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汝羨
陽江市出了個文件,決定用五年時間維修建設市內(nèi)29個瀕危的革命遺址。坊間知情人對此大加贊賞,稱這些維修建設年是五個“金娃娃”。然而,這些金娃的面世,人們只知道是市老促會“促”來的,但《源流》雜志“催生助產(chǎn)”的功勞卻鮮為人知。待筆者補上這一筆,與《源流》同仁們共勉。
話說這五個“遺址建設年”,實際是文件《關(guān)于加強全市革命遺址保護、管理和開發(fā)利用工作的意見》中的主題內(nèi)容。2011年9月20至22日市老促會瞻仰調(diào)研革命遺址時,“建設年”已開始孕育,10月20日,市老促會遞交給市府的一個關(guān)于加強遺址保護和利用工作的《建議》。之后,這個《建議》一直得不到回復?!皶粫ニ栏怪??”當年陽江老促會同志們心里擔心著。楊大欣會長卻心中有數(shù),指示盡快向媒體發(fā)出通訊以營造輿情。接踵而來的,是《源流》雜志潤物細無聲般給播下了及時雨。
那是2012年元月,《源流》雜志以《2012有望成為陽江革命遺址建設年》為題,對這個仍在孕育中的“建設年”進行了助產(chǎn)催生式報道。文章說,2011年下半年陽江市老促會組織會員瞻仰中共陽江縣支部舊址文昌宮等11個重要革命遺址,發(fā)現(xiàn)一些革命遺址年久失修、損壞嚴重的狀況。如陽江圍殲戰(zhàn)革命烈士紀念碑,配置欠缺,雜草叢生,瞻仰者無路可進,浮雕被毀損。中共陽江縣委舊址許氏宗祠被有關(guān)部門鑒定為“危房”,瞻仰者只能在墻外望遺興嘆……報道說,在隨后舉行的市老促會活動日座談會上,會員們建議市委、市政府將2012確定為“革命遺址建設年”,以加強對遺址的保護利用?!对戳鳌冯s志的報道,題目重點詞為“有望”、“建設年”,良好的催生與期待意愿躍然紙上。
在《源流》雜志的輿論助推下,革命遺址建設年從“有望”變?yōu)椤俺烧妗薄?012年5月4日,陽江市“兩辦”出臺了搶救瀕危遺址的文件,決定對陽江29個重要革命遺址擬用5年(2012-2016)時間按輕重緩急分批進行搶救維修,并在文件中具體確定了搶救維修時間表。
以五個“遺址建設年”為擔當?shù)摹?1號”文件面世之后,《源流》雜志又不失時機地于2012年6月發(fā)文《陽江市老促會力促瀕危革命遺址的搶救維護》,跟蹤報道了市老促會領(lǐng)導楊大欣、關(guān)則敬到陽東縣力促搶救維修瀕危革命遺址中共陽江縣委舊址許氏宗祠工程上馬,使“建設年”從文件中走下來,到實際中付諸行動。報道稱,陽東縣領(lǐng)導對原陽江市政府的老領(lǐng)導、現(xiàn)市老促會正、副會長的到訪與熱心,非常感動,當場拍板同意立即安排財政資金進行維修。
中共陽江縣機關(guān)舊址許氏宗祠,是一個既是革命遺址又兼具文物價值的古建筑。陽東縣財政撥款近200萬元對該遺址進行維修翻新。由此《源流》雜志又于2013年11月在顯著位置報道了9月26日市老促會會長楊大欣一行到工地現(xiàn)場察看維修翻新工程進展情況,并配發(fā)了兩幀相關(guān)照片。目前工程已于春節(jié)前完工。
此外,中共陽春縣委舊址屯堡小學、中共陽春縣委領(lǐng)導機關(guān)舊址潭水中學原址、中共陽春縣地方組織聯(lián)絡站舊址永生堂以及中共兩陽工委舊址林元熙故居的搶救維修工作,已在2013年下半年相繼圓滿完成。這充分體現(xiàn)了《源流》雜志輿論偉力在推動著陽江“遺址建設年”進程。
對于《源流》雜志催生推動陽江“遺址建設年”之事,楊大欣會長感觸頗深。他說,“我們老促會調(diào)研建議,只是創(chuàng)造了一個條件,開了個頭,如無《源流》雜志助陣,說不定會‘胎死腹中,好戲難繼”。
誠哉斯言!《源流》雜志功不可沒!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