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趙維莉
考前別“制造人”為緊張
記者 趙維莉
每年對于中學生來說最重要的兩場考試都將在本月舉行,家有考生的更是提前進入“備戰(zhàn)”狀態(tài),各位家長也是小心翼翼,生怕打擾了孩子的學習,把家里弄成了“真空”狀態(tài),似乎除了學習之外,別的事都不值得一提。不過有著多年畢業(yè)班帶班經驗的趙沈翔老師卻指出,家長們這樣謹慎的舉動可是人為地給孩子制造了緊張情緒,甚至會影響到孩子們在考場的臨場發(fā)揮,當務之急就是幫助孩子消除緊張,在考場上正常發(fā)揮。
“每年到這個時候我都比較忙,天天有家長來電話,問問有沒有什么辦法讓孩子在考試的時候超常發(fā)揮?!崩靡粋€難得的午休,畢業(yè)班班主任趙沈翔老師接受了我們的采訪?!昂枚嗉议L都信奉‘臨陣磨槍不快也光’,考前更是加班加點地給孩子鼓勵,看似讓孩子信心大增,實際上只會讓孩子的心理越來越緊張?!壁w老師指出,家長們“碎碎念”會讓孩子在無形中認為,考試是檢驗他們能力的手段,無論平日表現如何,都要靠這“一考”來定成敗,因此對這場考試更加重視,生怕自己考不好,長期處在這樣一種緊張狀態(tài),當然會吃不下、睡不好,學習效率自然降低,注意力也會被分散,這樣的狀態(tài)到了考場上,別說是超常發(fā)揮,就算是正常發(fā)揮都很難。
為此,趙老師建議各位家長不妨在最后的沖刺階段,幫助孩子做好心理疏導,給負擔沉重的心理減減負?!斑@可不是只說在嘴上,而是要家長們實打實地落實在行動上?!?/p>
“都知道一個安靜的環(huán)境會讓人心曠神怡,平心靜氣,很多家長當然也明白,只是自己做起來總覺得力不從心,似乎一天不囑咐幾句總覺得不安心。”趙老師表示很理解家長的這種心情,畢竟對他們來說這樣的一次考試也很緊張,而通過語言把這種緊張情緒好似能夠轉嫁出去,但卻給孩子在無形中增添了更多的壓力。
“在最后的備考階段,我一般都會建議家長們不妨轉移一下注意力,不要把所有的關注目光都放在孩子身上,可以閱讀一本書,也可以選擇一部電視劇,這樣在與孩子交流的時候,可以談談書里的內容、電視劇里的情節(jié)等等學習以外的內容,這不失為一個幫助孩子減壓的好辦法。”他建議道。
家長每天和孩子朝夕相處,他們的言談舉止直接會對孩子造成影響,所以讓孩子放松,家長就要“身先士卒”。“我覺得很多家長之所以會對這樣的考試緊張,主要是對考試結果有著很高的期待,他們希望孩子考上理想的學府,這本身沒有問題,但很多家長往往都期待‘更上一層樓’,所以他們就要求孩子更投入地學習,一旦孩子達不到他們所期望的狀態(tài),他們就開始嘮叨。”趙老師建議家長們,不妨多與老師溝通了解孩子的狀態(tài),這樣就可以更準確地給孩子定位,“腳踏實地才會讓心態(tài)平和,這也有利于復習。”
同時,家長也要和孩子一起來正確看待考試,雖然每一個人都經過長期的準備,但是沒有人能面面俱到,所以學習中遇到難題、考試中遇到不熟悉的知識點都在所難免,千萬不要為此影響心情,要迅速調節(jié)心態(tài),讓自己臨危不亂,這樣才有利于考場發(fā)揮。
考前準備了很多,在即將到來的考試中,孩子們只能獨自作戰(zhàn),這恰恰也是很多家長所擔心的,生怕一個“突發(fā)”狀況就讓孩子手足無措,“這正體現了中國家長在教育中的一個短板,他們愿意大包大攬,替孩子掃除一切障礙,使得孩子缺乏臨場應變能力?!币虼耍w老師建議家長,不妨把這次考試當做一次契機,趁機鍛煉孩子的情緒自主能力,增強他們的臨場反應力。
讓孩子學會“轉移注意”和“自我暗示”的方法。轉移注意就是暫時讓自己把注意力集中在考試以外的事物上,使緊張程度緩解。比如,當心里過于緊張時,認真聽老師講考試注意事項,觀察老師的服飾、表情,想一小會兒最感興趣的事情等,都會使自己平靜下來。自我暗示就是在內心里自己提醒自己∶我是很鎮(zhèn)定的,呼吸多么平穩(wěn),頭腦也很清楚……這種反復提醒也有助于緩解緊張情緒。
每年在考場外,都會看到不少家長耳提面命,囑咐這個、囑咐那個,孩子一臉不耐卻也要洗耳恭聽,對此,趙老師表示家長的這種做法無疑是“雪上加霜”,他建議家長不妨提前“雪中送炭”。
在臨考試前一天或兩天,不妨帶孩子去“放松”,看場電影,出去散步都是不錯的選擇,借此機會不妨提醒孩子,看看考試用品是否都已經準備妥當,答題前認真填寫姓名、核對準考證號;答題時遇到難題先不要急,不妨放到一旁,先從自己比較有把握的題目開始,這樣會增強他們的信心;當然家長不要忘了提醒孩子,發(fā)卷后一定要認真查看卷子,答完后也要仔細檢查,千萬不要有漏答的題目。
編輯/趙維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