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彩潔 鮑海華
【摘 要】目的:通過高端螺旋CT冠脈造影(MSCTCA)左心功能成像,結(jié)合二維超聲心動圖(2D-TTE),定量分析青海地區(qū)冠心病患者左心功能的特點,并比較兩種方法之間的相關性。方法:選擇臨床上確診為冠心病患者60例以及正常人30例,以上均行MSCTCA以及2D-TTE檢查,觀察左心室舒張末期容積(LVEDV)、左心室收縮末期容積(LVESV)、左心室每搏輸出量(LVSV)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VEF),并對兩種方法的檢測結(jié)果進行比較。結(jié)果:左心功能與冠狀動脈病變累及范圍以及嚴重程度明顯相關;LVEF隨著狹窄程度的增加而減低,病變中重度狹窄組較正常人群組以及病變輕度狹窄組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LVEDV以及LVESV隨著狹窄程度的增加而逐漸增加,病變中重度狹窄組與正常人群組相比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余各組之間左心功能測量指標之間比較差別無統(tǒng)計學意義;多排螺旋CT與2D-TTE檢查指標LVEF、LVEDV、LVESV以及LVSV中等相關。結(jié)論:冠心病左心功能與冠狀動脈病變累及范圍以及嚴重程度密切相關;多排螺旋CT冠脈造影與2D-TTE相關性良好;多排螺旋CT冠脈造影在左心功能的評價中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CT冠脈造影 冠心病 左心功能
【中圖分類號】R54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2-0551-02
近年來無論在國內(nèi)還是國外,冠心病已經(jīng)成為致死率最高的單一病種疾病[1]。經(jīng)相關調(diào)查顯示,青海地區(qū)居民冠心病患病率約為10.99%,在全國仍處于相對偏高水平[2],而左心功能的評價對冠心病的診斷、治療以及預后評估有著重要作用[3],但目前青海地區(qū)人群左心功能方面的相關分析鮮有人研究,因此本文將利用256MSCTCA對青海地區(qū)人群的左心功能進行分析并結(jié)合2D-TTE比較兩種方法的相關性。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收集2013年03月01日-2013年11月31日期間臨床診斷為冠心病患者60例以及正常人30例,以上研究對象均于青海大學附屬醫(yī)院行MSCTCA以及2D-TTE檢查,平均年齡59.93±11.11歲,其中男性52例,女性38例;所選患者檢查前排除碘劑過敏、腎功能不全、頻發(fā)室性早搏及房顫等病史。
1.2 MSCT左心功能成像:
1.2.1所用設備以及相關參數(shù):檢查設備使用PHILIPSiCT256掃描儀和CT雙筒高壓注射器;造影劑為非離子型碘優(yōu)維顯370mgl/ml;掃描參數(shù)為:層厚0.8mm,層距0.6mm,螺距0.16,轉(zhuǎn)速0.27S/r,850KV自動毫安;
1.2.2掃描方法:先做定位掃描,范圍設置為自氣管隆突下至心臟膈面,然后利用高壓注射器經(jīng)肘前靜脈以5ml/s流率注入對比劑和鹽水各20ml,于左冠開口層面行對比劑跟蹤電影掃描,利用回顧性心電門控掃描,之后對原始數(shù)據(jù)進行多期相重建,得到10組重建期相(0%-100%),并選取相關數(shù)據(jù)傳入EBW工作站。
1.2.3心功能評價方法:將病例調(diào)入心功能分析軟件,選定舒張末期相和收縮末期相,勾畫出左心室腔內(nèi)、外膜面并去除乳頭肌,從而得出心功能參數(shù)。
1.2.4評估方法:冠脈病變的分布情況:①單支病變:前降支、回旋支及右冠三者之一存在病變;②多支病變:以上三者中任兩支血管存在病變或單純左冠主干病變,或左冠主干合并前降支或(和)回旋支病變;冠脈狹窄的判斷采用國際上通用的目測直徑法[4]:計算公式為:血管狹窄的程度=(狹窄部位近心端正常血管直徑—狹窄處直徑)/狹窄段近心端正常血管直徑×100%;將狹窄程度按等級分為:輕度狹窄(≤50%)、中度狹窄(50%~75%)、重度狹窄(76%~100%)。
1.3.超聲心動圖檢查:應用日本東芝-880心臟彩超儀,常規(guī)探查胸骨旁左室長軸、各水平短軸、心尖四腔心及心尖兩腔心等切面,從而計算出左心功能各項參數(shù)。
1.4 統(tǒng)計學方法:應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均以 ±s 表示,兩組間數(shù)據(jù)比較應獨立樣本t檢驗,多組間均數(shù)比較采用單因素ANOVA方差分析,兩種方法之間的比較應用Pearson相關性分析,&=0.05為檢驗水準。
2 結(jié)果:
2.1 冠脈累及范圍以及病變狹窄程度對LVEF(%)影響的比較(表1)
冠心病患者60例,其中病變累及單支血管30例,累及多支血管30例,累及單支血管輕度以及中重度狹窄各15例,多支血管輕度以及中重度狹窄各15例。累及單支以及多支血管時,中重度狹窄者LVEF值均較輕度狹窄者LVEF值低,且兩者之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病變?yōu)檩p度以及中重度狹窄時,多支血管病變LVEF值較單支血管病變LVEF相比有統(tǒng)計學差異,且后者低于前者。
2.2不同冠脈狹窄程度以及正常人群各心功能指標的分析(表2)
LVEF隨著狹窄程度的增加而減低,病變中重度狹窄組較正常人群組以及病變輕度狹窄組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LVEDV以及LVESV隨著狹窄程度的增加而逐漸增加,病變中重度狹窄組與正常人群組相比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余各組之間左心功能測量指標之間比較差別無統(tǒng)計學意義。
2.3 MSCT與超聲心動圖測定左心功能各指標的結(jié)果比較(表3)
MSCT左心功能成像所得測量指標中LVEDV、LVESV以及LVSV值均較超聲心動圖所測得相應指標數(shù)值稍高,LVEF較超聲心動圖所測得LVEF數(shù)值稍低;MSCT與超聲心動圖兩種方法所得各測量結(jié)果相關性中等,r值分別為0.634、0.479、0.479以及0.401。
3 討論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的發(fā)病率不斷升高,而左心室功能與冠心病患者的治療及預后密切相關,因此,在臨床實踐過程中,對冠心病患者左心室功能的評估,對于治療方案的選擇、療效及預后判斷均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本課題通過對左心功能各項測量指標的分析,發(fā)現(xiàn)冠心病患者的LVEF隨著病變累及支數(shù)的增加以及病變嚴重程度的加重而減低,由此可知,左心功能與冠脈病變累及范圍與病變程度有著密切的關系,此分析結(jié)果也與國內(nèi)外的相關文獻報道結(jié)果一致[[5、6]。本課題另將正常人、輕度狹窄以及中重度狹窄三組數(shù)據(jù)進行左心功能各參數(shù)的對比,結(jié)果顯示LVEF隨著狹窄程度的增加而減低,LVEDV以及LVESV隨著狹窄程度的增加而逐漸增加,考慮此結(jié)果是由于冠脈病變時心肌缺血導致缺血部位心肌細胞鈣離子運轉(zhuǎn)異常[7],以至于病變部位的心肌細胞不能如期收縮,進而破壞了心肌合胞體的完整性,從而引起心臟收縮及舒張功能的損害;冠心病患者病變支數(shù)越多,病變狹窄程度越重,心肌缺血越重,范圍越大,使相關動脈的心肌處于冬眠狀態(tài),心臟功能受損越明顯。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所測得的左心功能參數(shù)中LVEF值與2D-TTE相應數(shù)值相比較小,而LVEDV、LVESV、LVSV數(shù)值較2D-TTE相應指標數(shù)值增大,且MSCT與超聲心動圖心功能各指標的相關性良好,r值分別為0.634、0.479、0.479以及0.401。此結(jié)果與Martin Heuschmid、Masaki Yamamurom[8、9]等學者的研究結(jié)果一致,但與之各心功能指標的相關性大小的結(jié)果卻不盡相同。2D-TTE常采用面積-長度法,將左室假設為規(guī)則的幾何橢球體進行計算左心功能各項指標,而心臟出現(xiàn)疾病時左心室多變成不規(guī)則的形狀,故此時用2D-TTE進行左心室的測量會產(chǎn)生一定的誤差[10]。此外,2D-TTE也會受到操作者操作手法的局限而使結(jié)果產(chǎn)生一定的誤差。國外相關文獻研究表明[11],2D-TTE對心室容積測量比實際值高30%左右。而MSCTCA左心功能測定是以Simpson積分法為基礎,更接近左心室腔的實際解剖形態(tài),從而在左心室功能的測量方面有著獨特的優(yōu)勢。
綜上所述,冠心病左心功能和冠狀動脈病變累及范圍以及嚴重程度密切相關;MSCTCA與2D-TTE在左心功能的評價中具有良好的相關性,它不僅在形態(tài)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對左心功能的評價方面也提供了更多、更有價值的信息。
參考文獻:
[1]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statistical-2005 update[M].Dallas,Tex: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2005
[2] 景強,許志華.西寧市城中區(qū)35歲以上人群心腦血管疾病患病現(xiàn)狀及有關因素分析[J].醫(yī)學動物防制,2005,21(2):93-94
[3] Emond M,Mock MB,Davis KB,et al.Long-term survival of medicallytreated patients in the Coronary Artery Surgery Study(CASS)Registry.Circulation, 1994,90(6):2645-2657
[4] Schroeder S,Kopp AF,Baumbach A,et a1.Noninvasive detection and evaluation of atherosclerotic coronary plaques with 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J].J Am Coll Cardiol,2001,37(5):1430-1435
[5] Zabalgoitia M, Berning J, Koren MJ,et al. Impact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on 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function and geometry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 with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the LIFE study)[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ardiology,2001,88(6):646-650
[6] 謝偉,劉俊明,黃文軍,李輝,李科 冠狀動脈病變程度與左心功能的關系[J].新疆醫(yī)學2008,38(4)66-67
[7] Smiseth OA.Assessment of ventricular diastolic function.[J]Can J Cardiol,2001,17(11):1167-1176.
[8] Heuschmid M,Rothfuss JK,Sohroeder S,et al.Assessment of left ventricular myocardial function using 16-slice multidetector-row computed tomography:comparison with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nd echocardiography[J].Eur Radiol,2006,16(3):551-559
[9] Yamamuro M,Tadamura E,Kubo S,et al.Cardiac functional analysis with multi-detector row CT and segmental reconstruction algorithm: comparison with echocardiography,SPECT,and MR imaging[J].Radiology,2005,234(2):381-390
[10] 昌濱,戴汝平,張少雄,等.電子束CT在健康國人心血管正常徑線測量心功能值分析中的應用[J].中華放射學雜志,1998,32(5):313-316
[11] Reiter SJ,Rumberger JA,F(xiàn)eiring AJ,et al. Precision of measurements of right and left ventricular volume by cine computed tomography.Circulation,1986,74(4):89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