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東杰/大信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遼寧分所
對關聯方關系及其交易披露若干問題的探討
劉東杰/大信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遼寧分所
從現如今一些公司和組織的交易活動上可以看出,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的頒布和實施主要是為了對關聯方交易進行規(guī)范,但是在交易中還會存在著明顯的問題,直接影響到上市公司或者是證券市場的正常運行??梢姡C券市場關聯方交易的問題一直存在,已經成為一個比較普遍的問題,技術人員只有對交易披露的若干問題進行探討和分析,才能保證交易的整體穩(wěn)定性。
關聯方;關聯方交易;利益驅動;體制改革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fā)展給各大公司和企業(yè)帶來了一定的發(fā)展契機,但是與此同時,企業(yè)需要根據經濟的運行狀況來對經濟體制和制度進行調整,在保證本企業(yè)發(fā)展的過程中,促進社會的和諧與穩(wěn)定。事實上,公司運行中不乏會出現交易披露活動,這也是吸引投資方的重要途徑,但是在實際的交易運行過程中,很容易出現諸多的問題,影響交易市場的有序性。管理人員要對這一問題加強重視,促進經濟市場的全面發(fā)展。
1.關聯方及關聯方交易的認定。在企業(yè)的會計準則中,對關聯方的特點進行了明確的規(guī)定,認為一方或兩方以及以上來對另一方進行控制,并且產生一定影響的可以構成關聯方。關聯方關系得以存在著前提條件是控制、共同控制或者是重大影響幾個因素。由此可知,關聯方交易的內涵主要是指關聯方之間出現資產的轉移,無論是否出現貨幣的交易,都可以被認為是關聯方交易。其中關聯方交易可以被分成不同的類型,其中包括購買商品或者是銷售商品;購買或者是銷售其他的資產;提供勞務或者是接受勞務;擔?;顒右部梢员环Q為是關聯方交易,另外,提供資金、租賃以及代理等可以歸結于關聯方交易的范疇。
2.關聯方交易形成的主要原因。
(1)利益驅使關聯交易的形成。在企業(yè)發(fā)展的過程中,任何形式的交易都需要嚴格考慮到交易成本。在進行個體交易活動中,企業(yè)需要花費巨額的費用。在企業(yè)發(fā)展的過程中會出現一些企業(yè)集團,以集團結構形成的組織不僅可以對資源的流動情況進行完善,還能夠在某種程度上做到節(jié)約資本。企業(yè)集團進行關聯交易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上市公司可以和母公司來進行關聯交易,交易成本相對較小。這樣一來,公司的發(fā)展做到提升企業(yè)價值,擴大公司規(guī)模以及減少成本的統(tǒng)一。另外,通過關聯方交易可以進行資本的轉換,將盈利狀況較好的企業(yè)利潤轉到虧損的企業(yè)中,使得企業(yè)集團或者組織避免納稅。除此之外,進行的企業(yè)集團貸款也是較為常見的現象,可見,利益的驅動是形成關聯交易的重要原因。
(2)經濟制度導致關聯交易的形成。我國為了完善經濟的發(fā)展,根據已有的經濟制度建立了相應的股票市場,在此基礎上,多數的企業(yè)將自身較為優(yōu)質的資產抽離出來,形成一個新的股份公司進行上市,在此過程中會存在一定的剩余資產,所以,新建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和母公司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系,而且,這種企業(yè)的改制也只是停留在表面上,沒有進行更深層次的改革。這是關聯方交易出現的重要原因。
1.關聯方交易披露不全面。
通常情況下,企業(yè)和關聯方只是在發(fā)生關聯交易關系之后才進行披露,事實上這種方法是不科學的。因為,根據相關的會計準則的規(guī)定可知,無論是否發(fā)生了交易關系,都應該在會計附表中加以表現,按照我國多數企業(yè)的披露方式,存在著一定的不完整性。所以,關聯方交易披露的不全面性已經成為現如今披露工作中存在的重要問題。另外,參與交易雙方都要進行披露,包括上市公司的投資者,管理人員以及家庭成員等等相互關聯的人員在其中。披露工作存在的問題值得相關管理人員的重視。
2.關聯方交易的披露不完整。
在披露的過程中,需要將企業(yè)關聯方的主要性質、交易類型以及交易要素等相關的因素度考慮到財務報表中。但是現如今的多數企業(yè)都沒有完全做到這三個方面的內容,只是流于形式,一些步驟只是草草了事。根據企業(yè)的定價政策對利潤進行調節(jié)。所以,關聯方交易的信息披露不完整性不斷增強,嚴重影響到關聯方交易的效率。
3.關聯方交易披露不規(guī)范。
(1)一些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的過程中,根據會計準則或者是其他的法規(guī)漏洞來肆意地對公司的業(yè)績進行弄虛作假。不僅表現在對財務信息進行造假,還包括對經營指標和財務信息的夸大。這種虛假的披露方式給其他的公司帶來一定的威懾作用。但是,這種做法是不規(guī)范的,屬于違規(guī)行為的一種。
(2)很多公司都可以為其關聯方提供擔保,但是在關聯方的交易中卻沒有進行有效地體現,這種現象的出現嚴重地影響著交易披露工作,所以應該進行監(jiān)督杜絕。
(3)從現如今交易雙方的信息披露工作中可以看出,很多都過于簡單或者是形式化加重,但是表現在實際的工作中主要是傾向于披露的形式,很少從實質入手,完善信息披露,所以,這一問題也應該得到工作人員的高度重視。
1.關聯方交易缺乏完善的法律制度。
我國各個企業(yè)的上市公司都在對交易規(guī)則和交易方式進行完善,但是在實際的工作中卻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主要為:一是我國現如今還沒有制定出相應的法律法規(guī)來對上市工司的交易活動進行監(jiān)督和控制。二是我國對于關聯交易信息披露的違法行為沒有加大懲處的力度,從某種程度上降低了關聯方交易的威懾作用,所以,這一方面的處理力度需要不斷加強。三是對于關聯方的交易還缺少一定的約束力,所以,交易的利潤主要由上市公司來決定,所以,交易的規(guī)則被嚴重打破。四是我國現如今的上市公司數量在不斷增多,監(jiān)督部門很難進行一一核查,工作難度相對較大。所以,一些違規(guī)操作問題頻頻出現,對經濟利益嚴重的影響,久而久之,嚴重地影響到關聯方交易活動的正常進行。
2.關聯方關系及交易的界定不清楚。
(1)多數的公司對關聯方的確定主要取決于和關聯方的之間的交易活動,如果沒有具體的活動就說明不是關聯方,這種觀念存在著一定的不科學性?;蛘呤菍⑸鲜泄镜年P聯方當成是股東或者是企業(yè)的所有者,這些都是不正確的,可見,我國上市公司關聯方的界限存在著明顯的模糊性。
(2)從大部分的上市公司中可以看出,報表中幾乎對于非企業(yè)的關聯方沒有進行披露,這也是關聯方中存放的各種問題所在。事實上,關聯方的交易活動還包含著對管理人員的報酬在其中,因此,都應該對這些項目進行披露,所以,在實際的工作中,上市公司在進行交易披露的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到所有的因素。
3.關聯方交易披露缺乏公允性。
從目前上市公司關聯方交易披露存在的問題來看,其非公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①關聯方交易的內部價、成本價等價格政策一直沒有一個明確的規(guī)定,定價政策的信息披露極為混亂;②關聯方交易的定價政策缺乏公允性和可比性,上市公司在進行轉移定價政策時,并沒有明確說明相關資產是否經過資產評估或審計,而且對相關內部價等與市場價格的差異也忽略,這樣的價格是非常不公允的,而且也無法幫助信息使用者正確理解實際情況。
4.巨額利益驅動。
某些上市公司為了獲得巨額利益,得到更多的資金,惡意違規(guī)操作,披露虛假的關聯方交易信息;而且一些管理部門為了獲得經濟利益,對于上市公司的違規(guī)行為不僅不聞不問,甚至還做出了一些不光彩的行為。
1.完善關聯方交易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
(1)會計準則與其他相關的政策法規(guī)中不夠明確、具體的條款應進行修訂;對于不夠全面的條款盡快進行補充和完善。應參考國際準則,對現行準則進行完善。例如關聯交易的定價政策,應參考國際會計準則中提供的定價方法:即可比不可控定價法、再銷售定價法、成本加成法,制定一套符合我國上市公司特點、操作性強的定價政策。
(2)普及會計準則相關知識,令企業(yè)充分認識到關聯方關系及其交易的內涵、類型、方法和標準等,務必使上市公司人員充分了解關聯方交易。此外,應加強對上市公司管理人員的宣傳,豐富其會計知識,使其充分認識到關聯交易對上市公司、國家等的消極影響,以期關聯交易披露更加完整、規(guī)范。
(3)應加大關聯方違規(guī)披露的懲處力度。如發(fā)現上市公司違規(guī)披露,不僅對上市公司進行資金處罰,還應對相關負責人、未發(fā)現違規(guī)的會計師事務所都加以懲罰。懲罰的形式不應只是資金形式,還應相應采取刑事和民事處罰。
2.建立完善的證券市場管理機制。
目前我國證券市場實行政府主導、證監(jiān)會集中領導、證券交易所監(jiān)管的體制。這樣較易形成多頭管理、權責不明的現象。所以為了加強對證券市場的監(jiān)管,應改變目前多頭管理的體制,成立獨立的證券監(jiān)管部門,加大執(zhí)法力度,制定可行的監(jiān)督管理體系。
3.加大中介機構對關聯交易的審查力度。注冊會計師的獨立審計是我國會計信息披露規(guī)范的可靠保證。注冊會計師進行審計時,應專項審計對上市公司的財務和經營成果產生重大影響的關聯交易,并出具恰當的審計意見。加強會計師事務所作為社會監(jiān)督機構的作用,使其真正發(fā)揮監(jiān)督的功能。
隨著一系列針對關聯方交易的法律法規(guī)的出現,證券市場關聯方交易的問題仍然層出不窮。這不僅是存在于我國上市公司的一個普遍現象,也是世界性的問題。針對此現象,本文對關聯方交易披露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著重分析,并深入探索了關聯方交易披露存在問題的原因,提出對策以期規(guī)范上市公司的關聯交易和維持整個證券市場的穩(wěn)定。
[1]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企業(yè)會計準則[S].2006.
[2]曹慧麗.關于上市公司關聯交易形成原因研究[J].企業(yè)經濟,2007(3):166-168.
[3]何永嚴.關聯方關系及其交易披露若干問題的探討[J].理論界,2006(10):226-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