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地下黨干部、劉康老人首次披露了當年我黨對渣滓洞革命者大營救流產的緣由。
劉康當時是沙磁區(qū)地下黨工作組組長。1949年11月21日,劉康收到被押渣滓洞難友通過“爭取”過來的看守帶出的一封求救信,信中透露了江姐等被害的情況。劉康立即將此信復寫三份,一份轉交給川東地下黨負責人,要求盡快派人商量營救方案。11月27日下午,劉康、楊子明等開會研究各方面情況,還有一些事情未落實好,營救方案不能馬上實施。但是,敵人就在當晚開始了大屠殺。
武裝營救為何流產?半個世紀來,說法眾多,有媒體報道說是“萬事俱備,只欠帶路人”。劉康說,這種說法不妥,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當時國民黨的特務密布,要在短短六天內組織一支成熟的武裝力量,太緊了。同時,槍支等武器不能提前集中,必須人槍分離,接著小范圍集中,最后才是劫獄前大集中,這都需要足夠的時間。這是營救流產的主要原因。劉康說,國民黨二十四兵工廠廠長熟悉地形,是帶路人首選。他11月25日親自去找廠長,路上碰上了,但當時不方便說話,只好決定27日晚再去造訪,但“11·27”大屠殺很快發(fā)生了。摘自《重慶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