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巧寧
(寧夏育才中學〈孔德校區(qū)〉,寧夏 銀川 750021)
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廣泛使用,為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注入新的活力。使更多的學生參與語言實踐,提高學習效率;并能通過創(chuàng)設有聲有色的英語課堂,使枯燥的知識鮮活起來,從而最大程度地激發(fā)學生對英語的興趣。但事物都有兩面性,有利必有弊。下面筆者將從一些教學實踐出發(fā),談談自己對多媒體輔助高中英語教學的一些體會和看法。
一節(jié)好的英語課其開始階段就快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直白的提問復習引入新課,平淡無奇,但多媒體通過呈現(xiàn)逼真的圖像,真實的聲音,調(diào)動了學生的觀察力和想象力,使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學習欲望,積極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例如,在學習新課標人教版Book7 Unit3“Under the sea”第一課時,筆者先提問:“Who can name some sea animals?”在學生踴躍回答之后,又展示了一些常見海底動物的圖片。學生不僅感受了大自然的奇妙和美麗,而且掌握了相關海底動物的名稱。接下來筆者讓大家就“Which sea animal do you like best? Why?”簡單發(fā)表自己的看法??粗鴪D片,幾個同學分別介紹了他們各自喜歡的海底動物,鍛煉英語口語,豐富知識的同時,也極大地激發(fā)了他們的積極性。隨后筆者又給大家展示了幾張海洋動物遭捕殺的圖片,血淋淋的畫面令人震撼,發(fā)人深思。在引起學生的共鳴后,筆者又問道:“Are animals our friends or enemies?”學生爭論。此時筆者巧設懸念,借機導入后續(xù)的課文閱讀中。
對教材中的重點和難點,若單純依靠教師的講解有時會顯得枯燥抽象,而利用多媒體強大的綜合處理功能,可以將抽象無聲的文字變成形象可感的畫面與動聽悅耳的聲音,吸引學生的無意注意并維持他們的有意注意,進而突破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幫助學生很好地理解并掌握教學內(nèi)容。例如,在學習Book4 Unit 3“A taste of English humor”第一課時,情感態(tài)度方面的教學重點在于使學生明白不同文化中,“幽默”有其特別之處,但仍有一種“幽默”(nonverbal humour)能讓來自不同文化的人樂在其中。要想突破這一重點,只靠教師解釋和文本文字的閱讀,是無法真正實現(xiàn)的。為此,筆者從“淘金記”電影中截選了“卓別林吃皮鞋”的一段視頻,在學生讀完課本上對該段場景的文字描述后,讓他們欣賞那段視頻。通過看卓別林煮食皮靴的滑稽傳神表演,即使文化不同,學生也能深深體會感知“非言語幽默”的魅力。這樣,重難點迎刃而解,起到事半功倍效果的同時,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了教學的效率。
現(xiàn)代外語教學特別注重學生綜合語言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交際和語運是學習語言的核心問題和最終目標。好的英語課堂教學應該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近似真實或虛擬仿真的語言環(huán)境,激發(fā)興趣,提供進行英語實踐活動和交流的機會,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尤其是在英語學習的聽說環(huán)節(jié),多媒體手段恰恰能為學生營造一個形象生動的環(huán)境。例如,在學習新課標人教版Book2 Unit1“Cultural relics”一課時,筆者精選了一段講述泰國及泰姬陵的視頻材料,學生不僅聽到地道的英語,感受獨特的異域風情,而且了解了泰姬陵的相關歷史。聽完一遍后,讓學生分組討論幾個相關的問題,然后聽第二遍。過后,筆者用幻燈片呈現(xiàn)幾個有關細節(jié)的選擇題及填空題,讓學生以小組競賽的形式進行搶答,并在幻燈片中設置了掌聲和可愛的卡通形象對正確的回答以示鼓勵。學生熱情很高,課堂氣氛也很好。
多媒體技術與網(wǎng)絡特性的結(jié)合,正好為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營造了最理想的環(huán)境。多媒體能打破時間和空間限制,為展示英語文化背景提供方便,學生只有經(jīng)歷一個探究的過程,才能嘗到科學探究的甜頭,產(chǎn)生參與探究活動的積極性。例如:母親節(jié)前夕,筆者要學生用所學的英語制作電子賀卡,他們自主探究,動手實踐,一起欣賞賀卡,提高藝術鑒賞能力。教師有針對性地協(xié)助指導,然后進行小組作品交流,評選優(yōu)秀設計師。教師主要是通過構(gòu)建一個自主探究的課堂文化情境,為學生提供一個自主學習的空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交流的方式,嘗試用所學的英語單詞和句型結(jié)合實際設計賀卡,并寫一封簡短的感謝信。這樣可以鍛煉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把語言學習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
多媒體教學是為提高教學效果和質(zhì)量。但課件如果缺乏科學性,面面俱到,事無巨細地將知識呈現(xiàn),無形中造成學生的壓力,導致課堂容量過大,反而不利于學習。例如,筆者第一次嘗試用多媒體進行詞匯教學時,多媒體領讀講授rise,raise 這兩個單詞,并在例子中講析它們的運用,區(qū)別,以及外延意義后,筆者一股腦地將Book7 和Book8 才出現(xiàn)的arise,arouse 全部放到一起對比,然后集中進行針對性的訓練。這一個詞匯點處理完,卻發(fā)現(xiàn)半節(jié)課過去了,可后面還有兩個詞和三個短語沒處理。為使整節(jié)課具有完整性,筆者加快講解速度,幻燈片在快速閱讀下一帶而過。下課鈴響了,教學在學生的迷茫中結(jié)束。課下問學生感受,他們普遍反映還沒反應過來就結(jié)束了,而且沒來得及記筆記。教師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知識的拓展深度,課件設計的內(nèi)容過多,詳略不當,反而會降低課堂效率。
傳統(tǒng)的教學,教師講授節(jié)奏使得課堂容量不大,學生相對容易接受。而多媒體課件教學容量大,速度快,且有強大的直觀顯示功能,教師用課件上課,課件中的文字和圖像很容易引起學生注意,而教師的講課速度不知不覺中就會加快,學生對教師所講內(nèi)容來不及反應,跟不上講課節(jié)奏,也就沒有充足的時間去思考。例如,筆者初期利用Flash 教學,激發(fā)學生興趣,卻又不能很好把握Flash 動畫何時播放,播放多久。在新課標人教版Book5 Unit3“Life in the future”一課的導入部分,筆者第一次教授該課時,讓大家談論一千年前的生活和現(xiàn)在的生活后,直接播放了一個有關未來生活的Flash。雖然學生興趣倍增,但學生的思維時間變短,失去了發(fā)揮想象力的機會。
總之,在現(xiàn)在的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一方面,教師要努力發(fā)揮多媒體在課堂教學中的積極作用,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思路和方法,使之更好地為課堂教學服務;另一方面,教師要杜絕盲目地依賴多媒體技術,失去自身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動性和主導作用。根據(jù)學生特點,課堂需要,適量,適時地使用,以取得最佳教學效果。這樣做,高中英語教學才能良性,健康,積極地發(fā)展。
[1]陳波.關文信.新課程理念與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實施[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2]吳素紅.李金英.英語多媒體教學的現(xiàn)狀與分析[J].教育與職業(yè),2007(17):164-165.
[3]熊潔.多媒體英語教學的弊端及解決對策[J].實驗教學與儀器,2012(7):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