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向輝 劉偉
【摘 要】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fā)展,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我國高層建筑防火以及疏散問題成為其主要的問題。本文通過對高層建筑防火以及疏散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措施來解決。
【關鍵詞】 高層建筑;火災特點;防火對策
引言:
火災給社會造成的巨大經濟損失,重大人身傷亡及嚴重的政治影響。為了能從根源上將建筑火災減小到最低程度,我們應了解建筑火災的基本知識,理解防火設計的基本原理及要求。
一、建筑設計中規(guī)范防火的意義
防火設計直接關系到使用者的生命和財產的安全。所有這些法律,法規(guī)和行業(yè)標準都是為保障建筑的安全而制定的,是設計的重要依據(jù)之一,特別是規(guī)范中許多條文都是屬于強制性條文。每項工程,每位設計人員都必須嚴格遵守,不得懈怠。
二、高層建筑消防安全形勢分析
無數(shù)的火災事故教訓,使各級消防部門對防火安全不斷重視,而且重視程度也在不斷得到提升,對消防隊伍建設、消防設備投入、消防安全宣傳等工作不斷加大,各地消防安全形勢得到很大改觀但是,縱觀以往火災事故,不難發(fā)現(xiàn),低層建筑火災相對還容易撲救,而高層建筑發(fā)生的火災事故,因為消防設施不足、消防設備不夠,延誤撲救,往往會造成重大人員傷亡事故和重大經濟損失。
(一)高層發(fā)生火災概率大
高層建筑內除了住宅還有辦公,到處都有電梯、發(fā)電機、各類高瓦數(shù)辦公設備等功率較大的電器,布線復雜、容易老化,遇到短路等現(xiàn)象,會引發(fā)火災事故;高層建筑內人員、物資相對集中,特別是在此有限的平而空間內密度較大,人員不可控;公用部分如實驗室、圖書室、物料供應中心等部門,內有可燃物,稍有疏忽就會導致火災。所以說,高層建筑很容易發(fā)生火災事故
(二)火災救援難度加大
高層建筑內外部結構繁雜、建筑垂直落差大,發(fā)生火災事故時,建筑內的所有電源將會被迅速切斷,人員的疏散僅僅依靠消防通道和}室外消防石梯進行,影響救援的效果。同時,消防救援人員需花費大量時間在煙霧中摸清高層建筑的結構,這樣也會增加救援難度
(三)高層的火勢蔓延速度更快
高層建筑獨特的架式結構和外墻保溫材料,在發(fā)生火災時,極容易燃燒,一旦發(fā)生火災,火勢會很猛,容易造成火借風勢的快速蔓延火勢蔓延的速度與高層建筑空間高度旱正比關系,會給消防救援、破拆等工作造成極為不利的局而,在極短的救援時間內,難度會大大增加。
(四)受困人員容易二次受到傷害
高層建筑一般層高都有近百米,加上建筑結構復雜,發(fā)生火災后,容易使樓內人員天然的處于極度恐慌之中,平臺電梯的慣性使用,在煙幕下找不到樓道安全出口,很容易出現(xiàn)盲目逃生的現(xiàn)象,而導致人員擁擠和踩踏,更有甚者會直接跳樓。高層建筑特殊的層高和}架式結構,容易形成煙囪效應,火勢、煙幕迅速向上蔓延,會在最高層形成大量濃煙,使大部分人會因長時間缺氧失去生命。特別是現(xiàn)代高層建筑,追求美觀大多傾向于使用全封閉裝飾,發(fā)生火災,玻璃、鋼構等裝飾材料會因高溫而產生變形和爆炸,躲避不及,就會增加人員的二次傷害。
三、高層建筑的防火對策
(一)全面做好高層建筑消防設計
高層建筑比較復雜,特別是發(fā)生火災之后撲救難度較大、人員疏散也比較困難,因而在高層建筑消防設計方面必須堅持“防”與“疏”相結合,既要做好防火設計,又要做好發(fā)生火災后的疏散設計,只要這樣才能使高層建筑的消防設計更具科學性、全面性和系統(tǒng)性。高層建筑在進行總平面設計過程中,必須從有利于高層建筑防火出發(fā),對高層建筑的位置、消防車道、防火間距、消防水源等進行科學設計,比如在高層建筑內部應當設計“防火分區(qū)”,能夠有效阻止火災的大面積蔓延。總之,必須對高層建筑消防設計做到位,否則日后再進行補救將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只有全面做好消防設計,才能更有效的做好防火工作。
(二)強化施工過程中防火監(jiān)督
工程施工單位要嚴格按照消防設計審核合格的設計圖紙進行施工,要對建筑工程的防火構造、技術措施和消防措施等工作負責對防火結構的保護層、設置吊頂或管井內防火分隔物、以及暗敷的消防電源線路等,必須認真做好施工和監(jiān)督檢查并有書而記錄。如需變更設計,施工單位應與設計單位、建設單位、公安消防監(jiān)督機關共同協(xié)商,采取相應的變更措施,同時做好備案。設立專職稽查組織,負責違章工程項目的查處和驗收,保證消防設施到位。
(三)設置有效的排煙設施
機械加壓送風與開啟外窗是建筑的兩種排煙方式,設置專用的排煙口,排煙管道及排煙風機等是使用機械排煙的方法,將火災發(fā)生時產生的煙氣和熱量排至室外。自然排煙則利用火災時產生的熱壓,通過可開啟的外窗或排煙窗將煙氣排到室外。雖然#高規(guī)$允許并部分提倡疏散樓梯間及前室采用自然排煙,但是允許煙氣排進安全保護區(qū)域,機械加壓送風比之更為安全可靠,故而不具備自然排煙條件的建議不使用此方式。建筑設計中防火規(guī)范對于公共場所中的游戲廳和娛樂場所進行布置走道的兩側以及按要求進行設計安全出口的距離的同時滿足最遠房間的疏散門,都應按要求設置防煙設施,不僅如此,多層建筑及高層建筑均應設置排煙設施。多層民用建筑要在一二三層設排煙設施,可設在四層或以上的區(qū)域。由于建筑物在火災發(fā)生時產生大量濃煙,因此,不管在地下建筑,高層樓梯間,走道及消防電梯中,都需要設置排煙設施。
(四)燃燒性能
燃燒性能指組成建筑物的主要構件在明火或高溫作用下,燃燒與否,以及燃燒的難易。按燃燒性能建筑構件分為非燃燒體、難燃燒體和燃燒體。非燃燒體,指用非燃燒材料制成的構件。非燃燒材料是指在空氣中受到火燒或高溫作用時不起火、不微燃、不炭化的材料。如天然石板材難燃燒體,指用難燃燒材料制成的構件,或用帶有非燃燒材料保護層的燃燒材料制成的構件。難燃燒材料指在空氣中受到火燒或高溫作用時難起火、難微燃、難炭化,當火源移走后燃燒或微燃立即停止的材料。如抹灰板條燃燒體,指用燃燒材料制成的構件。燃燒材料是指在空氣中受到火燒或高溫作用時,立即能起火燃燒或微燃,且火源移走后仍繼續(xù)燃燒或微燃的材料,如木材等。
(五)合理有效的樓梯間
樓梯是垂直疏散的唯一通道,而確定樓梯數(shù)量和樓梯總寬度是建筑防火設計的關鍵。疏散樓梯的合理設置很重要,應盡可能利用自然通風采光,例如在商場四周外墻設置封閉樓梯間,省去前室面積,同時,疏散樓梯間疏散有效寬度主要由前室門或封閉樓梯間門為首要確定要素,另,封閉樓梯間與地下室樓梯共用一個樓梯間時,因地上、地下樓梯間在首層作了防火隔斷,地下室樓梯段不能自然通風、采光,此時地下室樓梯段按防煙樓梯間設計。疏散樓梯設計的規(guī)范非常重要,很多設計院只看到了“疏散樓梯”,卻沒有發(fā)現(xiàn)規(guī)范指的是“室內疏散樓梯”,每個疏散樓梯都有自己的最大保護面積,同時,在最大保護面積內,本樓梯疏散不了的,就得增加寬度或加設樓梯,以形成人員較為均勻疏散的結果。在實際工作中,設計者不應生搬硬套,而是要在理性、客觀、全面進行分析、評估的基礎上,提出科學的方案,為消防戰(zhàn)斗員的滅火工作提供一個安全有效的環(huán)境。所以,設計者應做到設計合理,措施得當,立足自防自救,做到安全適用、技術先進、經濟合理。
四、結束語
總之,充分理解高層建筑火災的特點,采取更加積極有效的措施做好高層建筑的防火工作,既要做好消防設計工作,又要做好防火教育工作,更要做好消防管理工作,切實通過“綜合性”的措施,使高層建筑防火工作更加到位、更具成效,確保高層建筑不發(fā)生火災。
參考文獻:
[1]曹曉明.淺談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的若干問題[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4,36:263.
[2]左祖建.論建筑防火與安全疏散[J].江西建材,2014,22:290。291.
[3]史文峰.新形勢下加強高層建筑防火監(jiān)督對策[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4,34:294.
[4]肖寒.高層建筑火災的特點及防火對策[J].電子制作,2014,1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