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利用地方民族文化資源提高高校思政理論課教學實效性

      2014-04-17 06:52:03余海崗陳志波
      教育與職業(yè) 2014年2期
      關鍵詞:理論課少數(shù)民族民族

      余海崗 陳志波

      高校思政理論課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和主渠道,其統(tǒng)編教材具有科學性、宏觀性、原則性、指導性等特點。但由于各地區(qū)發(fā)展以及具有的文化底蘊和資源存在差異,尤其在民族地區(qū)的文化資源中更是蘊藏著深厚的思政理論課教學資源,因此,在民族地區(qū)高校思政理論課教學實踐中,要適當滲透民族文化教育,以生動、具體的民族歷史文化,加深大學生對思政理論課的理解,增強實效性,提高教學效果。

      一、將地方民族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必要性

      1.是增強大學生傳承創(chuàng)新民族文化意識的需要。胡錦濤同志在慶祝清華大學建校100周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中提到對于大學的使命的四方面意見:第一,人才培養(yǎng)。第二,增強科學研究能力。第三,大力服務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第四,大力推進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其中大學對文化的傳承創(chuàng)新體現(xiàn)了新時期對于大學使命的更高要求。我國是具有五千多年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各民族多姿多彩的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高等教育是優(yōu)秀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和思想文化創(chuàng)新的重要源泉。大學生是黨和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國的未來。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道德觀、法律觀的重要載體。在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開展中,融入民族文化教學內容,既可以增強課程的新鮮感和吸引力,又能增加大學生對民族歷史文化知識的了解,增強其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提高傳承創(chuàng)新民族文化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2.是強化大學生愛國主義情感的需要。愛國主義體現(xiàn)了人民群眾對自己祖國的深厚感情,反映了個人對祖國的依存關系,是人們對自己故土家園、民族和文化的歸屬感、認同感、尊嚴感和榮譽感的統(tǒng)一。愛國主義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德育教育的核心和基礎。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中華民族的昨天可以說是“雄關漫道真如鐵”。開設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向大學生生動展示中華民族自近代以來艱苦奮斗的曲折歷程,通過鮮活生動的歷史事實增強大學生對國家、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從而更加珍惜今天“人間正道是滄?!钡拿篮蒙睿^續(xù)朝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奮勇前進。

      3.是培育大學生民族團結進步思想的需要。維護祖國統(tǒng)一和民族團結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指出“在各級各類學校廣泛開展民族團結教育。推動黨的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國家法律法規(guī)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引導廣大師生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祖國觀、民族觀、宗教觀,不斷夯實各民族大團結的基礎,增強中華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大學時期是培育和強化民族團結教育思想的重要階段,因此,利用地方民族文化資源,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中融入“多民族”與“大一統(tǒng)”的國家觀,強化“漢族離不開少數(shù)民族,少數(shù)民族離不開漢族,各民族之間互相依存”的民族團結進步思想意識十分必要。

      4.是大學生養(yǎng)成思考民族問題意識的需要。當前,我國的民族關系總體上是團結和諧的,但是由于歷史和現(xiàn)實的多方面原因,我國的民族方面還存在不少問題,如在民族方面,歷史上遺留下來的各民族經(jīng)濟文化發(fā)展的不平衡性,剝削階級的民族主義思想和一定的民族隔閡還會長期存在;在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的過程中,我國各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在一些具體權益特別是經(jīng)濟權益上,民族之間仍然會發(fā)生矛盾糾紛;在風俗習慣和語言文字方面,各民族的一些成員由于相互了解和尊重不夠,也容易產(chǎn)生矛盾誤會、摩擦和糾紛;在多數(shù)群眾信仰宗教的民族中,由于民族感情和宗教感情的相互交織,如果宗教問題處理不慎,也會影響民族關系;由于種種原因,有些人有時還會做出傷害民族感情,破壞民族團結的事情;國際敵對勢力利用民族問題,特別是挑撥我國民族關系作為遏制、搞亂中國的突破口,公開支持我國民族分裂主義分子的破壞活動,是其對我國西化、分化的重要手段。這些問題有必要通過思政理論課,啟發(fā)大學生自覺養(yǎng)成思考解決民族問題的意識。

      二、民族文化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材應把握的原則

      1.切合總體,分清主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個邏輯嚴密、內涵豐富的整體,是融合了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jīng)濟學、教育學、心理學、法學、歷史學、文化學等多學科知識和內容的科學體系,涉及民族問題、民族政策、民族關系的部分內容不是很多,在進行民族文化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中,應該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認真處理好普遍性與特殊性、整體與部分、一般與個別的關系,在制訂教學計劃和課堂教學時,要分清主次,要圍繞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目的選擇地方民族文化資源補充教學內容,民族文化教學內容要精細、精干,不能長篇大論、拖沓冗長,造成主次不分,喧賓奪主,影響教學效果。

      2.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眾所周知,漢族是我國的主體民族,少數(shù)民族人口在全國總人口中的比重不到10%,但分布卻十分廣泛,少數(shù)民族自治地方面積占全國的60%以上。正如毛澤東同志所說:“我們說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實際上是漢族‘人口眾多’,少數(shù)民族‘地大物博’,至少地下資源很可能是少數(shù)民族‘物博’,各少數(shù)民族對中國的歷史都作過貢獻?!?/p>

      我國少數(shù)民族人口的分布具有小聚居和大雜居、分布范圍廣兩個特點,少數(shù)民族人口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和東北。內蒙古、新疆、西藏、廣西、寧夏5個自治區(qū)和30個自治州、120個自治縣(旗)、l200多個民族鄉(xiāng)是少數(shù)民族聚居的地方。全國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都有少數(shù)民族居住,絕大部分縣級單位都有兩個以上的民族居住。我國有2600多所高校,其中有13所民族高等院校,在全國重點高校如清華、北大,以及少數(shù)民族人口主要集中的西南、西北和東北各省、自治區(qū)的高等院校,在進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時,應該實事求是、因材施教,根據(jù)本校、本班級大學生的民族構成適當增加相應民族歷史文化的講解,緩解少數(shù)民族大學生發(fā)現(xiàn)他們文化習俗、生活習慣、語言表達、思維模式等方面的差異而帶來的不適。即使是在內地少數(shù)民族大學生屈指可數(shù)、鳳毛麟角的高校,也因該從照顧特殊性和個別性的角度出發(fā),適當增加相應民族文化的內容,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人文關懷和親和力,提高教學實效。

      三、民族文化資源轉換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資源的途徑

      1.將民族文化資源引進教材,轉換為教學內容。目前,高校思政理論課教材是全國統(tǒng)一編寫,統(tǒng)一使用的,具有科學性、宏觀性、原則性、指導性等特點,但無法兼顧各地方的特色和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這就要求各地高校思政理論課教師把學生身邊體驗得到的地方民族文化資源以多種形式融入教材和課堂教學中。如在“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中,關于愛國主義的科學含義的學習中,可以列舉一些例子:1840年鴉片戰(zhàn)爭以后,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各族人民遭受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雙重壓迫和剝削。各族人民掀起了波瀾壯闊的反帝反封建斗爭,在中華民族的團結奮進史上譜寫了新的篇章。1851年在廣西爆發(fā)的太平天國農(nóng)民革命運動,有壯族、瑤族、回族、苗族、蒙古族、彝族、白族、傣族、哈尼族、傈僳族等少數(shù)民族人民與漢族人民一起進行斗爭。其中有不少著名人物就是少數(shù)民族,如北王韋昌輝、西王蕭朝貴,以及著名將領林鳳翔、李開芳等都是壯族。鴉片戰(zhàn)爭后,沙俄強占我國黑龍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和新疆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的廣大地區(qū),英軍和法軍分別侵略我西藏和西南地區(qū),激起各族人民的奮起反抗。達斡爾、鄂倫春、赫哲、鄂溫克和西北、西南地區(qū)的各民族人民積極組織抗戰(zhàn),英勇抗擊侵略者。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斗爭,使各民族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實現(xiàn)新的團結和統(tǒng)一。通過這些鮮活生動、可歌可泣的歷史,為學生提供更為真實的學習情境,他們對所學理論的理解認同就會大大加深了,學習效果也會顯著提高。

      2.將民族文化資源引入研究,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性學習熱情??茖W研究是提升教學質量的重要支撐,教學和科研就像車之兩輪,鳥之兩翼,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民族地區(qū)高校的思政課教師應該具備一定的民族文化素養(yǎng),掌握一定的民族學、人類學研究方法,同時注重借鑒和利用國內外最新的民族文化研究成果,融入思政課教學實際,使學生樹立問題意識,并激發(fā)他們研究問題的好奇心和學習熱情,鼓勵、帶動和指導學生圍繞如何利用地方民族文化服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維護民族團結,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開展研究,最終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

      3.將民族文化資源引進實踐,強化學生社會實踐環(huán)節(jié)。注重學思結合、知行統(tǒng)一是改革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和重要方法。建立社會實踐教學基地是開展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重要載體。通過與反映地方歷史文化的遺跡、博物館、紀念館、烈士陵園合作建設教學基地,并以此為平臺,延伸拓展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踐,深化教學效果質量提升模式改革。同時開展主題鮮明、針對性強的實踐活動,實現(xiàn)先進文化向社會的傳播,實現(xiàn)增進高校思政理論課實效性的目的。如通過建立校外新農(nóng)村實踐教學基地,組織大學生參觀了解新農(nóng)村建設的成就,切身感受新農(nóng)村建設是黨的惠農(nóng)、富農(nóng)政策,黨的民族平等團結、互助和諧、共同繁榮政策的生動寫照,增強他們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祖國的情感,增強他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堅定他們的理想信念,對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充滿信心。

      總之,充分利用民族文化資源,并運用到高校思政理論課的教育教學中去,就能夠很好地達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三貼近”的要求,拓展思政理論課的教學內容,增強高校思政理論課教學實效性。

      猜你喜歡
      理論課少數(shù)民族民族
      我們的民族
      一個民族的水上行走
      人民交通(2019年16期)2019-12-20 07:03:44
      我認識的少數(shù)民族
      多元民族
      求真務實 民族之光
      文史春秋(2016年2期)2016-12-01 05:41:54
      少數(shù)民族治療感冒的蕨類植物(一)
      少數(shù)民族治療感冒的蕨類植物(二)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創(chuàng)新
      學習月刊(2015年6期)2015-07-09 03:54:14
      “721”人才培養(yǎng)模式與高校思政理論課改革
      學習月刊(2015年12期)2015-07-09 03:36:56
      醫(yī)學院?;A化學理論課教學改革初探
      壶关县| 吉首市| 白山市| 定安县| 衡阳县| 萝北县| 定州市| 浪卡子县| 建水县| 南通市| 竹北市| 永安市| 巴楚县| 西城区| 金华市| 桐乡市| 淄博市| 溧水县| 灵丘县| 邛崃市| 仪征市| 大厂| 涟水县| 万州区| 黄梅县| 白山市| 丘北县| 左贡县| 慈溪市| 平安县| 肃南| 合作市| 安阳县| 綦江县| 涡阳县| 明水县| 汝州市| 南部县| 曲周县| 朝阳区| 靖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