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輝
[摘 要] 本文統(tǒng)計了河南省小麥種植病蟲害發(fā)生情況,并針對小麥不同生長時期常見的病蟲害種類及其所對應的防治技術進行了介紹探討,為小麥種植戶制定合理的防治病蟲害措施提供了寶貴的建議。
[關鍵詞] 小麥 病蟲害 防治
[中圖分類號] S5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4)04-0190-01
一、前言
小麥在我國北方是比較廣泛種植的農作物之一,對農業(yè)的發(fā)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地位。而小麥的種植面積非常廣,如果有病蟲害入侵,極易導致大面積的感染,從而給種植戶帶來損失?,F在盡管對于小麥常見的病蟲害有一定的了解,但是還缺乏科學的防治措施,這加大了小麥感染病蟲害的幾率。
二、小麥病蟲害發(fā)生情況
河南省是一個農業(yè)大省,而小麥由于氣候和水分的影響是河南省的主要農作物之一。整體分析,2013年河南省小麥的病蟲害情況是正常水平的。通過統(tǒng)計全省的數據,發(fā)生了小麥病蟲害的面積一共為1920萬km2,其中,910萬km2發(fā)生的是小麥病害,1010km2發(fā)生的是小麥蟲害。由此可以看出總體小麥病蟲害的發(fā)生面積是不大的,并且發(fā)生蟲害的面積要比發(fā)生病害的面積要大,小麥病蟲害發(fā)生幾率有降低的趨勢。同時,在入春時蟲害發(fā)生較早,病害發(fā)生交往,這也是一條規(guī)律。
三、小麥常見病蟲害及其防治技術
1.小麥播種期病蟲害種類及防治
1.1病蟲害種類
在小麥播種期間進行病蟲害防治是最有效果的,不但可以節(jié)省人力物力,也可以針對多種病蟲害一網打盡。小麥播種期間常見的病蟲害為小麥吸漿蟲、黑穗病、蠐螬、小麥紋枯病和地下害蟲螻蛄等等。要針對這些病蟲害進行集中治理。
1.2防治措施
在小麥選種階段,要針對常發(fā)的病蟲害種類選擇抵抗力比較強的品種。在播種過程中合理布局,防止播種過密而導致小麥不能正常生長,抵抗力下降。
播種之前,可以預先在土壤中施放一定的農藥去除病蟲害。在耕地插秧前均勻釋放在土壤中。結合經濟性考慮,可以使用40%甲基異柳磷顆粒劑或者是50%辛硫磷顆粒劑,加入20kg細沙或者煤渣,再加入3kg水制作出平常所稱的“毒土”,可以消滅土壤中殘留的病蟲害。
在小麥播種之前除了要對土壤進行消毒以外,對即將要播種的種子,也要進行相應的除病蟲害工作。要使用規(guī)定的藥劑即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對沒100kg的種子進行拌種,這能夠很好地殺死殘留病蟲。同時也可以使用50%辛硫磷乳油或40%甲胺磷對每50kg種子進行拌種,拌種的藥物以及比例可以根據地區(qū)的實際病蟲害災情決定。這樣的流程對于預防小麥黑穗病和枯死癥具有相當大的作用。
2.返青拔節(jié)期病蟲害種類及防治
2.1病蟲害種類
小麥的返青拔節(jié)期是小麥茁壯成長的時期,這個時期同時也是一個病蟲害高發(fā)時期,比如說紋枯病,吸漿蟲等病蟲害在這個時期作用得相當頻繁。因此這也是一個防治病蟲害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要針對這些常出現的病進行專門的防治,如果這個階段小麥受到感染將很容易導致低產的情況出現。
2.1防治措施
針對紋枯病的防治應當重視返青拔節(jié)時期小麥的噴霧工作。噴霧不僅僅要按照相關規(guī)范來操作,同時也要盡量早來進行此項噴霧工作。在藥物選擇上,建議每畝使用5%井岡霉素200mL兌水1500kg左右噴灑在麥莖基部進行防治,噴藥需要重復多次,每兩次之間的間隔為半個月左右。
麥蜘蛛的清除可以選用每畝73%克螨特乳油1500-2000倍液噴霧在返青拔節(jié)時期噴灑在小麥上。這樣能夠有效地治理麥蜘蛛。同時在種植工藝上,不僅僅要重視藥物的噴射,同時也要進行合理的農業(yè)栽培。比如說定期對小麥田拔出雜草,澆水和施予肥料等。只有小麥長勢良好,才能充分的抵抗外界病蟲害的干擾。這樣也就能保證小麥產量的上升。
3.孕穗和抽穗揚花期病蟲害種類及防治
3.1病蟲害種類
在孕穗和抽穗揚花期常見的病蟲害種類有紅蜘蛛,白粉病,赤霉病等等。由于此時期是小麥成熟時期,因此也是病蟲害防治最為關鍵的時期,因為病蟲害往往在這個時期最為高發(fā)。在這個階段做好病蟲害防治措施有利于小麥順利結穗。
3.2防治措施
對于紅蜘蛛的防治應該趁早進行。藥物噴灑可以使用掃螨凈可濕性粉劑大約50ml加入500kg的清水進行,這樣能夠有效的在紅蜘蛛還沒有長大時殺死幼蟲。
在孕穗和抽穗揚花期要對小麥的生長狀況和病蟲害感染狀況進行密切的關注。要殺害小麥蚜蟲,應該采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加入40kg的清水進行噴灑,當蚜蟲數量較多時,可以酌情增加藥物的量。而對于小麥在這個時期高發(fā)的白粉病和銹病等,可以采用20%三唑酮乳油或者12.5%禾果利可濕性粉劑加入60kg清水配成噴劑噴灑在小麥上。注意噴灑時期越早越好,這樣治療效果也就非常明顯。
為了提高小麥的質量,要對小麥進行施肥,噴藥,去除雜草等措施。而孕穗和抽穗揚花期更是決定小麥產量的一個關鍵時期,這個時期要特別關注,一旦不幸在這個時期感染了病蟲害那么之前的努力就都白費了。同時關于藥物的濃度和使用量要按照基本的規(guī)范來配置,不過當病蟲等比較頻繁嚴重時,要根據實際情況增加藥物濃度。小麥病蟲害的防治不僅僅是噴藥可以做到的,在小麥播種期,返青拔節(jié)期和孕穗和抽穗揚花期要結合農藝基本護理措施進行針對性的防治。
四、結束語
要達到成功的預防小麥病蟲害的效果,需要在小麥的病蟲害高發(fā)三個階段,即播種期,返青拔節(jié)期和孕穗和抽穗揚花期采用科學的種植方法再加之藥物預防來防治小麥病蟲害。農業(yè)工作人員需要高度重視這項工作,將小麥病蟲害防治當做工作重心,切實保障農民利益,減少農民損失。
參考文獻
[1]李克祥;姜洪濤:淺談小麥病蟲害的防治.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10)
[2]沈紅光.陳紅軍.小麥中后期病蟲害的發(fā)生與防治[J]-現代農村科技2009(7)
[3]單春亭.段麗華.王愛華.史乃明 冬小麥枯白穗癥狀的發(fā)生與防治[J]-農業(yè)科技通訊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