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 群
(吉林建筑大學城建學院,長春 130111)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處在一個不斷變化環(huán)境中的課題,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到來及網(wǎng)絡新載體的應用,新時期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著新的挑戰(zhàn),各種新型技術的出現(xiàn),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機遇,但不可避免地也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作為高校教育工作者,如何運用這些網(wǎng)絡新載體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們當前面臨的重大課題.
微博即微型博客,也就是一句話博客,是一種通過關注機制分享簡短、即時信息的廣播式社交網(wǎng)絡平臺.
微博是一個基于用戶關系信息分享、傳播以及獲取的平臺.用戶可以通過WEB,WAP等各種客戶端組建個人社區(qū),以140字(包括標點符號)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實現(xiàn)即時分享.微博的關注機制分為可單向、可雙向兩種[1].作為一種即時的分享與交流平臺,微博更為重視時效性和隨意性.通過微博不僅能表達每時每刻的思想及最新動態(tài),同時也可以將自己一段時間內所見、所聞的真實感受發(fā)表出來,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個人思想動態(tài)的一種體現(xiàn).
微博之所以能夠得到迅速的發(fā)展和應用,與其自身獨有的特點密不可分.在對微博特征的分析中我們總結出以下幾點:① 內容的濃縮型. 根據(jù)微博軟件的設置,每篇微博的最多文字設置是140個字,這就需要微博發(fā)布者將自己的觀點進行整理、提煉,用最簡短的語言來表述自己的核心思想;② 發(fā)布的便捷性. 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及各種網(wǎng)絡平臺的不斷應用,無論是通過電腦或者手機終端,都可以進行微博的及時更新并接收更多的信息;③ 傳播的速度快. 相比于傳統(tǒng)的即時通訊軟件,微博的傳播速度得到大幅度提升,通過信息的發(fā)布可以讓群內的任何人都看到信息;另一方面,通過微博的轉發(fā)與評論也可以增加其傳播速度與廣度;④ 參與的廣泛性. 通過微博平臺,任何人都可以進行信息的發(fā)布,不受時間、地點限制.微博也因參與人數(shù)之廣決定了其內容的廣泛性,可以有從生活瑣事到政策的發(fā)布,以及對于熱點事件的評論等.因此,通過微博不僅可以了解最新動態(tài),同時也可以了解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1) 豐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 微博作為一種全新的交流平臺,其最大的特點就是打破了傳統(tǒng)“一對一”、“面對面”的信息交流方式,把它變?yōu)椤耙粚Χ唷薄ⅰ岸鄬Χ唷钡男畔⒔涣鞣绞?,這種方式就為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豐富、新鮮的教育資源.微博在內容上不僅可以進行文字的發(fā)布,同時也可以通過上傳圖片和視頻的形式發(fā)布輔助信息,這在很大程度上豐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克服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空洞乏味,使其內容更加生動、有趣.與此同時,微博不受時間、空間的束縛,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借助微博在任何時間和地點進行信息發(fā)布,學生能夠在任何時間和地點對信息進行評論、轉發(fā).微時代環(huán)境下信息傳播快捷、互動性、開放性等特點,使大學生更容易接受,加之信息傳播的便捷性,可以極大地豐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
(2) 增強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大學生在價值觀上崇尚自我、注重個人奮斗、強調自我價值,將成為社會發(fā)展的主流”[2].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變化,當代大學生更加注重對個性的培養(yǎng),并不斷尋求一種獨有的自我價值實現(xiàn)方式.微博是大學生進行內心情感意愿表達的平臺,每個參與者都有權利去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微博強大的展示平臺激發(fā)了當今追求個性、喜歡展現(xiàn)自我的大學生們表現(xiàn)的熱情[3].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僅可以通過該平臺與學生進行積極的交流互動,同時也可以通過學生微博內容及時掌握他們最新的生活和心理動態(tài)并做到“因材施教”,發(fā)現(xiàn)大學生在思想價值觀培養(yǎng)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并及時根據(jù)每個人的特點提供最好的建議,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3) 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時效性. 微博是人們進行即時信息發(fā)布的重要平臺,大學生通過微博的評論與轉發(fā)表達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想法,同時也通過原創(chuàng)微博來表達自己某一時間和地點對于事情的看法.大學生輔導員就可以在此過程中及時與同學進行溝通和互動.這種方式不僅可以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了解學生的動態(tài),同時也極大地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時效性.
(4) 拓寬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渠道. 微博的出現(xiàn),改變了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模式,拓寬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渠道.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于大學生而言往往是枯燥、乏味的作報告、講理論的形式,這種方式不但不能收獲預期效果,反而會增加學生的抵觸心理,結果往往不盡如人意.微博的出現(xiàn)帶來了一種全新的交流方式,它不僅用簡短的內容將事件進行濃縮和提煉,同時它的互動性也極大地增強.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可以充分地利用這一特征,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搬到網(wǎng)絡時代的大平臺上,積極地與學生進行交流溝通并鼓勵學生進行思考,了解他們對于事件的看法并逐步提高其思維能力以及應變能力.
(1) 學生的思維方式以及心理發(fā)展受到影響. 大學階段是一個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這個時期他們容易接受新鮮的事物和思想,也容易迷失自我.微博是大學生進行自我意愿表達、情緒宣泄的一個平臺,也是他們接收信息的主要平臺之一.然而由于網(wǎng)絡上各種信息的交錯混淆,導致了真假難辨,同時大量的個人感情色彩強烈的信息也會使接收者難以辨別信息的準確性.學生根據(jù)自身的需要有選擇的接收信息,在此過程中有一些學生就會受到一些不正確的“個人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思想的影響,從而影響自身正確價值觀的養(yǎng)成.
(2) 傳統(tǒng)的教育方法受到沖擊. 微博的出現(xiàn),在很大程度上沖擊了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學生思想的變化以及追求自我個性的特點導致了對于傳統(tǒng)教育方式的抵觸心理.微博時代的到來讓學生可以有選擇地去追求自己感興趣的信息,關注自己感興趣的網(wǎng)站、機構的微博來進行自我教育,可以隨時隨地互動溝通,交流觀點.這就導致他們對于傳統(tǒng)教育方式的抵觸,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傳統(tǒng)方法處于被動狀態(tài).因此,創(chuàng)新工作方法,不斷改革并適應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當前教育工作者面臨的重大課題.
(3) 教育工作者思維方式的轉換. 在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師具有絕對的權威.然而,微博時代的到來在一定程度上動搖了傳統(tǒng)教育工作者的地位.信息傳遞的即時性決定了傳統(tǒng)知識結構的老化,同時對于教育工作者的思維方式也是一個沖擊.在此過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思維方式的轉換尤為重要,他們要不斷地適應新時期的教育夜店,學會運用網(wǎng)絡來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4].因此,微博時代的到來對于教育工作者的思維方式和工作方法也具有重大的挑戰(zhàn).
(1) 以服務學生的理念開展微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利用微博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單一地通過說教方式,這種方式不僅不會收到預期效果,甚至還會適得其反.我們要將服務學生成長、成才作為目標,將方便學生學習、生活作為建立微博的出發(fā)點和宗旨.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過程中采用學生感興趣的話題進行討論并將思想教育工作通過學生感興趣的方式進行發(fā)布,增強學生的參與熱情和興趣.堅持以為學生服務為宗旨來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不斷增強他們表達自己內心真實情感的愿望.
(2) 發(fā)揮微博的功能并積極的實踐.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微博的功能及時建立與學生溝通交流的平臺.對于輔導員來說要積極統(tǒng)計學生使用最多的微博形式,并注冊自己的微博,關注學生,掌握他們的最新動態(tài).通過微博上的信息發(fā)布功能,隨時發(fā)布校園新聞、學院動態(tài)、活動信息等最新消息.在微博信息平臺上,輔導員不僅可以進行日常事務的發(fā)布工作,同時也可以及時地與學生溝通,構建師生互動平臺,在微博網(wǎng)絡中增進與同學間的交流并拉近師生距離,進而引導他們正確的價值導向.
(3) 加強微博的管理力度. 利用微博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要具備可靠的管理和服務隊伍.輔導員作為隊伍的核心要積極的成立管理隊伍,增強微博平臺上學生的使用和參與效率,進而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5].輔導員在此過程中要積極地通過班干部來組建學生的微博圈,并在其中發(fā)布相關的信息,同時也可以協(xié)調各科開通微博的教師加入微博圈,在為學生提供相關信息的同時,也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另外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地對微博圈進行管理進而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運用微博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經成為當前我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要高度重視微博的力量,合理地利用微博平臺,在互動交流的過程中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其中,為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辟新思路,總結新方法.
參 考 文 獻
[1] 勞家仁.以微博為載體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文教資料,2013(25):141-142.
[2] 樂 潔.淺析“微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青春歲月,2014(4):192-193.
[3] 田和軍.微博對高校網(wǎng)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及其對策[D].西安:西北大學,2011.
[4] 畢 蕾.淺析高校輔導員如何利用微博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3(13):57-58.
[5] 顏 芳,張崔英.微博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新初探[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2(21):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