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軍
·述評·
對于新發(fā)傳染病A(H7N9)流感的最新認識與見解
李宏軍
流感病毒A型;體層攝影術,X線計算機
流感是一種全球性傳染性疾病。病毒可感染多種動物,包括禽類和人。以往感染人的A型流感病毒為H1N2、H1N1和H3N2[1]。在過去的幾年里,幾個亞型禽流感已經(jīng)跨越物種屏障,感染人類。2013年2月19日中國上海報道第1例H7N9亞型病毒并感染人類[2]。2013年5月9日,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報告了131例實驗室確診病例,其中32人死亡[3]。截止至2013年6月30日,共確診134例,其中43例死亡。禽類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為低致病性,偶有暴發(fā)[3-4]。H7N9感染人類的臨床表現(xiàn)從無癥狀感染到輕微的上呼吸道疾病、嚴重的肺炎和多器官功能衰竭[5]。由于影像學是對疾病病理基礎的反映,影像學的及時診斷對于臨床預后至關重要。
本期策劃的專題中3篇文獻分析了H7N9肺部影像學表現(xiàn);1篇文獻對H7N9肺部CT表現(xiàn)與免疫及病毒載量的相關性進行了分析;1篇文獻根據(jù)病變的CT值及累及范圍進行評分及統(tǒng)計學分析,反映了對預后評估的積極作用;1篇綜述系統(tǒng)闡述甲型流感病毒肺炎的影像學特征及鑒別診斷要點。本組專題從多層面多角度總結甲型流感病毒性肺炎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的病理變化,揭示影像學表現(xiàn)的特征性及臨床應用價值,豐富和發(fā)展了醫(yī)學影像學的理論內涵,提高對甲型流感肺炎的診斷水平?;颊呔驮\規(guī)律:甲型H7N9流感患者初診多在綜合醫(yī)院,亟待改變咋綜合醫(yī)院缺乏傳染病影像鑒別診斷的疾病譜系,為了避免漏診誤診,感染與傳染病影像學知識的普及顯得更加必要和緊迫。
H7N9流感的診斷標準[6]均符合衛(wèi)生部《2013年人感染H7N9禽流感診療方案(2013年第一版)》的診斷標準,經(jīng)實驗室反轉錄-聚合酶鏈式反應(RT-PCP)檢測確診為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陽性。治愈標準:兩次實驗室反轉錄-聚合酶鏈式反應(RT-PCP)檢測為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陰性,患者自覺臨床癥狀消失。本期專題擬從以下8個方面加強對甲型H7N9流感的認識。
1.H7N9流感的流形病學特點
陸普選等研究結果顯示只有1/3的患者具有明確的禽類接觸史,2/3的患者否認有禽類接觸史或病史不詳,與李云芳等搜集樣本數(shù)據(jù)基本一致。
2.H7N9流感發(fā)病與基礎性疾病的關系
李云芳等報道一組12例患者中,8例具有基礎性疾病,其他文獻中均顯示了一致的數(shù)據(jù)。反映了H7N9流感的發(fā)生與相關危險因素有關;如糖尿病、妊娠、老年人和免疫低下[7]幾乎與病毒性肺炎相同[8]。病情往往進展迅速[9],預后欠佳。據(jù)報道,H7N9流感的死亡率為33%[6]。
3.H7N9流感發(fā)病的臨床特點
H7N9流感肺臨床特點是所有患者具有高熱,大部分患者有咳嗽、氣短、胸悶,也有患者咳白色粘痰,痰中帶血絲,乏力。以往的報道與本組專題文章報道基本一致。
4.H7N9流感發(fā)病病理機制特點
在人感染H7N9流感病程早期,病毒在呼吸道上皮細胞定居復制,在抗原的作用下機體為維持內環(huán)境的穩(wěn)定啟動細胞免疫,T淋巴細胞活化、增殖、分化,外周血CD4+T淋巴細胞增加,合成和分泌炎癥細胞趨化因子,誘導單核細胞、NK細胞、巨噬細胞等炎性細胞浸潤肺間隔、肺泡,釋放多種炎癥因子,促進炎癥反應,導致間質性肺炎和炎性滲出物[10-11]。
由于被感染的單核細胞、巨噬細胞等炎性細胞仍繼續(xù)釋放大量腫瘤壞死因子、白細胞介素等促炎因子、趨化因子,產生“炎癥風暴”,促進全身炎癥反應[12],由于炎癥因子作用于肺泡壁,導致肺泡炎性滲出,填充肺泡腔,進一步發(fā)展導致肺泡I型上皮細胞壞死脫落,II型上皮細胞增生的病理過程。甚至肺泡壁微血管出血或血栓形成[13-15]。
5.H7N9流感的肺部影像學表現(xiàn)特點
H7N9流感肺部基本病變影像學表現(xiàn)為片狀、云霧狀磨玻璃狀密度影,進一步發(fā)展多為肺段實變密度影,也可為一葉實變密度影。病變常為多發(fā),也可單發(fā),多分布在雙側肺或一側肺,以兩下肺的背段及基底段多見,隨著病情蔓延,可累及到中上肺野。肺部病變早期影像表現(xiàn)可在發(fā)病1~2天內出現(xiàn)云霧狀毛玻璃密度陰影,2~4天迅速加重;若治療及時,一周左右明顯吸收好轉,危重癥患者可發(fā)生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癥(ARDS)預后欠佳。痊愈后肺部病變部位出現(xiàn)肺間質纖維化表現(xiàn)。陸普選等根據(jù)H7N9的肺部影像學表現(xiàn)特征及其動態(tài)變化將其歸納為4點: ①病變以兩下肺及背部為著,病灶侵犯肺組織廣泛,表現(xiàn)為多葉多段的兩肺廣泛受累;②磨玻璃樣影和/或肺實變影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性重癥肺炎早期和進展期較常出現(xiàn)的影像學表現(xiàn);③胸膜腔積液也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影像特點之一;④恢復期,下肺葉背側、胸膜下病灶比中上肺葉的病灶吸收慢。最早出現(xiàn)的病灶最晚吸收,而最晚出現(xiàn)的病灶最早吸收。危重癥患者多數(shù)就診時就表現(xiàn)為重癥肺炎,可累及多個肺葉,肺內實變影明顯,胸腔積液多見;且多為雙側;迅速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多在3~6天死亡。伴有基礎性肺病的患者對于病情評估顯得更加復雜,如肺結核、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墜積性肺炎等。為了便于臨床和影像學對人禽流感的臨床觀察和病情的分析判斷,有作者將其劃分為3期[10,16-17],即發(fā)病初期、進展期和恢復期。
黃湘榮等通過分析半定量CT評分與CD4+T細胞及H7N9病毒載量的相關性,認為監(jiān)測三者變化對病情判斷、指導治療和預后評估有重要意義。
6.H7N9的肺部影像學表現(xiàn)特征與病毒載量
黃湘榮等研究H7N9的肺部影像學表現(xiàn)特征與病毒載量、CD4+T淋巴細胞之間動態(tài)變化相關性進行研究,顯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后,病毒載量急劇增量,CD4+T淋巴細胞快速下降,24~48 h內肺部病灶累及范圍超過50%。5~7 d 病毒載量達到高峰值,CD4+T淋巴細胞繼續(xù)下降,至8~10 d 達到最低,此時肺部病灶達到高峰。隨著抗病毒治療開始,病毒載量開始下降,CD4+T淋巴細胞開始逐漸恢復,肺部病灶也開始吸收減少。病毒載量代表病毒在呼吸道上皮內復制,其高低反映機體受病毒侵襲的嚴重程度。輔助性T淋巴細胞在細胞免疫中發(fā)揮重要作用。三者的變化趨勢,為臨床提供病毒-宿主相互關系等重要信息。
7.H7N9流感肺炎的并發(fā)癥影像學特點
ARDS患者在外加機械通氣壓力的作用下,引起肺氣壓傷,導致肺泡破裂而出現(xiàn)縱隔氣腫或合并氣胸、皮下及縱膈氣腫。也可發(fā)生呼吸機肺炎,CT檢查可早期發(fā)現(xiàn)并明確累及范圍。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往往預后不良。雖然螺旋CT檢查較胸片檢查能更好地顯示病變分布特點,但及時方便的胸片復查,對于觀察病情改變還是有一定價值的[18]。若患有基礎性疾病的患者即使肺部影像學表現(xiàn)很輕,但預后也很差,所以,一定要高度重視。
8.H7N9流感肺炎的鑒別診斷
H7N9流感肺炎應與一般的病毒性肺炎及支原體肺炎區(qū)別。后者不及H7N9發(fā)展迅速,磨玻璃樣密度影廣泛,較少在短期內發(fā)展為重癥肺炎或ARDS。H7N9流感肺炎也應與細菌性肺炎進行鑒別,前者病變分布不受肺葉解剖限制,后者病變多為局限于肺葉范圍的實變影。
流行性感冒雖然是一個普通的傳播性常見疾病,但四季反復發(fā)病率高,累及人群面廣,危害性大,應該引起學術界的高度重視,設立專項研究課題對其系統(tǒng)研究。本期專題病例是在繼2013年2月19日H7N9流感首次在中國流行以來,又在2013年12月深圳市發(fā)現(xiàn)新的H7N9病例,持續(xù)至今,不斷有零星病例發(fā)生,為了進一步認識和加深了解H7N9肺炎的特征及規(guī)律,將再次組織專題對其研究探討,讓放射醫(yī)師掌握診斷要點,增加診斷疾病譜系,實現(xiàn)及時鑒別診斷。
[1]Tran TH,Nguyen TL,Nguyen TD,et al.Avian influenza A (H5N1)in 10 patients in Vietnam[J].N Engl J Med,2004,350(12):1179-1188.
[2]Parry J.H7N9 avian flu kills seven and infects 23 in China[J].BMJ,2013,346:f2222.
[3]Nagy A,Cernikova L,Krivda V,et al.Digital genotyping of avian influenza viruses of H7 subtype detected in central Europe in 2007-2011[J].Virus Res,2012,165(2):126-133.
[4]Bertran K,Pérez-Ramírez E,Busquets N,et al.Pathogenesis and transmissibility of highly (H7N1)and low (H7N9)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 virus infection in red-legged partridge (Alectoris rufa)[J].Vet Res,2011,42:24-33.
[5]Chen Y, Liang W, Yang S,et al.Human infections with the emerging avian influenza A H7N9 virus from wet market poultry:clinical analy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viral genome[J].Lancet, 2013,381(9881):1916-1925.
[6]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人感染H7N9禽流感診療方案(2013年第2版)[M]. 北京: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13.
[7]Ruuskanen O,Lahti E,Jennings LC,et al.Viral pneumonia[J].Lancet,2011,377(9773):1264-1275.
[8]Hu Y,Lu S,Song Z,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adverse clinical outcome in human disease caused by novel influenza A H7N9 virus and sustained viral shedding and emergence of antiviral resistance[J].Lancet,2013,381(9885):2271-2277.
[9]H7N9 kills one third of confirmed cases admitted to hospital[J].BMJ,2013,346:f4094.
[10]周伯平,黎毅敏,陸普選.人禽流感[M].北京:北京科學出版,2007.
[11]鄧瑩瑩,陸普選,楊桂林,等.甲型H1N1流感肺炎胸部CT表現(xiàn)半定量評分與病毒載量的相關性研究[J].放射學實踐,2010,25(9):965-968.
[12]Song FX,Zhou J,Shi YX,et al.Bedside chest radiography of novel influenza A (H7N9)virus infections and follow-up findings after short-time treatment[J].Chin Med J(Engl),2013,126(23):4440-4443.
[13] Li HJ,Li N,Li YF,et al.Critical influenza (H1N1)pneumonia:their imaging manifestations and histopathological findings[J].Chin Med J,2012,125(12):2109-2114.
[14]李宏軍,李寧.甲型H1N1流感影像學:基礎與臨床[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219-220.
[15]Li HJ,Li N.Radiology of Influenza A/H1N1[M].Berlin Heidelberg:Springer,2013:2.
[16]陸普選,朱文科,葉如馨,等.成人H5N1亞型禽流感病毒性重癥肺炎的CT表現(xiàn)與動態(tài)變化[J].中國CT和MRI雜志,2007,5(15):31-34.
[17]陸普選,周伯平,朱文科,等.高致病性H5N1亞型人禽流感病毒性肺炎的影像學表現(xiàn)特點[J].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2007,23(4):532-535.
[18]Wang QL,Shi YX,Zhang ZY,et al.Emerging H7N9 influenza A (novel reassortant avian-Origin)pneumonia:radiologic findings[J].2013,268(3):882-889.
100069 北京,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yī)院放射科
李宏軍(1965-),男,河南南陽人,教授,主要從事傳染病影像學與病理基礎研究工作。
R373.13;R814.42
A
1000-0313(2014)07-0738-02
10.13609/j.cnki.1000-0313.2014.07.001
2014-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