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鋒
在很多中國人的印象中,中小學校延長學生在校學習時間、學生作業(yè)負擔過重、題海戰(zhàn)術、假期補課和以追求考試成績?yōu)樘攸c的應試教育似乎只是中國教育的“專利”,美國式的基礎教育則多是快樂和輕松的。但事實并不盡如此。
其實從上世紀90年代以來,面對美國在校學生特別是少數族裔學生成績下滑的情況,美國逐步興起了“特許學?!保–harter school)。特許學校在辦學中可以采用一些在公立學校受到限制的一些做法,可以同家長簽合同,要求家長配合學校管理學生,比如假期補課、延長學生在校時間、監(jiān)督完成家庭作業(yè)等。以與KIPP(Knowledge is Power Program)組織聯辦的特許學校為例。多數學校都采用延長學生在校學習時間、周六上課、假期補課三周等辦法來增加學生學習時間。學生還需穿上寫有“努力學習,做個好人”的校服,,以此來激勵學生學習,從而提高學習成績。
由此,少數族裔學生課業(yè)成績明顯提高,美國政界多數人也就推崇起這種特許學校來。截至2009年,美國已經有41個州和哥倫比亞特區(qū)允許開設“特許學校”。而到了2011年,僅在華盛頓特區(qū),公立學校就有多達四成的學生換讀特許學?!?/p>
在這一系列的促進學生學習的舉措背后,是美國主流社會強大的民意。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多次國情咨文中都提及中國教育,在2011年的國情咨文中,還明顯意有所指地提到:“(中國人)對子女的教育開始得更早,用的時間也更長,并且更強調數學和科學……”同年,英文版《華爾街日報》對近2萬名讀者進行調查的結果也顯示,在嚴格的東方教育和鼓勵性的西式教育之間,高達62.5%的讀者認為前者對孩子更有利;而持中立態(tài)度和贊同西方鼓勵式教育的參與者合計才不到38%。
中國式的應試教育,真的一無是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