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旭
公元718年,那是個繁華盛世的年代。古城金陵府的一條街市上,人來人往,熱鬧非凡。一家豆腐作坊門前掛著一條大大的幌子,那紅底黃字的“西施豆腐”四個篆字,分外顯眼。再一看,門前正生意興濃,顧客盈門,空氣中流淌著一縷淡淡的豆?jié){的清香。
老板娘是個年芳二十幾的年輕女子。她身著襦裙服,兩肩上搭著帔,彎著高高的盤恒髻,髻前插著花鈿,臉頰上抹著濃濃的胭脂,正熱情招攬著顧客。
都是街坊人,又是老顧客,大家都很熟悉。有人買完豆腐,問道,“西施”小娘子,你家相公怎么沒看見?
“西施”聽了,俏麗的臉蛋上掠過一絲陰郁,只聽到她輕輕地嘆了一口氣,說道,他呀,整天就知道在屋后看他的書,也不知道來幫我一下,這家里家外就我一個人在操心,我這心啊,都快長出繭子了,哎!
聽得出,老板娘的語氣里有隱隱的怨言和嗔怪。那輕輕地一聲“哎”,仿佛都能把地面咂出個坑,聽了,讓人有生痛和憐惜的感覺。
有年輕后生邊接過豆腐,邊偷偷地在老板娘手上輕輕摸了一下,打趣道,你家相公整天守著個白嫩嫩的小娘子不知憐惜,真是太傻了,等哪天讓我來陪陪小娘子?
老板娘聽了,用手在那后生手背上輕輕地打了一下,含嗔道,就你愛耍貧嘴,看哪天老娘不割下你的舌頭,扔到大街上讓狗吃了。
老板娘一席話,引起周圍顧客一陣哄笑,笑聲中,夾著一絲淡淡的豆?jié){的清香,甜甜的、滑滑的……
與豆腐作坊前人聲嘈雜,熱鬧非凡相比,屋后院子里卻是一片寂靜。一棵老槐樹下,一個30多歲的男子,梳著幞頭,身穿圓領(lǐng)窄袖袍衫,正在聚精會神看書。
男子自幼好學(xué),母親看他喜愛學(xué)習(xí),就將他送進(jìn)私塾。很快,《三字經(jīng)》、《千字文》、《四書五經(jīng)》,他就背得滾瓜爛熟,還寫出一手好文章。私塾先生常??渌熨Y聰穎,將來必定是個棟梁之才。
從弱冠之年開始,他每年都要赴長安考狀元,可每次都名落孫山。他心里有隱隱的不忍和倔犟,從沒放棄過。
一晃,又一晃,他成了一個大年青年。母親非常著急,就托街頭媒婆給他講個女子,好收住他一顆不安分的心。經(jīng)媒婆撮合,將金陵府上一家開豆腐店老板家的千金講給了他。
那小女子天生就是個美人坯子,彎彎的眉毛,楊柳腰,說起話來,還鶯聲燕語。雖說家里是個開豆腐作坊的,但小女子卻也知書達(dá)理,上得廳堂,下得廚房,是個勤儉持家的能手。
他對她一見傾心,她也是芳心暗許。很快,倆人就張燈結(jié)彩,入了洞房。
燭影搖紅。他向她發(fā)誓,夫妻和順從今定,這段姻緣夙世成,琴瑟和諧樂萬春。
婚后,小女子將家傳的做豆腐手藝帶到婆家,在街坊開了個豆腐店。憑著小女子的吃苦耐勞和精湛的做豆腐的手藝,這家豆腐店很快就紅火起來。由于小女子長得青春、貌美,做得豆腐又白又嫩,人們親熱地稱她是“西施”老板娘。
小女子的青春美貌,常常引來許多年輕后生火辣的眼光。他們跑來名義上是來買豆腐,實際上是想和小女子說幾句俏皮話。小女子看得清楚,美眉巧兮,也不發(fā)怒,回敬幾句,惹得后生們更加想入非非,神魂顛倒。
男子對做豆腐毫無興趣,依然對他的《四書五經(jīng)》情有獨鐘,他看不懂小娘子那似嗔含怨的目光,日漸冷落了那春光明媚的倩影。小娘子低垂下盈盈眼神,輕輕嘆息一聲,轉(zhuǎn)身到作坊里忙去了。那頎長的背影,落滿了寂寥與孤單。
又是一年長安狀元考試的日子。男子向小娘子道別,說道,這次如果還考不上,我就收了這份不安分的心,回來后,一心一意陪你做豆腐。
小娘子眼睛里噙滿了淚水,送夫君走出了家門……
一別又是幾個月。當(dāng)春暖花開時,男子是滿臉喜悅趕了回來。他一進(jìn)家門,就迫不及待地喊道,娘子,我回來了,我考上了!
可是,家里異常冷靜,只有老娘獨坐在桌邊正暗自垂淚。
他忙問,家里出了什么事?
娘抹著眼淚,說道,你不在家時,你家娘子偷偷地跟街坊一個后生好上了,已經(jīng)走了。
男子一驚,他放下包袱,對母親說道,您去把娘子喊回來,我給她寫一份“放妻協(xié)議”,還她個自由身。
女子被老娘喊了回來。小女子見到他,滿臉扉紅,怯怯地站在一邊,一聲不吭。門外站著一個年輕后生,在心神不定地徘徊著。
男子輕輕嘆息一聲,然后鋪開紙張,研好墨,含淚寫下了一份“放妻協(xié)議”:
凡為夫婦之因,前世三生結(jié)緣,始配今生為夫婦。若結(jié)緣不合,比是冤家,故來相對,即以二心不同,難歸一意,快會及諸親,各還本道。愿妻娘子相離之后,重梳蟬鬢,美掃蛾眉,巧逞窈窕之姿,選聘高官之主。解怨釋結(jié),更莫相憎。一別兩寬,各生歡喜。
小娘子看著“放妻協(xié)議”,當(dāng)讀到“一別兩寬,各生歡喜”時,已是泣不成聲,她幽幽地說了聲,你真是一個有情有義的偉丈夫,你一定會結(jié)識一個“前世三生結(jié)緣,始配今生為夫婦”的小娘子,只怨我們沒有那個百年好合的緣分。
說完,抹著眼淚,轉(zhuǎn)身走出屋外……
閑云潭影,物換星移。千百年來,那個深明大義的“放妻協(xié)議”一直在民間傳誦著?!耙粍e兩寬,各生歡喜”,人們看到的是這個唐代男子的寬廣和大義的胸懷。當(dāng)愛不在了,還有包容與寬度。
這份唐代的“放妻協(xié)議”,后來在莫高窟出土中被人發(fā)現(xiàn),從此一直被北京敦煌藝術(shù)中心珍藏著,也珍藏著世間一個男子的包容與寬度。
(毛旺薦自《通遼日報》)
責(zé)編:我不是雨果