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平 盧子杰 蘇昀 徐彥 朱清毅 顧曉箭
(江蘇省中醫(yī)院,江蘇南京 210029)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晚期前列腺癌25例臨床觀察
張平 盧子杰 蘇昀 徐彥 朱清毅 顧曉箭
(江蘇省中醫(yī)院,江蘇南京 210029)
目的:探討前列腺癌Ⅰ號方對晚期前列腺癌的治療作用。方法:50例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對照組常規(guī)應用內(nèi)分泌抗雄激素藥物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加用前列腺癌Ⅰ號方,療程均為3個月。觀察患者治療前后血清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和FACT-P生活質(zhì)量量表評分變化。結果:治療后2組患者血清PSA水平均較治療前明顯降低,治療組明顯低于對照組;治療后2組患者生活質(zhì)量評分均較治療前有所改善,治療組改善程度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結論:前列腺癌Ⅰ號方對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具有較好的臨床作用。
晚期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I號方 中西醫(yī)結合療法 血清前列腺特異抗原 生活質(zhì)量
近年來,我們在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加用自擬中藥方前列腺癌Ⅰ號方治療晚期前列腺癌25例,獲得較好的療效,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50例均為2010年1月~2014年1月我院門診就診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25例:年齡58~79歲;平均年齡(67.8±8.1)歲;病程最短8個月,最長32個月,平均病程(13.2±4.2)月。對照組25例:年齡57~78歲,平均年齡(65.9±7.6)歲;病程最短10個月,最長30個月,平均病程(13.9±3.8)月。2組患者年齡、病程等一般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1)參照《中國泌尿外科疾病診斷治療指南》[1],前列腺穿刺活檢陽性,經(jīng)病理學或細胞學檢查明確診斷為晚期前列腺癌者;(2)能按要求完成治療和接受檢查者;(3)年齡在57~79周歲;(4)患者知情同意。
1.3 排除標準前列腺癌有嚴重并發(fā)癥者;對試驗藥物過敏者;心、肝、腎功能不全者。
2.1 對照組常規(guī)應用內(nèi)分泌治療全雄激素阻斷藥物,皮下注射醋酸亮丙瑞林微球3.75mg(日本武田藥品工業(yè)株式會社,批號:oe070),1次/28d;口服比卡魯胺50mg(Corden pharma Gmbh,批號:kh520),1次/d。
2.2 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加用前列腺癌I號方。藥物組成:生地黃15g,黃精12g,白術15g,茯苓15g,薏苡仁30g,白花蛇舌草30g,姜黃10g,河白草30g。隨癥加減:伴骨痛者,加骨碎補10g、延胡索15g;血尿甚者,加苧麻根20g、蒲黃炭10g;舌淡、肢冷、小便清長者,加附子10g、肉桂10g。用法:日1劑,水煎至約250mL,早晚分服。
2組均以治療1個月為1個療程,連續(xù)治療3個療程后評價療效。
3.1 觀察指標觀察治療前后2組患者的血清前列腺特異抗原(PSA)水平變化和生活質(zhì)量評分變化。前列腺癌患者生活質(zhì)量評分標準見于《FACT-P生活質(zhì)量量表》[1]。該表分身體狀況、社會家庭狀況、與醫(yī)生關系、感情狀況、功能狀況等方面進行評分。
3.2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3 治療結果
3.3.12 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PSA變化比較見表1。
表1 治療組與對照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PSA變化比較(x±s)ng/mL
3.3.22 組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質(zhì)量評分比較見表2。
前列腺癌發(fā)病率在男性所有惡性腫瘤中位居第二,我國近20年來前列腺癌發(fā)病率年增長13.4%,發(fā)病高峰年齡為75~79歲[2]。前列腺癌從前列腺腺泡和導管發(fā)生,起源于外周帶,大部分為腺癌?,F(xiàn)代醫(yī)學對晚期前列腺癌采用內(nèi)分泌治療和化療。內(nèi)分泌治療的目的是降低體內(nèi)雄激素濃度,抑制腎上腺來源雄激素的合成,抑制睪酮轉(zhuǎn)化為雙氫睪酮或阻斷雄激素與其受體的結合,以抑制或控制前列腺癌細胞的生長。亮丙瑞林是人工合成的黃體生成素釋放激素,比卡魯胺是抗雄激素藥物。兩者合用屬最大限度雄激素阻斷,即同時去除或阻斷睪丸來源和腎上腺來源的雄激素,以抑制雄激素對前列腺癌的刺激作用及雄激素依賴的前列腺癌細胞的生長。內(nèi)分泌治療與化療副作用較大,如出現(xiàn)去勢綜合征、骨質(zhì)疏松和骨破壞及貧血、免疫力低下、食欲不振等,對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有較大影響。
表2 治療組與對照組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質(zhì)量評分比較(±s)分
表2 治療組與對照組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質(zhì)量評分比較(±s)分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P<0.01;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治療組對照組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身體狀況25項目例數(shù)11.26±3.219.02±2.53*7.68±2.36**#10.88±3.15社會家庭狀況25與醫(yī)生關系256.86±1.318.36±1.23**#6.97±1.127.53±1.31*感情狀況257.46±1.366.12±1.11*#7.36±1.286.43±1.16*功能狀況259.74±2.3815.68±3.16**#9.89±2.4513.91±3.01*12.36±2.1814.65±2.54**#12.16±2.1113.25±2.24*
前列腺癌屬于中醫(yī)學“淋證”“癃閉”“尿血”“積聚”等病證范疇。晚期前列腺癌為本虛標實之證,以腎脾兩虛為本,濕、痰、瘀、熱、毒為標。根據(jù)腎脾兩虛、癌毒內(nèi)生病機,我們確定了益腎健脾、抗癌解毒的治療原則。前列腺癌I號方方中生地黃益腎養(yǎng)陰、清熱涼血;黃精滋腎補脾、益氣潤肺,并有增強免疫功能,提高淋巴細胞轉(zhuǎn)化率的作用;白術歸脾胃經(jīng),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有抗腫瘤、促進造血功能、促進蛋白質(zhì)合成的作用;茯苓健脾安神、敗毒抗癌,所含有的茯苓多糖具抗腫瘤活性;薏苡仁健脾滲濕,所含薏苡仁酯具有抗腫瘤作用,能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還能抑制腫瘤新生血管的形成[3];白花蛇舌草清熱解毒、消癰散結,為經(jīng)典的抗癌中藥;姜黃破血行氣、通經(jīng)止痛,姜黃素是姜黃發(fā)揮藥理作用的主要成分,能抑制前列腺癌生長、增殖,促進癌細胞凋亡[4],有研究表明姜黃素能下調(diào)血管生成促進因子,從而抑制血管生成,延緩腫瘤細胞生長;河白草清熱解毒、散瘀止血,主要化學成分為槲皮素,能明顯地抑制前列腺癌PC-3細胞增殖[5]。在具體運用本方時,對癥(證)可稍事加味。
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是前列腺癌最重要的腫瘤標志物,是評價晚期前列腺癌療效和疾病進展的重要指標。本研究表明,晚期前列腺癌在內(nèi)分泌治療的同時配合中醫(yī)藥治療較單用內(nèi)分泌治療在降低PSA、改善生活質(zhì)量方面更具優(yōu)勢。通過中藥益腎健脾治療,患者食欲明顯改善,精神狀況明顯好轉(zhuǎn),生活質(zhì)量明顯好轉(zhuǎn)。中醫(yī)藥治療強調(diào)的是對機體整體內(nèi)環(huán)境的調(diào)節(jié),治療后提高了機體免疫力,能抑制或殺傷腫瘤細胞,提高治愈率,進而延緩疾病進展,或與瘤共存,提高了生活質(zhì)量。下一步我們將擴大病例數(shù)量進行臨床研究,并針對本方的作用機制做進一步研究。
[1]John WS.Expanding the definition of quality of life for prostate cancer.Cancer,1993,71:1078
[2]那彥群,葉章群,孫穎浩,等.2014版中國泌尿外科疾病診斷治療指南.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3:60
[3]褚娟紅,葉騫.薏苡仁的藥理及臨床研究概況.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8,10(4):159
[4]郭輝,余建華,諶科,等.姜黃素對雄激素依賴性前列腺癌細胞的誘導凋亡作用.中華男科學雜志,2006,12(2):141
[5]朱清毅,胡瑞,劉麗,等.槲皮素對前列腺癌PC-3細胞凋亡作用的研究.中華男科學雜志,2011,17(9):790
編輯:吳寧
R737.25
A
1672-397X(2014)11-0039-02
張平(1962-),男,本科學歷,主任中醫(yī)師,從事泌尿外科臨床工作。zhangping621212@Aliyun.com
2014-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