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蘭
(陜西路橋集團有限公司,陜西西安710000)
路基病害形式多樣,其中滑坡是一種危害性很大的公路病害,防護不當不僅埋下質(zhì)量隱患,也威脅到車輛及人員的安全,因此對邊坡進行有效防護非常重要。本工程由于地處山間、漢江平原段,水網(wǎng)復雜、濕軟地基多,不利施工,軟基和膨脹土處理、高邊坡防護、特長隧道成為項目施工重點,同時也是新技術運用最多的項目。
陜甘界K412 km 處某段設計路線為半挖半填路塹形式通過,設計邊坡為臺階型,最高邊坡為二級。在施工左側路基擋墻基礎時,由于坡腳被挖,臨空面加大、降雨及其坡體物質(zhì)比較破碎等多重原因,誘發(fā)坡體失穩(wěn),路基發(fā)生滑塌,導致路肩墻無法施工,對在建安全及其建成后的運營將造成嚴重的隱患,必須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防止事態(tài)進一步發(fā)展。
1)抗滑支擋工程。在高速公路左側邊坡一級平臺上設置一排鋼筋混凝土抗滑樁板墻,抗滑樁截面積為1.8 ×2.4 m,每2 根抗滑樁之間設置擋板,每塊板的吊裝孔待板安裝完畢后,插入4 m 長的PVC 管,作為排水管使用。同時,在每2 根樁的最下部的吊裝孔設仰斜排水孔,仰斜孔長8 m,仰角3°。
2)坡面整修工程。由于滑坡已產(chǎn)生位移,坡面裂縫縱橫交錯,需對坡面進行整修,裂縫采用砂漿灰土進行夯填,以使坡面能夠快速流走,減少坡面水的下滲,整修后的坡面植草綠化。
3)在抗滑樁后面坡體上鋪設簡易支撐滲溝,用以排泄坡體內(nèi)地下水,然后通過排水溝引到截水溝中。
4)截排水工程。在坡體上周界外側5 m 以外及滑坡周界外設置截水溝攔截坡面水,在邊坡平臺設置排水溝,在地形急劇變化的地方設置急流槽或跌水。截、排水溝及急流槽或跌水、溝床鋪砌均采用M7.5 漿砌片石砌筑,形成統(tǒng)一排水,匯入路基排水溝或涵洞。
從地形上分析,該老滑坡可以分為上下兩級滑坡。上級滑坡平面形態(tài)呈圈椅狀,具有明顯的老滑坡地貌。受兩側基巖山體的影響,滑坡上大下小,與下級滑坡形成葫蘆狀。下級滑坡平面形態(tài)呈舌形,沿公路方向?qū)?80 m,垂直公路縱向長約320 m,滑坡周界清晰以兩側的沖溝為界,高速公路在該段以挖方形式從老滑坡體的中前部通過,挖方最大高度36 m。當開挖至二級邊坡時,坡體上出現(xiàn)大量裂縫,滑坡體上的房屋隨即出現(xiàn)開裂,裂縫最遠距離開挖邊坡180 m,形成了新生滑坡。
1)回填反壓?;掳l(fā)生后,為了防止滑坡發(fā)生快速滑動,對滑坡前緣挖方路基段進行了回填反壓,反壓高度約5 m,有效降低了滑坡變形速度。
2)錨索抗滑樁。為保證路基的安全,在二級邊坡平臺上設置一排錨索抗滑樁,抗滑樁考慮路基開挖到位后潛在滑動面的影響。由于老滑坡滑動面較深,抗滑樁設置兼顧老滑動面的影響?;路秶鷥?nèi)的抗滑樁根據(jù)計算分別采用了2.0 ×3.0 m 以及3.0 ×4.0 m 樁徑的抗滑樁,抗滑樁上設置兩排四束錨索加固。
3)樁頂擋墻。由于二級邊坡平臺處滑面較淺,滑坡有從樁頂剪出的可能,因此在樁頂設置4m 高鋼筋混凝土擋墻,擋墻頂寬 1.5 m,面坡直立,背坡 1 ∶0.3,每 12 m 為 1 片與 2 根抗滑樁相連。為保證樁頂擋墻與其下部的抗滑樁緊密相連,樁頂擋墻施工前應先將抗滑樁樁頂以及鎖口頂部鑿毛,將抗滑樁部分主筋和架立鋼筋伸出與擋墻鋼筋籠焊接。樁頂擋墻施工完畢后墻后填透水反濾材料并壓實。
4)路塹墻。為了盡量減少路基挖方,在坡腳設置8 m 高路塹墻,其中基礎埋深2 m,墻頂寬1.2 m。擋墻采用M10 號漿砌片石砌筑,沿墻縱長每10 m 設置一道伸縮縫。
5)錨桿框架。一級、三級邊坡采用錨桿框架防護,框架梁采用C25 混凝土澆筑。一級邊坡錨桿長度8 m,三級邊坡錨桿長度12 m,型號為Ф28。二級邊坡以及錨桿框架內(nèi)采用噴播植草防護。
6)截排水工程?;聟^(qū)內(nèi)地表及地下水極為豐富,因此排水工程采取了防、排、疏相結合。在滑坡體的中上部以及開挖邊坡坡面地下水較為豐富段采取仰斜排水孔疏干坡體內(nèi)的地下水;為防止滑坡體內(nèi)的沖溝水繼續(xù)下滲,對沖溝采用20 cm厚C20 混凝土澆筑,內(nèi)設Ф6 的鋼筋網(wǎng)片;在滑坡的后部以及仰斜排水孔出水口處設置截、排水溝與滑坡中部的沖溝相連,以利于排水,各級邊坡平臺設置平臺排水溝與排水渠或路基邊溝相連。
滑坡和高邊坡病害的防治,實質(zhì)上是一個采用工程措施保持或恢復邊坡自身平衡的過程,隨著大規(guī)模高速公路建設的開展,滑坡與邊坡病害的治理也形成了一套成熟的、以新型支擋結構為主的成套治理工程技術,總結下來主要有三個方面:①利用外力抵消平衡下滑力即增加滑體的抗滑力。②增加滑帶的抗剪強度。③減小下滑力。一般采用減、錨、擋、固、疏等手段,輔以截排地表水、疏排地下水等措施。加強滑坡和高邊坡病害的防治研究,不僅對高原山區(qū)公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與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協(xié)調(diào)發(fā)展有重要意義,也將對我國地質(zhì)災害防治以及發(fā)展產(chǎn)生積極作用。
[1]申振剛.廣河高速公路高邊坡病害分析及處理措施[J].交通標準化,2013(3).
[2]王路,馮曉,顧晶彪. 干川公路路塹高邊坡滑塌治理研究[J].北方交通,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