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犀
孩子變得越來越急躁,遇到什么事情都沒什么耐心,稍稍慢點回應(yīng),就大哭大叫,真不知道 這是什么原因,如何解決 。
為何如此不能等?
誘惑難抵
隨著孩子行動范圍增大,他就會越多地接觸到更多有趣和新鮮的事物。這也會讓他對一些自己沒有的玩具或食品更加渴望。而此時孩子還沒有自我控制的能力。因此,他只能以自己的方式表達(dá)他對結(jié)果的強烈期待。
準(zhǔn)確時間沒概念
父母在要求孩子等一會兒時,有時并沒有給出具體明確的時間,或者孩子對幾分鐘、幾小時、幾天也沒有究竟是多長時間的概念。這會讓他變得很不安心,甚至認(rèn)為他的要求不會得到滿足,這種不確定的心理也會讓孩子變得急迫,希望馬上得到結(jié)果。
大人有求必應(yīng)
每個孩子在家里都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往往無法抑制地滿足孩子的各種要求,這會讓孩子覺得提出要求,得到滿足就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情。如果遇到稍不如意,或需要等待的時候,他就會大發(fā)脾氣,哭鬧不止了。
耐心寶寶初養(yǎng)成
轉(zhuǎn)移注意是良方
3 歲的孩子對一些道理似懂非懂,當(dāng)父母講過道理后,不妨巧妙地將孩子專注于得到某件物品的注意力引開吧。一些平時喜歡的游戲,一本他喜歡看的書,或者是外出走走都是不錯的方法。
延遲滿足要適當(dāng)
想要孩子成功實現(xiàn)延遲滿足,爸爸媽媽需要給孩子提出一個確切的等待時限,例如“等小伙伴都到了,就可以吃蛋糕”“晚上睡覺的時候才可以穿這件衣服”等,只有這樣,他才會安心等待,并且一定要將等待的結(jié)果實現(xiàn)。
有原則的寵和愛
確立原則的過程是比較困難的,特別是剛開始時。孩子發(fā)脾氣或哭鬧很容易讓爸媽心軟,這時,你需要溫和而堅定,避免情緒急躁。慢慢地,父母的原則和情緒會讓孩子體會到,再急都沒有用。只有這樣,孩子才能逐漸養(yǎng)成可以等待的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