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影新 鄧立志 徐輝
【摘 要】深靜脈穿刺置管術是搶救危重癥患者的一種重要手段,它以安全,簡便,痛苦少,置管時間長等優(yōu)點廣泛應用于臨床重癥患者的搶救和治療,我科RICU于2007—2012年對46例患者實施了股靜脈穿刺置管術,其中7例出現(xiàn)了并發(fā)癥,現(xiàn)將其原因分析報道如下:
【中圖分類號】R4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2-0588-01
1 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46例患者中,男38例;女8例,年齡48—86歲,平均67歲,置管時間18—180天,平均54天,本組有12例為反復的肺部感染伴腦血管后遺癥,生活不能完全自理,20例COPD患者,14例呼吸衰竭患者。
1.2方法:采用深圳市益心達生產的單腔中心靜脈導管,穿刺部位備皮清洗后給予0.1%的安多福消毒,置入部位為股靜脈;將導管全部置入后,將導管翼片縫在兩側皮膚上,各縫一針,保持固定,防止滑脫。
1.3結果:本組36例患者全部穿刺成功,其中有4例是二次穿刺成功。在治療過程中,有3例發(fā)生局部皮膚紅腫,少量滲液;2例出現(xiàn)導管堵塞,均給予重新穿刺,更換至對側部位;對于治療期較長的患者,只要導管留置期間無并發(fā)癥,可盡量延長深靜脈留置時間,不必換管。
2 護理
2.1 術前護理:置管前醫(yī)護人員向清醒的患者及家屬介紹置管的目的,優(yōu)點及方法,以取得他們的合作,并簽知情同意書,避免發(fā)生醫(yī)療糾紛,排空膀胱,給予穿刺部位備皮,清洗穿刺部位的皮膚,協(xié)助病人擺好體位,備齊全部物品。
2.2 術中護理:操作過程中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安慰患者,如出現(xiàn)血腫應立即停止穿刺,給予穿刺部位加壓按壓10—15分鐘,并更換穿刺部位,禁忌同一部位反復多次穿刺,避免損傷周圍血管出現(xiàn)嚴重并發(fā)癥。置管成功后接肝素帽,給予肝素稀釋液10ml正壓封管后接輸液導管輸液,穿刺部位給予無菌貼膜覆蓋。
2.3 術后護理:(1)保持穿刺處皮膚及穿刺周圍皮膚清潔干燥,每周2次更換無菌敷貼和肝素帽,一旦受到污染及時更換,如有滲血可給予無菌紗布覆蓋穿刺部位, 并觀察滲血量的多少;(2)輸液過程中盡量保持置管的一側肢體伸直,保證輸液管路通暢,若管腔有堵塞,應先抽有無回血,不能盲目用力沖開;(3)觀察置管的下肢情況,如穿刺一側的下肢出現(xiàn)水腫,應先考慮是否有血栓形成,及時通知醫(yī)生,拔除導管;(4)如患者出現(xiàn)不明原因發(fā)熱,置管時間較長,排除其它系統(tǒng)感染后,應及時拔管,并將導管穿刺端做細菌培養(yǎng);(5)輸液過程中加強巡視,對意識不清,躁動的患者給予適當的約束,防止導管受壓,扭曲,牽拉等引起輸液不暢或將導管拔出;(6)輸入高滲溶液或靜脈高營養(yǎng)后,應用等滲液體沖洗輸液管道,每次輸液完畢后,應用肝素鹽水做正壓封管。
3 小結
股靜脈穿刺置管術,做為臨床救治危重癥患者的一種常見方法,不僅操作簡便,相對于頸內靜脈和鎖骨靜脈,穿刺安全系數大,并發(fā)癥少。我科呼吸重癥監(jiān)護室對46例患者實施了股靜脈穿刺置管術,結果顯示,該方法既減少了患者因血管不好而導致的重復不斷的靜脈穿刺所帶來的痛苦,也減少了護士的工作量,提高了搶救成功率。
參考文獻:
[1] 李麗英:深靜脈置管術在急?;颊邞弥械奶接?,實用醫(yī)技雜志。2005,12(3):601-602
[2] 深靜脈留置的插管及護理體會,鎮(zhèn)江醫(yī)學院學報2004,11(31):30;
[3] 深靜脈留置導管并發(fā)癥的觀察與護理,廣東醫(yī)學院學報2002,21(21):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