再為金錢、榮譽、地位去創(chuàng)作,而是去畫真正的自己,畫身邊的生活,畫他眼中的世界,對生命發(fā)自內(nèi)心的摯愛,都從幾米的華筆中緩緩流出。(幾米的例子也能體現(xiàn)出文章主旨:拒絕被安排的生活,主動地駕馭生活。但在材料的使用中,作者并沒有凸顯當初主動而后來被動這個意思,而是籠統(tǒng)地講當初迷失自己、后來找回自我,并且寫當初的情形還強調(diào)他主動追求財富、榮譽。這使得段落的意思紛雜,主旨就不鮮明了。)
生活就是這樣,太隨從于外界事物起伏,往往因迷失自己而輸?shù)煤軕K。而能清楚地認識自己的人往往得到很多。(尚可)
歷史的長河里,有貝多芬對音樂的執(zhí)著,對權(quán)勢富貴的鄙棄;有屈原對救國救民的理想,對世俗黑暗的不屑;有哥白尼對真理的追求,對權(quán)威先輩的置疑;有普羅米修斯對幫助人類的堅持,對眾神之王宙斯的反叛……(這一段概括地舉了很多事例,其中屈原和普羅米修斯的例子不好。屈原的確不隨波逐流,但他僅僅清高自守,不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寧赴常流,而葬乎江魚腹中耳”。而話題“我在搖蕩著大?!眳s更有積極出擊、強力介入的意味,不妥。而普羅米修斯的例子很難說是“歷史的長河”中的。貝多芬和哥白尼的例子是可用的,但主動搏擊的意思表達得還不很顯豁。)
人啊,認識你自己!
【升格策略】
作者的語言很流暢,掌握的素材也很豐富,顯示了比較好的寫作功底。第三段的議論也相當精辟,但對作文中心的提煉不夠確切(這一點在命題上也顯示出來了)。其次,作者引入的一些似是而非的事例嚴重影響了表達的清晰性,核心論據(jù)幾米的故事沒有整合為凸顯論點的例子。另外只有一個比較具體的論據(jù)也顯得單薄。
這里尤其要強調(diào)的是:過于粗疏的表述常常會產(chǎn)生歧義或者多義,比如“認識自己”、“隨波逐流”、“失去自我”。像寫這篇話題作文,簡單的說“不要隨波逐流”就顯得很突兀,而且會說到屈原不隨波逐流固守高潔這樣的例子,而材料中顯示的“不隨波逐流”是積極主動的。
【升格佳作】
人啊,莫要隨波逐流
山東臨沂臨港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
臨港一中 馮晨雪
海鷗羨慕被大海搖蕩的幸福,而船夫則豪邁地說:“是我在搖蕩著大海!”這是一則非常有意味的寓言。它告訴我們:人啊,莫要隨波逐流!
生活猶如大海,客觀的事物好比波濤。大海上既有勇于搖蕩大海的船夫,亦有耽于被波濤搖蕩的海鷗;同樣,現(xiàn)實生活中也有兩種人:一種,不僅要操控自我、主宰自我,而且要作用于社會、影響社會;另一種,即使在被主宰、被安排的時候也自得其樂,在隨波逐流中也可以感受“幸?!?。生活的波濤起起伏伏,前者是認識到自己力量的人,他們掌握著自己的思想之舵與行為之槳,控制世事的起伏;后者是迷失了自己的人,他們盲目追隨所謂社會潮流,隨之起伏,并且還樂此不疲。
耽于被安排的生活、隨波逐流,很難讓人體味生命的真正樂趣,也很難獲得重大成就。著名漫畫家?guī)酌椎慕?jīng)歷發(fā)人深思。他曾在廣告公司工作十二年,后來又為各種出版物畫插圖來謀生。和一般的畫家一樣,那時的他為金錢、榮譽、地位去作畫。和一般的畫家一樣,那時的他畫別人讓他畫的東西。然而,過度勞累的幾米還沒看見自己的成功就害了重病。經(jīng)歷了生死之變的幾米突然發(fā)現(xiàn):只知道跟隨潮流的生命是灰暗的,只知道追求俗物的生命是枯萎的,而迷失了自我的生命更是可悲的。從那時起,他要用真正屬于自己的、敏銳細膩的心靈去創(chuàng)作。他畫真正的自己,畫自己心靈感受到的周遭。對生命發(fā)自內(nèi)心的摯愛從幾米的筆中緩緩流出,人們稱他是“一個童話詩人,在安靜的世界里”。幾米的知名度迅速竄升,成為最當紅的繪本作家。不甘聽命于別人安排、不再隨波逐流使他盡享生命之真趣,也獲得了事業(yè)的成功。
不隨波逐流,積極主動地駕馭外物、影響社會的人,才是生活的強者,才能實現(xiàn)生命的價值。在貝多芬那個時代,一般的音樂家(包括莫扎特這樣的杰出大師)都會嚴格按照樂式去作曲,即使這樣做會限制感情的表達。在某種程度上,是樂式控制了人。貝多芬沒有隨波逐流,他依憑內(nèi)心深處的激情創(chuàng)作。他不僅打亂了舊樂式的對稱,而且常常使人聽不出在感情的風暴下竟還有什么樂式存在了。駕馭樂式,突破固有的安排,貝多芬成為“第一位獲得自由的藝術家”。他也用藝術影響社會,他那理想主義、英雄主義的交響曲震撼人心,更震撼世界。不隨波逐流、勇于搏擊成就了這位音樂巨人。
放眼歷史,這樣的事例不勝枚舉。哥白尼沒有隨波逐流,他質(zhì)疑宗教權(quán)威,勇敢地宣傳“日心說”,在最黑暗的天空上撕下一塊幕布,讓人間透進文藝復興的曙光。張志新沒有隨波逐流,在風雨如晦的文革歲月,她勇敢地挑戰(zhàn)現(xiàn)代專制——“她把帶血的頭顱,放在生命的天平上,讓所有茍活者,都失去了重量”。以孤弱的身軀搖蕩狂瀾迭起的大海,主動的搏擊使張志新成為“中國的良心”。
生活就是這樣,隨波逐流,往往因迷失自己而輸?shù)煤軕K;而能清楚地認識自己、積極主動地駕馭外物、影響社會的人,他們才是生活的強者,他們才有資格得到沉甸甸的收獲。
人啊,莫要隨波逐流!
【升格小結(jié)】
修改后的文章,觀點鮮明集中,論述深刻集中,結(jié)構(gòu)圓和,首尾呼應。第三段的議論也相當精辟。對作文中心的提煉確切,這一點在命題上也顯示出來了。其次,作者引入的一些事例表達清晰,核心論據(jù)幾米的故事已經(jīng)整合為凸顯論點的例子。論據(jù)適當,文章的字數(shù)充足。表述嚴謹,不再產(chǎn)生歧義或者多義?!暗⒂诒话才诺纳?、隨波逐流”,“不隨波逐流,積極主動地駕馭外物、影響社會”這些詞句的加入就限定了語境,使表達做到了清晰和確切,也與給定材料、話題很好地統(tǒng)一起來了。
編輯/關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