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杰
(天津正大飼料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合肥 230011)
規(guī)模豬場生產績效考核實施條件及績效考核方案的設計思路
張杰
(天津正大飼料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合肥 230011)
豬場的績效管理是一個頻頻出現在豬場老板、豬場管理者甚至豬場外圍服務者口中的熱詞,筆者認為:規(guī)模豬場的生產管理,繞不開績效考核管理模式,它甚至是豬場實行數據化管理初始階段的薪酬管理必要模式;但具體該在什么時機下實行,實施的力度、考核的細則等仍有待明確;本文旨在提供一個方向性的思路,以供養(yǎng)殖業(yè)者參考。
規(guī)模豬場;績效考核;實施條件;方案;設計思路
規(guī)模豬場的效績管理方案,是以人定群,以群定產,以產計酬,結合各場現場人員、圈舍、工作精細程度、勞動強度以及節(jié)律周期、出欄形式等實際情況制定各車間的生產內容、定員及生產指標,實行超獎減罰的聯產計酬管理辦法;但是,規(guī)模豬場每條生產線是以車間為單位組織生產的,如配種妊娠車間、分娩保育車間、生長育肥車間等,每個車間里員工之間的工作是緊密相關的,有時是不可分離的,所以生產指標承包到人的方法不易實行。生產線員工的主要任務是搞好養(yǎng)豬生產、把生產成績搞上去,所以對他們也不適合搞利潤指標承包。很多豬場都有過這樣的教訓,搞利潤指標承包或生產指標承包到人的方法不是兌現不了,就是影響生產,最后以失敗告終。所以,一般豬場實行的是生產指標績效考核獎懲制度,即在基本工資的基礎上增加一個浮動的生產指標績效工資。
實行績效考核的目的,是通過對生產成績主要構成要素的分解,對照現有生產水平,找出差距,制定向上的數據指標,激勵員工提高生產水平。
實行績效考核的優(yōu)勢是通過經濟杠桿,調動全體員工的積極性,讓生產一線人員全員參與生產管理與水平提高,避免發(fā)生老板或生產廠長等個別人忙、累,其他員工無動于衷,甚至拖沓、磨洋工,對生產漠不關心的不良情況。
實施績效考核的前提是老板和員工有良好的溝通,互相理解,對績效考核實施后的各自付出與收益在心底有大致輪廓:老板明白,實行績效考核,應該是生產水平提高,付出的員工工資增加,但同時自己場里的效益增加;員工明白,實行績效考核,自己的體力、精力付出增加,生產改善,自己通過每一項生產成績的提高從老板那里得到獎金,獲得更多的經濟收入,績效考核是指導自己提高生產水平,不是想把人“考”倒。
具體實施績效考核,必須滿足以下前提條件:首先,整個生產已經形成完整的良性循環(huán),有成熟的生產管理程序,生產節(jié)律固定,數字統(tǒng)計完全、準確,崗位分工明確,實行全進全出制度;其次,場內硬件大致完備,生產流程不會被輕易打亂;第三,場內生產已有一段時間(不少于半年)相對穩(wěn)定,生產水平數據有向上提高的空間(最好有現實的參照對象),工資薪酬方面老板也有更多給予的意愿;最后,首次實行績效考核的步子不宜邁的過大,但是又必須有規(guī)范的實施細則,最好是老板、員工在方案上互相簽字認可,為防止方案的個別疏漏,應保留“施行一段時間后可在細節(jié)修改”的條款。
表1 萬頭豬場各崗位的考核指標
績效考核的實質就是豬場老板公平公開的獎罰員工,整個方案的最終裁定者是豬場老板;為此,老板必須心里清楚,制定、執(zhí)行這套方案的結局是:對照當前的生產成績,生產階段過后,隨著每個生產指標的改變,每個崗位工人都會得到相應的獎罰,但是相對于目前各行業(yè)用工難的現狀,總體會是重獎輕罰;因絕大部分豬場的實際生產水平提升空間較大,獎多罰少也是情理之中。
有了以上具體的實施前提,績效考核方案就可以按以下思路制定:計算出當前的崗位工資水平,考慮目前的薪酬上升速度,把當前工資的10%~20%作為下個年度績效考核獎罰金的大致額度,獎不封頂,罰到歸零為止。具體金額的細化要結合場內的具體情況,分析每一個考核指標,分析其在生產成績中所占的權重比例及可能的提升額度,分解獎罰金額。一旦實行績效考核一至兩個周期后,可以將各個崗位的基本工資比例縮小,加大獎罰力度,有獎有罰。
績效考核的主要考核項目可分為全場考核指標和崗位考核指標,全場考核指標為每頭母豬每年提供上市豬頭數、全群料肉比、每頭上市豬的藥物費用等。全場考核主要是在豬場所有者與豬場全體現場管理人員之間進行,拋開經營效益不計,豬場的生產數據大指標完成情況與豬場從生產場長到崗位工人的全體生產者的工資薪酬掛鉤;如豬場每頭母豬每年提供上市豬頭數達到15頭、全群料肉比為3.0、每頭上市豬的藥物費用控制在30元以內為合格,然后超額完成任務獎勵,完不成指標則懲戒性罰款。崗位考核指標可按崗位分設不同的指標,如配種懷孕舍崗位的指標為種豬年分娩窩次、配種數、配種分娩率、產仔數、健仔數等;分娩舍崗位的指標為乳豬成活率、斷奶仔豬數、斷奶重、料肉比、斷奶母豬體況等;保育舍崗位的指標為仔豬成活率、轉出中豬數、轉群重、料肉比等;育肥舍崗位的指標為成活率、售出豬只數、出欄重、料肉比等。表1是以萬頭豬場為例的、參照同行業(yè)水平的考核指標,但每個豬場的情況都不會與其他豬場完全一樣,制定績效考核方案時必須根據自己場內的實際情況制定,不能照抄別人。
為了保證生產的流程順暢,落實全進全出制度,同時也是為了績效考核的可操作性,分娩舍之后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豬只轉出時,必須嚴格執(zhí)行不合格豬只的淘汰制度,不將病、次豬帶入下一個生產環(huán)節(jié),這需要專門的評判。另外,萬一績效考核方案不完善,可以在下個階段修正;但已經發(fā)生的,必須不折不扣地執(zhí)行。
F243.5
B
1673-4645(2014)11-0031-02
2014-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