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無錫園林綠化樹種應用演變的探討

      2014-04-15 12:09:42鄔嘉穎鄔秉左
      江蘇林業(yè)科技 2014年5期
      關鍵詞:無錫種類樹種

      鄔嘉穎,徐 琤,鄔秉左

      (1.無錫市天合景觀有限公司,江蘇無錫214072;2.無錫市園林文化研究會,江蘇無錫214072)

      無錫園林綠化樹種應用演變的探討

      鄔嘉穎1,徐 琤1,鄔秉左2

      (1.無錫市天合景觀有限公司,江蘇無錫214072;2.無錫市園林文化研究會,江蘇無錫214072)

      通過對無錫地區(qū)古代和近現(xiàn)代各時期樹種應用和演變規(guī)律的調查;結合地帶性植被和植物區(qū)系,從城市綠化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就植物多樣性保護和綠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對科學合理地應用綠化樹種進行了討論。

      樹種;城市植被;植物多樣性

      隨著經(jīng)濟和社會的發(fā)展,從城市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需要,對城市綠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營造生態(tài)完善、功能齊全、景觀豐富的城市植被已成為長期目標,作為主角的樹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為此,作者就本地區(qū)史上綠化樹種種類應用及其變化進行了調查分析,并結合地帶性植被和植物區(qū)系的調查開展討論,以進一步科學合理地應用綠化樹種。

      1 不同歷史時期的綠化樹種

      無錫歷來就有注重植樹之傳統(tǒng)。較為豐富的野生植物資源和長時期的植物引種工作,保證和增加了無錫的樹種多樣性。通過幾代人長期的努力,在樹種應用方面,獲得較好的成績。從歷史看,樹種的選擇應用有明顯的不同。

      1.1 古代應用的樹種

      由于先民認為“草木郁茂,生長相隨”,歷來就注重植樹。民間植樹的場所多在宅屋前后、村旁、河旁、墓丘等處。常在宅前種植櫸樹(Zelkova schneideriana),屋后種植樸樹(Celtis sinensis),而謂“前櫸后樸”;庭中有天井者多種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玉蘭(Magnolia denudata)、臘梅(Chimonanthus praecox)、桂花(Osmanthus fragrans)、石榴(Punica granatum)等樹種,意寓“金玉滿堂、多子多?!币杂懣诓剩淮迮远嘀窳?,河旁多植柳(Salix babylonica);墓丘栽側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石楠(Photinia serrulata)、女貞(Ligustrum lucidum)等樹種[1]。對山林綠化史載最早的植樹是由宋代李綱在為父母守墓時,曾在惠山植赤松(Pinus massoniana)萬株;洪武7年,普真又在惠山種松樹萬株[2]。史上很長時期以來松、柏、櫸、樸、楝(Melica azedarach)、柳和竹等種類則是先民最為常用的綠化樹種。

      山水壯美的地理環(huán)境,使無錫歷代先賢們憑借青山綠水,建草堂和別業(yè),形成了珍貴的古典園林,其中大多歷經(jīng)戰(zhàn)亂,或衰敗、或湮廢。各類園林中花木植物則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在寺廟、庵院內(nèi)的庭院中習慣種植銀杏(Ginkgo biloba)、羅漢松(Podocarpus macrophyllus)、圓柏(Sabina chinensis)、黃楊(Buxus sinica)等樹種;在私家庭園中種植的樹種以鄉(xiāng)土種類為主,外地的種類不多,以楓香樹(Liquidambar formosana)、柳、梧桐(Firmiana simplex)、梨(Pyrussp.)、桃(Prunus persica)、梅(Prunus mume)、海棠(Malus spectabilis)等為主要樹種,具體種類由園主人愛好而異。在眾多古園中,應用花木水平上乘者以《愚公谷》為最[3]?!队薰取肥敲魅f歷年間由士紳鄒迪光置地數(shù)十畝而建,園內(nèi)栽種有松、柏、樸、柳、梧桐、玉蘭、桂花、臘梅、槐(Sophora japonica)、海棠、桃、梅、李(Prunus salicina)、杏(Prunus armeniaca)、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橙(Poncirus trifoliata)、柑(Citrussp.)、木芙蓉(Hibiscus mutabilis)、石榴、牡丹、紫藤(Wisteria sinensis)等種類,崇臺閑館參錯其間,花木配置崇尚自然,景色幽美??上H歷40 a左右,園遂湮廢,今僅留遺跡。據(jù)記載,在無錫歷代古園中種植應用的樹種還有: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楊梅(Myrica rubra)、香椿(Toona sinensis)、丁香(Syringa oblata)、棗(Ziziphus jujuba)、薔薇(Rosa multiflora)、櫻桃(Prunus pseudo-cerasus)、木銹球(Vibumum macrocephaluim)等種類,甚至在一些古園中還出現(xiàn)了利用山礬(Symplocos sumuntia)及一些草本植物如大葉骨牌草(Microsorium forctune)、秋海棠(Begoni evansiana)、菖蒲(Acorus calamus)等植物之個案[3]。而在明正德嘉靖年間有鄒望在鴻山徐塘村建《眾香堂》及南花園,在眾香堂“……四季香花畢備,每種百余,布列檐下,殘即易之,無日無花”。即使在深秋時也“以黃絲絡香櫞千顆于梁間,如繁星然”[3],可謂初現(xiàn)了植物專類園的理念和雛形。

      除上述種類外,明弘治重修《無錫縣志》[4]第7卷的木、果和花之屬3節(jié)中比較詳細記錄了當時應用的樹種,除前述的一些種類外,還有梓(對現(xiàn)存古樹鑒定為楸樹Catalpa bungei)、桑(Morus alba)、柘(Cudrania tricuspidata)、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山茶(Camellia japonica)等種類。

      1.2 近代應用的樹種

      隨著20世紀初西方先進思想和理念涌入,無錫邑人也漸受影響,學習西方,倡導植樹。1915年地方政府宣示清明節(jié)為植樹節(jié)。1916年清明,由知縣率領民眾代表在惠山黃公澗植樹;1925年于城區(qū)種植行道樹。據(jù)當時記載應用樹種主要有松、杉、柏、柳、櫸、樸、桃、楓楊(Pterocarya stenoptera)、白楊(Populus adenopoda)等鄉(xiāng)土樹種。20世紀30年代城區(qū)已開始種植懸鈴木(Platanus sp.)等國外樹種。作為時尚模式,1905年由無錫士紳集資籌建了我國第1座公共園林——錫金公園(今城中公園),之后還建成了惠山公園、社區(qū)公園——胥樂園和鄉(xiāng)村公園——村前公園。同時作為社會中堅的新興民族工商業(yè)者,紛紛在太湖之濱的湖山勝處修筑私園,使無錫的園林再度興盛,形成有一定特色的近代園林。從1912年榮氏構筑梅園開始,二三十年間,涌現(xiàn)的近代園林有20處以上,如萬頃堂、橫云山莊、太湖別墅、鄭園、若圃、退廬、鎮(zhèn)山園、小桃園、蠡園、漁莊等。與傳統(tǒng)園林不同,這些園林在滿足主人享受的同時,堅持向市民免費開放。與之相適應,植物造景在這些園林建設中成為造園主要手法。為營造較好植物景觀,造園者不但大面積種植樹木,應用的樹種也更豐富,除從周邊地區(qū)購買觀賞苗木外,還從國外直接引進一些觀賞樹種,如冷杉(Abiesi alba)、大王松(Picea palustris)、黑松(P.thunbergii)、五針松(P.parviflora)、廣玉蘭(Magnolia grandiflora)、日本櫻花(Prunus yedoensis)、槭樹(Acer palmatum)、茶梅(Camellia sasanqua)、杜鵑花(Rhododendronsp.)等種類[1]。1933年橫云山莊主楊翰西撰寫的《黿渚藝植錄》較為詳細地記錄了當時近60種常見的園林植物,其中不少是新引進樹種,如白皮松(P.bungeana)、塔柏(Sabina chinensisvarpyramidalis)、龍柏(Sabina chinensisvarKaizuca)、晚櫻(P.serrulatavarlannesiana)、春鵑(R.obtusum)、夏鵑(R.indicum)、夾竹桃(Nerium indicum)等種類[5]。這些種類雖然應用并不都普遍,或僅局限在城中公園或私家園林中應用,但此階段應用的園林綠化樹種已較古時明顯豐富。

      1.3 現(xiàn)代應用的樹種

      新中國成立后,政府對園林綠化更為重視,設有專門機構從事此項工作。除在公園、風景區(qū)內(nèi)廣植各類樹種,進行荒蕪丘陵綠化,還非常重視城區(qū)的綠化。當時綠化所用苗木均有專門機構負責培育或從周邊,甚至從浙江麗水、江西廬山、哈爾濱等地采運并統(tǒng)一配發(fā)。據(jù)記載,20世紀50~60年代山區(qū)綠化選用的樹種主要有杉木、馬尾松、黑松、金錢松(Pseudolarix amabilis)、柏類等針葉樹,在山麓或土層較厚地帶則還混雜應用麻櫟(Quercus acutissima)、錐栗(Castanea henryi)、油桐(Aleurites fordii)、烏桕(Sapiumsebiferum)、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等種類;在城區(qū)綠化應用的樹種,除前述的側柏、龍柏、塔柏、羅漢松、廣玉蘭、女貞、桂花、黃楊、懸鈴木、白楊、楓楊、桑樹、櫸樹、梧桐、楝樹、槐樹、玉蘭、海棠、梅、桃、李、杏、蠟梅、石榴、紫薇等種類外,還有雪松(Cedrus deodara)、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胡桃(Juglans regia)、水曲柳(Fraxinus chinensis)、白榆(Ulmus pumila)、榔榆(U.parvifolia)、欒樹(Koelreuteria bipinnata)、貼梗海棠(Chaenomeles lagenaria)、紫荊(Cercis chinensin)、莢蒾(Vibumum dilatatum)、麻葉繡球(Spiraea cantoniensis)、紫玉蘭(Magnolia liliflora)、棕櫚(Trachycarpus fortunei)、含笑(Michelia figo)、珊瑚樹(Viburnum.odoratissimum)、海桐(Pittosporum tobira)、夾竹桃、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等種類[1];此外20世紀60年代還推廣應用桉樹(Eucalyptussp.)、泡桐(Paulownia tomentosa)、油橄欖(Olea europaea)等,其中推廣種植的桉樹種植在本地區(qū)最南的大浮一帶,種類有赤桉(E.camaldulensis)和心葉桉(E.cordata);它們雖在短時期內(nèi)生長尚可,到20世紀80年代已有長成胸徑40 cm以上的植株,雖然當時主管部門曾經(jīng)對其中的成年株作為“名木”保護,但終因本地的絕對溫度過低造成的凍害引起樹干基部腐朽而亡。20世紀70年代廣泛應用池杉(Taxodium ascendens)、落羽杉(T.distichum)、墨西哥落羽杉(T.mucronaturn)等樹種。由于加強引種和培育苗木工作,苗圃育苗品種在20世紀60年代初一度400種以上,樹種應用開始呈現(xiàn)多樣化。20世紀60年代中期已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行道樹綠化,如:梅河路的重陽木、學前街的青桐、健康路的欒樹、泗堡橋路的楓楊、合歡(Albizia julibrissin)、錫黿路的榆、樸,解放路的懸鈴木等,可惜隨著城市建設和改建已不復存在。20世紀80年代初為編制樹種規(guī)劃進行了綠化樹種調查,調查表明全市已有常用綠化樹種393種。

      改革開放后,綠化成為國策,對園林綠化更加重視,隨著植物引種馴化工作的展開,綠化樹種更為多樣豐富;除一些鄉(xiāng)土樹種,如冬青(Ilex pubescens)、木荷(Schima superba)、三角楓(Acer buergerianum)、黃連木(Pistacia chinensis)、青檀(Pteroceltis tatarinowi)、紫樹(Nyssa sinensis)等得到種植應用外,應用的外來樹種有禿杉(Taiwania cryptomerioides)、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北美圓柏(鉛筆柏)(Sabina virginiana)、杜英(Elaeocarpus sylvestris)、棱角山礬(Symplocos tetragona)、南酸棗(Choerospondias axillaries)、江南榿木(Alnus trabeculosa)、香花槐(Robinia pseudoacacia)、銀鵲樹(Tapiscia sinensis)、北美楓香(Liquidambar styraciflua)、柳葉櫟(Quercus phellos)、沼生櫟(Q.palustris)、北美紅櫟(Q.rubra)、金合歡(Acacia dealbata)等以及槭樹屬(Acer)、玉蘭屬(Magnolia)、含笑屬(Michelia)和莢蒾屬(Vibumum)等的種類。

      2 綠化樹種應用的變化

      總結無錫由古到今綠化應用樹種的種類,可發(fā)現(xiàn)發(fā)生了一些變化,主要表現(xiàn)為:

      2.1 樹木種類多樣化

      無錫地區(qū)古人種植的樹木以鄉(xiāng)土樹種為主,種類僅數(shù)十種。隨著社會發(fā)展,特別是從上世紀初開始,由于民族工商業(yè)發(fā)展迅速,無錫也成為了重要的商埠,頻繁開展對外交流,植物引種不斷加強和開展,不少樹種經(jīng)過長期的引種馴化,在當?shù)厣L發(fā)育正常,觀賞價值較高,經(jīng)過示范推廣得到較好的應用,同時不斷對鄉(xiāng)土樹的栽培利用,樹種應用呈現(xiàn)多樣化。據(jù)調查,目前在無錫能露地生長的木本植物有518種,其中鄉(xiāng)土樹種216種,占41.7%,外地引進樹種302種,占58.3%[6]。

      2.2 功能調整更專一

      古代和近代對應用樹種的選擇體現(xiàn)了鄉(xiāng)土性及主人愛好,還常考慮樹木的其他實用性,如:櫸樹材質堅硬、結構細致、有光澤、耐水濕、耐腐朽,是制作家具理想的高級用材;樸樹木材堅硬、粗糙而柔韌、不易開張,可作器皿、砧板、農(nóng)具等材用;竹更成為小型建筑、蔑用、竿柄和其他農(nóng)具等用材;因就近種植極大便利了農(nóng)耕社會的日常生活和田間勞作,受到青睞。而利用種植枳(Poncirus trifoliata)、木槿(Hibiscus syriacus)、雀梅(Sageretia thea)等種類以籬垣作地宅間的分隔已是鄉(xiāng)間傳統(tǒng)之一。更有在宋代天熙年間尤叔保遷居開化鄉(xiāng)白石里(后名許舍),為安全起居,曾經(jīng)將楝樹子埋于居所四周,待楝樹長大成城,并設四門,按時啟閉,人稱之為“楝城”。隨同社會發(fā)展、綠化樹種應用中適應農(nóng)耕社會勞作、生活方式和習慣的一些實用功能逐步消失、或淡化;而城鎮(zhèn)化進程的加快,樹木的生態(tài)和景觀等功能更顯重要,綠化樹種的選擇主要以改善城市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和提升城市綠地景觀為主要標準,兼顧如:游憩閑暇、防災減災等其他功能,為城市市民的生活和工作提供服務;新世紀以來,為保障城市生態(tài)安全,促進城市自然生態(tài)、經(jīng)濟生態(tài)和社會生態(tài)和諧發(fā)展,做好自然資源和物種多樣性保護也成為樹種選擇應用的原則。

      2.3 園藝品種更為豐富

      由于長期以來對引種馴化工作的重視,目前無錫市的觀賞植物比較豐富,就木本植物而言,有國家一級保護植物4種,國家二級保護植物16種;一些在無錫地區(qū)沒有原生種類的科,如木蘭科(Magnoliaceae),或原生種類很少的屬,如槭樹屬(Acer)、莢蒾屬(Viburnum)等類群,由于它們的觀賞價值高,經(jīng)長期的引種頗有成果,目前在無錫露地生長的這些科屬的種類分別已有數(shù)十種之多;一些觀賞花木的園藝栽培品種更為豐富,本地區(qū)已收集保存了梅花品種500個以上,杜鵑花栽培品種400個以上,櫻花(含品種)40個多,觀賞桃品種20個多,桂花品種60個多等;其中梅花收集成為“中國梅品種資源圃”,杜鵑花收集成為”中國杜鵑花園藝品種資源庫”。利用主題植物眾多的種類和品種還建成了梅花、杜鵑和櫻花的植物專類園,這些專類園既是收集保護主題植物的種質資源庫,也營造了優(yōu)美的景觀,是無錫園林建設的特色。

      2.4 喜好常綠樹種

      古代先民傳統(tǒng)習慣一般喜好落葉樹種,當時以落葉的櫸樹、樸樹和柳樹的應用最為普遍,至今還有許多櫸樹、樸樹的古樹[2]。20世紀90年代對境內(nèi)村莊綠化的調查中常綠樹種和落葉樹種的比為1∶2.4。

      改革開放后,常綠樹綠化效果明顯,成為引種、苗木培育和種植的熱門樹種。目前在無錫境內(nèi)露地生長的常綠樹已有156種,其中常綠的喬木為50種,與原植物區(qū)系中的常綠喬木22種相比增加了2.5倍,而落葉的喬木164種與原生的78種相比增幅僅為1.1倍;其中特別是香樟,冠大蔭濃,樹姿雄偉,吸煙滯塵能力強,又較適應城市環(huán)境,香樟成為市樹后,在應用方面做了大量推廣工作,更是種植普遍。管理力度也向常綠樹種類傾斜,如長期在行政審批收取綠化賠償費用中對涉及常綠種類就要加倍收取。

      數(shù)十年來城市植被中常綠樹種和落葉樹種之比日漸趨小,城區(qū)主要常綠樹與落葉樹種植株數(shù)的比從20世紀80年代的1∶0.97,到90年代就降低至1∶0.65,降幅近30%[6]。在2011年無錫園林局委托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園藝學院對無錫城市木本植物指數(shù)開展調查研究,在調研中通過全面踏查結合取樣調查,對樣地進行群落學調查。分別對城市綠地計算木本物種應用多度和應用頻率,調查表明:無錫地區(qū)雖然有比較豐富的樹種多樣性,但樹種的應用極不平衡,常綠的香樟和桂花占所有應用植物的54%,其中香樟的應用頻率竟達到80%〔7〕。

      3 討論

      社會發(fā)展對園林綠化提出更高要求,其生態(tài)功能也越來越受到重視。但綠化是人工建設的“第二自然”,由其組成的城市植被“是在高度的人為干預下,按照城市的綠化政策和人們的意愿發(fā)展的一種偏途演替”[8],對此必須有清醒的認識。無錫的原始植被已被破壞殆盡,目前的植被主要是次生林和人工植被。其中人工植被是由人為綠化種植的城市綠化、村莊綠化和道路綠化等組成,在這些人工植被中,樹木是生態(tài)效應和綠量的主體,因此對人多地少和生態(tài)環(huán)境壓力大的無錫而言,保證綠地群落的穩(wěn)定性,發(fā)揮城市綠地最大的生態(tài)作用,必須科學合理應用樹種,以保證城市綠化乃至城市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無錫氣候屬亞熱帶北緣,地區(qū)植被具有明顯的溫帶性質和過渡性的特征,是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向暖溫帶落葉闊葉林的過渡地帶。地帶性植被的喬木層以落葉樹為主,主要優(yōu)勢樹種有麻櫟、白櫟(Quercus fabri)、楓香樹、化香(Platycarya strobilacea)、野漆樹(Toxicodendron sylvestris)、黃檀(Dalbergia hupeana)、樸樹、野桐(Mallotus tenuifolius)等;常綠樹有香樟、馬尾松、冬青等。相對而言,城市南部常綠成分較多,在五里湖以南的諸山陵和馬山等地可見石櫟(Lithocarpus glaber)和苦櫧(Castanopsis sclerophylla)等常綠喬木。植物區(qū)系中有野生木本植物251種,其中201種為落葉種類,常綠樹木50種,落葉與常綠之比約為4∶1[1]。從植物區(qū)系中兼含落葉和常綠種類的闊葉樹各科中的落葉與常綠種類的比例分析表明:植物區(qū)系中熱帶性質的分布類型雖有部分常綠喬木,但在自然植被的組成上處于次要地位,而溫帶性質分布類型中則集中了較為典型的溫帶主要落葉闊葉樹,并構成植被的主體。

      與地帶性植被相比,現(xiàn)有城市植被的構成顯然還有許多方面需要完善,特別是目前以常綠樹香樟為主構成的城市植被呈現(xiàn)了常綠態(tài)勢,與地帶性植被并不相符,降低了為人服務的功能,影響城市生物多樣性保護;而對單一樹種的過度利用則嚴重影響了城市綠地景觀的多樣性。對城市復合生態(tài)系統(tǒng)而言,缺少生物多樣性形成的城市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是極不穩(wěn)定的,嚴重時會影響城市的社會和經(jīng)濟活動,乃至對城市的生態(tài)安全產(chǎn)生一定影響。

      科學合理的城市綠化應該尊重自然,根據(jù)城市地帶性植物群落的種類組成、結構特點和演替規(guī)律進行建設;由于無錫地區(qū)人多地少,生態(tài)和環(huán)境壓力大,更應該在綠化中因地制宜、適地適樹,堅持植物造景,利用多種植物不同的生態(tài)習性和種植形式,形成多種以喬木為骨干、物種豐富、配置合理、生態(tài)功能最大的復層植物群落,營造出群落穩(wěn)定、景觀優(yōu)美的植物景觀;特別針對無錫夏季炎熱、冬季寒冷的氣候特點,更應重視骨干喬木樹種的選擇,科學控制常綠喬木和落葉喬木的應用比例,營造合理的城市植被。

      4 建議

      目前無錫的城市綠化已進入追求綠化質量的新階段,從城市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出發(fā),完善城市綠地分布和結構,全面提高綠地的各種功能,發(fā)揮其最大的生態(tài)和環(huán)境效應將成為長期的工作。

      (1)堅持正確的園林綠化觀。首先綠化工作要“以人為本”,從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tài)文明理念出發(fā),改變以往城市綠化中一些重形式和追求數(shù)量或“短視”行為等不恰當做法。要以生態(tài)為先、因地制宜,提升綠化質量,協(xié)調完善綠化功能。發(fā)揮城市綠化對提升城市生態(tài)功能、保護自然資源和生物物種多樣性的作用,保障城市自然生態(tài)、經(jīng)濟生態(tài)和社會生態(tài)和諧發(fā)展。

      (2)在綠化建設中大力推廣落葉樹木,特別是鄉(xiāng)土大喬木的應用。通過政府引導,長期堅持,切實改變目前城市植被的常綠趨勢,并在這一過程中形成區(qū)域特色和城市個性的綠色景觀。另外,針對現(xiàn)在的城市綠地中樹木,特別是局部喬木過密,可在日常養(yǎng)護管理中適當對綠地中的過密常綠喬木進行逐步控制,為相近鄰的落葉喬木創(chuàng)造生長空間;在城市綠地改造的建設中可適當減少過多的常綠樹,如香樟。

      (3)要從植物、園林、林業(yè)、規(guī)劃等多學科出發(fā),科學制定城市綠化的樹種規(guī)劃并加以深化。應根據(jù)城市總體規(guī)劃的不同功能區(qū)域來制定居住區(qū)、游覽區(qū)、工業(yè)區(qū)等片區(qū)的樹種規(guī)劃,合理確定常綠樹木和落葉樹木的比例;應在廣泛調查和科學論證的基礎上,提出特色樹種應用的原則。通過長期的引導,努力來構筑具區(qū)域特色和城市個性的綠色景觀。樹種規(guī)劃確定后應向社會公布,要采取措施指導育苗和引導應用。

      (4)從城市綠化可持續(xù)發(fā)展來看,目前城市綠地整體功能的發(fā)揮并不完善。究其原因,忽視植物多樣性的保護及應用則是重要原因之一。必須堅持植物造景,在植物造景中以鄉(xiāng)土植物為主,積極推廣應用其他適生植物,豐富地被植物種類和品種,加大對鄉(xiāng)土植物中有觀賞利用價值的草本和亞灌木種類的馴化栽培和利用,推廣應用自衍草花及組合花徑等綠化形式,要采取措施保護生境、促進野生種群恢復,營造特色景觀。同時應避免一些不恰當?shù)木G化建設,以減少對鄉(xiāng)土植物,特別是對鄉(xiāng)土草本植物和木質藤本種類的傷害(9)。

      [1] 鄔文祥,鄔秉左.無錫城市化進程中的植物[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

      [2] 常榮初,龔近賢,鄔秉左,等.無錫園林志[M].南京:鳳凰出版社,2013.

      [3] 無錫園林局.梁溪古園—無錫古典園林史料輯錄[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7.

      [4] 錢西青.無錫縣志[M].明.弘治7年(1494年).

      [5] 楊翰西.黿渚藝植錄[M].1933.

      [6] 鄔秉左.無錫樹種多樣性的調查與分析[J].江蘇林業(yè)科技,2005,32(1):17-22.

      [7] 王 娟,張明娟,張馨韻,等.無錫市本地木本植物指數(shù)研究[J].中國園林,2013,29(4):48-52.

      [8] 趙運林,鄒冬生.城市生態(tài)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9] 鄔嘉穎,鄔秉左.綠化建設對次生林地植物多樣性的影晌——以無錫三山公園為例[J].中國城市林業(yè),2011(4):34-38.

      S731.2

      C

      10.3969/j.issn.1001-7380.2014.04.012

      1001-7380(2014)05-0049-05

      2014-04-23;

      2014-05-12

      鄔嘉穎(1980-),女,江蘇無錫人,工程師,碩士,研究方向:園林綠化樹種栽培。

      猜你喜歡
      無錫種類樹種
      無錫一棉
      紡織報告(2024年1期)2024-02-27 06:53:52
      無錫一棉
      China Textile(2022年3期)2022-07-12 05:37:36
      無錫確定11月1日為“無錫企業(yè)家日”
      華人時刊(2020年21期)2020-11-17 11:28:32
      無錫公交
      種類豐富的酒具
      收藏界(2018年1期)2018-10-10 05:23:08
      消防車種類知多少
      常綠樹種在新疆的應用現(xiàn)狀
      鏡頭像差的種類
      消防車有哪些種類
      城市綠化樹種選擇,只顧眼前你就輸了
      咸阳市| 辽中县| 耿马| 孝义市| 孝昌县| 宣武区| 乌拉特后旗| 康马县| 芷江| 苏州市| 东安县| 巧家县| 兰坪| 满城县| 泊头市| 尚志市| 丰县| 类乌齐县| 泰宁县| 宜丰县| 固镇县| 吉水县| 木兰县| 沧州市| 南丹县| 黄冈市| 五常市| 巴塘县| 孟州市| 海盐县| 侯马市| 德格县| 巴里| 清流县| 马关县| 连平县| 久治县| 云南省| 徐州市| 府谷县| 苍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