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鳴 呂 梅 李蘇紅
(吉林建筑大學基礎科學部,長春 130118)
建筑信息模型(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指通過數(shù)字信息仿真模擬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實信息,在這里,信息的內涵不僅僅是幾何形狀描述的視覺信息,還包含大量的非幾何信息,如材料物理信息、構件的造價及采購信息等.實際上,BIM就是通過數(shù)字化技術在計算機中建立一座虛擬建筑,一個建筑信息模型就是提供了一個單一的、完整一致的、邏輯的建筑信息庫.
BIM技術的應用,可以提高建筑業(yè)整體的生產(chǎn)力,它將是建筑工業(yè)的一場革命.在過去的20年中,CAD技術的普及推廣,使建筑師、工程師從手工繪圖轉向計算機繪圖,甩掉了圖板,將物理圖紙轉變成計算機中的二維數(shù)據(jù),可謂是工程設計領域的第一次革命.然而,二維圖紙應用有其局限性,它不能直觀體現(xiàn)建筑物的各類信息.BIM技術可以幫助所有工程參與者提高決策效率和正確性,無需置疑,BIM是建筑工業(yè)的第二次革命.
當代建筑業(yè)已步入BIM時代,建筑企業(yè)也已走在了前面,高等學校的課程教學則相對落后.作為建筑類高等學?;A課程的工程圖學,是與BIM技術緊密相關的課程,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已不適應新技術的發(fā)展,課程改革勢在必行.
多年以來,工程圖學課程都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力為教學目的,課程中表達三維立體的方法是用二維的線條式投影圖來表達,對于沒有經(jīng)過專業(yè)訓練的人是難以讀懂圖的.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BIM技術的應用,三維圖形的繪制變得簡單了,人們不再只依靠二維圖形來表達形體,三維模型將成為人們表達形體的最好選擇.設計師由三維的思維(空間想象)到二維(三視圖)的表達,施工現(xiàn)場工程師由二維的讀圖到三維的物體確定,這種從三維到二維,再還原回三維的過程使人們費了很大的周折.現(xiàn)在設計師可直接將空間想象的三維建筑模型應用計算機來表達,然后自動生成二維的施工圖.基于BIM技術的Revit軟件[1],是當前具有代表性的三維建筑設計軟件,掌握這種軟件的繪圖技術,培養(yǎng)實用型人才將是我們教學的重點和所要達到的目的.創(chuàng)建“以三維建模為重點,計算機三維繪圖為主線,圖學思維為核心”的教學體系,以適應未來建筑設計的變革.
工程圖學課程是高校學生的基礎課程,是學生接觸專業(yè)課程的第一步,基于BIM技術的課程教學改革,無論從理念上,還是知識方面,都具有深遠的意義.怎么改,改什么,值得我們深思.機械制造業(yè)為建筑業(yè)樹立了樣板,數(shù)字信息化的設計將在建筑業(yè)立足.教育者更應捷足先登,理念的傳授往往更重于技術的傳授.基于BIM技術,通過廣泛社會調研和教學實踐,課題組對傳統(tǒng)工程圖學課程的教學體系、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進行了相應的改革與探索.
(1)教學理念的改變. 工程制圖已經(jīng)進入到計算機繪圖時代,三維繪圖、三維設計已全面展開,傳統(tǒng)的手工繪圖及二維圖形表達已不再是制圖課程的重點.時代呼喚創(chuàng)新型和實用型人才,傳統(tǒng)的點、線、面等幾何空間的解題教育已不適應現(xiàn)代的圖學教育,“以讀圖為主”的教育理念應該轉變?yōu)椤耙孕误w和產(chǎn)品的三維表達方式為主”的教育理念.計算機三維繪圖技術的教學要成為工程圖學課程的教學主線,課程教學也要圍繞計算機繪圖進行展開.
BIM技術是多個專業(yè)組成的一個平臺,是建筑設計、施工管理、采購、包括成品的使用等各個環(huán)節(jié)都要應用的理念,這種理念要傳授給學生.BIM中的模型是指三維建筑模型.傳統(tǒng)工程圖學課程的教學內容主要是以二維圖形為主,講授如何應用三視圖表達三維立體,教學的重點是閱讀二維視圖想象三維的空間形體,即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力.現(xiàn)代的教學內容應以三維立體的形成過程及建模原理為重點,利用三維建筑軟件并結合建筑構造來描述三維建筑制圖.
(2)教學體系的改革. 傳統(tǒng)工程圖學課程的教學體系是“以圖學理論教學為主,計算機繪圖為輔”,即重點講解投影理論,三視圖的形成,應用三視圖理論表達點、線、面等幾何元素,表達形體,表達建筑施工圖等.計算機繪圖則是以二維繪圖為主,僅僅是用計算機代替手工尺規(guī)進行繪圖,缺少創(chuàng)新設計的概念.基于BIM的計算機三維繪圖軟件的出現(xiàn),改變了人們的設計觀念,我們的教學體系應以計算機三維建模為主線,無論是建模理念還是教學名詞,都應與計算機繪圖軟件一致,將理論教學與計算機繪圖教學融為一體,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學體系[2].將計算機繪圖教學貫穿工程圖學課程教學的全過程,講解制圖基本知識的同時講解CAD環(huán)境設計及基本繪圖命令;講解立體形成與表達的同時講解CATIA軟件的操作[3];講解建筑制圖的同時介紹Revit的功能.即以計算機繪圖為主線開展工程圖學課程的教學.
(3)教學內容的改革. 在“投影法”教學中,忽略點、線、面的投影,形成從基本形體(柱體、椎體)——簡單形體[4](拉伸、旋轉、掃掠、放樣形成的立體)——組合體——建筑形體,以“體”為主的教學內容模式,應用計算機技術講解立體的形成、立體的三視圖及三維立體圖的表達.加強軸測圖的教學,增加三維形體的徒手繪圖訓練,提升學生三維草圖的繪制水平.在“立體表面交線”教學中,減少截交、相貫線投影圖的教學,重點應用計算機技術講解立體截交、相貫線的構成.在“形體表達方法”教學中,減少幾何形體表達例題,增加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產(chǎn)品表達例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建筑制圖”教學中,應用Revit軟件講解建筑物的構成,介紹建筑物的幾何屬性及材料屬性,使學生在了解建筑的同時掌握施工圖的繪制與閱讀.在“計算機繪圖”教學中,采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圖學理論教學,要應用計算機繪圖軟件授課,圍繞計算機繪圖講解視圖概念,同時介紹計算機繪圖的理念.上機實踐課,講解計算機繪圖的實際操作,要傳授多種繪圖軟件,使學生能掌握各種繪圖軟件,開闊思路.減少CAD二維繪圖的學時,增加計算機三維建模的學時,重點講解三維建模的CATIA軟件,介紹二維繪圖的AutoCAD軟件,演示建筑三維繪圖的Revit軟件.
(4)教學手段的改革. 在授課過程中,將以往“以課件為主,板書為輔”的教學手段改革為“以三維計算機繪圖軟件為主,以多媒體課件為輔”,旨在讓學生看到基于BIM設計理念的三維實體的建模和三維建筑模型的創(chuàng)建過程,這比學生看到課件中的圖片效果更形象和生動.
(5)考試模式的改革. 改革傳統(tǒng)的考試模式,規(guī)范面上考試模式,深化點上考試模式.以模塊式教學和模塊式測試為主,在每個教學單元(一個教學模塊)中布置相應的設計題目,如“我心中的書柜”、“我的家”、“奇特的自行車”以及“獨一無二的路燈”等.實踐證明,這些有創(chuàng)意的測試題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表達產(chǎn)品,避免千篇一律的照抄圖形.
知識更新,教育者首先要更新;新技術的誕生,教育者要率先掌握.創(chuàng)新性教育是相對于繼承性教育而言的,要從傳統(tǒng)的以“傳授知識”為中心的教育模式轉變?yōu)榕囵B(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的現(xiàn)代教育模式.BIM技術的應用,是建筑業(yè)的一次技術革命,也為工程圖學課程改革提供了契機,傳統(tǒng)的知識繼承已不適應當代圖學的教學.實用型人才和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培養(yǎng)都迫切需要我們進行教學改革.
教學改革和實踐表明,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得到極大地提高,不僅掌握了所學的知識,而且培養(yǎng)了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是對基于BIM技術的計算機三維建模的掌握,使其對未來BIM技術的實際應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使學生初步具備了設計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課題組設計的創(chuàng)新性設計題目,讓學生體會到應用所學知識設計產(chǎn)品的設計快感,是其創(chuàng)造力的充分體現(xiàn).學生所選的每個創(chuàng)新性設計題目,都有自己獨特的設計主題,從構思到草圖,從計算機三維造型到二維視圖,他們完美的交卷,是對教學改革的最好驗證.
[1]柏慕中國.Autodesk Revit Architecture 2012官方標準教程[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12:247-263.
[2]霍慶光.基于三維設計的工程制圖[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2:16-70.
[3]李蘇紅.CATIA V5實體造型與工程圖設計[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49-76.
[4]侯洪生.機械工程圖學(第二版)[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2: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