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金萍
“小哥,這里有賣毛猴的嗎?”
“我們這里面賣的是舊貨、書畫和手工藝品,不賣小動物!”潘家園舊貨市場的保安擺擺手,“你去別的地方看看吧!”
保安的回答讓人哭笑不得,原來他也不知道毛猴是何物!
毛猴的誕生
毛猴,乍聽起來,大部分人還以為是一種渾身長滿了長毛的猴子,整日上躥下跳,一刻也安靜不下來。殊不知,在北京的毛猴,是一種特有的手工藝品,雖然也和“猴”沾邊,卻不能活蹦亂跳,除了長得像猴子外,渾身上下和真正的猴子沒任何關(guān)系。
那么,毛猴究竟是什么東西?它是怎么產(chǎn)生的?
相傳清朝道光(一說是同治)年間,北京宣武門外騾馬市大街有一家名為“南慶仁堂”的藥鋪。某日,店里一個配藥的小伙計因為沒伺候好賬房先生,被無端狠批了一頓。晚上藥鋪打了烊,小伙計開始整理藥材,可他心里還生著悶氣吶,等看到蟬蛻時,他突然靈機一動,又找來白芨和辛夷(玉蘭花未過冬的花骨朵),用蟬蛻的鼻子做腦袋、前腿做下肢、后腿做上肢,辛夷做身子,拿白芨熬成的膠一粘,一個猴不猴、人不人的小玩意兒便出現(xiàn)了。小伙計把這個毛茸茸的東西拿給店里其他人看,大家都說像極了尖嘴猴腮的賬房先生,小伙計聽了也很開心,算是出了一口氣。就這樣,世上第一個毛猴誕生了。
用區(qū)區(qū)幾味中藥,就能造出這么活靈活現(xiàn)的物件兒,著實讓人覺得匪夷所思。毛猴誕生之后,其制作方法流傳開來,逐漸衍變成一種北京民間胡同手工藝。心靈手巧的手工藝人將毛猴的制作加以完善,用毛猴代表人,配以各種場景,來表現(xiàn)自己所見所聞的胡同生活,比如賣冰糖葫蘆、磨刀磨剪子、剃頭挑子等等,深受人們喜愛。
說到毛猴的名字,還有一段趣聞。據(jù)說有一位英國路透社的記者來中國看到毛猴,很感興趣,便問:“這叫什么?”有人答曰:“毛猴?!崩贤庹f:“英文還沒有毛猴這個單詞。這種藝術(shù)品很好,我就為它創(chuàng)造一個英文名字吧。英文稱猴子為‘蒙克,稱多毛的為‘海瑞,英文毛猴就叫‘海瑞蒙克(hairy monkey)吧。” 取完名字后他很得意,說:“這是我發(fā)明的單詞,將來一定能夠進入英國大詞典的?!爆F(xiàn)代制作的北京毛猴凡是有英文介紹的,基本都是“海瑞蒙克”,相信如果這位外國記者能看到,一定很開心。
百態(tài)毛猴
這個誕生于北京的手工藝,曾作為一種養(yǎng)家糊口的生計,遍布在老北京城的大小胡同。因為毛猴一般只有人的大拇指般大小,所以又叫半寸猢猻?!拔母铩逼陂g毛猴一度絕跡,數(shù)十年后,毛猴作為一種獨特的民俗文化和旅游資源再度出現(xiàn),分散地隱藏在北京城的老胡同和四合院里。
在什剎海附近有一戶人家祖?zhèn)髯雒?,人稱郭氏毛猴,雖然深居胡同,卻在北京城小有名氣。主人郭福田已是毛猴藝術(shù)的第五代傳人,而他的妻子崔玉蘭也是做毛猴的高手,夫妻倆在大金絲胡同開了一家毛猴家庭藝術(shù)館。
據(jù)郭氏夫婦介紹,在過去,廟會上到處可以見到毛猴,還是孩童的他們就喜歡上了這北京的老物件兒。崔玉蘭的父親和祖父過去都是制作毛猴的高手,在北京城民間藝人中很有名氣,崔玉蘭的父親本想把做毛猴的手藝傳給家里的男孩,沒想到兒子不樂意學(xué),女兒女婿卻十分感興趣。于是,制作毛猴的手藝便成了“嫁妝”,隨崔玉蘭一起來到了郭家。
郭氏夫婦制作的毛猴帶有濃郁的老北京氣息。“毛猴出自北京,反映的是咱老北京胡同的生活,所以只有長住在胡同的老北京人,才能拿準這個味兒,才能做出真正的老北京毛猴兒!”年近花甲的郭氏夫婦不僅十分看重毛猴的“出身”,還十分重視毛猴的質(zhì)量。制作毛猴的材料,要找專門的人供應(yīng),拿到材料后,還要進行特殊的加工處理。比如毛猴的身體是用玉蘭花的花骨朵做的,做前一定要清洗干凈,還要做防腐這道工序,不然這種植物做的身體過不了幾年就要發(fā)霉生蟲,沒有收藏價值;陪襯毛猴的小道具十分重要,卻也十分難做,因為毛猴本身就和人的大拇指一樣大小,毛猴場景里的道具也要等比例縮小,就拿賣冰糖葫蘆的場景來說,毛猴手中的糖葫蘆串兒和牙簽的粗細差不多,要在上面涂白膠拉絲兒來表現(xiàn)糖葫蘆表面上的那層糖漿,一般人別說把它做好,就是能定下心來好好做的也沒幾個。據(jù)郭氏夫婦說,他們做一個簡單場景的毛猴就要40多道工序,做好一個就得花一兩天時間,那種表現(xiàn)大型場面的毛猴花的時間就更長了。
“你看,這個叫‘馬上封侯(猴)”,崔玉蘭指著一個騎在馬身上的毛猴作品向來人介紹,除此之外,其他毛猴作品都有自己獨特的名字:坐在大象背上的叫“天天向(象)上”,兩頭大象對著叫“找對象”,兩只毛猴面前擺棵大白菜叫“四季擺財(菜)”……為了反映時下的新政策,郭氏夫婦今年制作出了“生二孩”——一男一女兩只毛猴,懷里各抱一只小毛猴。“人本身從猿猴演化過來,用毛猴代表人的市井生活再合適不過了?!贝抻裉m如是說。這些毛猴作品,個個千姿百態(tài),妙趣橫生,簡直是一幅幅反映人生百態(tài)的立體漫畫。
毛猴技藝的傳承
除了郭氏毛猴,在北京城還有一處做毛猴的人家也頗有名氣,那就是位于京城百工坊的蕭掌柜毛猴。
蕭家毛猴現(xiàn)在由蕭掌柜的兒子蕭靜制作和管理,到蕭靜這里已經(jīng)是第四代。這位34歲的大小伙子看上去沉穩(wěn)內(nèi)斂,待人十分和氣?!皠e看我名字叫蕭靜,其實小時候我特別頑皮,根本坐不住”,蕭靜告訴記者,年輕時候他喜歡表演小品,根本不愛學(xué)毛猴,“現(xiàn)在都啥年代了,這種老玩意兒早該進博物館了”,父親也拿他沒辦法。有一次到一個敬老院慰問演出,蕭靜發(fā)現(xiàn)大部分老人都很高興,只有一個老人坐在墻角抹眼淚,原來這位老人的老伴兒得了癌癥,下個月就是他們的金婚紀念日,老伴兒怕是等不到那天了。蕭靜當天回家就告訴父親自己要學(xué)做毛猴,之后的三天三夜,蕭靜做出了一對手挽手、穿著婚紗的毛猴,這也是他的第一個毛猴作品。做完后蕭靜立刻把毛猴送給了老人,一個月后,蕭靜被邀請去參加老人的金婚儀式,老人告訴蕭靜,是他的毛猴給了老伴兒力量,讓老伴兒一直堅持到了這一天。那次,那對金婚老人和婚紗毛猴成了全場的焦點。
“只要自己的玩意兒能貼近生活、貼近百姓,就一定會有生命力?!蓖ㄟ^做婚紗毛猴這件事,蕭靜感受到了手工藝文化的內(nèi)涵,從此他告別了自己的小品生涯,開始追隨父親專心做毛猴。
年輕人的大腦里總是浮現(xiàn)各種各樣的想法,“入駐”百工坊之后,蕭靜便開始思考毛猴的創(chuàng)新問題:“創(chuàng)新是現(xiàn)代社會的一種標志,與時俱進才能夠讓傳統(tǒng)民俗文化得到傳承?!比⒂H、大碗茶、元妃省親、天鵝湖、爵士樂隊、NBA決賽等新老題材作品在蕭靜手中源源不斷問世,很快成了廟會上的搶手貨。
據(jù)調(diào)查,如今老北京毛猴并不多見,許多北京人都不清楚毛猴到底是什么?,F(xiàn)在毛猴已被列為國家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毛猴制作技藝和毛猴文化都有待后人傳承。“有人說是我賦予了毛猴以生命,其實我覺得毛猴才是我力量的源泉”,蕭靜深邃的眼神中流露出誠懇和堅定,“我有信心讓這個傳統(tǒng)的玩意兒,在我手中發(fā)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