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開仁
歲月如歌。19年前,我就與《源流》結下了緣。
我1982年參加工作,在一所鄉(xiāng)鎮(zhèn)中學搞后勤,后任教學工作至現(xiàn)在。1995年春季學期將結束的一天,鄉(xiāng)郵遞員送報刊到學校,一份裝幀新穎、紙質潔白、文字特別顯眼的期刊,引起了我注意——這就是《源流》。拿到學校的閱覽室里,對這本《源流》我翻了一遍又一遍,消息、通訊、科技知識、天南地北,各種欄目,讓我感到特別有意思。
1998年我便開始征訂《源流》期刊。我把每年的期刊裝訂成冊,一是便于收藏,二是便于翻閱。我還把期刊上登載的科技知識、健康與養(yǎng)生、疾病與防治等內容一一剪下來或抄下來,裝訂成本,方便給人傳閱和自己查看。由于生活的改善,2001年我在縣城購買了一套房子,搬遷時由于保管不當,不少期刊發(fā)霉、被蟲蛀了,10多年收藏的《源流》大多被毀,一番心血付之東流。
2005年,我抱著試試看的心情,寫了幾篇退休老人為社會服務的簡訊向《源流》投稿,沒想到很快就被采用了,這更激起我收藏《源流》的信心和學習寫作的興趣。
我與《源流》的20年,也是我學習寫作的20年。很感激給我建議和鼓勵的《源流》編輯部的同志,我想對你們說一聲“謝謝”!
?!对戳鳌菲诳履旮弦粚訕牵睫k越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