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逐 旭
追尋科德韋爾天體(7)
□ 逐 旭
類型 棒旋星系 超新星遺跡 超新星遺跡 橢圓星系星座 獵犬座 天鵝座 天鵝座 后發(fā)座科德韋爾編號 C 3 2 C 3 3 C 3 4 C 3 5 N G C / I C 編號 N G C 4 6 3 1 N G C 6 9 9 2 N G C 6 9 6 0 N G C 4 8 8 9赤經(jīng) 1 2 h 4 2 m 0 8 . 0 s 2 0 h 5 6 m 1 9 s 2 0 h 4 5 m 3 8 s 1 3 h 0 0 m 0 8 . 1 s赤緯 + 3 2 ° 3 2′2 9″ + 3 1 ° 4 4 . 6′ + 3 0 ° 4 2′ 3 0″ + 2 7 ° 5 8′ 3 7″距離 3 0 M l y ( 9 . 2 M p c ) ~2 5 0 0 l y(7 6 7 p c) ~2 5 0 0 l y ( 7 6 7 p c ) 3 0 8 M l y ( 9 4 M p c )視星等 9 . 8 7 . 5 7 . 9 1 1 . 4視大小/直徑 1 5 .′5 × 2 .′7 6 0 ' x 8 ' 7 0’x 6’ 2′. 8 × 2′. 1
類型 漩渦星系 疏散星團 棒旋星系星座 后發(fā)座 狐貍座 后發(fā)座科德韋爾編號C 3 6 C 3 7 C 3 8 N G C / I C 編號 N G C 4 5 5 9 N G C 6 8 8 5 N G C 4 5 6 5赤經(jīng) 1 2 h 3 5 m 5 7 . 7 s 2 0 h 1 2 m 0 0 s 1 2 h 3 6 m 2 1 s赤緯 + 2 7 ° 5 7′ 3 5″ + 2 6 ° 2 9′0 0″ + 2 5 ° 5 9′1 6″距離 2 9 M l y(8 . 9 M p c) 1 9 5 0 k l y(6 0 0 k p c) 4 2 . 7 M l y ( 1 3 . 1 M p c )視星等 1 0 . 4 8 . 1 9 . 6視大小/直徑 1 0′. 7 × 4′. 4 2 0′ 1 5′. 9 × 1′. 9
C32(NGC 4631)使用100mm左右的望遠鏡就可以看見它;C33 (NGC 6992)和C34(NGC 6960)與其旁邊的幾片星云共同構(gòu)成了帷幕星云,通常認為它比較難用目視觀測,但使用特殊的O III濾鏡則可以比較容易地看到它;C35(NGC 4889)和C36(NGC 4559)都比較暗,不過使用4英寸(116毫米)的望遠鏡都可以看到;而C37(NGC 6885)本身亮度不算太暗,但因為其所在位置的前景星狐貍座20太過明亮,因此使用諸如7×50雙筒望遠鏡這樣的小望遠鏡在夜空中掃視時很容易錯過它。C38 (NGC 4565)則使用60mm以上口徑的望遠鏡就可以看到。
C32 (NGC 4631),C35 (NGC 4889),C36(NGC 4559)和C38 (NGC 4565)在天空中的位置
C33( NGC 6992)和C34 (NGC 6960)以及C37(NGC 6885)在天空中的位置
C 32 (NGC 4631),NGC 4627和NGC 4656,斯隆數(shù)字巡天拍攝
星系演化探測器(GALEX)拍攝的帷幕星云,含C33 (NGC 6992)和C34 (NGC 6960),注釋翻譯自維基百科
C32(NGC 4631)位于獵犬座,是一個側(cè)對著我們的棒旋星系。與其他側(cè)對著我們的星系不同,NGC 4631一頭大,一頭小,看起來就像一條藍鯨,所以被人稱為“鯨魚星系”。這個星系中的恒星形成過程十分劇烈,在星系的中心部分,高溫的大質(zhì)量恒星不斷地形成,然后很快演變成超新星。超新星爆炸產(chǎn)生的沖擊波會將星系中的塵埃以及氣體拋出星系平面,錢德拉X射線望遠鏡的觀測發(fā)現(xiàn)這些拋出的氣體在星系周圍形成了一個熾熱的暈。此外NGC 4631還和伴星系NGC 4627和NGC 4656/4657之間存在相互作用,光學觀測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NGC 4631和NGC 4627之間存在物質(zhì)構(gòu)成的“橋”。而NGC 4656/4657被稱為“曲棍球星系”,除了受到來自NGC 4631的潮汐力影響以外,其本身就是一對互擾星系。
C33(NGC 6992)和C34(NGC 6960)是巨大的帷幕星云(也翻譯為面紗星云)的一部分,這個名字可能是因為從照片上看,這個星云的外觀看上去非??~緲,就像輕薄的帷幕或者面紗。這個星云位于天鵝座,且大體上呈環(huán)狀,因此又被稱為“天鵝座環(huán)”。它被認為是一個超新星遺跡,與熟知的蟹狀星云類似,不過制造它的超新星可能爆發(fā)于幾千年前的史前時代,因此歷史上沒有留下什么文字記載。
帷幕星云在天空中的直徑大約為3°,相當于6倍滿月的直徑。它是如此巨大,因此獲得了多個NGC/IC編號。而大體上,它可以被分為東帷幕星云和西帷幕星云。東帷幕星云以NGC 6992為首,包含了NGC 6995和IC 1340;而西帷幕星云以NGC 6960為首,靠近明亮的天鵝座52星。除此之外,NGC 6960東北的明亮三角形區(qū)域被稱為皮克林三角,以當時哈佛大學天文臺臺長皮克林的名字命名,而NGC 6974 和NGC 6979則是星云中明亮的節(jié)點。星云的中心已經(jīng)在圖上標出,被認為是當年爆發(fā)的超新星所在的位置。
C35 (NGC 4889)是一個超巨橢圓星系,擁有一個200億太陽質(zhì)量的超大質(zhì)量黑洞。它位于后發(fā)座星系團中,在天球上鄰近后發(fā)座β星和北銀極。后發(fā)座星系團距離我們大約3億光年,其中擁有超過1000個星系。星系團的成員大部分都是些橢圓星系,只在星系團外圍有一些旋渦星系。NGC 4889位于后發(fā)座星系團中心部位,是這個星系團中最大、最明亮的星系。從這點來看,它和之前提到的M87和NGC 1275在星系團中的地位相似,盡管它外觀看上去非常普通,沒有噴流之類的特殊結(jié)構(gòu)。不過NGC 4889在后發(fā)座星系團中還有一個伴兒NGC 4874,它離NGC 4889非常接近,不過亮度上要稍微暗一些,兩個星系共同占據(jù)著星系團的中心。
C35(NGC 4889 )和NGC 4874,斯隆數(shù)字巡天(SDSS)攝
C36 (NGC 4559)靠近后發(fā)座β。在這里它被歸類為一個旋渦星系,不過要更詳細地劃分的話,它應(yīng)該是旋渦星系和棒旋星系的過渡類型。星系內(nèi)部的旋臂緊緊圍繞星系核心形成了一個環(huán),而星系外側(cè)旋臂則伸展得很開。NGC 4559直徑大約10萬光年,是一個大小比較可觀的星系,外觀上看,它有點像一個斜對著我們的圓鋸。觀測發(fā)現(xiàn)星系的旋臂上存在一些恒星形成區(qū),而羅塞塔衛(wèi)星觀測的結(jié)果顯示其中有17個X射線源,其中一個位于星系中心,而另一個位于外側(cè)旋臂的據(jù)推測可能對應(yīng)一個超新星遺跡。
C36(NGC 4559 ),斯隆數(shù)字巡天(SDSS)攝
C37(NGC 6885 ),數(shù)字巡天(DSS)攝
C37 (NGC 6885)位于狐貍座,從天球上看,它恰好在狐貍座20所在的位置。不過狐貍座20離我們只有大約1000光年,因此它應(yīng)該不是星團的成員。NGC 6885和NGC 6882是否為同一個天體存在爭議,這里認為兩者并不是同一天體,NGC 6882是緊鄰著NGC 6885的一個疏散星團。整個星團沒有特別出彩的地方,對它的相關(guān)研究也并不多。星團的年齡大約為10億年,算是比較年老的一個星團。
C38(NGC 4565)又名針狀星系,是一個側(cè)對著我們的星系,并且可能是所有側(cè)對著我們的旋渦星系中最有名的一個,它最顯著的特征是有一條明顯的塵埃帶,橫貫了整個星盤,遮擋了來自星系中恒星的光。早前的研究認為它是一個旋渦星系,不過近幾年的理論和觀測結(jié)果顯示它應(yīng)該是一個棒旋星系。星系實際直徑大約為15萬光年,總質(zhì)量大約為2000億個太陽質(zhì)量。星系擁有大約240個球狀星團,比銀河系多出許多。
C38(NGC 4565)美國國家光學天文臺雨果和高爾攝
(責任編輯 張長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