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瑛
(國網寧夏電力公司石嘴山供電公司,寧夏 石嘴山753000)
變電站是確保電力供應安全的重要組織與載體,在經濟社會發(fā)展中占據(jù)著顯著而重要的位置。對變電站進行有效的管理和內部控制,一方面是為了更好地發(fā)揮變電站的實際作用和功能,另一方面則是為了提升變電站運行和管理的質量,確保變電站穩(wěn)定、安全地工作,為地方電力輸送和供應打下堅實的基礎。在新時期,加強變電站日常運行與管理機制的建設是十分必要的,也是變電站自身發(fā)展的基本訴求。在實際工作中,開展變電站運行與管理機制建設,要因地制宜、開拓創(chuàng)新,不斷提升工作的效能和水平。
任何制度、機制的建設與運行都需要人的力量,變電站的日常運行和管理尤其如此。在變電站的日常運行中,職工們的工作積極性如何、工作效率高低對于整個變電站的運轉都至關重要。電力設備是變電站加強日常運行和管理以及健全相關機制的重要載體,也是變電站核心工作的依托。所以,加強對電力設備的運行維護和管理,固然需要固定化制度的保障,但是更重要的是重視人的力量,要將職工工作制度建設與電力設備運行維護制度建設緊密結合起來,構筑完整的電力設備管理制度化網絡。一方面,要設立專門的電力設備管理機構,指派專人進行電力設備的日常維護管理;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對電力設備管理負責的職工制度、章程,切實提升電力設備管理人員的工作效率,防止違規(guī)違章行為的出現(xiàn)。只有先做好職工的工作,電力設備的運行維護制度建設才能有落腳點,整個工作的效率也才能不斷提升。
所以,變電站在“人性化”的基本理念下加強對電力設備制度的建設與完善,實施更具人文色彩的管理,是新時期各級變電單位建設日常運行維護和管理機制過程中必須充分考量的問題。例如,基層變電站要針對核心設備諸如變壓器等制定、實施一系列日常運行與維護的規(guī)章制度,并指派專業(yè)人員加強日常管理和監(jiān)督;與此同時,也要制定健全的管理人員工作制度細則,引導管理人員嚴格按照規(guī)章制度操作,力求保證電力設備制度的落實和貫徹。比如對于變壓器的檢修、維護和保養(yǎng),管理人員一方面要嚴格遵循規(guī)章制度的標準,確保工作的扎實推進,另一方面要檢查各類隱患和問題,提出修正意見。這樣一來,變電站的日常運行和管理機制就能夠在細節(jié)中得到很好的體現(xiàn),整個管理質量也一定可以“蒸蒸日上”。
變電站運行和管理機制的建設,重點在于落實和執(zhí)行,即要在日常工作中加強對變電站的巡視、巡查與管理,確保變電站的設施、人員、部門都處于正常、有序的運轉狀態(tài)。因此,針對變電站的管理和巡視,機制的建設一方面是各類制度的完善,另一方面則涉及具體的人、事、物,即職工的日常工作與機器設備、信息化平臺的有效運用。在變電站內部開展的管理、巡查與巡視,既要加強人工操作,更要運用信息化平臺、電子技術等手段。比如,設備的安全管理是一項重要工作,需要完整的制度與機制的保障。通常來說,變電設備要實施24h監(jiān)督、巡視和管理,對于工作人員的時間、精力要求很高。隨著信息化技術的發(fā)展和逐步應用,人工與技術手段相結合的巡視、管理模式逐步推廣開來,并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以變電站設備的日常巡視和管理為例,做好日常工作,需要從如下2個方面入手:其一,加強對電力設備的日常巡視、排查和管理,確保設備的安全、穩(wěn)定運轉。如,人工巡檢到位情況和記錄數(shù)據(jù)由于經常無法把握其真實性,需要開展制度規(guī)制;此外,大量巡檢信息保存不便、易丟失、耗工時的問題也需要很好地解決。關于技術手段的運用,我國自主研發(fā)的變電站設備巡檢管理系統(tǒng)可以解決人工巡視和管理的問題,確保定時對設備按計劃巡查,方便真實記錄設備狀態(tài)和相關數(shù)據(jù);同時,系統(tǒng)還能對巡檢數(shù)據(jù)、設備運行數(shù)據(jù)進行準確的統(tǒng)計分析,對設備進行建檔、建圖管理等。所以,有效運用人工和技術手段,是變電站日常巡視與管理機制建設的一個重要方向,更是建立健全變電站日常運行和管理機制的必由之路,必須常抓不懈。
前面已經提到,電力設備是變電站日常運行和管理工作的核心之一,也是變電站最重要的物質資產。加強變電站日常運行和管理機制的建設,首要考慮的就是變電站電力設備的有效管理。其中,最基礎的電力設備往往更加重要,更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所謂的基礎電力設備,指的是供電企業(yè)、電力單位日常工作核心區(qū)域所需的重點、基本設備、設施與儀器等。這些設備是保障電力系統(tǒng)運行的基石,十分重要,在其日常運行過程中必須做好維護、維修和保養(yǎng)工作。要千方百計地做好基礎電力設備的制度建設工作,健全相關的規(guī)章制度條令,形成完備的制度體系,為各類問題的解決提供可行的參考方案。比如,要結合本單位具體情況建立和健全有關設備檢修的各種規(guī)章制度,如檢修工藝規(guī)程、質量標準、驗收制度、缺陷管理制度、設備異動管理制度、備品備件管理制度等。
基礎電力設備的制度建設是變電站制度化體系的重要組成內容,也是制度建設的核心,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如設備異動管理制度,是針對電力設備日常運行過程中出現(xiàn)的異常聲響、反應、事故甚至缺陷,制定的一系列排查、探究、記錄與解決的制度、條例。當電力設備出現(xiàn)異常的時候,根據(jù)相關制度可以及時給出應對與解決方案,從而大大提升設備維護與管理效率。所以,對電力設備運行維護制度的建設不單單需要條例、方案的頒布,還需要實踐過程中的驗證和落實。只有全方位地做好工作,電力設備運行維護制度的建設才能發(fā)揮實際作用。對于變電站來說,堅持上述策略和方法,能夠有效提升電力設備運行和管理質量,確保變電站可持續(xù)運轉。
變電站的日常運行和管理的推進,需要強大、完善的制度作為支撐,這一點也是健全相關機制的必然選擇。比如,要加強對運行分析制度的建設。變電站運行分析制度的制定和執(zhí)行,對提高運行管理水平和安全供用電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各單位要根據(jù)各自的具體情況不斷予以修正和完善。在具體的實踐工作中,一般的細則包括:
(1)每月或每季度定期召開運行工作分析會議;
(2)運行分析的內容應包括:電力設備缺陷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主設備和輔助設備所發(fā)生事故(或故障)的原因分析,提出針對性的反事故措施,總結發(fā)生缺陷和處理缺陷的先進方法,分析運行方式的安全性、可靠性、靈活性、經濟性和合理性,分析繼電保護裝置動作的靈敏性、準確性和可靠性等。
此外,要加強變電站的日常技術管理。技術管理是變電站管理的一個重要方面,通過技術管理可使運行人員有章可循,且便于積累資料和分析運行事故,有利于提高運行人員的技術管理水平,保證設備安全運行。比如,變電站要掛示一次系統(tǒng)模擬圖、主變壓器接頭及運行位置圖、巡視檢查路線圖、設備定級及缺陷揭示表、繼電保護定值表、季度工作計劃表、有權簽發(fā)工作票人員名單、設備分工管理表和清潔工作區(qū)域劃分圖等。
新時期變電站的運行和管理需要強大的制度作為支撐,也需要加強以人為本的科學管理。因此,在日常工作中,管理者要把變電站的穩(wěn)定、安全作為第一要務來抓,切實提升管理的效能和質量。
[1]朱金芳.優(yōu)化變電運行管理模式的探討[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33)
[2]霍峰,傲蕾明珠,劉冉.500kV變電站“運檢一體化”管理模式的分析與應用[J].內蒙古電力技術,2009(3)
[3]陳志軍,黃國棟,任孝峰,等.國內500kV變電站運行管理模式改革探討[J].華中電力,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