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飛
囊括六項艾美獎,美國第一夫人米歇爾也熱追的英劇《唐頓莊園》,年初登陸央視八套。全劇圍繞家族財產(chǎn)“限定繼承制”展開,劇情跌宕起伏,上演一段段悲歡離合故事。
這部電視劇甚至讓米歇爾專門給英國獨立電視臺寫信,請求在新一季《唐頓莊園》播出前先睹為快。當然,劇組滿足了她的要求,前提是希望她看完后不要劇透。除了出色的劇情,唐頓莊園也是一部出色的時代劇,尤其是圍繞財產(chǎn)繼承產(chǎn)生的斗爭中堪稱一部英國繼承法的變遷史。
唐頓莊園繼承人之爭
這部由曾因《高斯福德莊園》而榮獲2002年奧斯卡最佳編劇獎的金牌編劇朱利安創(chuàng)作的作品,其背景設定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前后的英國喬治五世時期。斯時,日不落帝國的傳統(tǒng)文明與工業(yè)時代激烈沖突,舊貴族還在鄉(xiāng)間保留著傳統(tǒng),倫敦與曼徹斯特卻已經(jīng)向現(xiàn)代社會大步邁進。
1912年泰坦尼克號沉沒的噩耗,徹底改變了格蘭瑟姆伯爵一家的平靜生活。唐頓莊園同時失去兩位財產(chǎn)繼承人,遠在曼徹斯特生活的侄子馬修搬到鎮(zhèn)上來,準備繼承龐大的莊園產(chǎn)業(yè)。與此同時,一家人積極為大女兒瑪麗尋找如意郎君?!短祁D莊園》圍繞莊園繼承問題展開,重現(xiàn)20世紀初,英國上層貴族與其仆人在森嚴的等級制度下的人間百態(tài)。
縱觀《唐頓莊園》,家有三女的格蘭瑟姆伯爵夫婦,家庭產(chǎn)業(yè)受到財產(chǎn)限嗣繼承法約束,不得不將家產(chǎn)拱手讓給在此之前素未謀面的遠方侄子。限嗣(定)繼承地產(chǎn),系英國傳統(tǒng)土地法產(chǎn)物,即被限定須承擔出一個服役男子義務的土地,只能由男子來繼承。
這項古老的法律,19 世紀中葉才出現(xiàn)重大變革。1866年,英國正式宣布廢除名義上的土地國王所有制,私人占有的土地獲得了完整的所有權,很多封建義務得以廢除。昔日的限定繼承地產(chǎn),也逐漸允許經(jīng)過一定程序后自由繼承。
不過在法律上完全廢除這些古老的分類,卻是要到 1925年的財產(chǎn)法改革,地產(chǎn)全部改為一般可繼承地產(chǎn),取消限嗣繼承地產(chǎn)、終生地產(chǎn)等分類,統(tǒng)一登記地產(chǎn),這種稀奇古怪的財產(chǎn)繼承現(xiàn)象,才退出歷史舞臺。
就法論法,格蘭瑟姆伯爵在他所處的時代,其實尚有選擇余地。要想解除限嗣繼承,只需上下打點一番,就能將其改為自由繼承。只是伯爵堅持不肯背叛唐頓莊園祖上傳下來的規(guī)矩。正因為這樣,也才有之后一連串的好戲上演。
唐頓莊園的兩位繼承人,因泰坦尼克號沉沒而喪生后,英俊的克羅巴公爵本以為瑪麗將繼承家產(chǎn),主動要求造訪唐頓莊園,其意圖昭然若揭。誰知晚餐過后,與格蘭瑟姆伯爵的一番談話,讓他大失所望,態(tài)度在短短幾分鐘后,發(fā)生戲劇性大逆轉(zhuǎn)。
原來,伯爵主動告訴他,無意推翻限定繼承制,長女只會得到一筆不錯的嫁妝,卻無法繼承整個家產(chǎn)。公爵那本已到嘴邊的求婚提議,立馬生吞了回去。在他與男仆托馬斯的私下交談中,公爵直言不諱,一定要娶到一位女繼承人,哪怕這意味著要跑到大洋彼岸的紐約去尋覓佳人。
再看唐頓莊園中公認的好男人的表率——格蘭瑟姆伯爵,當年迎娶美國辛辛那提紡織品大王的獨生女為伯爵夫人,也是看中夫人不菲的嫁妝,正好可以幫助奄奄一息唐頓莊園度過財政危機。
英國遺產(chǎn)繼承的弊端,在《唐頓莊園》中展露無遺。那就是在世俗的眼光下,待嫁閨中的女子,其魅力指數(shù)常常以其繼承的遺產(chǎn)數(shù)目而定。絕大部分的婚姻,究其實質(zhì)無非是金錢和利益的結合。
對于這種以財富為尺度的婚姻選擇,就連《傲慢與偏見》中常有不俗見解的伊麗莎白,也無奈表示理解:“年輕男人無論英俊與否,一定會為五斗米打算?!?/p>
只能繼承動產(chǎn)的簡·愛們
“既不公正,也不合理。”后世學者評價英國中世紀繼承制度,一語中的。斯時,教會法院與世俗法院嚴格分工,前者處理動產(chǎn),后者負責不動產(chǎn)。女性繼承權似有還無,土地繼承中長子繼承制,怎不令人搖頭嘆息?
不過,傳統(tǒng)思想根深蒂固。百年前英國上議員洛德強調(diào):“廢除長子繼承制,相當于對許多家庭判了死刑,并使其滅絕?!钡禺a(chǎn)分割,削弱家族經(jīng)濟實力。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故期期以為不可。而女人婚后從夫姓名,財產(chǎn)勢必易主。女性繼承財產(chǎn),無疑意味著家族的終結,而非延續(xù)。豈有此理?
中世紀,遺囑繼承涌現(xiàn)于英倫三島,主要適用于動產(chǎn)繼承領域。普通法基本原則是,保障動產(chǎn)領域的絕對遺囑自由,父親有權將動產(chǎn)捐給大學,甚至妓院,而絲毫不必顧及饑寒交迫的妻女。立遺囑者處置動產(chǎn)時,并不考慮財產(chǎn)最大效用,也不考慮妻子女兒權益,而是為他不死的靈魂,來世的幸福著想。
“小說是一個民族的秘史?!蔽膶W巨匠巴爾扎克一語道破天機。瀏覽英國十八世紀經(jīng)典小說,遺囑在眾多作品中俯拾皆是,常是重要橋段,地位舉足輕重。丟失的遺囑、篡改的遺囑、銷毀的遺囑、偽造的遺囑、有爭議的遺囑......
有產(chǎn)者撒手人寰,葬禮舉行之時,全體家庭成員到場。律師眾目睽睽之下,打開遺囑,宣讀內(nèi)容。在這朗朗宣讀聲中,多少人物的命運發(fā)生戲劇性轉(zhuǎn)變。
猶記得,《傲慢與偏見》中,正是因班內(nèi)特先生的地產(chǎn),根據(jù)限嗣繼承制,只能傳給男性繼承人,成功塑造了一位患有“嫁女兒癖”的班內(nèi)特夫人喜劇形象。家里四個千金,唯獨沒有兒子,無法繼承地產(chǎn)。一旦丈夫去世,班內(nèi)特夫人和女兒就會被趕出家門,居無定所,更沒有經(jīng)濟來源,所以她迫切希望把四個愛女都嫁出去。上帝保佑!最好能高攀到那些多金的富裕紳士。
無怪乎,人生信條為“干什么都行,但沒有愛情可千萬不要結婚”的伊麗莎白拒絕表哥求婚后,班內(nèi)特夫人的焦慮可以說達到了頂點:老了之后,自己會連個住所都沒有,淪落到受人接濟鄙視的地步,心高氣傲的她萬萬無法接受。小說的中心故事就是班內(nèi)特太太嫁女兒,所有的情節(jié)都圍繞此展開。
《簡·愛》小說主線,則可追溯到老羅切斯特要把全部產(chǎn)業(yè)完整地傳給長子,次子——小說主角羅切斯特,不得不為三萬英鎊遠赴西印度群島,娶瘋女人為妻,簡·愛出走與奮斗的正劇,也正是在此背景下拉開帷幕。
得知羅切斯特有過妻子,簡·愛悲痛欲絕地離開了桑費爾德莊園。僅有的積蓄花光了,沿途乞討,最后暈倒在牧師圣約翰家門前,被其救下。峰回路轉(zhuǎn),吉人自有天佑!不久,圣約翰接到家庭律師的通知,浪跡海外的叔父約翰簡去世了,留給簡·愛二萬英鎊天文數(shù)字遺產(chǎn)。
“我們的精神是同等的,就如同你跟我經(jīng)過墳墓,將同樣地站在上帝面前?!睅еS厚遺產(chǎn),簡·愛與愛人羅切斯特,有情人終成眷屬。
向法學家請教的小說家
《呼嘯山莊》的故事布局,也與遺囑息息相關,“畫眉山莊”的主人老林敦立下遺囑,兒子如無子嗣,田莊轉(zhuǎn)由女兒伊莎貝拉及其后嗣繼承。多虧遺囑中的漏洞,希思克利夫娶其為妻,生下一子小林敦,總算把田莊弄到了手,復仇者的形象越發(fā)真實可信。
其實,細讀小說,小林敦病逝時尚未成年,本無資格訂立遺囑,將“田莊”留給父親希思克利夫。故事最后,年輕夫婦海里頓和小卡蒂,婚后成了兩處產(chǎn)業(yè)“呼嘯山莊”和“畫眉山莊”的新主人。事實上,依據(jù)當時英國法律,希思克利夫死后無繼承人,又未留下遺囑,產(chǎn)業(yè)則由王國政府充公,一對年輕人除愛情外,將一無所有。只是如此一來,與讀者期待落差太大,作者艾米莉也就匆匆一筆帶過。
這方面,要數(shù)女作家喬治·艾略特最為嚴謹。她的名言,可為心聲;“一位自高自大的人,就像是一只公雞,它以為太陽上升,是為了聆聽它的啼聲?!?/p>
為寫小說《激進派費立克斯·霍爾特》,艾略特專門向法學家費德里克·哈里遜移樽就教,以免在遺囑問題上貽笑大方。時至今日,哈里遜的復信,總是附在小說正文之后,以幫助讀者厘清,作為全書基石的特蘭孫莊園繼承權疑案,這可算是小說家處理遺囑問題的翹楚!
狄更斯的小說《馬丁·瞿述偉》,通過老馬丁一生顛沛流離,充滿焦慮的人生,揭示一個中心觀念——無所不在的私欲。全書核心問題——財產(chǎn)繼承關系在人們之間自然關系上的投影。老馬丁處在眾多的自然關系當中,包括兄弟、侄子、孫子、表弟、外甥,加上其他沾親帶故的男男女女??墒?,在他們的眼中,老馬丁不是人,而只是一份人格化的遺囑。反過來在老馬丁的眼里,他們也不是人,而只是一只只伸過來的手。
為求遺產(chǎn)早日到手,兒子約納斯一不做二不休,對父親下毒手,接著又殺人滅口,最后,東窗事發(fā),落入法網(wǎng),正是全書最陰暗的一頁。小說中“家庭聚會”的場面,富有深意。老馬丁病在路上,眾親朋連忙趕來,為遺囑而吵成一鍋粥。
“讓我操了一輩子心,受了一輩子罪,等我死后,就又該引起沒完沒了的糾紛,造成難以消滅的惡感。向來都是這樣。有錢的人一進墳墓,就不一定引起什么樣的熱鬧官司……”老馬丁乘他們不備,拖著病體悄悄溜走。
人心惟危?!独碇桥c情感》中,莊園主米德爾頓家大少奶奶與老公的精彩對話,可稱得上是這句話的最佳注腳?!拔腋赣H臨終有囑咐,”丈夫回答說,“要我?guī)椭涯负兔妹脗儭!?/p>
大少奶奶喃喃地說:“他準是在說胡話。那陣子,他十有八九是神志不清了,要不然他就不會異想天開地要你把自己孩子的財產(chǎn)白白送掉一半。那好,就幫她們一把吧,可是幫—把何必要三千鎊,你想想看。”“哦,當然?!闭煞蛞槐菊?jīng)地說道。
大少奶奶馬上接茬:“當然如此。說實在話,我認為你父親根本沒有讓你資助她們的意思。我敢說,他所謂的幫助,不過是讓你合情合理地幫點忙,比方替她們找間小房子,替她們搬搬東西啦,等季節(jié)到了給她們送點鮮魚野味啦,等等。我敢以性命擔保,他沒有別的意思。一年五百鎊啊!我簡直無法想象她們哪能花掉一半。至于說你想再給她們錢,未免太荒誕了吧,論財力,她們給你點倒差不多?!?/p>
平等繼承的新時代
遺囑官司開打,往往曠日持久。狄更斯第一部法律小說《荒涼山莊》中,賈迪斯控告賈迪斯的遺囑爭執(zhí)案拖了幾十年,跨了好幾代人,但始終看不見結案苗頭。
“那些自稱參與該案的律師共有二十三位,可是他們對案情似乎并不比我了解多少。他們跟大法官交談,彼此爭辯解釋,有人說應該這么辦,另一些人又說應該那么辦,有人開玩笑地建議翻閱大卷的口供書,這馬上引起更大的騷動和笑聲。那些與本案有關的人士都懶洋洋的,把審理這案子當做一個消遣,因此誰也沒法使這個案子產(chǎn)生任何結果?!?/p>
凌云健筆意縱橫。好個狄更斯,控訴拖延費時的遺產(chǎn)官司,不僅體現(xiàn)了法律的拖延,律師的貪婪,而且在案件無休無止的運作中,遺囑解釋的過程自我膨脹。
它本來是確定繼承權的手段,卻異化為它自己的目的、自己的紀念碑、一個沒有答案的謎語、一個沒有終點的過程、一種沒有止境的追求、一桌不散的宴席、一代一代律師磨牙練武的場地、一個以原告和被告為原料的機器、以活人為祭品的法律圣殿。高懸著的誘人遺產(chǎn)轉(zhuǎn)化為對整個家庭的詛咒。
1837年、1852年、1861年,以及1963年,英國議會通過一系列遺囑法改革法案,加上1925年頒布的《遺產(chǎn)管理法》,廢除長子繼承制。英國遺囑繼承現(xiàn)代化一日千里,終于擺脫教會控制,男女平權曙光初現(xiàn),實現(xiàn)了平等的男女繼承權。
而其中標志性的事件時1914年1月11日,倫敦女權主義者沖擊白金漢宮,向英王喬治五世請愿,舉世震驚,英國女權運動風起云涌。《唐頓莊園》第一季正發(fā)生于1912 至1914年間,那個風云際會的大時代。
美好得宛如世外桃源的英倫鄉(xiāng)間,藍天如洗,綠草如茵,栗樹花與雛菊點綴山巒;巍峨整肅的大宅中,繁復的銀器、窗簾的暗紋,處處流露著精致的趣味;女眷們身著維多利亞時代的服飾,線條優(yōu)美的羽毛軟邊帽,蕾絲輕紗,即便是小道具也令人心儀;連仆人們的裝束和禮儀,也是一絲不茍的。那是大英帝國的黃金時代,卻也是帝國的夕陽時光。
古人云: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留下一紙遺囑,直面死亡,何嘗不是美事一樁。只是,糾結著太多利益、人性與欲望的遺囑之爭,是否像電影《魔戒》一樣,注定會是人間永遠不會消失的戰(zhàn)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