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英麗
生本高效課堂教學要求有足夠科學的教學容量和“適度”的教學節(jié)奏,學生的主體作用應該得到充分發(fā)揮,要求教師輸出的信息應讓盡可能多的學生受益;要求教學目標應有較高的達成度。影響課堂教學效率的因素很多,現(xiàn)在我僅從學生的學習心智、教師教學行為角度,就高中數(shù)學生本高效課堂教學談談個人膚淺的認識。
一、強化學習氛圍,促進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
數(shù)學相對于其他學科,邏輯思維較強且枯燥乏味,如:對數(shù)函數(shù),日常生活中聽不到用不到,不易理解,讓學生乏味甚至厭學。有一部分學生是因為沒有學會對數(shù)函數(shù),開始厭倦數(shù)學的。教學中,僅有教師的精彩表演,而沒有學生“想學”的心理基礎,高效課堂也就無從談起。在生本高效課堂的小組合作探究環(huán)節(jié)中,在回答問題時,能夠突破難點。例如,“畫對數(shù)圖象,探究對數(shù)函數(shù)性質”。每個學生都是有上進心的,在小組中有的學生會畫能講,這里就有一個競爭問題,促使每一個學生去學去想,并且“我不能比別人差”的意識自然流露。在班級的十個學習小組中,各有兩好,兩中,兩差三層,好幫差,既鞏固自己又幫助了學生;中間兩名學生,能夠聽到老師和前兩名學生的講解,又參與給后兩名學生的講解中,自然是抓兩頭帶中間;每組的前四人都重點教后兩人,因為他倆回答問題得分高,并且能展示合作成果,爭分又是上進心的表現(xiàn),又有兵教兵的過程。課堂氣氛活躍了,原來數(shù)學課上睡覺的學生,參與其中,不再上課睡覺了。生本高效課堂是以生為本,使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發(fā)揮,激發(fā)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一石激起千層浪,使教學目標得以實現(xiàn)。
有意識培養(yǎng)一些數(shù)學愛好者。如:培養(yǎng)班級的數(shù)學課代表和各組的數(shù)學組長,讓他們出類拔萃,有代表性,起引領作用。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學習,班級的數(shù)學成績越來越領先,并出現(xiàn)全校數(shù)學第一名……從而發(fā)揮學生榜樣作用,班級的平均分,超出同層一分、三分、五分……這也是營造樂學氛圍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這是生本高效課堂的高效性的有力保障。
二、注重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
作為促進學生一般性發(fā)展的數(shù)學學習,應該更多關注學習的情感因素。事實上,健康與富有活力的學習活動、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自信以及相互尊重的學習氛圍非常有利于學生非智力與智力因素協(xié)調發(fā)展,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可見關注學生情感的重要。通過對“人人愛名譽、懼怕羞辱”的培養(yǎng),使其不斷習得學習的成就感,由“要我學”轉化為“我要學”才是教育的真諦。
成績不好的非智力因素,一般是不認真聽講或沒有及時鞏固;安排學科組長對他進行提問,單獨進行講解;每個人都樂在其中。高效課堂的教學方法靈活多樣,學生喜聞樂見。對于多數(shù)學生而言,生本高效課堂設計達到了預期效果。
有時我會看到有的“學優(yōu)生”不抬頭,同時“學困生”不高興參與,顯然這不正常。我立即與他們進行了談話,向“學優(yōu)生”袒露我的初衷,你們的主要任務是學,掌握知識,總結方法,提高能力;然后是教,正確理解教的過程是鞏固自己基礎知識的過程,你幫助學生也是幫助老師也是幫助自己,老師節(jié)省出時間可以為你講更多的題型和更多的解題方法,并幫他分析原因,希望他們在遇到困難時變得更堅強和從容,且能主動與老師溝通,也希望他對我沒有充分考慮到他的困惑進行諒解;對“學困生”,我表揚了他們的進步,鼓勵他繼續(xù)努力,告訴他,老師和班里數(shù)學好的學生都愿意和你進行探究,愿意回答你的問題。不同階段的高效課堂內(nèi)容形式要及時調整,有合作學習,也要獨立探究,應倡導以課堂訓練為主線的教學模式,宜采用低起點、小步子、快節(jié)奏、大容量的方式,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從中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三、轉換教師角色,提升自身素養(yǎng)
“師道尊嚴”的時代已一去不復返,教師應轉換自身角色,豐富自身教學機智。銘記“學校為學生存在,不是學生為學校存在”,教師應扮演好園丁的角色。備課僅是教學實施過程中的一個預案,切忌受其約束,過分強調課堂“有為”。教師要善于裝“糊涂”,給學生一個條件,讓他自己去鍛煉;給學生一個問題,讓他自己去解答;給學生一點困難,讓他自己去解決;給學生一片空間,讓他自己向前走;給學生一定時間,讓他們自己去安排,去探討。為師不忘童年夢,常與學生心比心,讓講解盡可能貼近學生的思維方式。要善于傾聽,讓學生去點評,按事先約定的條件給分;讓學生的話語權得以尊重。
教師上課語調應抑揚頓挫,猶如一曲動聽的旋律,數(shù)學教師也應具備語文教師的語言魅力。教學語言應該具有挑戰(zhàn)性,應是幽默風趣的,教師要善于把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深奧的事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識趣味化。如:x>0,y>0,求xy的最大值,用過河拆橋法,數(shù)列求和中的裂項相消法;解析幾何中的點差法;立體幾何中的等面積法等。給這些解題方法起個生動形象的名字,便于學生理解記憶掌握。
教師的一言一行無不影響著學生,學生對教師的一言一行無不在做著感受和評論。課堂情境時時都在變遷,課堂成員也時時都在發(fā)展,教學中教師也應像“水”一樣曲直自如,依勢而動,靈活地去駕馭課堂。以學定教,因勢利導,教師對學生應多鼓勵,學會包裝情緒,應時時處處給學生營造一種“樂學”氛圍。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