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分:100分 姓名: 班級: 時間:90分鐘 得分:
一、我能看拼音寫詞語或給詞語注音。(6分)
jǔ jué huò huàn zhān mào ɡuī jǔ zhāo dài ɡōu l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皮 襖 天 賦 疆 場 侮 辱 胚 胎 拘 束
二、我能在下列各組詞語中,選出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2分)
A.撫摸 天崖 翠色欲流 巾飄帶舞 B.幻稚 紡礙 絞盡腦汁 隨心所欲
C.盜賊 出息 面不改色 安居樂業(yè) D.銷煙 祭奠 同歸于進 勢不可當
三、我能用給出的字組詞并填空。(4分)
“開” 荒地 活動 道路 產品
“改” 體制 品種 生活 計劃
四、我能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語,使每組詞語按一定的順序進行排列。(4分)
1.買布 ( ) 縫衣 穿衣 2.婦女節(jié) 勞動節(jié) ( ) 國慶節(jié)
3.學習用品 書寫工具 筆 ( ) 4.( ) 中國 亞洲 世界
五、我能給帶點的詞選擇正確的解釋,把序號寫在括號里。(4分)
1.手疾眼快( ) ①疾病 ②痛苦 ③痛恨 ④急速
2.渾黃一體( ) ①渾濁 ②糊涂,不明事理 ③天然的 ④全,滿
3.隨心所欲( ) ①欲望 ②想要,希望 ③需要 ④(副詞)將要
4.負荊請罪( ) ①背 ②擔負 ③背棄,辜負 ④虧欠、拖欠
六、我能把下面的詞語補充完整,然后按要求分類,還能在橫線上另寫一個同類的詞語。(5分)
冰消雪( ) 小肚( )腸 三年五( )
層巒( )嶂 ( )燭夜游 ( )定自若
1.找出一個含有批評意思的詞: ;
2.找出一個含有贊揚意思的詞: ;
七、我能按要求選擇正確的答案。(6分)
1.下列句中,與“我們應該相信他”意思不同的一句是( )
A.我們難道不應該相信他嗎? B.我們難道應該相信他嗎?
C.我們不能不相信他。 D.我們怎能不相信他!
2.下列縮句正確的一句是( )
一位滿頭銀發(fā)的老奶奶,雙手拄著拐杖,背靠著一棵洋槐樹,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著。
A.奶奶拄著拐杖。 B.老奶奶背靠著一棵洋槐樹。
C.奶奶焦急而有耐心。 D.老奶奶等待著。
3.下列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A.這次語文測驗,全班同學普遍成績提高了。
B.公園里新設了由兩個英國援建的游樂項目。
C.我們一定要團結友愛,互相幫助。
D.雖然在課堂上發(fā)笑,但是我受到了老師的批評和懲罰。
八、我能變換句子。(8分)
1.一位臺灣同胞說,他是中國人,他愛中國。(改為直述的話)
2.柳樹長出了嫩芽。(改為擬人句)
3.他們發(fā)現一個孩子坐在河溝邊上。(寫出大句子中包含的小句子)
4.撲通一聲,孩子扎進了海里。(改為比喻句)
九、積累運用與口語交際。(7分)
1.學校的花草池里有一塊牌子,上邊寫著“禁止摘花踏草”,可是同學老師看了很不舒服,你能在不改變原意的基礎上,把牌子上的警示語換一下,使大家變得樂意接受嗎?試試看。(2分)
2.描寫春天、夏天景物及思鄉(xiāng)的詩句各一句。(3分)
3.根據下面情況,填寫最恰當的歇后語。(2分)
(1)我今天放學回家,還沒有放下書包,就被媽媽訓了一頓,真叫我“ ”。
(2)小明這學期各門功課都在90分以上,大家都夸他有進步。小明這叫“
”。
十、我能閱讀下面短文并回答問題。(24分)
(一)李世民用“餉”(11分)
唐太宗李世民很注意待人接物。有一次,他看見櫻桃熟了,紅紅的,特別可愛,就叫人摘下來許多。他一嘗,又酸又甜,非??煽冢鸵活w接一顆地吃了起來。他正吃得高興,忽然想起一個人來,就是隋朝的最后一個皇帝楊侑。楊侑退位后,唐朝沒有殺他,還給他封了個王。
李世民想,唐朝的政權剛剛建立,這個人還要團結,免得他萌發(fā)復辟的念頭,對,派人給他送點兒櫻桃去。
可是送櫻桃得有個說法呀,李世民就琢磨開了:說“俸”吧,顯得太謙恭了。他現在已經不是皇帝了,自己就失身份了;說“賜”呢,他好歹也當過兩天皇帝,這樣也太傷他的自尊心了。李世民想來想去,也拿不定主意。
這時,有個大臣來見李世民。他見李世民背著手轉悠,就問有什么為難的事。李世民便把這件事說了一遍。那個大臣想了想說:“我看就用‘餉吧。當年南北朝時,齊和帝讓位給梁武帝后,被封為巴陵王。梁武帝每回給他送東西,都說‘餉?!彼麄z都覺著挺合適?!皩Γ 崩钍烂窀吲d地說,“那我也用‘餉?!?/p>
“餉”在古文中做軍糧講。也用做食物款待講。后來引申為贈送,表示雙方地位平等,不存在高低上下。所以李世民決定用“餉”,而不用“奉”或“賜”。
1.文章開頭第一句在全文結構中的作用是( )(2分)
A.總領全文,引起下文。 B.開門見山,交代事情起因。
C.中心句,點名文章中心。 D.畫龍點睛。
2.李世民為什么會想派人給楊侑送點兒櫻桃去?(2分)
3.給退位的皇帝送點兒櫻桃,李世民遇到的難題是( )[多選](2分)
A.說“奉”吧,顯得太謙恭了,自己就失身份了。
B.說“賜”呢,他好歹也當過兩天皇帝,這樣也太傷他的自尊心了。
C.不知那位退位的皇帝楊侑是不是喜歡吃櫻桃。
D.派誰去給那位退位的皇帝送櫻桃。
4.李世民最后決定用“餉”字的理由是什么?你覺得這個字用得如何?(2分)
5.你是如何看待故事里的唐太宗李世民的?談談你的想法。(3分)
(二)兩棵樹(13分)
農夫在地里同時種了兩棵一樣大小的果樹苗。第一棵樹拼命地從地下吸收養(yǎng)料,儲備起來,
滋潤每一個枝干,積蓄力量,默默地盤算著開花結果。
第二年春天一到,第一棵樹便吐出了嫩芽,憋著勁向上走。而另一棵樹剛吐出嫩葉,便迫不及待地擠出花蕾。
第一棵樹目標明確,忍耐力強,很快就長得身材茁壯。另一棵樹每年都要開花結果,剛開始著實讓農夫吃了一驚,非常欣賞它。但由于這棵樹還未成熟,便承擔開花結果的責任,累得彎了腰,結的果實也酸澀難吃,還時常招來一群孩子的石頭襲擊。更有甚者,孩子會攀上它那羸弱的身體,在掠奪果子的同時,也損傷著它的自尊心和肢體。
時光飛轉,終于有一天,那棵久不開花的壯樹輕松地吐出花蕾。由于養(yǎng)分充足、枝干強壯,結出的果實又大又甜,而此時那棵急于開花結果的樹卻成了枯木。農夫詫異地嘆了口氣,將那棵瘦小的枯木砍下,燒火用了。
有時,不急于表現自己的人恰恰正是最富有競爭力、生命力最強、最有前途的人。
1.第一棵樹的目標是什么?另一棵樹的目標是什么?(2分)
2.用“ ”畫出講述第一棵樹身材茁壯的原因的句子,用“ ”畫出講述另一棵樹身體羸弱的原因的句子。(2分)
3.另一棵樹的最終命運是怎樣的?為什么會有如此令人嘆息的結局?(2分)
4.下面哪個成語形容第一棵樹最貼切?( ) (2分)
A.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B.量力而行 C.厚積薄發(fā) D.事實勝于雄辯
5.這則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 (2分)
A.同一塊地里,同時種兩棵一樣大小的果樹苗,結局不一定相同。
B.實現自己的理想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
C.積累不夠,就急于表現,只能是曇花一現,甚至會給自身帶來傷害;而謙虛忍耐、善于積累、水到渠成的人則會長久地享受成功的喜悅。
6.請你用自己的話概括評價這兩棵樹。(3分)
十一、作文芳草地。(30分)
題目:想起來就_______
要求:先把題目補充完整,再作文。
提示:橫線上可以填“開心”、“難過”、“氣憤”、“害怕”、 “好笑”……
字數5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